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可自動裝拆披嘴的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85952閱讀:899來源:國知局
可自動裝拆披嘴的結構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披嘴結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自動裝拆披嘴的結構。



背景技術:

現(xiàn)時用于裝拆披嘴的結構裝拆皮嘴時,需要按兩下,操作較為復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裝拆披嘴更為快捷方便的可自動裝拆披嘴的結構。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可自動裝拆披嘴的結構,包括輸出軸、套環(huán)、頂觸塊、頂觸彈簧、套環(huán)彈簧、兩裝卸珠、兩限位珠、底座以及壓環(huán),所述輸出軸開設有前后走向的安裝孔,所述輸出軸的前部相對的兩側壁分別開設有裝卸珠孔,所述輸出軸于所述裝卸珠安裝孔的后方相對的兩側壁分別開設有限位珠孔,所述頂觸塊滑動插設于所述安裝孔中,所述頂觸彈簧的后端與所述底座彈性相接,所述頂觸彈簧的前端與所述頂觸塊的后端彈性相接,頂觸塊的外壁正對所述限位珠孔處開設有前后走向的限位珠滑槽,所述限位珠滑槽的前端延伸至所述頂觸塊的外壁前端,所述限位珠滑槽的后端設有抵頂斜面,所述限位珠安裝于所述限位珠孔中,所述限位珠的內端可與所述限位珠滑槽前后相對滑動,所述壓環(huán)固套于所述輸出軸的外壁正對所述限位珠孔處,當所述限位珠的內端與所述限位珠滑槽前后相對滑動時,所述壓環(huán)的內壁與所述限位珠的外端抵壓,所述裝卸珠孔的內端沿徑向向內凸伸形成裝卸珠卡設臺,所述裝卸珠卡設臺的內邊緣形成容所述裝卸珠的內端往內伸出的裝卸珠卡設孔,所述裝卸珠安裝于所述限位珠孔中,且所述裝卸珠的內端卡設于所述裝卸珠卡設孔中,所述裝卸珠的直徑大于所述裝卸珠孔的深度,所述套環(huán)套設于所述輸出軸的前端外壁,所述套環(huán)的內壁設有凸塊,所述凸塊的后端設有自后而前向內傾斜延伸的圓錐面,所述套環(huán)的內壁于所述凸塊的后方設有與所述圓錐面相通的裝卸珠凹槽,所述套環(huán)彈簧的前端與所述輸出軸的前端的外壁相接,所述套環(huán)彈簧的后端與所述套環(huán)的內壁相接,所述裝卸珠的外端可容納于所述裝卸珠凹槽中,所述裝卸珠的外端可與所述凸塊的底部或者所述圓錐面抵壓。

所述頂觸塊的后端開設有彈簧安裝孔,所述頂觸彈簧的前端插設于所述彈簧安裝孔中且與所述彈簧安裝孔的底部彈性相接。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可自動裝拆披嘴的結構裝卸披嘴時操作更方便簡單,實用性更強。

通過以下的描述并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將變得更加清晰,這些附圖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可自動裝拆披嘴的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可自動裝拆披嘴的結構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可自動裝拆披嘴的結構一個角度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可自動裝拆披嘴的結構另一個角度的剖視圖。

圖5a為本實用新型可自動裝拆披嘴第一應用實施例一個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5b為本實用新型可自動裝拆披嘴第一應用實施例另一個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6a為本實用新型可自動裝拆披嘴第二應用實施例一個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6b為本實用新型可自動裝拆披嘴第二應用實施例另一個狀態(tài)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可自動裝拆披嘴的結構100包括輸出軸12、套環(huán)20、頂觸塊30、頂觸彈簧40、套環(huán)彈簧50、兩裝卸珠60、兩限位珠70、底座11以及壓環(huán)80。

所述輸出軸12開設有前后走向的安裝孔121,所述輸出軸12的前部相對的兩側壁分別開設有裝卸珠孔122,所述輸出軸12于所述裝卸珠安裝孔122的后方相對的兩側壁分別開設有限位珠孔123。

所述頂觸塊30滑動插設于所述安裝孔121中,所述頂觸彈簧40的后端與所述底座 11彈性相接,所述頂觸彈簧40的前端與所述頂觸塊30的后端彈性相接,所述頂觸塊30的外壁正對所述限位珠孔123處開設有前后走向的限位珠滑槽31,所述限位珠滑槽31的前端延伸至所述頂觸塊30的外壁前端,所述限位珠滑槽31的后端設有抵頂斜面32。所述限位珠70安裝于所述限位珠孔123中。所述限位珠70的內端可與所述限位珠滑槽31前后相對滑動。所述壓環(huán)80固套于所述輸出軸的外壁正對所述限位珠孔123處。當所述限位珠70 的內端與所述限位珠滑槽31前后相對滑動時,所述壓環(huán)80的內壁與所述限位珠70的外端抵壓。所述裝卸珠孔122的內端沿徑向向內凸伸形成裝卸珠卡設臺(圖未示),所述裝卸珠卡設臺的內邊緣形成容所述裝卸珠60的內端往內伸出的裝卸珠卡設孔。所述裝卸珠60安裝于所述限位珠孔122中,且所述裝卸珠60的內端卡設于所述裝卸珠卡設孔中。所述裝卸珠 60的直徑大于所述裝卸珠孔122的深度。所述套環(huán)20套設于所述輸出軸12的前端外壁,所述套環(huán)20的內壁設有凸塊21,所述凸塊21的后端設有自后而前向內傾斜延伸的圓錐面 211,所述套環(huán)20的內壁于所述凸塊21的后方設有與所述圓錐面211相通的裝卸珠凹槽22。所述套環(huán)彈簧50的前端與所述輸出軸12的前端的外壁相接。所述套環(huán)彈簧50的后端與所述套環(huán)20的內壁相接。所述裝卸珠60的外端可容納于所述裝卸珠凹槽22中,所述裝卸珠 60的外端可與所述凸塊21的底部或者所述圓錐面211抵壓。

較佳者,所述頂觸塊30的后端開設有彈簧安裝孔33,所述頂觸彈簧40的前端插設于所述彈簧安裝孔33中且與所述彈簧安裝孔33的底部彈性相接。所述套環(huán)20的后部設有設有防滑部23,所述防滑部23自前而后往內圓弧凹陷,所述防滑部23上設有防滑紋。

本實用新型可自動裝拆披嘴的結構100應用于帶凹槽210的披嘴200時,,參考圖5 及圖6,安裝過程中,披嘴200的內端克服頂觸彈簧40插設于安裝孔121中,當裝卸珠60 的內端卡設于披嘴200的凹槽210中時,套環(huán)彈簧50往后推壓套環(huán)20,使裝卸珠60的外端相對往前越過圓錐面211,繼而使裝卸珠60與凸塊21的內端抵頂,從而將披嘴固定于安裝孔121中,當需要拆卸時,克服套環(huán)彈簧50往前推套環(huán)20,使裝卸珠60的外端相對往后越過圓錐面211進而容納于裝卸珠凹槽22中,此時,披嘴200被頂觸彈簧40彈出。當可自動裝拆披嘴的結構100應用于不帶凹槽的披嘴300時,安裝時,將披嘴的內端克服頂觸彈簧40插設于安裝孔121中,披嘴300的后端抵壓裝卸珠60的內端使裝卸珠60上移,套環(huán)彈簧50往后推壓套環(huán)20,使裝卸珠60的外端與圓錐面211抵頂,從而將披嘴鎖緊于安裝孔121中,當需要拆卸時,往前推套環(huán)20,使裝卸珠60的外端越過圓錐面211容納于裝卸珠凹槽22中,此時,披嘴300被頂觸彈簧40彈出。頂觸塊30前后移動時,限位珠70與限位珠滑槽31相對滑動,當限位珠70抵壓抵頂斜面32時,頂觸塊30不能繼續(xù)前移,防止頂觸塊70從安裝孔121脫落。

本實用新型可自動裝拆披嘴的結構裝卸披嘴時操作更方便簡單,實用性更強。

以上結合最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實施例,而應當涵蓋各種根據(jù)本實施例的本質進行的修改、等效組合。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