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密封防回流試管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密封防回流試管蓋,包括頂蓋和圓筒狀的蓋體,其中所述蓋體的大小形狀與試管的試管口相匹配,所述頂蓋中開有通孔,所述頂蓋下端依次設置有微孔濾膜圈和止回閥圈,其中所述止回閥圈的中間處設置有朝向下的鴨嘴閥口,所述鴨嘴閥口的下端向中間收攏成扁平狀口,所述頂蓋和止回閥圈在位置對應處分別開有排氣孔;該試管蓋通過合理的結構改良,特別是通過鴨嘴機構和微孔濾膜圈組成的密封結構,既能保證試管的密封性,也方便試管添加物質,而且還能保持試管內外氣壓平衡避免由于氣壓差的緣故導致物質或者細菌的外泄或者回流,在生物安全應用方面具有良好的使用價值。
【專利說明】一種密封防回流試管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實驗室用具領域,特別是一種具有防回流效果的試管蓋。
【背景技術】
[0002]試管是實驗室常見的用具,主要用于盛放固體、液體甚至細菌的玻璃容器,因此試管的密封是一個必須注意的事項。通常試管的密封主要依靠試管蓋來實現,通過安全可靠的試管密封蓋對試管密封嚴實,可防止物料被污染或者有害細菌泄露。但這時候又面臨著如何往試管中添加物質的問題,通常的做法是在需要時打開試管蓋往試管添加物質,一旦打開試管蓋操作不當會造成試管內物質外濺。針對這個問題,有設計人試圖通過帶橡膠套的試管蓋來解決,這樣就可以使用針筒刺穿橡膠套通過注射的方式往試管添加液體。但是在實際使用時發(fā)現,多次注射添加物質會存在試管內外氣壓差的問題,有可能導致試管內氣壓大于大氣壓,導致試管蓋被頂出,此外橡膠套多次刺穿后密封性也會降低,試管內物質或者細菌還是有外漏到外界或者回流到注射器的可能。
【發(fā)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密封防回流結構的試管蓋。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密封防回流試管蓋,包括頂蓋和圓筒狀的蓋體,其中所述蓋體的大小形狀與試管的試管口相匹配,所述頂蓋中開有通孔,所述頂蓋下端依次設置有微孔濾膜圈和止回閥圈,其中所述止回閥圈的中間處設置有朝向下的鴨嘴閥口,所述鴨嘴閥口的下端向中間收攏成扁平狀口,所述頂蓋和止回閥圈在位置對應處分別開有排氣孔。
[0006]作為一個優(yōu)選項,所述頂蓋的通孔處設置有加強圈,其中所述加強圈的下端相對于頂蓋下端面凸出。
[0007]作為一個優(yōu)選項,所述微孔濾膜圈置于加強圈下端與蓋體之間的空間處。
[0008]作為一個優(yōu)選項,所述止回閥圈上端與鴨嘴閥口之間的連接邊沿處開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位置、大小與頂蓋的加強圈下端相匹配。
[0009]作為一個優(yōu)選項,所述止回閥圈下端位于鴨嘴閥口兩側處分別設置有加強塊。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試管蓋通過合理的結構改良,特別是通過鴨嘴機構和微孔濾膜圈組成的密封結構,既能保證試管的密封性,也方便試管添加物質,而且還能保持試管內外氣壓平衡避免由于氣壓差的緣故導致物質或者細菌的外泄或者回流,在生物安全應用方面具有良好的使用價值;此外該試管蓋的結構既簡單也足夠穩(wěn)固,生產使用均十分方便,有利于技術的推廣應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剖視圖;
[0014]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參照圖1、圖2、圖3,一種密封防回流試管蓋,包括頂蓋I和圓筒狀的蓋體2,其中所述蓋體2的大小形狀與試管3的試管口相匹配,頂蓋I和蓋體2為試管蓋主體,一般采用塑料或者其它較軟質材料制成。所述頂蓋I中開有通孔11,所述頂蓋I下端依次設置有微孔濾膜圈4和止回閥圈5,其中所述止回閥圈5的中間處設置有朝向下的鴨嘴閥口 6,所述鴨嘴閥口 6的下端向中間收攏成扁平狀口 61,其中止回閥圈5和鴨嘴閥口 6組成的鴨嘴機構。而鴨嘴機構特別是鴨嘴閥口 6—般采用橡膠制成,以保證試管內物質無法回流或者泄漏。微孔濾膜圈4 一般采用微孔直徑為0.2或者0.45微米等常用濾膜,既能透氣也能阻隔大分子。止回閥圈5和鴨嘴閥口6組成的鴨嘴機構保證試管內物質無法倒流。所述頂蓋I和止回閥圈5在位置對應處分別開有排氣孔7,排氣孔7配合微孔濾膜圈4既保持試管內外氣壓平衡又保證試管密封。
[0016]所述頂蓋I的通孔11處設置有加強圈8,其中所述加強圈8的下端相對于頂蓋I下端面凸出,使通孔11更耐用,也可以作為微孔濾膜圈4和止回閥圈5的定位結構,使微孔濾膜圈4和止回閥圈5安裝更穩(wěn)固,避免因為安裝不好出現泄漏。所述微孔濾膜圈4置于加強圈8下端與蓋體2之間的空間處。所述止回閥圈5上端與鴨嘴閥口 6之間的連接邊沿處開有定位槽51,所述定位槽51的位置、大小與頂蓋I的加強圈8下端相匹配。
[0017]所述止回閥圈5下端位于鴨嘴閥口 6兩側處分別設置有加強塊62,使鴨嘴閥口 6更穩(wěn)固耐用,避免鴨嘴閥口 6在使用時間長后出現泄漏。
[0018]在實際工作時,當需要往試管3添加物質時,只需要把注射器插入鴨嘴閥口 6的扁平狀口 61處注入即可。在內部無壓力乃至試管內氣壓短暫大于外界大氣壓的情況下,鴨鴨嘴閥口 6的扁平狀口 61在本身彈性作用或者試管內壓作用下合攏,而頂蓋I的排氣孔7、微孔濾膜圈4和止回閥圈5的排氣孔7組成的排氣機構既保持試管3內外氣壓平衡又保證試管3密封。
[0019]根據上述原理,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適當的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0020]經過實踐證明,本實用新型通過止回閥圈5和鴨嘴閥口 6組成的鴨嘴機構,配合微孔濾膜圈4組成的密封結構,既能保證試管3的密封性,也方便試管3添加物質,而且還能保持試管3內外氣壓平衡避免由于氣壓差的緣故導致物質或者細菌的外泄或者回流。
【權利要求】
1.一種密封防回流試管蓋,包括頂蓋(I)和圓筒狀的蓋體(2),其中所述蓋體(2)的大小形狀與試管(3)的試管口相匹配,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I)中開有通孔(11),所述頂蓋(I)下端依次設置有微孔濾膜圈(4)和止回閥圈(5),其中所述止回閥圈(5)的中間處設置有朝向下的鴨嘴閥口(6),所述鴨嘴閥口(6)的下端向中間收攏成扁平狀口(61),所述頂蓋(I)和止回閥圈(5)在位置對應處分別開有排氣孔(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密封防回流試管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I)的通孔(II)處設置有加強圈(8),其中所述加強圈(8)的下端相對于頂蓋(I)下端面凸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密封防回流試管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濾膜圈(4)置于加強圈(8)下端與蓋體(2)之間的空間處。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密封防回流試管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閥圈(5)上端與鴨嘴閥口(6)之間的連接邊沿處開有定位槽(51),所述定位槽(51)的位置、大小與頂蓋(I)的加強圈(8)下端相匹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密封防回流試管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閥圈(5)下端位于鴨嘴閥口(6)兩側處分別設置有加強塊(62)。
【文檔編號】B01L3/14GK204051719SQ201420455525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8月13日
【發(fā)明者】莫白自, 趙維國, 張紅波, 侯劍, 楊曉, 畢利軍 申請人:廣東體必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