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油污泥的干化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泥處理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用于油污泥的干化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含油污泥是油田開發(fā)生產過程中,在鉆井、壓裂、試采、作業(yè)、原油處理、含油污水處理、原油儲運等方面產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含油污泥得不到及時處理,將會對生產區(qū)域和周邊環(huán)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含油污泥中的油氣揮發(fā),使生產區(qū)域內空氣質量總烴濃度超標;散落和堆放的含油污泥污染地表水甚至地下水,使水中C0D、B0D和石油類嚴重超標;含油污泥含有大量的原油,造成土壤中石油類超標,土壤板結,使區(qū)域內的植被遭到破壞,草原退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受到影響。
[0003]隨著國家對環(huán)保要求日趨嚴格,含油污泥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將成為污泥處理技術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目前含油污泥大多采用焚燒進行處理,但是直接焚燒含油污泥因其含水高爾導致能耗高、成本高、效率低、設備要求高;同時,因油污泥中含油,其燃燒熱值過高而易導致焚燒裝置爆燃,危險性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油污泥的干化裝置,以除去油污泥中的大部分的油和水,降低焚燒成本,提高油污泥的焚燒效率以及焚燒的安全性。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xiàn)的:
[0006]—種用于油污泥的干化裝置,包括焚燒爐、加熱循環(huán)管道、干化平臺、收油裝置、第一輸送裝置以及可調節(jié)的攤開裝置;所述加熱循環(huán)管道內充有熱媒;
[0007]所述干化平臺傾斜設置,并與水平面形成斜坡;所述加熱循環(huán)管道與所述焚燒爐連接,且所述加熱循環(huán)管道設置于所述干化平臺的底面;所述攤開裝置設置于所述干化平臺的臺面的上方;
[0008]所述收油裝置活動設置于所述干化平臺的坡底處;所述第一輸送裝置的進料端位于所述干化平臺的下方,所述第一輸送裝置的出料端位于所述焚燒爐的進料口處。
[0009]使用時,將油污泥輸送至干化平臺后,調節(jié)設置于干化平臺的臺面上方的攤開裝置的位置以及與干化平臺的臺面的距離,并移動攤開裝置,使攤開裝置將油污泥均勻地平鋪于臺面上;然后通過設置于干化平臺底面的加熱循環(huán)管道對干化平臺上進行加熱,使臺面上的油污泥中的水份揮發(fā),同時,油污泥中的油經加熱后,粘度降低并在重力作用下沿著斜坡緩慢向下流動而從油污泥中分離出來,并最終流入坡底處的收油裝置內,從而使油污泥中的油得到回收而便于再利用,避免了能源的浪費。
[0010]再次調節(jié)攤開裝置的位置以及與干化平臺的臺面的距離,并通過移動攤開裝置,將臺面上經干化后的油污泥推送到第一輸送裝置的進料端;然后通過第一輸送裝置輸送至焚燒爐內,進行焚燒。經干化后的油污泥因其中的水份含量的減少而降低了焚燒爐的燃料消耗,降低了燃燒成本,提高了焚燒效率;同時,因其中油含量的減少而避免了爆燃現(xiàn)象的發(fā)生,從而提高了焚燒的安全性。
[0011]同時,在焚燒爐內焚燒的油污泥所產生的熱量可以被加熱循環(huán)管道內的熱媒吸收,吸收熱量后的熱媒流動至干化平臺處將熱量釋放出來用于對攤開在干化平臺的臺面上的油污泥進行加熱,因此,使能量得到了充分地利用,更好地節(jié)約了燃燒成本。
[0012]優(yōu)選地,干化平臺的斜坡與水平面的夾角為5°,這樣即可以防止油污泥沿斜坡滑落,又有利于加熱后的油污泥中的油可以沿斜坡流下。
[0013]優(yōu)選地,攤開裝置距離臺面的距離為5cm,這樣,通過攤開裝置攤開后的油污泥層的厚度為5cm,在保證干化量的同時使攤開與臺面上的油污泥層能夠均勻受熱而使熱量得到充分利用。
[0014]進一步,所述攤開裝置包括滑動軌道、可調節(jié)的機械手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機械手工作的控制裝置,所述機械手設置于所述滑動軌道,且所述機械手與所述控制裝置電連接。
[0015]上述攤開裝置可以為手動結構,也可以采用自動化結構。作為其中一種機構,優(yōu)選地,攤開裝置包括滑動軌道、可調節(jié)的機械手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機械手工作的控制裝置。通過控制裝置控制機械手沿滑動軌道移動,使機械手的移動覆蓋于整個干化平臺的臺面;同時,通過控制裝置還可以調節(jié)機械手的伸縮,完成機械手與臺面的距離的調節(jié),以控制攤開后的油污泥層的厚度或者將油污泥推送至第一輸送裝置上,實現(xiàn)了攤開裝置的自動化控制。
[0016]上述機械手的控制方法為現(xiàn)有控制方法,本實用新型并不涉及控制方法的改進,只是根據(jù)現(xiàn)有的控制方法設置了相應的部件及結構。
[0017]進一步,所述干化平臺的坡底處設置有堰板。
[0018]為了防止干化平臺上的油污泥沿斜坡下滑,優(yōu)選地,干化平臺的坡地處設置了堰板,通過堰板可以有效地阻擋油污泥的下滑。
[0019]進一步,所述加熱循環(huán)管道呈緊密的多S形彎曲分布。
[0020]通過緊密的多S形分布的加熱循環(huán)管道,增加了加熱循環(huán)管道的加熱面積,從而更加有利于對攤開于干化平臺的臺面上的油污泥層的加熱。
[0021]進一步,還包括含油污泥篩分裝置以及第二輸送裝置,所述第二輸送裝置的進料端位于所述含油污泥篩分裝置的下方,所述第二輸送裝置的出料端位于所述干化平臺處。
[0022]通過含油污泥篩分裝置可以對油污泥進行篩分,將小塊的油污泥通過第二輸送裝置直接輸送至干化平臺上;而大塊的油污泥則可以直接投入焚燒爐內進行焚燒。
[0023]進一步,所述第一輸送裝置包括絞龍輸送機和鏈式輸送機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第二輸送裝置包括絞龍輸送機和鏈式輸送機中的至少一種。
[0024]優(yōu)選地,第一輸送裝置和第二輸送裝置均分別有絞龍輸送機和鏈式輸送機組成。絞龍輸送機可以油污泥進行粉碎,但能耗較高;而鏈式輸送機能耗低,但不可對油污泥進行粉碎,因此,通過同時采用絞龍輸送機和鏈式輸送機,即可以降低能耗,又可以對油污泥進行粉碎。
[0025]進一步,所述干化平臺沿垂直于所述干化平臺的坡度方向的截面形狀為兩側高,中間低的“U”形或弧形。
[0026]為了可以更好地使加熱后的油污泥中的油能夠沿斜坡向下流動,優(yōu)選地,干化平臺沿垂直于所述干化平臺的坡度方向的截面形狀為兩側高,中間低的“U”形或弧形等形狀,這樣,斜坡中間的凹陷形成一個渠道,從而可以更好地使加熱后的油污泥中的油能夠沿斜坡向下流動。
[0027]進一步,所述熱媒為熱水,所述熱水的溫度為70?80°C。
[0028]上述熱媒可以為多種熱媒,例如熱水、蒸汽或空氣等。為了防止溫度因太高而導致加熱后的油污泥中的油揮發(fā),優(yōu)選地,熱媒為熱水,其溫度為70?80°C,從而可以使油污泥中的油快速溶出而又可以防止其揮發(fā)。
[0029]進一步,所述干化裝置還包括溫度控制裝置,所述溫度控制裝置包括溫度感應器、溫控繼電器以及電磁閥;所述溫度感應器與所述溫控繼電器電連接,所述溫控繼電器與所述電磁閥電連接;所述溫度感應器設置于所述干化平臺與所述加熱循環(huán)管道鄰近的一面,所述電磁閥位于所述加熱循環(huán)管道與所述焚燒爐的連接端。
[0030]當加熱循環(huán)管道內的熱媒溫度較低時,使得溫度感應器測得的溫度低于溫度繼電器的閾值,溫度繼電器控制電磁閥打開,使熱媒在焚燒爐處加熱、升溫,然后沿加熱循環(huán)管道抵達干化平臺處;當加熱循環(huán)管道內的熱媒溫度較高時,使得溫度感應器測得的溫度高于溫度繼電器的閾值,溫度繼電器控制電磁閥關閉,阻止加熱循環(huán)管道內的熱媒在焚燒爐處加熱而導致溫度進步升高。
[0031]因此,通過溫度控制裝置可以控制加熱循環(huán)管道內的熱媒溫度,使加熱循環(huán)管道對干化平臺的加熱溫度得到控制,并可以滿足加熱需求。
[003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33]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油污泥的干化裝置,通過攤開裝置將油污泥平鋪于干化平臺的臺面上,并通過加熱循環(huán)管道對油污泥進行加熱而除去了油污泥中的大部分的油和水,因此,降低了焚燒成本,提高油污泥的焚燒效率以及焚燒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0034]圖1為實施例中所述的干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2為加熱循環(huán)管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圖3為干化平臺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7]圖中標記為:
[0038]干化平臺101,加熱循環(huán)管道102,絞龍輸送機103,焚燒爐104,鏈式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