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曝氣生物濾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曝氣生物濾池。
【背景技術】
[0002]曝氣生物濾池簡稱BAF,是一種基于傳統(tǒng)生物膜法,集污水生物處理與深層過濾于一身的全新污水處理技術。其綜合了生物接觸氧化反應器和給水快濾池的設計優(yōu)點,省卻了二次沉淀設備。是80年代末在歐美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生物膜法污水處理工藝,于90年代初得到較大發(fā)展,最大規(guī)模達幾十萬噸每天,并發(fā)展為可以脫氮除磷。
[0003]曝氣生物濾池與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有機負荷高、占地面積小(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3)、投資少(節(jié)約30%)、不會產(chǎn)生污泥膨脹、氧傳輸效率高、出水水質(zhì)好等優(yōu)點,但它對進水SS (懸浮顆粒物)要求較嚴(一般要求SS ( 100mg/L,最好SS ( 60mg/L),因此對進水需要進行預處理。同時,它的反沖洗水量、水頭損失都較大。
[0004]曝氣生物濾池作為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于一體,節(jié)省了后續(xù)沉淀池(二沉池),具有容積負荷、水力負荷大,水力停留時間短,所需基建投資少,出水水質(zhì)好:運行能耗低,運行費用少的特點。
[0005]現(xiàn)有的曝氣生物濾池一般采用在濾池下部設有通風管道,依靠通入空氣供氧,這樣容易造成供氣氣壓分布不均,出現(xiàn)短流、局部氣堵現(xiàn)象,通入空氣供氧受控于池內(nèi)溫度與氣溫之差、濾池高度、濾料孔隙及風力,不能給濾池提供均勻的供氧。此外,現(xiàn)有曝氣生物濾池在曝氣過程中氣泡對填料上的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沖刷力,不利于生物膜的生長。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6]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jié)構(gòu)簡單、曝氣均勻、氧的利用率高的曝氣生物濾池。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8]一種曝氣生物濾池,包括濾池本體和設于濾池本體內(nèi)的曝氣裝置和濾料層,所述曝氣裝置位于濾池本體的下部,所述濾料層位于曝氣裝置的上方,所述濾池本體上部設有出水堰,所述濾池本體的一側(cè)設有用于將污水抽入濾池本體底部且同步吸入空氣的溶氣栗,所述溶氣栗與所述曝氣裝置相連。
[000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0010]所述污水為未處理過的污水。
[0011]所述濾池本體的上部設有容納未處理過的污水的高位進水槽,所述高位進水槽通過管路與濾池本體的底部連通,所述溶氣栗的進水口與濾池本體位于所述濾料層上方的部分連通。
[0012]所述曝氣裝置為高效氣液混合器。
[0013]所述濾池本體底部設有反沖洗進水管,所述濾料層下方設有反沖洗進氣管。
[0014]所述出水堰底部設有反沖洗出水管。
[0015]所述濾料層下端設有支承所述濾料層的承托層。
[0016]所述濾池本體底部設有排泥管。
[0017]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
[0018]本實用新型的曝氣生物濾池,采用溶氣栗將未處理的污水抽入濾池本體內(nèi)的同時吸入空氣,使空氣和污水混合后進入曝氣裝置,結(jié)構(gòu)簡單,解決了現(xiàn)有的曝氣生物濾池供氧不足、供氧不均勻的問題,同時,采用曝氣裝置,使空氣以納米級的氣泡均勻的混合在污水中,曝氣充分均勻,提高了氧的利用率;此外,在吸入空氣的過程中由于氣泡細小,對濾料層上的生物膜的沖擊較小,有利于生物膜的生長,提高了處理負荷。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曝氣生物濾池第一種實施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曝氣生物濾池第二種實施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1]圖中各標號表不:
[0022]1、濾池本體;2、曝氣裝置;3、濾料層;4、出水堰;41、出水管;5、溶氣栗;61、反沖洗進水管;62、反沖洗進氣管;63、反沖洗出水管;7、高位進水槽;8、承托層;9、排泥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結(jié)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4]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曝氣生物濾池的第一種實施例,該曝氣生物濾池包括濾池本體1和設于濾池本體1內(nèi)的曝氣裝置2和濾料層3,曝氣裝置2位于濾池本體1的下部,濾料層3位于曝氣裝置2的上方,濾池本體1上部設有出水堰4,濾池本體1的側(cè)部設有用于將污水并抽入濾池本體1內(nèi)其他同步吸入空氣的溶氣栗5,溶氣栗5與曝氣裝置2相連。本實施例中,污水為未處理過的污水。溶氣栗5設置在濾池本體1的下部,作為濾池本體1內(nèi)待處理污水的動力來源,同時具有吸入空氣的作用;未處理過的污水通過溶氣栗5從濾池本體1的下端進入(圖1箭頭所示),空氣通過溶氣栗5的負壓作用吸入栗體與污水混合,混入空氣的污水通過管道輸送至曝氣裝置2,空氣氣泡在曝氣裝置2內(nèi)不斷剪切破碎成納米級微小氣泡,混有納米級微小空氣氣泡的污水進入濾料層3,濾料層3表面附著的大量微生物利用污水中溶解的氧(氧氣被附著在濾料層3上的微生物利用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以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和氨氮),可去除污水中大部分有機物和氨氮,處理后的水經(jīng)過出水堰4的出水管41排出(圖1箭頭所示)。本實施例的高效曝氣生物濾池,采用溶氣栗5將未處理的污水抽入濾池本體1內(nèi)的同時吸入空氣,使空氣和污水混合后進入曝氣裝置2,解決了現(xiàn)有的曝氣生物濾池供氧不足、供氧不均勻的問題,同時,采用曝氣裝置2,使空氣以納米級的氣泡均勻的混合在污水中,曝氣均勻,提高了氧的利用率;此外,在吸入空氣的過程中由于氣泡細小,對濾料層3上的生物膜的沖刷較小,有利于生物膜的生長,提高了處理負荷。
[0025]本實施例中,曝氣裝置2為高效氣液混合器,高效氣液混合器是一種特殊的流體設計部件,空氣隨污水輸送至高效氣液混合器后,在高效氣液混合器內(nèi)不斷剪切破碎成納米級微小氣泡,這樣空氣與污水的接觸面積變得無限大,從而有利于氣體溶入污水中,促進空氣在污水中的溶解和分散,高效氣液混合器曝氣均勻,提高氧的利用率,同時解決現(xiàn)有的曝氣生物濾池存在的供氣氣壓分布不均、短流、局部氣堵等問題。
[0026]本實施例中,濾料層3下端設有支承濾料層3的承托層8濾池本體1底部設有排泥管9,同于排出處理污水過程中產(chǎn)生的污泥。
[0027]本實施例中,濾池本體1底部設有反沖洗進水管61,濾料層3下方設有反沖洗進氣管62。出水堰4底部設有反沖洗出水管63。隨著過濾的進行,濾料層3中的生物膜增厚,過濾水頭增大,此時需要對濾料層3進行反沖洗。反沖洗過程為:當濾池本體1需要反沖洗時,首先關閉溶氣栗5,打開反沖洗進氣管62、反沖洗進水管61及反沖洗出水管63,濾料層3在水氣沖擊下,附著在濾料層3上的懸浮物質(zhì)被洗脫,進入反沖洗出水管63排出(圖1箭頭所示)。
[0028]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曝氣生物濾池的第二種實施例,本實施例與第一種實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僅在于:濾池本體1的上部設有容納未處理過的污水的高位進水槽7,高位進水槽7通過管路與濾池本體1的底部連通,溶氣栗5的進水口與濾池本體1位于濾料層3上方的部分連通。本實施例的曝氣生物濾池,溶氣栗5吸入的污水為濾池本體1內(nèi)處理過的一次的污水(即濾池本體1上層清夜),濾池本體1內(nèi)未處理過的污水通過高位進水槽7引進,而溶氣栗5在該曝氣生物濾池配置有高位進水槽7的情況下作為循環(huán)水栗,以吸入空氣,達到供氧充分的目的。本實施例同樣具有第一種實施例中曝氣均勻,氧的利用率高,減少了對濾料層3上的生物膜沖擊的效果。
[0029]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的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nèi)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nèi)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zhì)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曝氣生物濾池,包括濾池本體(1)和設于濾池本體(1)內(nèi)的曝氣裝置(2)和濾料層(3),所述曝氣裝置(2)位于濾池本體(1)的下部,所述濾料層(3)位于曝氣裝置(2)的上方,所述濾池本體(1)上部設有出水堰(4),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池本體(1)的一側(cè)設有用于將污水抽入濾池本體(1)底部且同步吸入空氣的溶氣栗(5),所述溶氣栗(5)與所述曝氣裝置(2)相連。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曝氣生物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為未處理過的污水。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曝氣生物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池本體(1)的上部設有容納未處理過的污水的高位進水槽(7),所述高位進水槽(7)通過管路與濾池本體(1)的底部連通,所述溶氣栗(5)的進水口與濾池本體(1)位于所述濾料層(3)上方的部分連通。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曝氣生物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裝置(2)為高效氣液混合器。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曝氣生物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池本體(1)底部設有反沖洗進水管(61),所述濾料層(3 )下方設有反沖洗進氣管(62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曝氣生物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堰(4)底部設有反沖洗出水管(63)。7.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曝氣生物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料層(3)下端設有支承所述濾料層(3)的承托層(8)。8.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曝氣生物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池本體(1)底部設有排泥管(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曝氣生物濾池,包括濾池本體和設于濾池本體內(nèi)的曝氣裝置和濾料層,所述曝氣裝置位于濾池本體的下部,所述濾料層位于曝氣裝置的上方,所述濾池本體上部設有出水堰,所述濾池本體的一側(cè)設有用于將污水抽入濾池本體底部且同步吸入空氣的溶氣泵,所述溶氣泵與所述曝氣裝置相連。本實用新型具有曝氣均勻、氧的利用率高等優(yōu)點。
【IPC分類】C02F3/02
【公開號】CN204981318
【申請?zhí)枴緾N201520676365
【發(fā)明人】蔣曉云, 何勁松, 徐先鋒, 李進
【申請人】長沙華時捷環(huán)??萍及l(fā)展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