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導熱油爐的導熱油加熱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加熱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導熱油爐的導熱油加熱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導熱油爐是一種新型的鍋爐,具有低壓、高溫的工作特性,以導熱油為工作介質(zhì),利用熱油循環(huán)油栗強制介質(zhì)進行液相循環(huán),將熱能輸送給用熱設備后再返回加熱爐重新加熱,具有在低的工作壓力下獲得高的工作溫度,并且能對介質(zhì)運行進行高精密控制工作,系統(tǒng)熱利用率高,運行維修方便,是一種安全、高效、節(jié)能的理想首選供熱設備。在我們現(xiàn)有的供熱系統(tǒng)中,由于石墨換熱器密封的損壞,而導致鹽酸串入導熱油管道,進而進人導熱油鍋爐,而損壞導熱油輸送管路,導熱油爐等設備,還損壞導熱油,每發(fā)生一次串酸事故,就得更換全部導熱油,久而久之更造成了設備的損壞。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導熱油爐的導熱油加熱裝置,以切斷生產(chǎn)用熱設備與導熱油爐之間的聯(lián)通,使再次發(fā)生因石墨換熱器密封損壞而串酸時,含酸的導熱油不至于直接進入導熱油爐,因而污染爐中的導熱油和油爐本體。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導熱油爐的導熱油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熱單元與第二加熱單元;
[0005]所述第一加熱單元包括一導熱油爐,所述導熱油爐連接第一熱油循環(huán)栗,所述第一熱油循環(huán)栗連接第一換熱器,所述第一換熱器連接導熱油爐;
[0006]所述第二加熱單元包括第二熱油循環(huán)栗,所述第二熱油循環(huán)栗連接第二換熱器,所述第二換熱器連接第一換熱器。
[000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換熱器為石墨換熱器。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換熱器為石墨換熱器。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換熱器包括第一外殼,所述第一外殼的頂部設有第一頂蓋,所述第一外殼的底部設有第一底蓋,所述第一外殼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有第一上管板和第一下管板,所述第一上管板和第一下管板之間設有第一換熱管,所述第一頂蓋上設有第一導熱油出口,所述第一底蓋上設有第一導熱油進口,所述第一導熱油進口與第一熱油循環(huán)栗相連,所述第一外殼的側(cè)壁上設有第一連接口和第二連接口。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導熱油出口與導熱油爐之間設有一 pH計。
[0011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換熱器包括第二外殼,所述第二外殼的頂部設有第二頂蓋,所述第二外殼的底部設有第二底蓋,所述第二外殼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有第二上管板和第二下管板,所述第二上管板和第二下管板之間設有第二換熱管,所述第二頂蓋上設有第二導熱油出口,所述第二底蓋上設有第二導熱油進口,所述第二熱油循環(huán)栗位于第二連接口與第二導熱油進口之間,所述第二外殼的側(cè)壁上設有一液體入口和一液體出口。
[0012]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導熱油出口與第一連接口之間設有一pH計。
[0013]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導熱油爐的導熱油加熱裝置具有以下優(yōu)勢:
[0014]本實用新型增加了第二換熱器和第二熱油循環(huán)油栗,在第一加熱單元和第二加熱單元經(jīng)過兩次熱循環(huán),切斷了鹽酸進入導熱油爐的通路,在更大的程度上保護了導熱油爐,一旦發(fā)生串酸事故,只是污染第二加熱單元中的導熱油,減少導熱油爐中導熱油被污染的機率,減少了成本損失,降低了運行成本,每臺節(jié)省導熱油近10噸。
【附圖說明】
[0015]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6]圖1為現(xiàn)有技術的結(jié)構不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不意圖。
[0018]圖中:1、導熱油爐;2、第一熱油循環(huán)栗;3、第一換熱器;4、第二熱油循環(huán)栗;5、第二換熱器;6、第一外殼;7、第一頂蓋;8、第一底蓋;9、第一上管板;I O、第一下管板;11、第一換熱管;12、第一導熱油出口; 13、第一導熱油進口; 14、第一連接口; 15、第二連接口; 16、pH計;17、第二外殼;18、第二頂蓋;19、第二底蓋;20、第二上管板;21、第二下管板;22、第二換熱管;23、第二導熱油出口; 24、第二導熱油進口; 25、液體入口; 26、液體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9]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20]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nèi)”、“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0021]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