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垢裝置及熱水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熱水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排垢裝置及熱水器。
【背景技術】
[0002]電熱水器是利用電能通過加熱棒對水箱內的水進行加熱,實現(xiàn)對外提供熱水。水箱內的水在加熱過程中,水中的一些物質在加熱后可能會發(fā)生沉淀形成水垢。尤其是在目前的使用水中常常具有一定濃度的鈣鎂離子,其以碳酸氫鈣(Ca(HC03)2)和碳酸氫鎂(Mg(HC03)2)的形式存在,在常溫下溶解在水中。但是當電熱水器將水加熱至一定程度后,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氫鈣發(fā)生分解進而形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鎂等難溶于水的物質,同時發(fā)生沉淀,以成為水垢中的一部分。
[0003]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帶有排污閥的電熱水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現(xiàn)有技術中的電熱水器水箱的底部加熱棒下方一般可以設有排污孔,排污孔處焊接帶有內螺紋的螺柱,從而在螺柱內設置有排污閥,并且在排污閥上還設置有進氣孔。當需要對水箱內部的沉淀物進行清理時,打開排污閥,并且在電熱水器的進水口通入水流,通過對電熱水器內的儲水的排放進而通過水流帶走水垢。但是在水流排出水垢時,水垢先經過螺柱內徑、再經過排污閥的通徑排出,由于排污閥通徑較小且排污初期水垢通常會積載在排污閥處,當水垢較多時就會堵塞排污孔,使得電熱水器內的儲水無法從排污孔排出進而帶走電熱水器水箱中沉積的水垢。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排垢裝置及熱水器,其能夠解決熱水器中的排污裝置在排污時被水垢堵塞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0006]—種熱水器用的排垢裝置,它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具有入口端以及出口端,所述殼體的入口端與熱水器的內膽連通;端部件,所述端部件與所述殼體能拆卸地連接,從而能對所述殼體的出口端進行關閉和打開;攪垢器,其設置在所述端部件上,并能伸入所述殼體內。
[0007]優(yōu)選地,當所述端部件與所述殼體脫離時,所述端部件能轉動地套設在所述殼體外或內。
[0008]優(yōu)選地,所述攪垢器包括中心桿,以及繞位于所述中心桿外緣并沿軸線排布的多個葉片。
[0009]優(yōu)選地,多個所述葉片位于所述中心桿的外緣。
[0010]優(yōu)選地,所述葉片具有與所述中心桿的軸線相交的螺旋面。
[0011]優(yōu)選地,各個所述葉片的螺旋面的旋向相同。
[0012]優(yōu)選地,所述中心桿與所述葉片為一體式構造。
[0013]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的水流通道上設有進氣端口從而在所述水箱封閉的狀態(tài)下打開所述排垢裝置時,能使所述水箱內部的水排出。
[0014]優(yōu)選地,所述進氣端口臨近所述殼體的出口端設置。
[0015]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的出口端連接有排污管道,所述進氣端口設置在所述排污管道上。
[0016]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的出口端連接有排污管道,所述進氣端口由所述排污管道與所述殼體之間的間隙形成。
[0017]—種具有排垢裝置的熱水器,它包括:內膽,所述內膽具有排污口;設置在所述內膽處的排垢裝置,所述排垢裝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內膽上的殼體,所述殼體具有入口端以及出口端,所述殼體的入口端與所述內膽的排污口連通;端部件,所述端部件與所述殼體能拆卸地連接,從而能對所述殼體的出口端進行封堵和打開,所述端部件能相對所述殼體轉動;攪垢器,其設置在所述端部件上,并能伸入所述殼體內。
[0018]優(yōu)選地,所述熱水器為電熱水器,所述電熱水器包括設置在內膽中的電加熱管,所述排污口設置在所述電加熱管下方。
[0019]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與所述內膽通過焊接連接。
[0020]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顯著有益效果:
[0021]1、本實用新型排垢裝置中在端部件上設置有攪垢器,當擰開端部件與殼體相分離時,端部件上的攪垢器會對殼體內進行攪拌,使得殼體內的水垢松動,進而在端部件擰出時,攪垢器一方面能夠使得殼體內的通道暢通,另外一方面攪垢器能夠帶出堵塞在殼體內的部分水垢。
[0022]2、本實用新型排垢裝置中直接通過端部件對殼體進行密封,當端部件擰開時,殼體內形成排污口,由于殼體內的通徑較大,其進氣能力得到加強,如此使得排水效果更好,且不易堵塞。其次,在殼體的出口端設置有進氣端口,當殼體的出口端連接有排污管道時,熱水器在排水時通過進氣端口得到進氣,如此,熱水器內部的壓力與外界的氣壓基本保持一致,有效提高了熱水器排水的效率,同時還可以防止因壓力差導致的熱水器內部的水無法流出或流出速度十分緩慢的情況。
【附圖說明】
[0023]在此描述的附圖僅用于解釋目的,而不意圖以任何方式來限制本實用新型公開的范圍。另外,圖中的各部件的形狀和比例尺寸等僅為示意性的,用于幫助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體限定本實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狀和比例尺寸。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教導下,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各種可能的形狀和比例尺寸來實施本實用新型。
[0024]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帶有排污閥的電熱水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2為帶有本實用新型排垢裝置的熱水器的示意圖。
[0026]圖3為本實用新型排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4為本實用新型排垢裝置中殼體的立體示意圖。
[0028]圖5為本實用新型排垢裝置中端部件的立體示意圖。
[0029]圖6為本實用新型排垢裝置中攪垢器的立體示意圖。
[0030]以上附圖的附圖標記:1、殼體;11、入口端;12、水流通道;13、出口端;14、進氣端口;2、端部件;21、收容部;22、環(huán)形凸起部;3、攪垢器;31、中心桿;32、葉片;33、環(huán)狀凸起;4、密封圈;5、電加熱管;6、排污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結合附圖和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描述,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細節(jié)。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教導下,技術人員可以構想基于本實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變形,這些都應被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32]圖2為帶有本實用新型排垢裝置的熱水器的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排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圖3所示,一種熱水器用的排垢裝置,它包括:殼體1,殼體1具有入口端11以及出口端13,殼體1的入口端11與熱水器的內膽連通;端部件2,端部件2與殼體1能拆卸地連接,從而能對殼體1的出口端13進行關閉和打開;攪垢器3,其設置在端部件2上,并能伸入殼體1內。
[0033]具體而言,圖4為本實用新型排垢裝置中殼體1的立體示意圖,如圖4所示,殼體1可以具有入口端11和出口端13,殼體1可以呈圓柱狀,其內部具有一水流通道12,該水流通道12與入口端11和出口端13連通。該殼體1的入口端11能與熱水器的內膽連通,在熱氣器的內膽上開設有開口,殼體1的入口端11可以與該開口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端部件2能相對殼體1轉動。在該殼體1內的流道的橫截面可以呈圓形,在其內壁上開設有內螺紋,該殼體1可以通過螺紋與端部件2相連接。由于殼體1與端部件2通過螺紋連接,當端部件2與殼體1進行脫離或連接時,端部件2能轉動地套設在殼體1內。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殼體1下端外壁可以設置有外螺紋,如此,端部件2上設置有內螺紋,當端部件2與殼體1脫離或連接時,端部件2能轉動地套設在殼體1外。
[0034]圖5為本實用新型排垢裝置中端部件2的立體示意圖,如圖5所示,端部件2具有上下兩端,其上端具有一收容部21,該收容部21用于供攪垢器3插入,從而使得攪垢器3與端部件2相連接。端部件2上端的內壁開設與殼體1相對應的內螺紋或端部件2上端的外壁開設有與殼體1相對應的外螺紋,如此,端部件2能相對殼體1轉動,且端部件2能與殼體1能拆卸地連接,同時還可以對殼體1的出口端13進行關閉和打開。端部件2的側壁上可以設置有環(huán)形凸起部22,如此,端部件2上可以套設有能與殼體1相適配的密封圈4,當端部件2與殼體1相連接在一起時,環(huán)形凸起部22用于抵住密封圈4。在端部件2的下端可以被加工成六角螺柱狀,如此,當需要將端部件2與殼體1相分離時,可以通過扳手等工具夾持住端部件2的下端進而擰動端部件2,進而使得端部件2與殼體1分離。端部件2可以由不銹鋼材料制成,如此可以防止生銹而導致端部件2和殼體1相卡死無法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