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高感應器電效率的線圈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中頻感應熔煉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高感應器電效率的線圈結構。
【背景技術】
[0002]中頻感應熔煉爐在通電工作時,感應器線圈內(nèi)會產(chǎn)生很強的交變磁場,磁場方向隨頻率的變化而變化,強磁場作用于線圈內(nèi)的金屬爐料產(chǎn)生渦流,使金屬發(fā)熱,甚至熔化。人們?yōu)榱颂岣呦到y(tǒng)的總效率,除了提高熱效率之外,電效率的提高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0003]以前人們在繞制感應器線圈時,線圈銅管纏繞在預先做好的圓柱形模具上,銅管一繞到底,形成螺旋形狀,當線圈總長度、匝數(shù)一定時,在保證線圈匝間隙滿足電絕緣的情況下,線圈銅管寬度都比較小,且在線圈的兩端形成螺旋形結構,銅管距端面的距離在周向隨時變化,給后期的爐襯打結帶來不便,同時也使電效率有一定降低。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提高感應器電效率,方便爐襯耐火材料的打結的線圈結構。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上水冷線圈、感應器線圈和下水冷線圈;所述上水冷線圈、感應器線圈和下水冷線圈均包括水平段線圈和快速上升段線圈,相鄰兩水平段線圈通過快速上升段線圈連接;所述快速上升段線圈與水平方向呈銳角設置;所述感應器線圈上對稱設置有2個連接體,所述的2個連接體相鄰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連接水冷電纜的電纜接頭。
[0006]所述上水冷圈和下水冷圈分別連接有一組水嘴,所述感應器線圈連接有若干組水嘴;所述水嘴包括進水水嘴和出水水嘴。
[0007]進一步的,所述連接體與感應器線圈的快速上升段線圈相連接。
[0008]進一步的,所述快速上升段線圈與水平方向呈銳角設置,所述銳角為5°?65°。
[0009]進一步的,所述上水冷圈、感應器線圈和下水冷圈外側(cè)還設置有若干起固定作用的膠木立柱,所述膠木立柱沿線圈周向均勻分布。
[0010]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術效果:通過在感應器線圈的兩側(cè)分別設置上水冷線圈和下水冷線圈,并設置線圈結構為水平段線圈和與水平方向呈夾角設置的快速上升段線圈,將相鄰兩水平段線圈通過快速上升段線圈相連接,從而保證匝間隙的前提下增大線圈銅管的寬度,從而提高了感應器線圈的電效率,同時也避免了線圈兩端螺旋形給后期爐襯的打結帶來的不便。并且本實用新型線圈通水量大,使用性能可靠,能夠滿足生產(chǎn)使用要求。
[0011]進一步的,通過設置膠木立柱,使線圈結構整齊,保證線圈結構的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3]其中:1為上水冷線圈;2為水嘴;3為電纜接頭;4為感應器線圈;5為膠木立柱;6為下水冷線圈;7為連接體;8為水平段;9為快速上升段。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5]參加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上水冷線圈1、感應器線圈4和下水冷線圈6 ;所述上水冷線圈1、感應器線圈4和下水冷線圈6均包括水平段線圈8和快速上升段線圈9,相鄰兩水平段線圈8通過快速上升段線圈9連接;所述快速上升段線圈9與水平方向呈銳角設置,銳角為5°?65° ;所述感應器線圈4上對稱設置有兩個連接體7,所述的兩個連接體7相鄰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連接水冷電纜的電纜接頭3。連接體7設置在感應器線圈4的快速上升段線圈9部分,并與連接體7下方的線圈相接觸。電纜接頭3同時也與快速上升段線圈9相連接。
[0016]所述上水冷圈1和下水冷圈6分別連接有一組水嘴2,所述感應器線圈4連接有若干組水嘴;所述水嘴2包括進水水嘴和出水水嘴。上水冷圈1、感應器線圈4和下水冷圈6外側(cè)還設置有若干起固定作用的膠木立柱5,所述膠木立柱5沿線圈周向均勻分布。
[0017]本實用新型的線圈結構可分為水平段線圈8和傾斜設置的快速上升段線圈9兩部分,水平段線圈8沿周向平繞,然后通過傾斜快速上升段線圈9與相鄰的下一段水平段線圈8相連接,從而在較小的弧度快速螺旋上升,就可以在保證匝間隙的前提下增大銅管寬度,從而提高了感應器線圈的電效率,同時也避免了線圈兩端螺旋形給后期爐襯的打結帶來的不便。
[0018]在制作時可提前將銅管烘烤柔軟,斜拉銅管,將線圈銅管繞制成所需形狀。本結構在鑄造1.5噸熔煉爐項目上得到了成功的應用。
[0019]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說明,本方案不僅僅局限在以上實施例中,針對在本方案發(fā)明構思下所做的任何改變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提高感應器電效率的線圈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上水冷線圈(1)、感應器線圈(4)和下水冷線圈(6);所述上水冷線圈(1)、感應器線圈(4)和下水冷線圈(6)均包括水平段線圈⑶和快速上升段線圈(9),相鄰兩水平段線圈⑶通過快速上升段線圈(9)連接;所述快速上升段線圈(9)與水平方向呈銳角設置;所述感應器線圈(4)上對稱設置有2個連接體(7),所述的2個連接體(7)相鄰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連接水冷電纜的電纜接頭(3), 所述上水冷圈(1)和下水冷圈(6)分別連接有一組水嘴(2),所述感應器線圈(4)連接有若干組水嘴;所述水嘴(2)包括進水水嘴和出水水嘴。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感應器電效率的線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體(7)與感應器線圈(4)的快速上升段線圈(9)相連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提高感應器電效率的線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上升段線圈(9)與水平方向呈銳角設置,所述銳角為5°?65°。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感應器電效率的線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冷圈(1)、感應器線圈(4)和下水冷圈(6)外側(cè)還設置有若干起固定作用的膠木立柱(5),所述膠木立柱(5)沿線圈周向均勻分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中頻感應熔煉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高感應器電效率的線圈結構,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上水冷線圈、感應器線圈和下水冷線圈;所述上水冷線圈、感應器線圈和下水冷線圈均包括水平段線圈和快速上升段線圈,相鄰兩水平段線圈通過快速上升段線圈連接;所述快速上升段線圈與水平方向呈銳角設置;所述感應器線圈上對稱設置有2個連接體,所述的2個連接體相鄰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連接水冷電纜的電纜接頭。本實用新型將相鄰兩水平段線圈通過快速上升段線圈相連接,從而保證匝間隙的前提下增大線圈銅管的寬度,從而提高了感應器線圈的電效率,同時也避免了線圈兩端螺旋形給后期爐襯的打結帶來的不便。
【IPC分類】F27B14/14, F27D9/00, F27D11/06
【公開號】CN205037746
【申請?zhí)枴緾N201520784830
【發(fā)明人】羅來衛(wèi), 羅來軍, 梁兵乾, 羅江
【申請人】西安奧邦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17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