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器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空調器。
【背景技術】
[0002]相關技術中,分體壁掛式空調器室內機的外殼結構件一般由面板、面框、出風框、底盤和導風板構成。上述面板一般由一層厚度為2.5mm左右的塑料注塑成型,該面板上設有若干扣位,扣合在對應的面框上。然而在包裝、運輸和使用的過程中,雖然面板扣合在面框上,但由于面板與面框之間一般留有一定的間隙,因此在面板承受壓力時面板容易出現(xiàn)下凹變形。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種空調器,該空調器具有較高的抗壓能力。
[000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調器,包括面框和面板,所述面板蓋在所述面框上,所述面板和所述面框中的至少一個上設有用于在面板蓋在所述面框上時支撐所述面板的支撐結構。
[0005]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調器,通過在面板與面框中的至少一個上設有支撐結構,由此可以有效加強面板的抗壓強度,從而可以避免或減少面板在承受壓力時產生的變形,進而可以提高空調器的抗壓能力。
[000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支撐結構位于所述面板的內側,在所述面板蓋在所述面框上時所述支撐結構支撐在所述面板的內表面上。
[0007]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面板的一端與所述面框鉸接,且鄰近所述面板與所述面框的鉸接處設有所述支撐結構。
[0008]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支撐結構包括一組或間隔布置的多組,每組所述支撐結構支撐所述面板的內表面上的一處。
[0009]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支撐結構包括支撐平臺和支撐凸起,所述支撐平臺設在所述面框上,且所述支撐凸起設在所述面板上,在所述面板蓋在所述面框上時所述支撐凸起抵在所述支撐平臺上。
[0010]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支撐平臺上形成有開口朝向所述面板的限位槽,在所述面板蓋在所述面框上時所述支撐凸起的自由端伸入所述限位槽內。
[0011]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面框上設有支撐臂,所述支撐臂的一端與所述面框相連,且所述支撐臂的另一端朝所述面板延伸,所述支撐平臺設在所述支撐臂的所述另一端并與所述面板上的所述支撐凸起對應。
[0012]可選地,所述面框、所述支撐臂和所述支撐平臺一體成型。
[0013]可選地,所述支撐凸起與所述面板一體成型。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調器的示意圖;
[0015]圖2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調器的剖視圖,其中面板蓋在面框上;
[0016]圖3是圖2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
[0017]圖4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調器的側視圖,其中面板向上打開;
[0018]圖5是圖4中B處的放大示意圖。
[0019]附圖標記:
[0020]空調器100,
[0021]面框1,支撐平臺11,限位槽12,支撐臂13,
[0022]面板2,支撐凸起21,自由端211。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4]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橫向”、“長度”、“上”、“下”、“前”、“后”、“左”、“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5]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26]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27]下面參考圖1-圖5詳細描述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調器100。
[0028]如圖1-圖5所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調器100,包括面框1和面板2,面板2蓋在面框1上。面板2和面框1中的至少一個上設有用于在面板2蓋在面框1上時支撐面板2的支撐結構。也就是說,可以僅在面板2和面框1中的一個上設有支撐結構,也可以是面板2和面框1上均設有支撐結構。
[0029]在面板2蓋在面框1上時,支撐結構用于支撐面板2,由此可以有效加強面板2的抗壓強度,從而可以避免或減少面板2在承受壓力時產生的變形(例如,空調器100在包裝、運輸和使用的過程中,由于外部壓力施加在面板2上導致的面板2出現(xiàn)下凹變形),進而可以提高空調器100的抗壓能力。
[0030]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調器100,通過在面板2與面框1中的至少一個上設有支撐結構,由此可以有效加強面板2的抗壓強度,從而可以避免或減少面板2在承受壓力時產生的變形,進而可以提高空調器100的抗壓能力。
[0031]如圖2和圖3所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支撐結構位于面板2的內偵牝在面板2蓋在面框1上時支撐結構支撐在面板2的內表面上。由此,在面板2蓋在面框1上時,支撐結構可以支撐著面板2,從而可以有效加強面板2的抗壓強度,進而可以避免或減少面板2在承受壓力時產生的變形。
[0032]進一步地,如圖2-圖5所示,面板2的一端(例如圖4中的上端)與面框1鉸接(參照圖4),由此便于面板2繞著面框1轉動向上打開或是向下蓋在面框1上。鄰近面板2與面框1的鉸接處設有支撐結構,由此可以使面板2具有更好的抗壓強度,同時便于支撐結構的設置。
[0033]根據(jù)本實用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