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室外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設備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空調室外機。
【背景技術】
[0002]空調室外機包括殼體以及設置在殼體內的換熱器、電器盒及電器盒散熱器?,F(xiàn)有技術中的空調室外機在運行中電器盒散熱器受到換熱器的影響難以對電器盒進行有效的散熱,進而造成電器盒溫度較高。電器盒溫度較高不利于空調器運行的同時也具有安全隱串
■/Ql、O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調室外機,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空調室外機運轉時的電器盒溫度較高的問題。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調室外機,包括:殼體;換熱器,設置在殼體內,換熱器包括換熱器本體以及設置在換熱器本體兩端的第一彎折段和第二彎折段;壓縮機,設置在殼體內;中間隔板,設置在殼體內,中間隔板分隔換熱器和壓縮機,中間隔板與第一彎折段之間配合并形成容納空間;電器盒散熱器,設置在中間隔板上,并且電器盒散熱器位于容納空間內。
[0005]進一步地,殼體包括相互連接的底板、前面板和后板,換熱器本體靠近后板,第一彎折段的端部和第二彎折段的端部靠近前面板。
[0006]進一步地,中間隔板相對于殼體傾斜設置。
[0007]進一步地,中間隔板和第一彎折段之間的距離在從前面板至后板的方向逐漸增大。
[0008]進一步地,電器盒散熱器位于中間隔板的靠近后板的一側上。
[0009]進一步地,第一彎折段和第二彎折段對稱設置。
[0010]進一步地,第一彎折段和換熱器本體之間具有夾角。
[0011]進一步地,夾角在90°至115°的范圍內。
[0012]進一步地,殼體還包括連接在前面板和后板之間的兩個側板,各側板上設置有內凹把手。
[0013]進一步地,靠近中間隔板的側板的內壁上設置有閥門結構。
[0014]進一步地,空調室外機還包括風機,風機位于換熱器和前面板之間。
[0015]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空調室外機包括殼體、換熱器、壓縮機以及中間隔板。其中,換熱器設置在殼體內,換熱器包括換熱器本體以及設置在換熱器本體兩端的第一彎折段和第二彎折段。壓縮機和中間隔板設置在殼體內,中間隔板分隔換熱器和壓縮機,中間隔板與第一彎折段之間配合并形成容納空間??照{室外機還包括電器盒散熱器,電器盒散熱器位于容納空間內。上述結構使得電器盒散熱器位于換熱器所圍成區(qū)域的外側,并使掠過電器盒散熱器的空氣溫度等于環(huán)境溫度,增大電器盒散熱器與外界環(huán)境的換熱溫差,保證功率元器件溫度不至于過高,從而在高溫運行時整機可靠性提高。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空調室外機運轉時的電器盒溫度較高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16]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7]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空調室外機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示出了圖1中空調室外機的背面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示出了圖1中空調室外機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示出了圖1中空調室外機的左視圖;以及
[0021]圖5示出了圖1中空調室外機的正面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2]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0023]10、殼體;11、底板;12、前面板;13、后板;14、側板;141、內凹把手;20、換熱器;21、換熱器本體;22、第一彎折段;23、第二彎折段;30、壓縮機;40、中間隔板;50、電器盒散熱器;60、閥門結構;70、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24]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5]如圖1和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空調室外機包括殼體10、換熱器20、壓縮機30、中間隔板40以及電器盒散熱器50。其中,換熱器20設置在殼體10內。換熱器20包括換熱器本體21以及設置在換熱器本體21兩端的第一彎折段22和第二彎折段23。壓縮機30和中間隔板40均設置在殼體10內。中間隔板40分隔換熱器20和壓縮機30,中間隔板40與第一彎折段22之間配合并形成容納空間。電器盒散熱器50設置在中間隔板40上,并且電器盒散熱器50位于容納空間內。
[0026]應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電器盒散熱器50位于容納空間內,同時電器盒散熱器50位于換熱器20所圍成區(qū)域的外側。上述結構使掠過電器盒散熱器50的空氣溫度等于環(huán)境溫度,增大電器盒散熱器50與外界環(huán)境的換熱溫差,保證功率元器件溫度不至于過高,從而在高溫運行時整機可靠性提高。因此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空調室外機運轉時的電器盒溫度較高的問題。
[0027]需要說明的是,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換熱器20為C型換熱器。相比于現(xiàn)有技術中的L型換熱器,C型換熱器風速分布更加均勻,提升了換熱器利用率。換熱效率提升后可以減小外機換熱器重量,并由雙排換熱器變?yōu)閱闻艙Q熱器,進而減小外機金屬材料利用率,同時能夠解決室外機控制器散熱問題。
[0028]如圖1和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殼體10包括相互連接的底板11、前面板12和后板13。換熱器本體21靠近后板13,第一彎折段22的端部和第二彎折段23的端部靠近前面板12。上述的前面板12、第一彎折段22和第二彎折段23形成封閉的風機腔,并使得氣流僅能夠從換熱器20通過,進而提高換熱器20的換熱器效率。
[0029]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第一彎折段22和第二彎折段23的端部可以連接在前面板12上,也可以和與前面板12之間具有一定距離。優(yōu)選地,上述距離在20cm至10cm的范圍之間,進而保證換熱器20具有足夠的換熱長度。
[0030]如圖1和圖2所示,中間隔板40相對于殼體10傾斜設置。具體地,中間隔板40和第一彎折段22之間的距離在從前面板12至后板13的方向逐漸增大。并且電器盒散熱器50位于中間隔板40的靠近后板13的一側上,并且優(yōu)選地電器盒散熱器50位于中間隔板的上部。上述結構使得電器盒散熱器50能夠盡可能遠離換熱器20,進而使得電器盒散熱器50盡可能小的受到換熱器20的影響,從而提高對電器盒的散熱效果。
[0031]如圖1和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第一彎折段22和第二彎折段23對稱設置在換熱器本體21的兩端。第一彎折段22和換熱器本體21之間具有夾角,并且優(yōu)選地夾角在90°至115°的范圍內。上述結構能夠增大換熱器20的進風面積,并使換熱器20盡量貼近前面板,同時也能防止換熱器20與把手結構干涉。
[0032]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殼體10還包括連接在前面板12和后板13之間的兩個側板14,各側板14上設置有內凹把手141。具體地,內凹把手141為沖壓成型,進而可以使把手隱藏在殼體10內,使得整機寬度變小。
[0033]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靠近中間隔板40的側板14的內壁上設置有閥門結構60。同時管路閥門之間位于右上角能夠隱藏外機接管,使得整機在側面無法看到閥門結構60,使得外觀整體感增強。
[0034]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空調室外機還包括風機70,風機70位于換熱器20和前面板12之間。并且具體地,風機70位于前面板12、第一彎折段22、第二彎折段23以及換熱器本體21所圍成的區(qū)域內。
[003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空調室外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殼體(10); 換熱器(20),設置在所述殼體(10)內,所述換熱器(20)包括換熱器本體(21)以及設置在所述換熱器本體(21)兩端的第一彎折段(22)和第二彎折段(23); 壓縮機(30),設置在所述殼體(10)內; 中間隔板(40),設置在所述殼體(10)內,所述中間隔板(40)分隔所述換熱器(20)和所述壓縮機(30),所述中間隔板(40)與所述第一彎折段(22)之間配合并形成容納空間; 電器盒散熱器(50),設置在所述中間隔板(40)上,并且所述電器盒散熱器(50)位于所述容納空間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0)包括相互連接的底板(11)、前面板(12)和后板(13),所述換熱器本體(21)靠近所述后板(13),所述第一彎折段(22)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彎折段(23)的端部靠近所述前面板(1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隔板(40)相對于所述殼體(10)傾斜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隔板(40)和所述第一彎折段(22)之間的距離在從所述前面板(12)至所述后板(13)的方向逐漸增大。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器盒散熱器(50)位于所述中間隔板(40)的靠近所述后板(13)的一側上。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彎折段(22)和所述第二彎折段(23)對稱設置。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彎折段(22)和所述換熱器本體(21)之間具有夾角。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夾角在90°至115°的范圍內。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0)還包括連接在所述前面板(12)和所述后板(13)之間的兩個側板(14),各所述側板(14)上設置有內凹把手(141)0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中間隔板(40)的側板(14)的內壁上設置有閥門結構(60)。11.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調室外機還包括風機(70),所述風機(70)位于所述換熱器(20)和所述前面板(12)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調室外機,包括:殼體;換熱器,設置在殼體內,換熱器包括換熱器本體以及設置在換熱器本體兩端的第一彎折段和第二彎折段;壓縮機,設置在殼體內;中間隔板,設置在殼體內,中間隔板分隔換熱器和壓縮機,中間隔板與第一彎折段之間配合并形成容納空間;電器盒散熱器,設置在中間隔板上,并且電器盒散熱器位于容納空間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空調室外機運轉時的電器盒溫度較高的問題。
【IPC分類】F24F1/24
【公開號】CN204987283
【申請?zhí)枴緾N201520674788
【發(fā)明人】羅永前, 陳志偉, 廖俊杰, 廖敏, 陳英強, 彭光前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