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換熱器用換流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交換設(shè)備,尤其涉及一種換熱器用換流板。
【背景技術(shù)】
[0002]換熱器是一種在不同溫度的兩種或兩種以上流體間實現(xiàn)物料之間熱量傳遞的節(jié)能設(shè)備,是使熱量由較高的流體傳遞給溫度較低的流體,使流體溫度達到流程規(guī)定的指標,以滿足過程工藝條件的需要,同時也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設(shè)備之一。換熱器在化工、石油、動力、食品及其它許多工業(yè)生產(chǎn)中占有重要地位?,F(xiàn)有技術(shù)換熱器的換熱效果不理想,主要是水在換熱器中停留的時間較短,不能充分的吸收熱量從而快速升溫,導(dǎo)致?lián)Q熱器的工作效果達不到理想的狀態(tài),而且現(xiàn)有換熱器的換熱管道結(jié)構(gòu)設(shè)計不合理,當一個換熱管道進行工作時,其他的換熱管道就處于停滯等待的狀態(tài),不僅降低了換熱器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成本的投入。
[0003]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特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shù)。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充分利用換流管、換熱效果好的換熱器用換流板。
[0005]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
[0006]—種換熱器用換流板,包括換流板a和換流板b,所述換流板a和換流板b上均等距離設(shè)置有5個換流孔,所述換流板a上的換流孔通過換流管連接所述換流板b上相對應(yīng)的換流孔,所述換流板a和換流板b上的第1至第4個換流孔呈方形分布,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為第一換流孔、第二換流孔、第三換流孔和第四換流孔,第5個換流孔設(shè)置于方形的中心位置成第五換流孔。
[0007]進一步的,所述換流板a上的第一和第四換流孔為輸入接孔。
[0008]進一步的,所述換流板a上的第二和第五換流孔以及第五和第三換流孔之間均設(shè)置有流道。
[0009]進一步的,所述換流板b上的第二、第三和第五換流孔為輸出接孔。
[0010]進一步的,所述換流板b上的第二和第一換流孔、第一和第五換流孔、第五和第四換流孔以及第四和第三換流孔之間均設(shè)置有流道。
[0011]進一步的,所述換流板a、換流板b和換流管的材料均為石墨。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換流管和5個換流孔上的流道來增加水的流通回路,有效的增加了水在換熱器中的停留時間,充分的吸熱升溫,提高了換熱效果;而且換熱板上的第一、第二和第五換流孔以及第三、第四和第五換流孔交叉工作,相互獨立,共同利用第五換流孔,避免了傳統(tǒng)換熱器中換流管道停滯等待的現(xiàn)象,利用率高,大大提高了換熱器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13]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換熱板a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換熱板b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換熱板a、b和換流管的連接示意圖。
[0017]圖4a為本實用新型換流板a上換流孔實施例2的工作連接示意圖。
[0018]圖4b為本實用新型換流板b上換流孔實施例2的工作連接示意圖。
[0019]圖5a為本實用新型換流板a上換流孔實施例3的工作連接示意圖。
[0020]圖5b為本實用新型換流板b上換流孔實施例3的工作連接示意圖。
[0021]其中:1、換流板a,2、換流板b,3、換流孔,4、換流管,1301、第一換流孔,1302、第二換流孔,1303、第三換流孔,1304、第四換流孔,1305、第五換流孔,1106、流道,2301、第一換流孔,2302、第二換流孔,2303、第三換流孔,2304、第四換流孔,2305、第五換流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實施例1
[0023]如圖1至圖3所示的一種換熱器用換流板,包括換流板al和換流板b2,換流板al和換流板b2上均等距離設(shè)置有5個換流孔3,換流板al上的換流孔3通過換流管4連接換流板b2上相對應(yīng)的換流孔6,換流板al和換流板b2上的第1至第4個換流孔3呈方形分布,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為第一換流孔1301和2301、第二換流孔1302和2302、第三換流孔1303和2303和第四換流孔1304和2304,第5個換流孔3設(shè)置于方形的中心位置成第五換流孔1305和2305,充分利用換流管4和5個換流孔3上的流道1106來增加水的流通回路,有效的增加了水在換熱器中的停留時間,充分的吸熱升溫,提高了換熱效果
[0024]進一步的,為了明確水流的入口以及較好的區(qū)別換流孔3的用途,換流板al上的第一和第四換流孔1301和1304為輸入接孔,換流板al上的第二和第五換流孔1302和1305以及第五和第三換流孔1305和1303之間均設(shè)置有流道1106,換流板b2上的第二、第三和第五換流孔2302、2303和2305為輸出接孔,換流板bl上的第二和第一換流孔2302和2301、第一和第五換流孔2301和2305、第五和第四換流孔2305和2304以及第四和第三換流孔2304和2303之間均設(shè)置有流道1106,水流從換流板al上的輸入接口進入到相應(yīng)的換流管4中,先經(jīng)過換流板b2上的流道1106然后進入到相應(yīng)的換流管4,然后再經(jīng)過換流板al上的流道1106然后進入到相應(yīng)的換流管4,最后從換流板b2上的輸出接口流出,相互獨立,避免了傳統(tǒng)換熱器中換流管道停滯等待的現(xiàn)象,利用率高,大大提高了換熱器的工作效率。
[0025]進一步的,換流板al、換流板b2和換流管4的材料均為石墨,有效的提尚了換熱器的導(dǎo)熱和耐腐蝕性能,而且石墨的延展性較好,有利于換流孔3和流道1106的加工。
[0026]實施例2
[0027]如圖4a和圖4b所示的一種換熱器用換流板,本實施例換熱板結(jié)構(gòu)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水流從換流板al上的第一換流孔1301輸入,水在換流管4中進行第一次吸熱升溫,先經(jīng)過換流板b2上第一和第二換流孔2301和2302之間的流道1106進入到換流管4,水在換流管4中進行第二次吸熱升溫,然后經(jīng)過換流板al上第二和第五換流孔1302和1305之間的流道1106進入到換流管4,水在換流管4中進行第三次吸熱升溫,最后通過換流板b2上的第五換流孔2305輸出;同時,水流從換流板al上的第四換流孔1304輸入,先經(jīng)過換流板b2上第四和第五換流孔2304和2305之間的流道1106,然后經(jīng)過換流板al上第三和第五換流孔1303和1305之間的流道1106,最后通過換流板bl上的第三換流孔2303輸出。
[0028]實施例3
[0029]如圖5a和圖5b所示的一種換熱器用換流板,本實施例換熱板結(jié)構(gòu)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水流從換流板al上的第一換流孔1301輸入,水在換流管4中進行第一次吸熱升溫,先經(jīng)過換流板b2上第一和第五換流孔2301和2305之間的流道1106進入到換流管4,水在換流管4中進行第二次吸熱升溫,然后經(jīng)過換流板al上第二和第五換流孔1302和1305之間的流道1106進入到換流管4,水在換流管4中進行第三次吸熱升溫,最后通過換流板b2上的第二換流孔2302輸出;同時,水流從換流板al上的第四換流孔1304輸入,先經(jīng)過換流板b2上第四和第三換流孔2304和2303之間的流道1106,然后經(jīng)過換流板al上第三和第五換流孔1303和1305之間的流道1106,最后通過換流板b2上的第五換流孔2305輸出。
[003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yīng)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quán)項】
1.一種換熱器用換流板,包括換流板a和換流板b,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流板a和換流板b上均等距離設(shè)置有5個換流孔,所述換流板a上的換流孔通過換流管連接所述換流板b上相對應(yīng)的換流孔,所述換流板a和換流板b上的第1至第4個換流孔呈方形分布,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為第一換流孔、第二換流孔、第三換流孔和第四換流孔,第5個換流孔設(shè)置于方形的中心位置成第五換流孔。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熱器用換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流板a上的第一和第四換流孔為輸入接孔。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熱器用換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流板a上的第二和第五換流孔以及第五和第三換流孔之間均設(shè)置有流道。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熱器用換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流板b上的第二、第三和第五換流孔為輸出接孔。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熱器用換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流板b上的第二和第一換流孔、第一和第五換流孔、第五和第四換流孔以及第四和第三換流孔之間均設(shè)置有流道。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熱器用換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流板a、換流板b和換流管的材料均為石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換熱器用換流板,包括換流板a和換流板b,所述換流板a和換流板b上均等距離設(shè)置有5個換流孔,換流板a和換流板b上的第1至第4個換流孔呈方形分布,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為第一換流孔、第二換流孔、第三換流孔和第四換流孔,第5個換流孔設(shè)置于方形的中心位置成第五換流孔。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換流管和5個換流孔上的流道來增加水的流通回路,有效的增加了水在換熱器中的停留時間,提高了換熱效果;而且換熱板上的換流孔交叉工作,相互獨立,避免了傳統(tǒng)換熱器中換流管道停滯等待的現(xiàn)象,利用率高,大大提高了換熱器的工作效率。
【IPC分類】F28F13/00
【公開號】CN204963660
【申請?zhí)枴緾N201520608372
【發(fā)明人】姚松年, 丁明權(quán)
【申請人】南通山劍石墨設(shè)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