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灶具鍋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燒水、做飯、取暖等用的灶具鍋爐。
目前在我國,還有許多家庭在使用燒蜂窩煤的爐子燒水、做飯、取暖等。
燒蜂窩煤的爐子市售的有許多種,但存在下列缺點1.現(xiàn)有的取暖爐的受熱器離爐口溫度最高處較遠,熱效率低;2.二次給氧系統(tǒng)過于簡單,給氧效果不好;3.燃燒室中產(chǎn)生的熱量經(jīng)過加熱室的通道大部分排進了煙道,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4.操作復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設計一種能夠充分利用爐口溫度最高處熱量的灶具鍋爐,提供良好的二次通氧系統(tǒng),使燃燒產(chǎn)生的熱量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便于操作。
本實用新型由底座、爐體、風門、爐蓖、鍋體組成,鍋體內裝有受熱管,鍋體在導板的帶動下在導軌上往復滑動,滑入加熱室時,鍋體口向下扣在爐口上,進入二次給氧進氣孔的氧氣經(jīng)豎管及二次通氧管從二次給氧孔直接送到爐口助燃,爐體內由內外保溫層夾著水套。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下列顯著的優(yōu)點1充分利用了爐口溫度最高處的熱量,提高了熱效率。當鍋體滑入加熱室后,受熱管正好處于距爐口三至五厘米的溫度最高處,使該處的熱量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2.充分利用了燃燒產(chǎn)生的熱量。爐口噴出的火焰經(jīng)過受熱管對受熱管中的水進行加熱,完成第一次加熱;火焰遇到鍋體后反卷在鍋體內形成旋窩,對鍋體中的水進行充分的加熱,完成第二次加熱;火焰反卷回來后沿鍋體內壁下行,而后從鍋體外壁與水套間上行成為熱氣,對鍋體中的水和水套中的水進行加熱,完成第三次加熱;熱氣經(jīng)過鍋體外壁后又從鍋底經(jīng)過而后從出風口冒出,完成第四次加熱;經(jīng)過這四次加熱后,從出氣口冒出的氣體中已幾乎不含有熱量;燃燒室中產(chǎn)生的熱量未進入加熱室的部分被水套充分吸收,對水套中的水進行預熱。3.燃燒充分,節(jié)省燃煤。采用內、外兩層保溫層,降低了鍋爐處于封火狀態(tài)時燃煤用于預熱水套中水的熱供給負擔和在加熱狀態(tài)時向四周幅射的熱損失,燃煤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的燃燒,封火取暖一天僅需4至5塊煤,且燃煤全部得到充分燃燒。4.二次給氧效果好。二次給氧系統(tǒng)直接把氧氣送到了爐口助燃,助燃效率高。5.操作簡便。將鍋體滑入加熱室即可加熱燒水、滑出加熱室即可添煤、做飯等。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附
圖1是總體結構剖視示意圖。
附圖2是爐體結構上部局部左視示意圖。
附圖3是鍋體的仰視示意圖。
圖中,1底座,2爐體,3進風口,4風門,5爐蓖,6爐瓦,7保溫層,8水套,9加厚保溫層,10二次通氧管,11支腳,12供水管,13出風管,14水平通孔,15爐盤,16煙道,17水平通孔,18中心定位管,19導軌,20加厚保溫板,21導板,22供水管,23上水管,24鍋體,25受熱管,26二次給氧孔,27二次通氧豎管,28上水管,29二次通氧進氣孔,30二次通氧室。
在該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由底座(1)、爐體(2)、風門(4)、爐蓖(5)、鍋體(24)組成。
(一).爐體(2)下部制有灰室,灰室上制有進風口(3),進風口(3)上裝有風門(4),灰室頂端裝有爐蓖(5)。
(二).爐體(2)中部,外壁為加厚保溫層(9),內壁為爐瓦(6),爐瓦(6)外為保溫層(7),保溫層(7)與加厚保溫層(9)間為水套(8),水套(8)和加厚保溫層(9)通到爐體(2)上部,水套(8)上端和下端所制供水管(12)和上水管(28)穿出加厚保溫層(9),保溫層(7)和水套(8)下端制有環(huán)形二次通氧室(30),爐瓦(6)上端的爐口上制有凸起點,爐口內裝有環(huán)形二次通氧管(10),二次通氧管(10)上制有二次給氧孔(26),保溫層(7)內裝有二次通氧豎管(27)連通二次通氧室(30)和二次通氧管(10),加厚保溫層(9)上制有二次通氧進氣孔(29)通入二次通氧室(30)。
(三).爐體(2)上部制有加熱室,加熱室頂部裝有導軌(19),導軌(19)上裝有導板(21),導板(21)水平體上制有出風管(13),出風管(13)上制有水平通孔(14),導板(21)下裝有加厚保溫板(20),出風管(13)穿過加厚保溫板(20),水平通孔(14)位于加厚保溫板下方,加厚保溫板下裝有鍋體(24),鍋體(24)的鍋口朝下,鍋體(24)內裝有受熱管(25),受熱管(25)與鍋體(24)循環(huán)水路相通,鍋體底部裝有中心定位管(18),中心定位管(18)上制有水平通孔(17),中心定位管(18)插在出風管(13)中,水平通孔(14)與水平通孔(17)處于同一高度,鍋體(24)的上水管(23)和供水管(22)穿出加厚保溫板(20)的垂直體和導板(21)的垂直體,鍋體(24)與加厚保溫板(20)、水套(8)及加厚保溫層(9)間均有間隙,鍋體(24)的鍋口上制有支腳(11),支腳(11)支在爐口的凸起點上,鍋體(24)可以左右轉動,上水管(23)與供水管(12)相通,導板(21)帶著加厚保溫板(20)及鍋體(24)可以在導軌(19)上往復滑動。
(四).鍋體(2)頂端裝有爐盤(15)和煙道(16)。
此外,該實施例還可做如下改進,(一).二次通氧管(10)上均勻地制有十二個二次給氧孔(26),保溫層(7)內等間距裝有三根二次通氧豎管(27),二次通氣進氣孔(29)上裝有進氣閥;(二).在鍋體(24)的上水管(23)或供水管(22)上裝有隔熱推拉手柄。
在使用時,握住手柄向外拉,即可把鍋體、加厚保溫板、導板在導軌上滑出加熱室;向里推即可滑入加熱室;向左轉,鍋口上的支腳下滑到爐口凸起點的半腰上,縮小鍋口與爐口間的縫隙,同時中心定位管下移左轉,其上的水平通孔與出風管上的水平通孔錯位,縮小出風口,達到封火的目的;向右轉,鍋口上的支腳上滑到爐口的凸起點上,鍋口與爐口的間隙變大,同時中心定位孔上移右轉,其上的水平通孔與出風管上的水平通孔相對,出風口變大,進入加熱狀態(tài)。
在封火時,可以將二次通氧進氣孔上的進氣閥關小減少二次供氧量,在加熱時開大,以增加二次供氧量。
權利要求1.灶具鍋爐,由底座(1)、爐體(2)、風門(4)、爐蓖(5)、鍋體(24)組成,其特征在于(一).爐體(2)下部制有灰室,灰室上制有進風口(3),進風口(3)上裝有風門(4),灰室頂端裝有爐蓖(5);(二).爐體(2)中部,外壁為加厚保溫層(9),內壁為爐瓦(6),爐瓦(6)外為保溫層(7),保溫層(7)與加厚保溫層(9)間為水套(8),水套(8)和加厚保溫層(9)通到爐體(2)上部,水套(8)上端和下端制有供水管(12)和上水管(28)穿出加厚保溫層(9),保溫層(7)和水套(8)下端制有環(huán)形二次通氧室(30),爐瓦(6)上端的爐口上制有凸起點,爐口內裝有環(huán)形二次通氧管(10),二次通氧管(10)上制有二次給氧孔(26),保溫層(7)內裝有二次通氧豎管(27)連通二次通氧室(30)和二次通氧管(10),加厚保溫層(9)上制有二次通氧進氣孔(29)通入二次通氧室(30);(三).爐體(2)上部制有加熱室,加熱室頂部裝有導軌(19),導軌(19)上裝有導板(21),導板(21)水平體上制有出風管(13),出風管(13)上制有水平通孔(14),導板(21)下裝有加厚保溫板(20),出風管(13)穿過加厚保溫板(20),水平通孔(14)位于加厚保溫板下方,加厚保溫板下裝有鍋體(24),鍋體(24)的鍋口朝下,鍋體(24)內裝有受熱管(25),受熱管(25)與鍋體(24)循環(huán)水路相通,鍋體底部裝有中心定位管(18),中心定位管(18)上制有水平通孔(17),中心定位管(18)插在出風管(13)中,水平通孔(14)與水平通孔(17)處于同一高度,鍋體(24)的上水管(23)和供水管(22)穿出加厚保溫板(20)的垂直體和導板(21)的垂直體,鍋體(24)與加厚保溫板(20)、水套(8)及加厚保溫層(9)間均有間隙,鍋體(24)的鍋口上制有支腳(11),支腳(11)支在爐口的凸起點上,鍋體(24)可以左右轉動,上水管(23)與供水管(12)相通,導板(21)帶著加厚保溫板(20)及鍋體(24)可以在導軌(19)上往復滑動;(四).鍋體(2)頂端裝有爐盤(15)和煙道(16)。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鍋爐,其特征在于(一).二次通氧管(10)上均勻地制有十二個二次給氧孔(26),保溫層(7)內等間距裝有三根二次通氧豎管(27),二次通氣進氣孔(29)上裝有進氣閥;(二).在鍋體(24)的上水管(23)或供水管(22)上裝有隔熱推拉手柄。
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灶具鍋爐,其特征在于受熱管(25)距爐口的距離為3cm~5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燒水、做飯、取暖等用的灶具鍋爐,由底座(1)、爐體(2)、風門(4)、爐箅(5)、鍋體(24)組成,鍋體內裝有受熱管(25),鍋體在導板(21)的帶動下在導軌(19)上往復滑動,滑入加熱室時,鍋體口向下扣在爐口上,進入二次給氧進氣孔(29)的氧氣經(jīng)豎管(27)及二次通氧管(10)從二次給氧孔(26)直接送到爐口助燃,爐體內由內外保溫層夾著水套(8)。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了爐口最高溫度及燃燒產(chǎn)生的全部熱量,省煤、操作簡便。
文檔編號F24B9/04GK2140027SQ9224484
公開日1993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1992年12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1992年12月26日
發(fā)明者張貴伶 申請人:張貴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