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燃氣灶具旋塞閥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44869閱讀:1445來源:國知局
一種燃氣灶具旋塞閥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燃氣灶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燃氣灶具旋塞閥。



背景技術:

燃氣灶旋塞閥是家用燃氣灶的核心部件,機械式燃氣灶均是通過旋塞閥進行點火、調節(jié)火力和熄火的,旋塞閥的質量決定了灶具的品質。旋塞閥的結構具體也可參見如申請?zhí)枮?00920118063.1公開的“家用燃氣灶旋塞閥”,還可以參見如申請?zhí)枮?00920121105.7公開的“一種家用燃氣灶旋塞閥”。

燃氣灶旋塞閥為了達到熄火保護的目的,在進氣孔和旋塞孔之間設有一電磁閥孔,電磁閥孔內設有一與外部熱電偶連接的電磁閥。熱電偶未檢測到火焰時,電磁閥底端的橡膠圈將電磁閥孔封閉,燃氣無法進入旋塞孔,可阻止燃氣泄漏。當熱點偶檢測到火焰時,電磁閥上的電磁彈簧壓縮,電磁閥孔打開,燃氣可以順利地從進氣孔通過電磁閥孔進入旋塞孔。

因為在點火的瞬間是沒有火焰的,而此時又必須有燃氣進入旋塞閥,所以需要用另外的方式將電磁閥底端的橡膠圈頂開,使燃氣能夠從進氣孔進入旋塞孔?,F有的方法是在位于電磁閥孔與旋塞孔之間的空間區(qū)域內設置一撥叉,撥叉由轉軸和垂直于轉軸的兩個撥桿組成,旋塞閥開啟一瞬間,會先將閥桿向閥體內部按壓,此時閥桿就會推動其中一個撥桿繞轉軸旋轉,另一撥桿也隨之旋轉,旋轉過程中抵靠電磁閥桿并將橡膠圈頂開,進而打開電磁閥孔?,F有燃氣灶旋塞閥在安裝撥叉時,通常需要在閥體內壁凸設一與轉軸適配的卡塊,利用卡塊與轉軸的轉動配合,進而將撥叉活動安裝在閥體內。但是這種安裝結構的缺陷在于:由于需要在閥體內壁設置卡塊,導致結構設計較為復雜,不僅增加了加工難度,也使得制造成本較高,而且,由于閥體內腔的空間相對較小,裝配時受視野限制,工人也難以將撥叉準確裝入到卡塊中,導致安裝較為不便。

另外,現有的燃氣灶旋塞閥還存在的缺陷在于,由于閥芯與開關桿之間的安裝結構設置不合理,不僅導致結構較為復雜,而且也影響了開關桿與閥芯之間的聯動性,導致使用時安全隱患的發(fā)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燃氣灶具旋塞閥,其結構簡單合理,安裝方便,開關桿與閥芯的聯動性較好,工作性能穩(wěn)定、可靠,有利于提高用戶的使用安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燃氣灶具旋塞閥,包括閥體、閥芯、第一閥桿和開關桿,所述閥體分別設有進氣孔、供放置所述閥芯的旋塞孔、電磁閥孔、內環(huán)噴嘴出氣孔、外環(huán)噴嘴出氣孔;所述閥芯內部呈中空設置,所述第一閥桿活動裝設于所述閥芯內,所述第一閥桿與所述閥芯之間設置有第一彈簧,所述閥芯的壁上分別設有與所述內環(huán)噴嘴出氣孔連通的內環(huán)噴嘴出氣口、與所述外環(huán)噴嘴出氣孔連通的外環(huán)噴嘴出氣口;

所述旋塞孔與所述電磁閥孔之間形成有腔室,所述電磁閥孔與所述腔室之間設有閥口,所述進氣孔、所述電磁閥孔、所述閥口、所述腔室及所述旋塞孔依次連通;所述電磁閥孔內裝設有電磁閥,所述電磁閥設置有第二閥桿,所述第二閥桿固定連接有與所述閥口對應配合的橡膠圈,所述橡膠圈與所述電磁閥之間設置有第二彈簧;所述腔室內設置有撥叉,所述撥叉包括轉軸、與所述第一閥桿相抵配合的第一撥桿以及與所述第二閥桿相抵配合的第二撥桿;

所述閥體上設有與所述旋塞孔對應的第一閥蓋,所述閥芯靠近所述第一閥蓋的一端沿軸向延伸有套筒,所述開關桿的內端穿過所述第一閥蓋并伸入于所述套筒內,所述第一閥桿與所述開關桿相抵配合,所述開關桿與所述第一閥蓋之間設置有開關桿彈簧,所述開關桿的內端外壁沿徑向延伸有與所述第一閥蓋止擋配合的凸塊,所述套筒的壁上設置有與所述凸塊對應的缺口槽;所述閥體上還設有與所述腔室對應的第二閥蓋,所述第二閥蓋的內側壁凸設有一對安裝板,所述轉軸的兩端可轉動地抵設于相應所述安裝板與所述閥體的內壁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閥體內還設有微小火通氣管道以及針形部伸入于所述微小火通氣管道的針形閥,所述閥芯的壁上設有?;鹂?,所述微小火通氣管道的一端與所述?;鹂谶B通,所述微小火通氣管道的另一端與所述內環(huán)噴嘴出氣孔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閥桿與所述閥芯之間嵌裝有第一密封件。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閥蓋與所述閥體之間設置有第二密封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燃氣灶具旋塞閥,通過在閥芯的端部延伸設置套筒,使開關桿的內端穿過第一閥蓋并伸入于套筒內,開關桿與第一閥桿相抵配合,并在開關桿的內端外壁設置與第一閥蓋止擋配合的凸塊,在套筒的壁上設置與凸塊對應配合的缺口槽,使得結構設置簡單合理,當按壓開關桿時,第一閥桿能夠隨開關桿快速動作,從而迫使撥叉將橡膠圈頂開,使燃氣能夠迅速進入到旋塞孔中,當旋轉開關桿時,通過凸塊與缺口槽的配合,又能保證閥芯隨開關桿的同步運動,從而保證了開關桿與閥芯及第一閥桿之間的聯動性,靈敏度更高,使得工作性能穩(wěn)定、可靠,有利于提高用戶的使用安全;通過在閥體上設置第二閥蓋,并在第二閥蓋上的內側壁凸設有一對安裝板,當安裝撥叉時,只需首先將撥叉放置在閥體內,然后裝上第二閥蓋,使撥叉的轉軸活動抵設在閥體的內壁與安裝板之間,從而便可以快速實現撥叉的安裝操作,避免了因受視野限制而造成安裝不便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旋塞閥整體的裝配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方向的閥體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個方向的閥體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開關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閥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個方向的閥體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1至圖6中:

1、閥體;11、進氣孔;12、旋塞孔;13、電磁閥孔;14、內環(huán)噴嘴出氣孔;15、外環(huán)噴嘴出氣孔;16、腔室;17、閥口;18、微小火通氣管道;19、針形閥;2、閥芯;21、內環(huán)噴嘴出氣口;22、外環(huán)噴嘴出氣口;23、套筒;24、保火口;3、第一閥桿;31、第一彈簧;32、第一密封件;4、開關桿;41、開關桿彈簧;42、凸塊;5、電磁閥;51、第二閥桿;52、橡膠圈;53、第二彈簧;61、轉軸;62、第一撥桿;63、第二撥桿;7、第一閥蓋;8、第二閥蓋;81、安裝板;82、第二密封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至圖6所示的一種燃氣灶具旋塞閥,包括閥體1、閥芯2、第一閥桿3和開關桿4,閥體1分別設有進氣孔11、供放置閥芯2的旋塞孔12、電磁閥孔13、內環(huán)噴嘴出氣孔14、外環(huán)噴嘴出氣孔15;閥芯2內部呈中空設置,第一閥桿3活動裝設于閥芯2內,第一閥桿3與閥芯2之間設置有第一彈簧31,為了提高本實用新型的密封性,第一閥桿3與閥芯2之間嵌裝有第一密封件32,閥芯2的壁上分別設有與內環(huán)噴嘴出氣孔14連通的內環(huán)噴嘴出氣口21、與外環(huán)噴嘴出氣孔15連通的外環(huán)噴嘴出氣口22。

旋塞孔12與電磁閥孔13之間形成有腔室16,電磁閥孔13與腔室16之間設有閥口17,進氣孔11、電磁閥孔13、閥口17、腔室16及旋塞孔12依次連通;電磁閥孔13內裝設有電磁閥5,電磁閥5設置有第二閥桿51,第二閥桿51固定連接有與閥口17對應配合的橡膠圈52,橡膠圈52與電磁閥5之間設置有第二彈簧53;腔室16內設置有撥叉,撥叉包括轉軸61、與第一閥桿3相抵配合的第一撥桿62以及與第二閥桿51相抵配合的第二撥桿63。

閥體1上設有與旋塞孔12對應的第一閥蓋7,閥芯2靠近第一閥蓋7的一端沿軸向延伸有套筒23,開關桿4的內端穿過第一閥蓋7并伸入于套筒23內,第一閥桿3與開關桿4相抵配合,開關桿4與第一閥蓋7之間設置有開關桿彈簧41,開關桿4的內端外壁沿徑向延伸有與第一閥蓋7止擋配合的凸塊42,套筒23的壁上設置有與凸塊42對應的缺口槽(圖中未示出);閥體1上還設有與腔室16對應的第二閥蓋8,第二閥蓋8的內側壁凸設有一對安裝板81,轉軸61的兩端可轉動地抵設于相應安裝板81與閥體1的內壁之間。為了進一步提高本實用新型的密封性,第二閥蓋8與閥體1之間設置有第二密封件82。

以上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結構,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與現有燃氣灶旋塞閥的工作原理相同,故在此不做贅述。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燃氣灶具旋塞閥,通過在閥芯2的端部延伸設置套筒23,使開關桿4的內端穿過第一閥蓋7并伸入于套筒23內,開關桿4與第一閥桿3相抵配合,并在開關桿4的內端外壁設置與第一閥蓋7止擋配合的凸塊42,在套筒23的壁上設置與凸塊42對應配合的缺口槽,結構設置簡單合理,當按壓開關桿4時,第一閥桿3能夠隨開關桿4快速動作,從而迫使撥叉將橡膠圈52頂開,使燃氣能夠迅速進入到旋塞孔12中,當旋轉開關桿4時,通過凸塊42與缺口槽的配合,又能保證閥芯2隨開關桿4的同步運動,從而保證了開關桿4與閥芯2及第一閥桿3之間的聯動性,靈敏度更高,使得工作性能穩(wěn)定、可靠,有利于提高用戶的使用安全。

通過在閥體1上設置第二閥蓋8,并在第二閥蓋8上的內側壁凸設有一對安裝板81,當安裝撥叉時,只需首先將撥叉放置在閥體1內,然后裝上第二閥蓋8,使撥叉的轉軸61活動抵設在閥體1的內壁與安裝板81之間,從而便可以快速實現撥叉的安裝操作,避免了因受視野限制而造成安裝不便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旋塞閥整體的裝配效率。

閥體1內還設有微小火通氣管道18以及針形部伸入于微小火通氣管道18的針形閥19,閥芯2的壁上設有?;鹂?4,微小火通氣管道18的一端與?;鹂?4連通,微小火通氣管道18的另一端與內環(huán)噴嘴出氣孔14連通。通過設置?;鹂?4,當閥芯2旋至一定角度時,?;鹂?4可通過微小火通氣管道18與內環(huán)噴嘴出氣孔14連通,從而起到保持火力的效果。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