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燃氣噴火槍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噴火器,尤其涉及到一和中燃氣噴火槍。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生活方式的轉變,應用噴火槍的領域很廣泛,既有傳統工業(yè)加熱烘軟與焊接,也有在生活中的點火、燒烤以及屠宰除毛和消毒,因此,為滿足各種需要,其噴火槍的種類也很多。與本實用新型最接近的專利號CN92204411.2折疊式多用途噴火槍和專利號CN94227540.30燃氣噴火槍,其主要結構部件組成大體相近,它們都有各自優(yōu)點,但是讓氣體得到更充分地燃燒的噴火槍,其技術方案還不是很完善。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使燃氣得到更充分地燃燒,燃燒溫度相對更高的噴火槍。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燃氣噴火槍,包括槍體、出氣調節(jié)開關裝置、點火裝置、氣路噴管、槍管,其特征在于設置了混合氣流管,混合氣流管的開口端為噴火頭,另一端與氣流噴管開口端的噴嘴相接,噴嘴置在所述的混合氣管管體內,并在混合氣流管上與噴嘴相對應部位置有通氣孔。所述的槍管套在所述的混合氣流管外,并在該槍管上置有與所述的混合氣流管上的通氣孔部位相重疊通氣孔,并在所述的混合氣流管上設置了傳熱片。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燃氣沒有得到充分燃燒的問題,而且燃燒火陷溫度更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一種燃氣噴火槍是由槍體1、出氣調節(jié)開關裝置2、點火裝置3、氣路噴管4、槍管5和混合氣流管6等主要部件組成。槍體1內置有能裝入出氣調節(jié)開關裝置2、點火裝置3、氣路噴管4和燃氣源接口相適應的空腔,出氣調節(jié)開關裝置2的前端呈堆尖形,其堆尖插入氣路噴管4的后端口,調節(jié)出氣調節(jié)開關2可關閉或調節(jié)出氣量的大小,點火裝置3可選用壓電陶瓷點火器或電脈沖點火器;混合氣流管6的后端與氣路噴管4前端相接,混合氣流管6的開口端為噴火頭7,氣路噴管4的開口端是噴嘴8,噴嘴8置在所述的混合氣管6管體內,并在混合氣流管6上與噴嘴8相對應部位置有通氣孔9所述的槍管5套在所述的混合氣流管6外,并在該槍管5上置有與所述的混合氣流管6上的通氣孔9部位相重疊的通氣孔9。通氣孔9主要是使空氣進入,并與噴嘴8噴出來的燃氣一起進入混合氣流管6內,并在混合氣流管6內較均勻地混合,就象機動車中的化油器使油氣能得到很好油氣混合比。并且在所述的混合氣流管6上設置了傳熱片10,傳熱片10一端與噴火頭7相連接,另一端交連在噴嘴8和通氣孔9旁。傳熱片10的作用主要是將噴火頭7的熱量傳至噴嘴8和通氣孔9旁,對噴嘴8噴出的燃氣和空氣進行加熱,這種加熱后的燃氣與加熱后的空氣混合得更好,燃氣燃燒得更充分,燃燒的火陷溫度更高。尤其是在冬季其效果更明顯。另外在槍體上還置有與燃氣源相接的連接機構11。
權利要求1.一種燃氣噴火槍,是由槍體(1)、出氣調節(jié)開關裝置(2)、點火裝置(3)、氣路噴管(4)、槍管(5)組成,槍體(1)內置有能裝入出氣調節(jié)開關裝置(2)、點火裝置(3)、氣路噴管(4)和燃氣源接口相適應的空腔,點火裝置(3)置在上空腔,出氣調節(jié)開關裝置(2)和氣路噴管(4)置在中空腔內,出氣調節(jié)開關裝置(2)的前端呈堆尖形,其堆尖插入氣路噴管(4)的后端口,氣路噴管(4)的開口端為噴嘴(8),其特征在于設置了混合氣流管(6)。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噴火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嘴(8)置在所述的混合氣管(6)管體內,并在混合氣流管(6)上與噴嘴(8)相對應部位置有通氣孔(9)。
3.如權利要求1或2的燃氣噴火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槍管(5)套在所述的混合氣流管(6)外,在該槍管(5)上置有與所述的混合氣流管(6)上的通氣孔(9)部位相重疊的通氣孔(9)。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氣噴火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氣流管(6)上設置了傳熱片(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使燃氣得到更充分地燃燒,燃燒溫度相對更高的噴火槍。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燃氣噴火槍,包括槍體、出氣調節(jié)開關裝置、點火裝置、氣路噴管、槍管,其特征在于設置了混合氣流管,混合氣流管的開口端為噴火頭,另一端與氣流噴管開口端的噴嘴相接,噴嘴置在所述的混合氣管管體內,并在混合氣流管上與噴嘴相對應部位置有通氣孔。所述的槍管套在所述的混合氣流管外,并在該槍管上置有與所述的混合氣流管上的通氣孔部位相重疊的通氣孔。并且在所述的混合氣流管上設置了傳熱片。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燃氣沒有得到充分燃燒的問題,而且燃燒火陷溫度更高。
文檔編號F23D14/38GK2919039SQ20062010531
公開日2007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7月3日
發(fā)明者馬國華 申請人:馬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