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制造底面具有凹槽的注塑鞋中底的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制造底面具有凹槽的注塑鞋中底的方法,包括:注塑成型鞋中底主體的步驟,該步驟制成的鞋中底主體,在其底面的周邊部形成凸起的邊墻;制作槽板的步驟,該步驟制成的槽板,在其周邊部具有開口;槽板與鞋中底主體結合的步驟,該步驟將槽板附著于鞋中底主體的邊墻內的底面上;邊墻開口的步驟,該步驟在鞋中底主體的邊墻上打開缺口,使該缺口與槽板上的開口共同形成用于容納放置條帶端部的凹槽。本發(fā)明的制造注塑鞋中底的方法能夠快速且低成本地改變凹槽數量、位置,不會增加很大的制造成本,也不會延長很長的交貨時間,從而解決了長期以來一直困擾注塑鞋中底制造商的問題。
【專利說明】
一種制造底面具有凹槽的注塑鞋中底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制鞋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制造底面具有凹槽的注塑鞋中底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鞋中底是許多鞋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鞋起到塑造造型、提供支撐的作用。現有一種注塑鞋中底,采用模具注塑工藝制造而成,因其品質穩(wěn)定、成本不高、造型優(yōu)美而被制鞋廠及消費者廣泛接納。
[0003]有些鞋,例如涼鞋,其鞋面或者部分鞋面是由條帶構成,條帶既具有綁系的功能,又可編織成各種樣式,具有美觀的效果。這種具有條帶的鞋,須將條帶的至少一端部固接在鞋底上,現在普遍的做法是:在鞋中底的底面的周邊部位開設凹槽,凹槽在鞋中底的側面處形成開口,條帶的端部穿過該開口被放置于凹槽中,然后在鞋中底的底面覆蓋一層鞋材,再通過縫線或者粘膠或者熱壓或者多種方式組合,利用覆蓋的那層鞋材將條帶的端部固接在鞋中底底面的凹槽中。
[0004]注塑鞋中底為了能夠適用于具有條帶的鞋,可通過模具設計,在鞋中底底面的周邊部位直接注塑成型具有開口的凹槽,用于容納放置條帶的端部。
[0005]由于注塑鞋中底底面凹槽的數量、位置完全取決于成品鞋條帶的數量、位置,凹槽的成型完全由模具結構完成,所以,當成品鞋條帶的數量、位置發(fā)生改變時,注塑鞋中底底面凹槽的數量、位置須要相應改變,用于成型凹槽的模具結構須要相應改變,而改變模具結構往往時間比較長、成本比較高,因此,現有的直接注塑成型底面凹槽的鞋中底制造方法很難快速、低成本地相應改變凹槽的數量、位置。
[0006]然而,改變條帶的情況,在打樣試產階段,經常發(fā)生,而且頻繁發(fā)生,即使是在量產階段,也時有發(fā)生,這就勢必會增加注塑鞋中底制造商的制造成本和延長注塑鞋中底的交貨期,給注塑鞋中底制造商增添諸多煩惱。
[0007]另外,在實際制鞋過程中,同一鞋廠所要的鞋中底或者一段時間內不同鞋廠所要的鞋中底又或者款式相似的鞋所配的鞋中底,往往在鞋中底的主體部分是一樣的,區(qū)別僅僅在于凹槽的數量或者位置。但就是為了制造出這些小小的區(qū)別,必須重新制作模具或者改掉現用的模具,無論是采取哪種方式,都涉及到模具,無疑都會增加很多的制造成本、延長很長的制造時間。
[0008]上述為改變注塑鞋中底底面凹槽而引發(fā)的制造成本增加、交貨時間延長等方面的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注塑鞋中底制造商,亟待解決。
【發(fā)明內容】
[0009]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制造底面具有凹槽的注塑鞋中底的方法,使用該方法制造注塑鞋中底,可快速、低成本地改變凹槽。
[0010]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制造底面具有凹槽的注塑鞋中底的方法,包括:
注塑成型鞋中底主體的步驟,該步驟制成的鞋中底主體,在其底面的周邊部形成凸起的邊墻;
制作槽板的步驟,該步驟制成的槽板,在其周邊部具有開口;
槽板與鞋中底主體結合的步驟,該步驟將槽板附著于鞋中底主體的邊墻內的底面上;邊墻開口的步驟,該步驟在鞋中底主體的邊墻上打開缺口,使該缺口與槽板上的開口共同形成用于容納放置條帶端部的凹槽。
[0011]進一步,在注塑成型鞋中底主體的步驟中,在鞋中底主體底面的周邊部形成一整圈凸起的邊墻。
[0012]進一步,在制作槽板的步驟中,所制成的槽板的外形輪廓與邊墻內側面的形狀相適配。
[0013]進一步,在邊墻開口的步驟中,邊墻上的缺口是從邊墻的底面向內磨出。
[0014]本發(fā)明的制造注塑鞋中底的方法,利用模具注塑成型帶有邊墻的鞋中底主體,然后將該鞋中底主體與帶有開口的槽板相結合,然后在邊墻上對應開口處打開缺口,使邊墻上的缺口與槽板上的開口共同形成用于容納放置條帶端部的凹槽,從而制造完成底面具有凹槽的注塑鞋中底。
[0015]由于模具僅用于注塑成型帶有邊墻的鞋中底主體,并不涉及到凹槽的形成,所以凹槽的改變過程不涉及到模具,也就無須新制模具或者改動模具。
[0016]凹槽是由邊墻上的缺口與槽板上的開口共同形成的,因此凹槽的改變過程只涉及到槽板開口和邊墻缺口,只需新制改變開口后的槽板以及在邊墻上對應位置打開缺口即可。
[0017]—般制作槽板相比制造或修改模具要快速且低成本,所以本發(fā)明的制造注塑鞋中底的方法能夠快速且低成本地改變凹槽數量、位置,不會增加很大的制造成本,也不會延長很長的交貨時間,從而解決了長期以來一直困擾注塑鞋中底制造商的問題。
[0018]本發(fā)明提供的制造底面具有凹槽的注塑鞋中底的方法,對于經常改變凹槽的情況,能夠快速且低成本地完成凹槽的改變。另外,同一鞋廠的鞋或相似鞋款的鞋或同一時期的鞋,其經常性變動往往只涉及凹槽,而鞋中底的主體部分基本上根據不同鞋廠、不同鞋款、不同時期等要素可以劃分為數量不多的類別,這樣,用于注塑成型鞋中底主體的模具也就可以根據劃分的類別相應地固化下來,形成標準化模具,可通用于生產某鞋廠的鞋中底或某鞋款的鞋中底或某時期的鞋中底,使注塑鞋中底制造中成本占比極高的模具實現標準化使用,這將極大節(jié)省注塑鞋中底的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實施例中由第一步驟制成的鞋中底主體的仰視圖;
圖2是實施例中由第二步驟制成的槽板的仰視圖;
圖3是實施例中經第三步驟將槽板與鞋中底主體結合后的仰視圖;
圖4是實施例中經第四步驟制成的底面具有凹槽的注塑鞋中底的仰視圖;
圖5是由第一步驟制成的帶有后部半圈邊墻的鞋中底主體的仰視圖。
[0020]圖中各標號分別是: (10)鞋中底主體,(11)邊墻,(12)缺口,(13)鞋中底主體的底面,(14)邊墻的內側面,
(15)邊墻的底面;
(20)槽板,(21)開口;
(30)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2]參看圖1、2、3、4,本發(fā)明制造底面具有凹槽的注塑鞋中底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驟,利用模具注塑成型鞋中底主體10,該步驟制成的鞋中底主體的底面13周邊部形成一整圈凸起的邊墻11,該邊墻11凸起的高度為1.5毫米,邊墻11的寬度為2.5毫米;注塑的塑膠原料為聚丙烯,注塑溫度范圍為200-235攝氏度,注塑壓力范圍為80-90兆帕,注塑時間為6秒,保壓時間為2秒,保壓壓力范圍為75-85兆帕;
第二步驟,利用激光切割機,采用激光切割的加工方法,在厚度為1.5毫米的一塊整體的板材上,自動加工成型槽板20,該步驟制成的槽板20,其外形輪廓與一整圈邊墻的內側面14的形狀相適配,其周邊部具有上下貫通的開口 21;激光切割的路徑由激光切割機中預設的程序控制,激光切割外形輪廓及開口 21時的激光功率密度為65瓦/平方厘米、切割速度為100毫米/秒,這樣的切割參數使得槽板20的制作既高效又不會燒板;
第三步驟,將槽板20嵌入鞋中底主體10的邊墻11內,通過膠粘的方式,將槽板20粘固在鞋中底主體的底面13上,達到結合槽板20與鞋中底主體10的目的;用于粘接的膠水是華萊特高聚物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JY333-3的嘉運牌黃膠,粘后施壓靜置2分鐘;
第四步驟,在鞋中底主體1的邊墻11上,對應槽板20開口 21的位置,從邊墻的底面15向內磨出深度為1.5毫米的缺口 12,使該缺口 12與槽板20上的開口 21共同形成用于容納放置條帶端部的凹槽30。
[0023]通過上述四個步驟便能制造出底面具有凹槽的注塑鞋中底,當需要改變凹槽30的數量、位置時,只需重新制作改變開口 21數量、位置后的槽板20以及在邊墻11上對應位置打開缺口 12即可,完全不涉及模具,所以使用本發(fā)明方法制造注塑鞋中底,可快速、低成本地改變凹槽30,除此之外,還能促進模具標準化,進一步降低注塑鞋中底的制造成本。
[0024]參看圖5,在上述第一步驟中,鞋中底主體10上所形成的邊墻11,也可根據凹槽30實際的需求位置調整為前部半圈邊墻或者后部半圈邊墻。
[0025]在上述第二步驟中,槽板20可采用紙板,亦可采用纖維板。制作槽板20的方式還可選擇刀模裁切的制造方式。將槽板20的外形輪廓制成與邊墻的內側面14的形狀相適配,有利于槽板20與鞋中底主體10結合時的定位,也可將槽板20的外形尺寸制成略小于邊墻的內側面14的尺寸,這樣也能制出底面具有凹槽的注塑鞋中底,還能降低對槽板20制作的要求。
[0026]在上述第三步驟中,粘后也可在50攝氏度的烤箱中經30秒施壓烘烤,粘接效果會更好,粘后等待時間也會更短。
[0027]在上述第四步驟中,從邊墻的底面15向內磨缺口,就不會磨傷到邊墻11及鞋中底主體10的外側面,因此不會對后續(xù)成品鞋的側面外觀造成不良影響。
[0028]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據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對上面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制造底面具有凹槽的注塑鞋中底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注塑成型鞋中底主體的步驟,該步驟制成的鞋中底主體,在其底面的周邊部形成凸起的邊墻; 制作槽板的步驟,該步驟制成的槽板,在其周邊部具有開口; 槽板與鞋中底主體結合的步驟,該步驟將槽板附著于鞋中底主體的邊墻內的底面上;邊墻開口的步驟,該步驟在鞋中底主體的邊墻上打開缺口,使該缺口與槽板上的開口共同形成用于容納放置條帶端部的凹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底面具有凹槽的注塑鞋中底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注塑成型鞋中底主體的步驟中,在鞋中底主體底面的周邊部形成一整圈凸起的邊墻。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底面具有凹槽的注塑鞋中底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制作槽板的步驟中,所制成的槽板的外形輪廓與邊墻內側面的形狀相適配。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底面具有凹槽的注塑鞋中底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邊墻開口的步驟中,邊墻上的缺口是從邊墻的底面向內磨出。
【文檔編號】B29D35/12GK106079506SQ201610731407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8月26日
【發(fā)明人】陳衛(wèi)東
【申請人】東莞智標鞋業(y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