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密煉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塑膠用密煉機。
背景技術:
密煉機是用于橡膠、塑料和塑煉及各種膠料、塑料的混煉、在極短時間內(nèi)將PVC混合料熔融,并促進膠化,色料及發(fā)泡劑在此加入混煉。而目前市場上的密煉機一般包括密煉室、兩個轉子、轉子密封裝置、加料壓料裝置、卸料裝置、傳動裝置以及機座?,F(xiàn)有技術中的塑膠密煉機整體結構布局不合理。這樣的密煉機存在混煉周期長、混煉效果差、混煉效率低等問題制約了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塑膠用密煉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塑膠用密煉機,包括密煉室、攪拌機構,所述密煉室上端設有入料斗,所述入料斗連通入料管,所述入料管內(nèi)設有壓板,所述壓板上端連接壓縮機構,所述攪拌機構包括第一攪拌軸、第二攪拌軸、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所述第一攪拌軸和第二攪拌軸平行設置在密煉室內(nèi)腔,且所述第一攪拌軸、第二攪拌軸分別電性連接設置在密煉室外壁上的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所述第一攪拌軸和第二攪拌軸外壁上均設置攪拌葉。
優(yōu)選的,所述攪拌葉包括翼根,所述翼根上均勻設置4個刀翼,分別為第一刀翼、第二刀翼、第三刀翼和第四刀翼,所述第一刀翼通過第一旋轉軸與翼根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刀翼通過第二旋轉軸與翼根轉動連接,所述第三刀翼通過第三旋轉軸與翼根轉動連接,所述第四刀翼通過第四旋轉軸與翼根轉動連接,所述翼根中心設置安裝孔,所述安裝孔的尺寸與轉軸的尺寸相對應,所述第一刀翼和第三刀翼的兩側均設有線形刀刃,所述第二刀翼和第四刀翼的兩側均設有鋸齒形刀刃,且每個刀翼的正反面上均設置若干個凸起的尖齒。
優(yōu)選的,所述壓縮機構包括缸筒,所述缸筒內(nèi)設有內(nèi)缸,所述內(nèi)缸內(nèi)設有柱塞桿,所述缸筒和內(nèi)缸側壁均設有進油孔,所述缸筒和內(nèi)缸的側壁及底部均設有油槽,所述柱塞桿與內(nèi)缸之間及缸筒與內(nèi)缸之間均設有密封圈。
優(yōu)選的,所述密煉室底部設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連通收集箱。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新穎,采用兩組攪拌機構,能夠提高攪拌效率;采用的攪拌葉耐磨性能好,使用壽命長,能夠提高塑膠攪拌的均勻性,同時能夠粉碎大顆粒塑膠;提高塑膠的密煉質(zhì)量。
(2)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壓縮機構穩(wěn)定性好,伸縮距離長、速度快,能夠將塑料快速推入密煉室中,進一步提高了密煉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攪拌葉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壓縮機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塑膠用密煉機,包括密煉室1、攪拌機構,所述密煉室1上端設有入料斗2,所述入料斗2連通入料管3,所述入料管3內(nèi)設有壓板4,所述壓板4上端連接壓縮機構5,所述攪拌機構包括第一攪拌軸6、第二攪拌軸7、第一電機8和第二電機9,所述第一攪拌軸6和第二攪拌軸7平行設置在密煉室1內(nèi)腔,且所述第一攪拌軸6、第二攪拌軸7分別電性連接設置在密煉室1外壁上的第一電機8和第二電機9,所述第一攪拌軸6和第二攪拌軸7外壁上均設置攪拌葉10;密煉室1底部設有出料管29,所述出料管29連通收集箱。
本實施例中,攪拌葉10包括翼根11,所述翼根11上均勻設置4個刀翼,分別為第一刀翼12、第二刀翼13、第三刀翼14和第四刀翼15,所述第一刀翼12通過第一旋轉軸16與翼根11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刀翼13通過第二旋轉軸30與翼根11轉動連接,所述第三刀翼14通過第三旋轉軸17與翼根11 轉動連接,所述第四刀翼15通過第四旋轉軸18與翼根11轉動連接,所述翼根11中心設置安裝孔19,所述安裝孔19的尺寸與旋轉軸的尺寸相對應,所述第一刀翼12和第三刀翼14的兩側均設有線形刀刃20,所述第二刀翼13和第四刀翼15的兩側均設有鋸齒形刀刃21,且每個刀翼的正反面上均設置若干個凸起的尖齒22。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新穎,采用兩組攪拌機構,能夠提高攪拌效率;采用的攪拌葉耐磨性能好,使用壽命長,能夠提高塑膠攪拌的均勻性,同時能夠粉碎大顆粒塑膠;提高塑膠的密煉質(zhì)量。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壓縮機構穩(wěn)定性好,伸縮距離長、速度快,能夠將塑料快速推入密煉室中,進一步提高了密煉效率。
另外,本實施例中,壓縮機構5包括缸筒23,所述缸筒23內(nèi)設有內(nèi)缸 24,所述內(nèi)缸24內(nèi)設有柱塞桿25,所述缸筒23和內(nèi)缸24側壁均設有進油孔 26,所述缸筒23和內(nèi)缸24的側壁及底部均設有油槽27,所述柱塞桿25與內(nèi)缸24之間及缸筒23與內(nèi)缸24之間均設有密封圈28。
盡管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