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包邊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制作包邊玻璃的包邊模具。
背景技術(shù):
包邊玻璃是汽車安全玻璃的新型產(chǎn)品,主要應(yīng)用于中高檔汽車的前擋風(fēng)玻璃、后擋風(fēng)玻璃、天窗玻璃及角窗玻璃中。包邊玻璃具有以下優(yōu)點(I)玻璃與車體更緊密的結(jié)合在一起,提高了車身的密封性能。(2)縮短裝配周期、增強(qiáng)車身美觀由于采用了包邊設(shè)計,使玻璃與包邊塑料件合二為一,使得玻璃的裝配更加方便,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同時,包邊塑料件可以采取不同類型的斷面,更容易實現(xiàn)車身的美觀。包邊玻璃的大體生產(chǎn)過程是首先,對普通退火玻璃進(jìn)行裁切、磨邊、清洗等預(yù)處理;然后,將退火玻璃送入生產(chǎn)線進(jìn)行鋼化處理,形成鋼化玻璃;最后,提供包邊模具,所述包邊模具包括動模及定模,把鋼化玻璃作為嵌件放入定模的吸盤上,并利用定模上的定位裝置對鋼化玻璃進(jìn)行定位,然后,將動模及定模扣合在一起,通過澆口裝置向鋼化玻璃的邊緣注射熔化的塑料,塑料固化后緊緊包裹在鋼化玻璃的邊緣形成包邊玻璃。由包邊玻璃的生產(chǎn)過程可知,在保證鋼化玻璃質(zhì)量的前提下,包邊玻璃的質(zhì)量主要取決于包邊工藝,而包邊模具則是保證包邊工藝質(zhì)量的決定因素。對作為嵌件的玻璃進(jìn)行注射成型時,玻璃會受到極大的沖擊力,造成玻璃的移位,移位會使得玻璃被壓碎或劃傷。因此,需在包邊模具中設(shè)置防止玻璃移動的夾緊裝置,現(xiàn)有技術(shù)中一種常用的包邊模具夾緊裝置是活動鑲塊。圖1是利用活動鑲塊固定玻璃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待包邊玻璃I具有呈相對設(shè)置的凸面11 (即圖中待包邊玻璃I的上表面)及凹面12 (即圖中待包邊玻璃I的下表面),活動鑲塊2設(shè)置在定模(未圖示)上,將待包邊玻璃I固定在包邊模具(未圖示)中時先將待包邊玻璃I的凹面12放置在活動鑲塊2上,并對待包邊玻璃I進(jìn)行初步定位,然后將動模(未圖示)扣合在定模上,活動鑲塊2會給待包邊玻璃I的凹面12施加方向向上的第一作用力,動模會給待包邊玻璃I的凸面11施加方向向下的第二作用力,在第一作用力及第二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待包邊玻璃I被夾持在活動鑲塊2與動模之間,以防止注射成型時待包邊玻璃I會發(fā)生移動。為了使注射成型時被夾持在活動鑲塊2與動模之間的待包邊玻璃I能抵擋住極大的注射沖擊力,可以上下調(diào)節(jié)活動鑲塊2的位置?;顒予倝K2是一堅固的鐵件,它具有與待包邊玻璃I凹面12相匹配的凸面,且大部分待包邊玻璃I的凹面12被活動鑲塊2的凸面支撐住。在注射成型時,為了使包邊能緊緊的包裹在待包邊玻璃I的邊緣,包邊模具的型腔會維持在保壓狀態(tài)。在壓力的作用下,待包邊玻璃I與活動鑲塊2會相互擠壓,由于待包邊玻璃I及活動鑲塊2均是堅固的部件,容易造成待包邊玻璃I破碎。另外,不同批次的待包邊玻璃I常常會存在不同的曲率公差,當(dāng)待包邊玻璃I的曲率公差過大時,待包邊玻璃I的凹面12與活動鑲塊2的凸面匹配度較差,這樣,在壓力的作用下,大部分壓力會集中在待包邊玻璃I的某個位置,由于待包邊玻璃I及活動鑲塊2均是堅固的部件,容易造成待包邊玻璃I破碎,尤其當(dāng)待包邊玻璃I的規(guī)格較大時,待包邊玻璃I中央?yún)^(qū)域的曲率公差會非常大,因此,待包邊玻璃I的破碎率會更高。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制作包邊玻璃的包邊模具,以解決包邊玻璃容易破碎的問題。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包邊模具包括動模;定模;夾緊裝置,其包括固定在動模的合模面上的第一橡膠防滑塊,以及固定在定模的合模面上的第二橡膠防滑塊,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具有第二表面,所述動模與定模扣合在一起時,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與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至少部分交疊,且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與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之間的最小距離小于待包邊玻璃的厚度??蛇x地,所述夾緊裝置中第一橡膠防滑塊的數(shù)量與第二橡膠防滑塊的數(shù)量相等。可選地,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與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之間的最小距離是指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第一表面與第二橡膠防滑塊第二表面之間的距離,所述動模與定??酆显谝黄饡r,所述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的距離比待包邊玻璃的厚度小O.1 5 O. 25mm。可選地,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第一表面為凹面,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第二表面為凸面;或者,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第一表面為凸面,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第二表面為凹面,所述凹面與待包邊玻璃的凸面相匹配,所述凸面與待包邊玻璃的凹面相匹配??蛇x地,所述夾緊裝置中第一橡膠防滑塊及第二橡膠防滑塊的數(shù)量至少為三個,至少為三個的第一橡膠防滑塊及第二橡膠防滑塊沿多邊形分布??蛇x地,所述夾緊裝置還包括固定在動模的合模面上的第三橡膠防滑塊,以及固定在定模的合模面上的第四橡膠防滑塊,所述夾緊裝置中第三橡膠防滑塊的數(shù)量與第四橡膠防滑塊的數(shù)量相等,所述第三橡膠防滑塊及第四橡膠防滑塊的寬度小于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及第二橡膠防滑塊的寬度,所述第三橡膠防滑塊具有用于夾緊待包邊玻璃的第三表面,所述第四橡膠防滑塊具有用于夾緊待包邊玻璃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三橡膠防滑塊設(shè)有第三槽,所述第三槽的開口位于所述第三表面上,所述第四橡膠防滑塊設(shè)有第四槽,所述第四槽的開口位于所述第四表面上,所述動模與定??酆显谝黄饡r,所述第三橡膠防滑塊與所述第四橡膠防滑塊至少部分交疊,且所述第三橡膠防滑塊第三表面與所述第四橡膠防滑塊第四表面之間的距離小于待包邊玻璃的厚度,所述第三橡膠防滑塊比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更靠近所述動模的邊緣,所述第四橡膠防滑塊比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更靠近所述定模的邊緣??蛇x地,所述動模與定??酆显谝黄饡r,所述第三橡膠防滑塊第三表面與第四橡膠防滑塊第四表面之間的距離比待包邊玻璃的厚度小O.1 5 O. 25mm??蛇x地,所述夾緊裝置中第三橡膠防滑塊及第四橡膠防滑塊的數(shù)量至少為三個,至少為三個的第三橡膠防滑塊及第四橡膠防滑塊沿多邊形分布。[0022]可選地,所述第三槽及第四槽的橫截面形狀為V形、方形或W形??蛇x地,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第一表面設(shè)有高出所述第一表面的橡膠凸塊,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第二表面設(shè)有高出所述第二表面的橡膠凸塊,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與第二橡膠防滑塊之間的最小距離是指第一橡膠防滑塊的橡膠凸塊與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的橡膠凸塊之間的距離,所述動模與定??酆显谝黄饡r,整個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與整個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交疊,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的橡膠凸塊與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的橡膠凸塊至少部分交疊,且所述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的距離等于待包邊玻璃的厚度。可選地,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設(shè)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的開口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設(shè)有第二槽,所述第二槽的開口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槽內(nèi)嵌設(shè)有高出所述第一表面的橡膠凸塊,所述第二槽內(nèi)嵌設(shè)有高出所述第二表面的橡膠凸塊。可選地,所述第一槽內(nèi)的橡膠凸塊高出所述第一表面O. 45 O. 55mm,所述第二槽內(nèi)的橡膠凸塊高出所述第二表面O. 45 O. 55mm。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包邊模具包括動模、定模及夾緊裝置,所述夾緊裝置包括固定在動模的合模面上的橡膠防滑塊及固定在定模的合模面上的橡膠防滑塊,兩個橡膠防滑塊分別具有用于夾緊待包邊玻璃的表面,因此,合模后兩個橡膠防滑塊會發(fā)生變形并給待包邊玻璃施加方向相反的一對作用力,在此作用力的作用下,待包邊玻璃能牢靠的固定在包邊模具內(nèi),避免了注射成型時待包邊玻璃發(fā)生移動以致破碎的問題。同時,由于橡膠防滑塊具有彈性,因而具有一定的緩沖作用,所述緩沖作用可以減少待包邊玻璃的破碎率。進(jìn)一步地,夾緊裝置中的橡膠防滑塊可以補(bǔ)償待包邊玻璃的曲率公差,以同時適應(yīng)不同批次的待包邊玻璃。當(dāng)待包邊玻璃的規(guī)格較大時,所述夾緊裝置中包括固定在動模的合模面上的第一橡膠防滑塊及第三橡膠防滑塊,以及固定在定模的合模面上的第二橡膠防滑塊及第四橡膠防滑塊,第三橡膠防滑塊及第四橡膠防滑塊上設(shè)有槽,第三橡膠防滑塊比第一橡膠防滑塊更靠近動模的邊緣,第四橡膠防滑塊比第二橡膠防滑塊更靠近定模的邊緣,這樣,第一橡膠防滑塊及第二橡膠防滑塊可以將待包邊玻璃的中央?yún)^(qū)域固定住,第三橡膠防滑塊及第四橡膠防滑塊可以將待包邊玻璃的邊緣區(qū)域固定住。當(dāng)夾緊裝置中包括第一橡膠防滑塊及第二橡膠防滑塊,且待包邊玻璃的規(guī)格較大時,可在第一橡膠防滑塊及第二橡膠防滑塊上設(shè)置橡膠凸塊,該橡膠凸塊高出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及第二橡膠防滑塊的表面,這樣,待包邊玻璃可以被夾持在第一橡膠防滑塊的橡膠凸塊與第二橡膠防滑塊的橡膠凸塊之間,當(dāng)規(guī)格較大的待包邊玻璃具有較大的曲率公差時,由于橡膠凸塊與待包邊玻璃的接觸面積較小,降低了橡膠凸塊給待包邊玻璃施加的作用力,因而降低了待包邊玻璃的破碎率。
圖1是利用活動鑲塊固定玻璃的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包邊模具的一個實施例中包邊模具的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包邊模具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一橡膠防滑塊及第三橡膠防滑塊在動模上的分布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包邊模具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二橡膠防滑塊及第四橡膠防滑塊在定模上的分布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包邊模具的一個實施例中待包邊玻璃固定在第一橡膠防滑塊與第二橡膠防滑塊之間的局部放大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包邊模具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一橡膠防滑塊或第二橡膠防滑塊的結(jié)構(gòu)不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包邊模具的一個實施例中待包邊玻璃固定在第三橡膠防滑塊與第四橡膠防滑塊之間的局部放大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包邊模具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三橡膠防滑塊或第四橡膠防滑塊的結(jié)構(gòu)不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包邊模具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包邊模具的剖視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包邊模具的另一個實施例中第一橡膠防滑塊及第三橡膠防滑塊在動模上的分布示意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包邊模具的另一個實施例中第二橡膠防滑塊及第四橡膠防滑塊在定模上的分布示意圖;圖12是本實用新型包邊模具的一個實施例中待包邊玻璃固定在第一橡膠防滑塊內(nèi)的橡膠凸塊與第二橡膠防滑塊內(nèi)的橡膠凸塊之間的局部放大圖;圖13是本實用新型包邊模具的一個實施例中嵌設(shè)有橡膠凸塊的第一橡膠防滑塊或嵌設(shè)有橡膠凸塊的第二橡膠防滑塊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14是本實用新型包邊模具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待包邊玻璃固定在第三橡膠防滑塊與第四橡膠防滑塊之間的局部放大圖;圖15是本實用新型包邊模具的另一個實施例中第三橡膠防滑塊或第四橡膠防滑塊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進(jìn)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可實施方式的一部分,而不是其全部。根據(jù)這些實施例,本領(lǐng)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在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可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方式,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hù)范圍。結(jié)合圖2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中的包邊模具100包括動模I O ;定模20 ;夾緊裝置。其中,夾緊裝置包括固定在動模10的合模面上的第一橡膠防滑塊3 1,第一橡膠防滑塊3 I具有用于夾緊待包邊玻璃40的第一表面3 11 ;固定在定模20的合模面上的第二橡膠防滑塊32,第二橡膠防滑塊32具有用于夾緊待包邊玻璃40的第二表面321。夾緊裝置中第一橡膠防滑塊31的數(shù)量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數(shù)量至少相等。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橡膠防滑塊3 I的數(shù)量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數(shù)量相等。在一個實施例中,動模10與定模20扣合在一起時,第一橡膠防滑塊31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至少部分交疊,且第一橡膠防滑塊31第一表面311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第二表面321之間的距離小于待包邊玻璃40的厚度(指待包邊玻璃的設(shè)計厚度)。當(dāng)待包邊玻璃40上表面包邊寬度與待包邊玻璃40下表面包邊寬度相等時,整個第一橡膠防滑塊31與整個第二橡膠防滑塊32交疊;當(dāng)待包邊玻璃40上表面包邊寬度與待包邊玻璃40下表面包邊寬度不相等時,第一橡膠防滑塊31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部分交疊??赏ㄟ^以下方式將待包邊玻璃40固定在包邊模具100內(nèi)將待包邊玻璃40放置在定模20上,且待包邊玻璃40的凹面或凸面(即圖中待包邊玻璃40的下表面)被支撐在第二橡膠防滑塊32第二表面321上,對待包邊玻璃40進(jìn)行初步定位,然后,將動模10扣合在定模20上,固定在動模10上的第一橡膠防滑塊3 I的第一表面3 11與待包邊玻璃40的凸面或凹面(即圖中待包邊玻璃40的上表面)貼合在一起,由于第一橡膠防滑塊31第一表面311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第二表面321之間的距離小于待包邊玻璃40的厚度,因此,合模后第一橡膠防滑塊31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會發(fā)生變形,且第一橡膠防滑塊3 I會給待包邊玻璃40施加方向向下的第一作用力,第二橡膠防滑塊32會給待包邊玻璃40施加方向向上的第二作用力,在第一作用力及第二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能將待包邊玻璃40牢靠的固定在包邊模具100內(nèi),避免了注射成型時待包邊玻璃40會發(fā)生移動,進(jìn)而防止了待包邊玻璃40會破碎。另外,當(dāng)包邊模具100的型腔維持在保壓狀態(tài)時,在壓力的作用下,待包邊玻璃40會與第一橡膠防滑塊31、第二橡膠防滑塊32相互擠壓,由于第一橡膠防滑塊31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具有彈性,因而具有一定的緩沖作用,所述緩沖作用可以減少待包邊玻璃40的
破碎率。進(jìn)一步地,當(dāng)不同批次的待包邊玻璃40存在不同的曲率公差時,將待包邊玻璃40夾持住的第一橡膠防滑塊31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可以發(fā)生變形,這樣,第一橡膠防滑塊3I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依然能與待包邊玻璃40實現(xiàn)大面積的接觸,由此,第一橡膠防滑塊31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施加給待包邊玻璃40的作用力能相對均勻的分布在待包邊玻璃40上,不會存在作用力集中而導(dǎo)致待包邊玻璃40破碎的問題。換言之,夾緊裝置中的第一橡膠防滑塊3 I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可以補(bǔ)償待包邊玻璃40的曲率公差。作為一個具體的實施例,可利用螺絲將第一橡膠防滑塊31固定在動模10上,利用螺絲將第二橡膠防滑塊32固定在定模20上。具體地,如圖6所示,可在第一橡膠防滑塊31第一表面311上設(shè)置沉孔36、第二橡膠防滑塊32第二表面321上設(shè)置沉孔36,螺絲穿過沉孔36之后可將第一橡膠防滑塊31固定在動模10上,將第二橡膠防滑塊32固定在定模20上。當(dāng)然,也可通過其它便于拆卸第一橡膠防滑塊3 I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方式將第一橡膠防滑塊3 I固定在動模10上,將第二橡膠防滑塊32固定在定模20上。這樣,當(dāng)夾緊裝置使用一段時間之后,第一橡膠防滑塊31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可能會被磨損,由于很容易實現(xiàn)第一橡膠防滑塊31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拆卸,便于重新更換第一橡膠防滑塊31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延長了包邊模具100的使用壽命。包邊模具100中第一橡膠防滑塊31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數(shù)量至少為一個。為了使待包邊玻璃40能更牢靠的固定在包邊模具100內(nèi),可在包邊模具100中設(shè)置數(shù)量盡可能多的第一橡膠防滑塊31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筛鶕?jù)待包邊玻璃40的大小規(guī)格來合理設(shè)置第一橡膠防滑塊3 I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數(shù)量。作為一個具體的實施例,包邊模具100中第一橡膠防滑塊31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數(shù)量至少為三個(圖3及圖4中以三個為例),至少為三個的第一橡膠防滑塊3 I固定在動模10的不同位置,至少為三個的第二橡膠防滑塊32固定在定模20的不同位置,且至少為三個的第一橡膠防滑塊31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沿多邊形分布,如圖3所示,至少為三個的第一橡膠防滑塊3 I沿三角形分布在動模I O上,如圖4所示,至少為三個的第二橡膠防滑塊32沿三角形分布在定模20上。另外,可根據(jù)待包邊玻璃40的大小規(guī)格來合理設(shè)置夾緊裝置中第一橡膠防滑塊3I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寬度。為了使待包邊玻璃40能更牢靠的固定在包邊模具100內(nèi),可使第一橡膠防滑塊3 I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寬度盡可能大一些。但需強(qiáng)調(diào)的是,第一橡膠防滑塊3 I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寬度又不能過大,以避免待包邊玻璃40受到過大的夾持力導(dǎo)致待包邊玻璃40破碎。第一橡膠防滑塊31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可利用多種橡膠材料制作而成,但由于第一橡膠防滑塊3 I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是應(yīng)用在注射成型工藝中,考慮到注射成型工藝的一些特殊性質(zhì),在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第一橡膠防滑塊3 I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 利用 EPDM (Ethylene-Propylene-DieneMonomer,三兀乙丙橡膠)制作而成。為了能增加第一橡膠防滑塊31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與待包邊玻璃40之間的貼合度,以使待包邊玻璃40的固定更為牢靠,在一個實施例中,可將第一橡膠防滑塊31第一表面311設(shè)置為凹面、第二橡膠防滑塊32第二表面321設(shè)置為凸面,或?qū)⒌谝幌鹉z防滑塊31第一表面311設(shè)置為凸面、第二橡膠防滑塊32第二表面321設(shè)置為凹面,所述凹面與待包邊玻璃40的凸面相匹配, 所述凸面與待包邊玻璃40的凹面相匹配。為了不僅使得待包邊玻璃40的固定較為牢靠,還要使得第一橡膠防滑塊3 I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可以更好的補(bǔ)償待包邊玻璃40的曲率公差,需合理設(shè)置第一橡膠防滑塊3 I第一表面3 11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第二表面321之間的距離。經(jīng)過大量實驗,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在上述所有包邊模具的具體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第一橡膠防滑塊31第一表面311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第二表面321之間的距離比待包邊玻璃40的厚度小O. 15^0. 25mm。考慮到當(dāng)待包邊玻璃40的規(guī)格較大時,為了使待包邊玻璃40能更牢靠的固定在包邊模具I 00內(nèi),在一個實施例中,結(jié)合圖2至圖4以及圖7至圖8所示,夾緊裝置還包括固定在動模10的合模面上的第三橡膠防滑塊33,第三橡膠防滑塊33具有用于夾緊待包邊玻璃40的第三表面33 I ;固定在定模20的合模面上的第四橡膠防滑塊34,第四橡膠防滑塊34具有用于夾緊待包邊玻璃40的第四表面341。夾緊裝置中,第三橡膠防滑塊33的數(shù)量與第四橡膠防滑塊34的數(shù)量相等。動模10與定模20扣合在一起時,第三橡膠防滑塊33與第四橡膠防滑塊34至少部分交疊,且第三橡膠防滑塊33第三表面33 I與第四橡膠防滑塊34第四表面341之間的距離小于待包邊玻璃40的厚度。作為一個具體的實施例,第三橡膠防滑塊33第三表面33 I與第四橡膠防滑塊34第四表面341之間的距離比待包邊玻璃40的厚度小O. 15 O. 25mm。當(dāng)待包邊玻璃40上表面包邊寬度與待包邊玻璃40下表面包邊寬度相等時,整個第三橡膠防滑塊33與整個第四橡膠防滑塊34交疊;當(dāng)待包邊玻璃40上表面包邊寬度與待包邊玻璃40下表面包邊寬度不相等時,第三橡膠防滑塊33與第四橡膠防滑塊34部分交疊。為了避免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與待包邊玻璃40的接觸面太大以致壓碎待包邊玻璃40,第三橡膠防滑塊33設(shè)有第三槽3c,第四橡膠防滑塊34設(shè)有第四槽3d,第三槽3c的開口設(shè)置在第三表面33 I上,第四槽3d的開口設(shè)置在第四表面341上。優(yōu)選地,第三槽3c及第四槽3d的橫截面(該橫截面垂直于第三表面33 I及第四表面341)形狀為V形、方形或W形。當(dāng)然,第三槽3c及第四槽3d也可設(shè)置成其它形狀。另外,為了避免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與待包邊玻璃40的接觸面太大以致壓碎待包邊玻璃40,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的寬度小于第一橡膠防滑塊31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寬度。作為一個具體的實施例,可在動模10上設(shè)置加工槽(未圖示)、定模20上設(shè)置加工槽(未圖示),所述加工槽的寬度小于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的寬度,將第三橡膠防滑塊33固定在動模10上的加工槽,將第四橡膠防滑塊34固定在定模20上的加工槽時,擠壓第三橡膠防滑塊33、第四橡膠防滑塊34使其發(fā)生壓縮變形,直至將第三橡膠防滑塊33、第四橡膠防滑塊34嵌設(shè)在所述加工槽內(nèi),被擠壓在所述加工槽內(nèi)的第三橡膠防滑塊33能牢靠的固定在動模10內(nèi),被擠壓在所述加工槽內(nèi)的第四橡膠防滑塊34能牢靠的固定在定模20內(nèi)。當(dāng)然,也可通過其它便于拆卸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的方式將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固定在動模10、定模20上。這樣,當(dāng)夾緊裝置使用一段時間之后,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可能會被磨損,由于很容易實現(xiàn)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的拆卸,便于重新更換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延長了包邊模具100的使用壽命。包邊模具100中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的數(shù)量至少為一個。為了使待包邊玻璃40能更牢靠的固定在包邊模具100內(nèi),可在夾緊裝置中設(shè)置數(shù)量盡可能多的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作為一個具體的實施例,包邊模具100中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的數(shù)量至少為三個(圖3及圖4中以三個為例),至少為三個的第三橡膠防滑塊33固定在動模10的不同位置,至少為三個的第四橡膠防滑塊34固定在定模20的不同位置,且至少為三個的第三橡膠防滑塊33、第四橡膠防滑塊34沿多邊形分布,如圖3所示,至少為三個的第三橡膠防滑塊33沿四邊形分布在動模10上,如圖4所示,至少為三個的第四橡膠防滑塊34沿四邊形分布在定模20上。與第一橡膠防滑塊3 I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類似,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也可利用多種橡膠材料制作而成,但由于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是應(yīng)用在注射成型工藝中,考慮到注射成型工藝的一些特殊性質(zhì),在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利用EPDM制作而成。如圖3及圖4所示,當(dāng)夾緊裝置中同時設(shè)置有第一橡膠防滑塊31、第二橡膠防滑塊32、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時,第三橡膠防滑塊33比第一橡膠防滑塊31更靠近動模10的邊緣,第四橡膠防滑塊34比第二橡膠防滑塊32更靠近定模20的邊緣。這樣,第一橡膠防滑塊31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可以將待包邊玻璃40的中央?yún)^(qū)域固定住,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可以將待包邊玻璃40的邊緣區(qū)域固定住。當(dāng)夾緊裝置中同時設(shè)置有第一橡膠防滑塊31、第二橡膠防滑塊32、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時,可通過以下方式將待包邊玻璃40固定在包邊模具100內(nèi)將待包邊玻璃40放置在定模20上,且待包邊玻璃40的凹面或凸面被支撐在第二橡膠防滑塊32第二表面321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的第四表面341上,對待包邊玻璃40進(jìn)行初步定位,然后,將動模10扣合在定模20上,固定在動模10上的第一橡膠防滑塊31的第一表面311及第三橡膠防滑塊33的第三表面33 I與待包邊玻璃40的凸面或凹面貼合在一起,由于第一橡膠防滑塊3 I第一表面3 11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第二表面321之間的距離小于待包邊玻璃40的厚度、第三橡膠防滑塊33第三表面33 I與第四橡膠防滑塊34第四表面341之間的距離小于待包邊玻璃40的厚度,因此,合模后第一橡膠防滑塊3 I及會發(fā)生變形并給待包邊玻璃40施加方向向下的第一作用力,第二橡膠防滑塊32會發(fā)生變形并給待包邊玻璃40施加方向向上的第二作用力,第三橡膠防滑塊33會發(fā)生變形并給待包邊玻璃40施加方向向下的第三作用力,第四橡膠防滑塊34會發(fā)生變形并給待包邊玻璃40施加方向向上的第四作用力,在第一作用力、第二作用力、第三作用力及第四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能將待包邊玻璃40牢靠的固定在包邊模具100內(nèi),避免了注射成型時待包邊玻璃40會發(fā)生移動,進(jìn)而防止了待包邊玻璃40會破碎。當(dāng)待包邊玻璃40的規(guī)格較大時,在制作待包邊玻璃40的過程中很難控制待包邊玻璃40的曲率公差,因此,待包邊玻璃40的曲率公差變動較大。而當(dāng)待包邊玻璃40的規(guī)格較大時,為了使待包邊玻璃40能更牢靠的固定在包邊模具100內(nèi),前述實施例的包邊模具中,第一橡膠防滑塊31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寬度較大,換言之,第一橡膠防滑塊31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與待包邊玻璃40的接觸面積較大。這樣,當(dāng)待包邊玻璃40的曲率公差變動較大時,很容易導(dǎo)致待包邊玻璃40破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另一種包邊模具,如圖9至圖1 3所示,包邊模具I 00'包括動模I O';定模20';夾緊裝置。其中,夾緊裝置包括固定在動模W的合模面上的第一橡膠防滑塊3 I',第一橡膠防滑塊31'具有第一表面311';固定在定模2(Γ的合模面上的第二橡膠防滑塊32 ^,第二橡膠防滑塊32 ^具有第二表面321 ’。第一表面3 11 ’設(shè)有高出第一表面3 11 ’的橡膠凸塊35 1,第二表面321 ’設(shè)有高出第二表面321 '的橡膠凸塊352。夾緊裝置中第一橡膠防滑塊3 I'的數(shù)量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數(shù)量至少相等。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橡膠防滑塊31 '的數(shù)量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數(shù)量相等。在一個實施例中,橡膠凸塊35 I可與第一橡膠防滑塊3 I ; 一體成型,橡膠凸塊352可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 —體成型。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第一橡膠防滑塊31 '中設(shè)置有第一槽3a,第一槽3a的開口設(shè)置在第一橡膠防滑塊3 I'的第一表面3 11'上,第一槽3a的寬度小于第一橡膠 防滑塊3 I '的寬度,第一槽3a內(nèi)嵌設(shè)有橡膠凸塊35 I,橡膠凸塊35 I高出第一槽3a,即高出第一橡膠防滑塊31'的第一表面311'。第二橡膠防滑塊32'中設(shè)置有第二槽3b,第二槽3b的開口設(shè)置在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第二表面321 '上,第二槽3b的寬度小于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寬度,第二槽3b內(nèi)嵌設(shè)有橡膠凸塊352,橡膠凸塊352高出第二槽3b,即高出第二橡膠防滑塊32 ^的第二表面321 ^。作為一個具體的實施例,可在第一橡膠防滑塊31'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 ^上設(shè)置加工槽(未圖示),所述加工槽的寬度小于橡膠凸塊351及橡膠凸塊352的寬度,將橡膠凸塊351固定在第一橡膠防滑塊31 '內(nèi)的加工槽,將橡膠凸塊352 '固定在第二橡膠防滑塊32丨內(nèi)的加工槽時,擠壓橡膠凸塊351及橡膠凸塊352使其發(fā)生壓縮變形,直至將橡膠凸塊351及橡膠凸塊352嵌設(shè)在所述加工槽內(nèi),被擠壓在所述加工槽內(nèi)的橡膠凸塊351及橡膠凸塊352能牢靠的固定在第一橡膠防滑塊31 '、第二橡膠防滑塊32'內(nèi)。動模1(Γ與定模2(Γ扣合在一起時,整個第一橡膠防滑塊3 I ;與整個第二橡膠防滑塊32 ^交疊,橡膠凸塊35 I與橡膠凸塊352至少部分交疊,且第一橡膠防滑塊31'內(nèi)的橡膠凸塊351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丨內(nèi)的橡膠凸塊352之間的距離小于待包邊玻璃40的厚度,第一橡膠防滑塊31 ^的第一表面311 ^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 ^的第二表面321 ;之間的距離等于待包邊玻璃40的厚度。待包邊玻璃40被夾持在第一橡膠防滑塊3I ;內(nèi)的橡膠凸塊35 I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內(nèi)的橡膠凸塊352之間時,雖然第一橡膠防滑塊31 ^的第一表面3 11 ;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 ^的第二表面321'之間的距離等于待包邊玻璃40的厚度,但是考慮到待包邊玻璃40存在曲率公差,因此,待包邊玻璃40有可能同時也會被夾持在第一橡膠防滑塊3 I /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之間,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橡膠防滑塊3 I'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施加給待包邊玻璃40的作用力小于前面實施例中第一橡膠防滑塊3 I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 (結(jié)合圖2至圖6所示)施加給待包邊玻璃40的作用力。當(dāng)待包邊玻璃40上表面包邊寬度與待包邊玻璃40下表面包邊寬度相等時,整個橡膠凸塊351與整個橡膠凸塊352交疊;當(dāng)待包邊玻璃40上表面包邊寬度與待包邊玻璃40下表面包邊寬度不相等時,橡膠凸塊351與橡膠凸塊352部分交疊。在本實施例中,可通過以下方式將待包邊玻璃40固定在包邊模具100 ’內(nèi)將待包邊玻璃40放置在定模20 ’上,且待包邊玻璃40的凹面或凸面(即圖中待包邊玻璃40的下表面)被支撐在第二橡膠防滑塊32 '的橡膠凸塊352表面上,對待包邊玻璃40進(jìn)行初步定位,然后,將動模W扣合在定模2(Γ上,固定在動模1(Γ上的第一橡膠防滑塊3Γ的橡膠凸塊351表面與待包邊玻璃40的凸面或凹面(即圖中待包邊玻璃40的上表面)貼合在一起,由于第一橡膠防滑塊31 '的橡膠凸塊351,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 '的橡膠凸塊352之間的距離小于待包邊玻璃40的厚度,因此,合模后第一橡膠防滑塊31'的橡膠凸塊35 I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丨的橡膠凸塊352會發(fā)生變形,同時,在橡膠凸塊351的作用下,第一橡膠防滑塊31'也會發(fā)生變形,在橡膠凸塊352的作用下,第二橡膠防滑塊32'也會發(fā)生變形,且橡膠凸塊351會給待包邊玻璃40施加方向向下的第一作用力,橡膠凸塊352會給待包邊玻璃40施加方向向上的第二作用力,在第一作用力及第二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能將待包邊玻璃40牢靠的固定在包邊模具100丨內(nèi),避免了注射成型時待包邊玻璃40會發(fā)生移動,進(jìn)而防止了待 包邊玻璃40會破碎。第一橡膠防滑塊3 I ’的橡膠凸塊35 I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 ’的橡膠凸塊352的寬度較小,當(dāng)規(guī)格較大的待包邊玻璃40具有較大的曲率公差時,由于橡膠凸塊351及橡膠凸塊352與待包邊玻璃40的接觸面積較小,降低了給待包邊玻璃40施加的作用力,因而降低了待包邊玻璃40的破碎率。同時,在橡膠凸塊351的作用下第一橡膠防滑塊31 '會發(fā)生變形,在橡膠凸塊352的作用下第二橡膠防滑塊32丨會發(fā)生變形,故相當(dāng)于增加了橡膠凸塊35 I及橡膠凸塊352的變形能力,當(dāng)規(guī)格較大的待包邊玻璃40具有較大的曲率公差時可以降低待包邊玻璃40的破碎率。為了防止第一橡膠防滑塊31 '的橡膠凸塊351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橡膠凸塊352施加給待包邊玻璃40的作用力不足,導(dǎo)致待包邊玻璃40不能牢靠的固定在包邊模具100'內(nèi),需使第一橡膠防滑塊31 '的橡膠凸塊351盡可能大的高出第一橡膠防滑塊31 ;的第一表面311 ',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橡膠凸塊352盡可能大的高出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第二表面321',以縮小第一橡膠防滑塊31 '的橡膠凸塊351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橡膠凸塊352之間的距離。優(yōu)選地,第一橡膠防滑塊31 '的橡膠凸塊351高出第一橡膠防滑塊3^的第一表面311 ' O. 45、. 55mm,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橡膠凸塊352高出第二橡膠防滑塊32丨的第二表面321丨O. 45-0. 55mm。第一橡膠防滑塊31丨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丨可利用多種橡膠材料制作而成,但由于第一橡膠防滑塊31'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是應(yīng)用在注射成型工藝中,考慮到注射成型工藝的一些特殊性質(zhì),在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第一橡膠防滑塊31丨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利用EPDM制作而成。與第一橡膠防滑塊31 '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類似,橡膠凸塊351及橡膠凸塊352也可利用多種橡膠材料制作而成,但由于橡膠凸塊35 I及橡膠凸塊352是應(yīng)用在注射成型工藝中,考慮到注射成型工藝的一些特殊性質(zhì),在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橡膠凸塊351及橡膠凸塊352利用EPDM制作而成。基于如前所述原因,包邊模具的夾緊裝置除了包括第一橡膠防滑塊31丨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之外,還包括結(jié)合圖9至圖12及圖14至圖1 5所示,固定在動模10'的合模面上的第三橡膠防滑塊33 ',第三橡膠防滑塊33'具有用于夾緊待包邊玻璃40的第三表面33 I';固定在定模20'的合模面上的第四橡膠防滑塊34 ',第四橡膠防滑塊34'具有用于夾緊待包邊玻璃40的第四表面341 '。夾緊裝置中,第三橡膠防滑塊33 '的數(shù)量與第四橡膠防滑塊34 ^的數(shù)量相等。動模I O ^與定模2(Γ扣合在一起時,第三橡膠防滑塊33'與第四橡膠防滑塊34'至少部分交疊,且第三橡膠防滑塊33'第三表面331 ;與第四橡膠防滑塊34'第四表面341 '之間的距離小于待包邊玻璃40的厚度。作為一個具體的實施例,第三橡膠防滑塊33 '第三表面33 I ;與第四橡膠防滑塊34'第四表面341丨之間的距離比待包邊玻璃40的厚度小O. 15-0. 25mm。當(dāng)待包邊玻璃40上表面包邊寬度與待包邊玻璃40下表面包邊寬度相等時,整個第三橡膠防滑塊33 ^與整個第四橡膠防滑塊34 ^交疊;當(dāng)待包邊玻璃40上表面包邊寬度與待包邊玻璃40下表面包邊寬度不相等時,第三橡膠防滑塊33丨與第四橡膠防滑塊34丨部分交疊。
為了避免第三橡膠防滑塊33丨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丨與待包邊玻璃40的接觸面太大以致壓碎待包邊玻璃40,第三橡膠防滑塊33 '設(shè)有第三槽3c',第四橡膠防滑塊34'設(shè)有第四槽3d',具體地,可參照前面的實施例在此不贅述。包邊模具100'中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的數(shù)量至少為一個。為了使待包邊玻璃40能更牢靠的固定在包邊模具100 '內(nèi),可在夾緊裝置中設(shè)置數(shù)量盡可能多的第三橡膠防滑塊33 '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作為一個具體的實施例,包邊模具100'中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的數(shù)量至少為三個(圖10及圖11中以三個為例),至少為三個的第三橡膠防滑塊33 '固定在動模10'的不同位置,至少為三個的第四橡膠防滑塊34 '固定在定模20'的不同位置,且至少為三個的第三橡膠防滑塊33'、第四橡膠防滑塊34'沿多邊形分布,如圖10所示,至少為三個的第三橡膠防滑塊33'沿四邊形分布在動模10'上,如圖11所示,至少為三個的第四橡膠防滑塊34'沿四邊形分布在定模2(Γ上。當(dāng)包邊模具100'同時設(shè)置有第一橡膠防滑塊31 '、第二橡膠防滑塊32'、第三橡膠防滑塊33'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時,可通過以下方式將待包邊玻璃40固定在包邊模具100丨內(nèi)將待包邊玻璃40放置在定模20丨上,且待包邊玻璃40的凹面或凸面被支撐在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橡膠凸塊352及第四橡膠防滑塊34 '的第四表面341 '上,對待包邊玻璃40進(jìn)行初步定位,然后,將動模10丨扣合在定模20丨上,固定在動模10丨上的第一橡膠防滑塊31'的橡膠凸塊351'及第三橡膠防滑塊33'的第三表面331'與待包邊玻璃40的凸面或凹面貼合在一起,由于第一橡膠防滑塊3 I'的橡膠凸塊35 I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丨的橡膠凸塊352之間的距離小于待包邊玻璃40的厚度、第三橡膠防滑塊33'第三表面331'與第四橡膠防滑塊34'第四表面341'之間的距離小于待包邊玻璃40的厚度,因此,合模后第一橡膠防滑塊3 I /的橡膠凸塊35 I會發(fā)生變形并給待包邊玻璃40施加方向向下的第一作用力,第二橡膠防滑塊32丨的橡膠凸塊352會發(fā)生變形并給待包邊玻璃40施加方向向上的第二作用力,第三橡膠防滑塊33丨會發(fā)生變形并給待包邊玻璃40施加方向向下的第三作用力,第四橡膠防滑塊34丨會發(fā)生變形并給待包邊玻璃40施加方向向上的第四作用力,在第一作用力、第二作用力、第三作用力及第四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能將待包邊玻璃40牢靠的固定在包邊模具100丨內(nèi),避免了注射成型時待包邊玻璃40會發(fā)生移動,進(jìn)而防止了待包邊玻璃40會破碎。當(dāng)待包邊玻璃40的曲率公差較大時,待包邊玻璃40有可能也會被固定在第一橡膠防滑塊3 I ;的第一表面3 11 ;與第二橡膠防滑塊32'的第二表面321 '之間,這時,第一橡膠防滑塊31 '及第二橡膠防滑塊32 ’也會給待包邊玻璃40施加作用力。由上述可知,當(dāng)待包邊玻璃的規(guī)格較大時,所述夾緊裝置中包括固定在動模的合模面上的第一橡膠防滑塊及第三橡膠防滑塊,以及固定在定模的合模面上的第二橡膠防滑塊及第四橡膠防滑塊,第三橡膠防滑塊及第四橡膠防滑塊上設(shè)有槽,第三橡膠防滑塊比第一橡膠防滑塊更靠近動模的邊緣,第四橡膠防滑塊比第二橡膠防滑塊更靠近定模的邊緣,這樣,第一橡膠防滑塊及第二橡膠防滑塊可以將待包邊玻璃的中央?yún)^(qū)域固定住,第三橡膠防滑塊及第四橡膠防滑塊可以將待包邊玻璃的邊緣區(qū)域固定住。當(dāng)夾緊裝置中包括第一橡膠防滑塊及第二橡膠防滑塊,且待包邊玻璃的規(guī)格較大時,可在第一橡膠防滑塊及第二橡膠防滑塊上設(shè)置橡膠凸塊,該橡膠凸塊高出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及第二橡膠防滑塊的表面,這樣,待包邊玻璃可以被夾持在第一橡膠防滑塊的橡膠凸塊與第二橡膠防滑塊的橡膠凸塊之間,當(dāng)規(guī)格較大的待包邊玻璃具有較大的曲率公差時,由于橡膠凸塊與待包邊玻璃的接觸面積較小,降低了橡膠凸塊給待包邊玻璃施加的作用力,因而降低了待包邊玻璃的破碎率。上述通過實施例的說明,應(yīng)能使本領(lǐng)域?qū)I(yè)技術(shù)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并能夠再現(xiàn)和使用本實用新型。本領(lǐng)域的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根據(jù)本文中所述的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實質(zhì)和范圍的情況下對上述實施例作各種變更和修改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本實用新型不應(yīng)被理解為限制于本文所示的上述實施例,其保護(hù)范圍應(yīng)由所附的權(quán)利要求書來界定。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包邊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動模;定模;夾緊裝置,其包括固定在動模的合模面上的第一橡膠防滑塊,以及固定在定模的合模面上的第二橡膠防滑塊,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具有第二表面,所述動模與定??酆显谝黄饡r,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與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至少部分交疊,且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與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之間的最小距離小于待包邊玻璃的厚度。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包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裝置中第一橡膠防滑塊的數(shù)量與第二橡膠防滑塊的數(shù)量相等。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包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與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之間的最小距離是指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第一表面與第二橡膠防滑塊第二表面之間的距離,所述動模與定模扣合在一起時,所述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的距離比待包邊玻璃的厚度小O.1 5 O. 25mm。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包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第一表面為凹面,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第二表面為凸面;或者,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第一表面為凸面,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第二表面為凹面,所述凹面與待包邊玻璃的凸面相匹配,所述凸面與待包邊玻璃的凹面相匹配。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包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裝置中第一橡膠防滑塊及第二橡膠防滑塊的數(shù)量至少為三個,至少為三個的第一橡膠防滑塊及第二橡膠防滑塊沿多邊形分布。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包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裝置還包括固定在動模的合模面上的第三橡膠防滑塊,以及固定在定模的合模面上的第四橡膠防滑塊,所述夾緊裝置中第三橡膠防滑塊的數(shù)量與第四橡膠防滑塊的數(shù)量相等,所述第三橡膠防滑塊及第四橡膠防滑塊的寬度小于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及第二橡膠防滑塊的寬度,所述第三橡膠防滑塊具有用于夾緊待包邊玻璃的第三表面,所述第四橡膠防滑塊具有用于夾緊待包邊玻璃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三橡膠防滑塊設(shè)有第三槽,所述第三槽的開口位于所述第三表面上,所述第四橡膠防滑塊設(shè)有第四槽,所述第四槽的開口位于所述第四表面上,所述動模與定??酆显谝黄饡r,所述第三橡膠防滑塊與所述第四橡膠防滑塊至少部分交疊,且所述第三橡膠防滑塊第三表面與所述第四橡膠防滑塊第四表面之間的距離小于待包邊玻璃的厚度,所述第三橡膠防滑塊比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更靠近所述動模的邊緣,所述第四橡膠防滑塊比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更靠近所述定模的邊緣。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包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動模與定模扣合在一起時,所述第三橡膠防滑塊第三表面與第四橡膠防滑塊第四表面之間的距離比待包邊玻璃的厚度小O.15 O. 25mm。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包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裝置中第三橡膠防滑塊及第四橡膠防滑塊的數(shù)量至少為三個,至少為三個的第三橡膠防滑塊及第四橡膠防滑塊沿多邊形分布。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包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槽及第四槽的橫截面形狀為V形、方形或W形。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包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第一表面設(shè)有高出所述第一表面的橡膠凸塊,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第二表面設(shè)有高出所述第二表面的橡膠凸塊,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與第二橡膠防滑塊之間的最小距離是指第一橡膠防滑塊的橡膠凸塊與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的橡膠凸塊之間的距離,所述動模與定??酆显谝黄饡r,整個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與整個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交疊,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的橡膠凸塊與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的橡膠凸塊至少部分交疊,且所述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的距離等于待包邊玻璃的厚度。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包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膠防滑塊設(shè)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的開口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橡膠防滑塊設(shè)有第二槽,所述第二槽的開口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槽內(nèi)嵌設(shè)有高出所述第一表面的橡膠凸塊,所述第二槽內(nèi)嵌設(shè)有高出所述第二表面的橡膠凸塊。
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包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內(nèi)的橡膠凸塊高出所述第一表面O. 45-0. 55mm,所述第二槽內(nèi)的橡膠凸塊高出所述第二表面O. 45-0. 55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包邊模具,所述包邊模具包括動模、定模及夾緊裝置,所述夾緊裝置包括固定在動模的合模面上的橡膠防滑塊及固定在定模的合模面上的橡膠防滑塊,兩個橡膠防滑塊分別具有用于夾緊待包邊玻璃的表面,因此,合模后兩個橡膠防滑塊會發(fā)生變形并給待包邊玻璃施加方向相反的一對作用力,在此作用力的作用下,待包邊玻璃能牢靠的固定在包邊模具內(nèi),避免了注射成型時待包邊玻璃發(fā)生移動以致破碎的問題。同時,由于橡膠防滑塊具有彈性,因而具有一定的緩沖作用,所述緩沖作用可以減少待包邊玻璃的破碎率。
文檔編號B29C33/12GK202895600SQ20122057780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11月5日
發(fā)明者盛平春 申請人:法國圣戈班玻璃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