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混和功能的喂料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混和功能的喂料裝置,包括料斗1,該料斗1設置有投料口4和出料口5,以及從料斗1一側延伸至另一側的送料軸6,所述料斗1的一側上方設置為投料口4,另一側設置有出料口5,所述送料軸6對應投料口4該側的部分設置有螺旋狀的推料葉片9,對應出料口5該側的部分設置有打散齒10。生物質廢料通過推料葉片部分實現(xiàn)自動推送,在打散齒部分實現(xiàn)打散處理,經推送打散處理后的生物質廢料松散不結塊,便于輸送裝置輸送和后續(xù)殺菌、發(fā)酵。該喂料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集打散和輸送功能為一體,能實現(xiàn)連續(xù)作業(yè),工作效率高。
【專利說明】
一種帶混和功能的喂料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物質廢料處理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帶混和功能的喂料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生物質廢料成為農村污染的新源頭。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際,總有大量的生物質廢料在田間堆放、掩埋或者焚燒,污染環(huán)境,我國生物質廢料的主要處理方法為集中填埋和焚燒。為此,每年的運輸和處理費用昂貴,而且可用于填埋的土地日趨減少。實際上生物質廢料的可利用價值極高,作為垃圾處理是一種浪費。將生物質廢料進行科學處理之后,可極大程度地減少占用空間和運輸成本。處理后的垃圾可作為有機肥料、蘑菇基料或者飼料等產品,實現(xiàn)生物資源的再利用,建立生態(tài)農業(yè)。
[0003]生物質廢料的回收工藝一直沿用傳統(tǒng)的手工作業(yè)方式,一般采用手工攪拌打散處理,再人工上料的分開作業(yè)方式。由于生物質廢料的發(fā)酵設備一般較大,上料口距離地面比較高,工人上料,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常用的上料裝置,首先將物料裝入物料桶內,利用傳動裝置將物料桶提起,再將物料倒入設備,物料桶退回,繼續(xù)進行上料準備的上料方式,雖然實現(xiàn)了自動上料,但是物料不能實現(xiàn)連續(xù)輸送,生物質廢料在分開作業(yè)過程中,熱量散失嚴重,不能實現(xiàn)連續(xù)作業(yè),另外,利用物料桶送料,生物質廢料容易板結,不利于后續(xù)發(fā)酵。
【發(fā)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混和功能的喂料裝置,可以將蓬松物料進行自動攪拌打散處理并輸送,從而配合實現(xiàn)自動送料。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種帶混和功能的喂料裝置,包括料斗I,該料斗I設置有投料口 4和出料口 5,以及從料斗I 一側延伸至另一側的送料軸6,所述料斗I的一側上方設置為投料口 4,另一側設置有出料口 5,所述送料軸6對應投料口 4該側的部分設置有螺旋狀的推料葉片9,對應出料口 5該側的部分設置有打散齒10。
[0007 ]進一步,所述推料葉片9的螺旋方向與送料軸6的轉動方向相適配從而實現(xiàn)將物料從料斗I投料口 4的一側推送到料斗I出料口 5的另一側。
[0008]進一步,所述推料葉片9的外徑為300-600mm,內徑為200-400mm,所述推料葉片9的節(jié)距200-500mm,葉片高為50-200mm、切口角度15-30度。
[0009]進一步,所述打散齒10為固定在送料軸6上的圓柱狀打散齒或者圓錐狀打散齒。
[0010]進一步,所述打散齒10為繞送料軸6螺旋狀布置的圓柱狀打散齒或者圓錐狀打散齒O
[0011]進一步,所述推料葉片9和打散齒10在所述送料軸6軸向方向上所占的長度比例為3:1。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混和功能的喂料裝置,在送料軸的軸向方向對應設置螺旋狀的推料葉片和打散齒,生物質廢料通過推料葉片部分實現(xiàn)自動推送,在打散齒部分實現(xiàn)打散處理,經推送打散處理后的生物質廢料松散不結塊,便于輸送裝置輸送和后續(xù)殺菌、發(fā)酵。該喂料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集打散和輸送功能為一體,能實現(xiàn)連續(xù)作業(yè),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喂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喂料裝置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yōu)點及功效。
[0017]請參閱圖1至圖2。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其他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0018]參閱圖1至圖2,一種帶混和功能的喂料裝置,包括料斗I,料斗I是輸送裝置的前端產品,主要起到將蓬松物料輸送及打散的作用,該料斗I設置有投料口4和出料口5,以及從料斗I一側延伸至另一側的送料軸6,所述料斗I的一側上方設置為投料口4,另一側設置有出料口 5,所述送料軸6對應投料口 4該側的部分設置有螺旋狀的推料葉片9,對應出料口 5該側的部分設置有打散齒1。
[0019]物料從所述投料口4進入料斗I,所述推料葉片9的螺旋方向與送料軸6的轉動方向相適配從而實現(xiàn)將物料從料斗I投料口 4的一側推送到料斗I出料口 5的另一側。
[0020]作為可選的實施例,實現(xiàn)物料的均勻混合和打散。所述推料葉片9的外徑為300-600mm,內徑為200-400mm,所述推料葉片9的節(jié)距200-500mm,葉片高為50-200mm、切口角度15-30 度。
[0021]為了實現(xiàn)均勻打散的目的,同時減少打散齒10的磨損,在松散生物質廢料的同時,還可以推送生物質廢料,所述打散齒10為固定在送料軸6上的圓柱狀打散齒或者圓錐狀打散齒。所述打散齒10為繞送料軸6螺旋狀布置的圓柱狀打散齒或者圓錐狀打散齒。
[0022]進一步,所述料斗I上設置有網格狀柵欄,在投料時可以提前對物料進行松散,阻隔其他雜質。
[0023]生物質廢料經投料口4進入料斗I,所述推料葉片9的螺旋方向與送料軸6的轉動方向相適配,送料軸6在動力裝置的驅動下,帶動推料葉片9推送物料,將物料從料斗I左側投料口 4推送到料斗I右側的出料口 5,對應出料口 5的送料軸6上有打散齒10,經打散齒10打散的生物質廢料,松散均勻地落入對應設置在料斗I的出料口 5處。從而方便輸送帶將生物質廢料輸送到后續(xù)發(fā)酵工序。
[0024]減少打散齒10工作時的阻力。根據(jù)生物質廢料的尺寸,優(yōu)選的推料葉片9參數(shù)設定為:推料葉片9的外徑為450mm,內徑為300mm,推料刀片的節(jié)距400mm,葉片高為75mm、切口角度20度時推送物料的效率較高。推料葉片9和打散齒10在所述送料軸6徑向方向上所占的長度比例設定為3:1時,能較好的配合生物質廢料的推送和打散。尤其適用于蓬松物料的輸送。
[0025]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進行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帶混和功能的喂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I),該料斗(I)設置有投料口(4)和出料口(5),以及從料斗(I)一側延伸至另一側的送料軸(6),所述料斗(I)的一側上方設置為投料口( 4),另一側設置有出料口( 5 ),所述送料軸(6 )對應投料口( 4)該側的部分設置有螺旋狀的推料葉片(9),對應出料口( 5)該側的部分設置有打散齒(10)。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混和功能的喂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葉片(9)的螺旋方向與送料軸(6)的轉動方向相適配從而實現(xiàn)將物料從料斗(I)投料口(4)的一側推送到料斗(I)出料口(5)的另一側。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帶混和功能的喂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葉片(9)的外徑為300-600mm,內徑為200-400mm,所述推料葉片(9)的節(jié)距200-500mm,葉片高為50-200mm、切 口角度 15-30 度。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混和功能的喂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齒(10)為固定在送料軸(6)上的圓柱狀打散齒或者圓錐狀打散齒。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帶混和功能的喂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齒(10)為繞送料軸(6)螺旋狀布置的圓柱狀打散齒或者圓錐狀打散齒。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混和功能的喂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葉片(9)和打散齒(1 )在所述送料軸(6 )軸向方向上所占的長度比例為3:1。
【文檔編號】B65G65/46GK205442077SQ201620198138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5日
【發(fā)明人】尋立之, 李定華, 尋庭樸, 李超
【申請人】長沙碧野生態(tài)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