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輸送設備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輸送帶。
背景技術:
輸送帶主要用于各礦山、冶金、鋼鐵、煤炭、水電、建材、化工糧食等企業(yè)的固體物料輸送。輸送帶一般由骨架、覆蓋層以及粘合層組成,其中,骨架主要用于輸送帶的導向、負載和延伸;覆蓋層主要用于保護骨架、保護輸送物料和增加摩擦系數(shù);粘合層主要用于使得骨架和覆蓋層之間具有良好的粘合強度。在輸送帶邊部,沒有骨架層支撐,僅有覆蓋膠的部分,該部位在輸送帶運轉過程中極易老化、分層甚至開裂,嚴重影響輸送帶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有效保護輸送帶的邊部,并且硫化過程中不造成壓板污染的輸送帶。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輸送帶,所述輸送帶包括依次排列的上無紡布層、上覆蓋層、骨架層、下覆蓋層和下無紡布層,輸送帶的兩側還設有邊膠層,所述邊 膠層的長度與輸送帶的厚度相同。
進一步,所述邊膠層的厚度為1.5±0.02mm。
進一步,所述邊膠層與上無紡布層、上覆蓋層、骨架層、下覆蓋層、下無紡布層之間為粘合。
進一步,所述骨架層包括中間膠層和位于中間膠層中的鋼絲繩。
進一步,所述邊膠層設有鋸齒面,所述鋸齒面與上覆蓋層和下覆蓋層相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的輸送帶兩側邊采用粘貼邊膠層,經(jīng)過硫化后,邊膠層與其余各層成為一體,避免骨架層暴露在外,同時避免輸送帶在使用過程中開裂分層;
2、本實用新型的輸送帶上下表面均設置無紡布層,避免硫化過程中覆蓋層與硫化壓板之間的直接接觸,不會造成硫化壓板的污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無紡布層,2—上覆蓋層,3—骨架層,4—鋼絲繩,5—下無紡布層,6—下覆蓋層,7—邊膠層,8—邊膠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本發(fā) 明的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它類同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一種輸送帶,所述輸送帶包括依次排列的上無紡布層1、上覆蓋層2、骨架層3、下覆蓋層6和下無紡布層5,輸送帶的兩側還設有邊膠層7和邊膠層8,所述邊膠層7或邊膠層8的長度與輸送帶的厚度相同,以達到保護各個層面不開裂的目的。所述邊膠層7或邊膠層8與上無紡布層1、上覆蓋層2、骨架層3、下覆蓋層6、下無紡布層5之間為粘合,邊膠層7和邊膠層8設有鋸齒面,鋸齒面與上覆蓋層2和下覆蓋層6相對,即在進行硫化步驟前,在輸送帶的側面涂上膠糊,然后將邊膠層7和邊膠層8粘貼在輸送帶的側面進行硫化,硫化后,各個層連接成為整體,鋸齒面能夠增加邊膠層與覆蓋層之間的結合力,使兩者結合更牢固,所述邊膠層7或邊膠層8的厚度為1.5±0.02mm,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為1.5mm,過厚會造成成本的增加,并且增加硫化難度,過薄則不能有效保護輸送帶的側面。所述骨架層3包括中間膠層和位于中間膠層中的鋼絲繩4,鋼絲繩4在骨架層3內均勻排列。所述上無紡布層1或下無紡布層5的厚度為0.2-0.8mm,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為0.5mm,覆蓋層為橡膠,在進行硫化時,橡膠常會粘在硫化壓板上,造成不能連續(xù)進行硫化操作,在輸送帶的上下表面各鋪設一層無紡布層,能夠有效避免覆蓋層與硫化壓板的粘連。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jīng)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