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卡片處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對卡片進行規(guī)定處理的卡片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對具有磁性條紋的磁性卡片或具有IC接點的IC卡片等的卡片進行規(guī)定處理的卡片處理裝置用于金融終端裝置等。作為這種卡片處理裝置,我們已知有如下卡片發(fā)行裝置,其具有對卡片進行磁性信息等記錄、再生的讀卡部;將卡片重疊多張收納的多個卡片層疊部;從這些卡片層疊部中取出卡片進行輸送的卡片取出移動部,從多種卡片中發(fā)行用戶所選擇的卡片(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
在專利文獻I記載的卡片發(fā)行裝置中,多個卡片層疊部和卡片取出移動部被一體地裝入在輔助框架中。另外,裝入輔助框架中的多個卡片層疊部及卡片取出移動部、讀卡部被載放在卡片發(fā)行裝置的本體底座部上。
在該卡片發(fā)行裝置中,滑架向從配置成一排鄰接的多個卡片層疊部中選擇的卡片層疊部的位置移動,并從該卡片層疊部取出卡片。從卡片層疊部取出的卡片通過滑架而被輸送到讀卡部,從讀卡部向外部發(fā)行。
專利文獻I :日本專利特開2000 — 82116號公報
近年來,卡片發(fā)行裝置所使用的金融終端裝置等的產(chǎn)品正多樣化。因此,市場上正在尋求能滿足多樣化的金融終端裝置等的規(guī)格的卡片發(fā)行裝置和具有符合多樣化的金融終端裝置等的外形的卡片發(fā)行裝置。
但是,在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卡片發(fā)行裝置中,多個卡片層疊部和卡片取出移動部被一體地裝入于輔助框架。因此,在對卡片層疊部的數(shù)目進行增減、或卡片層疊部相對于卡片取出移動部的配置進行變更的場合,必須對輔助框架的結構自身重新討論。其結果,在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卡片發(fā)行裝置中,在要對布置進行變更時,必須重新設計裝置整體,產(chǎn)生了設計花費時間且設計成本增大的問題。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容易變更布置的結構的卡片處理裝置。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卡片處理裝置具有對卡片進行規(guī)定處理的卡片處理部;將卡片重疊多張收納的卡片層疊部;在卡片處理部與卡片層疊部之間輸送卡片的卡片輸送部,卡片層疊部作為模塊而可從卡片輸送部分離。
在本發(fā)明的卡片處理裝置中,卡片層疊部作為模塊而可從卡片輸送部分離。即,卡片層疊部作為功能集中的I個部分而可從卡片輸送部分離。因此,對卡片輸送部可自由地配置卡片層疊部。其結果,本發(fā)明的卡片處理裝置容易變更布置。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卡片處理裝置具有對卡片進行規(guī)定處理的卡片處理部;將卡片重疊多張收納的卡片層疊部;在卡片處理部與卡片層疊部之間輸送卡片的卡片輸送部;至少載放卡片層疊部和卡片輸送部的本體底座部,卡片層疊部作為模塊而載放在本體底座部上。
在本發(fā)明的卡片處理裝置中,卡片層疊部作為模塊而載放在本體底座部上。S卩,卡片層疊部作為功能集中的I個部分而載放在本體底座部上。因此,本體底座部上的卡片層疊部的配置變更變得容易。其結果,本發(fā)明的卡片處理裝置中,容易變更布置。
具體地說,所述卡片層疊部最好具有將所述卡片向所述卡片輸送部排出的卡片排出機構,此外,所述卡片層疊部具有可將大量卡片收納的盒、將該盒收納的盒架,所述卡片排出機構具有將收納于所述盒內(nèi)的卡片向卡片輸送部排出的送出機構、載放所述盒的載放部、對所述卡片輸送部的位置進行檢測的檢測機構,若構成為將所述送出機構、載放部和檢測機構安裝在所述盒架上,則可將所述卡片層疊部作為功能集中的I個部分而載放在本體底座部上。
該場合,對于所述 盒架,最好設成,構成所述送出機構的驅動電動機安裝在所述載放部的下側,同時設置輸送爪,被所述驅動電動機移動而將收納于所述盒內(nèi)的卡片向所述卡片輸送部輸送。在所述盒架上安裝有通過連接器與卡片發(fā)行裝置的主控制基板連接的控制基板,通過該控制基板和所述主控制基板之間進行信號的授受,所述卡片層疊部在所述卡片發(fā)行裝置中可起到I個集中的功能。
在本發(fā)明中,卡片層疊部最好具有將卡片向卡片輸送部排出的卡片排出機構。若作成這種結構,卡片輸送部就不必進入卡片層疊部的內(nèi)部獲取卡片。因此,不必高精度地保證卡片層疊部和卡片輸送部的相對位置精度。其結果,卡片層疊部的模塊化變得容易。另外,卡片輸送部的結構變得簡單化,卡片輸送部的模塊化也容易。在該場合,所述卡片層疊部最好由多個卡片層疊部構成,所述多個卡片層疊部與所述卡片輸送部鄰接配置。
在本發(fā)明中,所述卡片輸送部在2個側板間具有被保持成可在所述多個卡片層疊部鄰接配置的方向上移動的所述滑架;使該滑架在所述多個卡片層疊部鄰接配置的方向上移動的卡片輸送機構,所述卡片輸送機構可構成為,使所述滑架移動用的電動機設在所述2個側板間。
在本發(fā)明中,所述卡片輸送部最好具有將利用所述卡片排出機構從所述卡片層疊部排出的所述卡片拉入的拉入機構,該拉入機構最好具有將卡片拉入到所述滑架的內(nèi)部或者將該滑架內(nèi)部的卡片送出用的驅動滾輪;配設成與該驅動滾輪相對的從動滾輪;對所述驅動滾輪進行驅動用的驅動電動機。采用這種結構,可將所述卡片輸送部作為功能上集中的I個部分而載放在本體底座部上。另外,所述卡片輸送部具有對所述拉入機構進行驅動控制的控制基板,該控制基板通過連接器而與卡片發(fā)行裝置的主控制基板連接,從而所述卡片輸送部與所述主控制基板進行信號的授受,可在所述卡片發(fā)行裝置中起到I個集中的功能。
此外,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卡片處理裝置具有對卡片進行規(guī)定處理的卡片處理部;將卡片重疊多張收納的卡片層疊部;在卡片處理部與卡片層疊部之間輸送卡片的卡片輸送部,其特點是,卡片層疊部具有將卡片向卡片輸送部排出的卡片排出機構。
在本發(fā)明的卡片處理裝置中,卡片層疊部具有將卡片向卡片輸送部排出的卡片排出機構。因此,卡片輸送部不必進入到卡片層疊部的內(nèi)部來獲取卡片,不必高精度地保證卡片層疊部與卡片輸送部的相對位置精度。因此,卡片層疊部和卡片輸送部的模塊化變得容易。其結果,卡片層疊部和卡片輸送部的配置變更變得容易,卡片處理裝置的布置變更變得容易。
在本發(fā)明中,最好卡片層疊部處的卡片的排出方向與卡片輸送部對卡片的輸送方向正交。采用這種結構,在與卡片輸送部鄰接的狀態(tài)下,可配置更多的卡片層疊部。因此, 可利用卡片層疊部收納更多的卡片,或收納更多種類的卡片。
在本發(fā)明中,卡片層疊部與卡片處理部最好分別配置在與卡片輸送部對卡片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卡片輸送部的一側和另一側。采用這種結構,可在卡片的輸送方向獲得卡片處理裝置的小型化。
在本發(fā)明中,卡片輸送部最好具有將利用卡片排出機構從卡片層疊部排出的卡片拉入的拉入機構。采用這種結構,由于能可靠地將卡片拉入卡片輸送部的內(nèi)部,故能可靠地防止卡片輸送時卡片與卡片層疊部的干涉。
在本發(fā)明中,最好卡片輸送部具有搭載有拉入機構的至少一部分的滑架,卡片層疊部具有對滑架的位置進行檢測用的檢測機構。采用這種結構,即使對模塊化后的卡片層疊部的配置進行各種變更,也能可靠地進行搭載有拉入機構的滑架與卡片層疊部的位置對準。因此,從卡片層疊部可將卡片可靠地交接到卡片輸送部。
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的卡片處理裝置中的布置容易變更。
圖I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形態(tài)I的卡片處理裝置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圖I的盒的立體圖,(A)表示關閉后的狀態(tài),⑶表示打開后的狀態(tài)。
圖3是從圖I的紙面里側表示盒架的立體圖。
圖4是從側面說明圖3的盒架的送出機構的結構的說明圖。
圖5是從正面說明圖3的盒架的送出機構的結構的說明圖。
圖6是表示圖4的輸送爪的圖,(A)是后視圖,(B)是側視圖。
圖7是表不圖3的載放部的俯視圖。
圖8是從圖I的紙面跟前側表示卡片輸送部的立體圖。
圖9是從圖I的紙面里側表示卡片輸送部的立體圖。
圖10是從正面說明圖8的卡片輸送部的卡片輸送機構的說明圖。
圖11是從正面說明圖8的卡片輸送部的拉入機構的說明圖。
圖12是從側面說明圖8的卡片輸送部的拉入機構的說明圖。
圖13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形態(tài)I的變形例的卡片發(fā)行裝置的立體圖。
圖14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形態(tài)2的卡片發(fā)行裝置的俯視圖。
圖15是表示圖14的卡片發(fā)行裝置的側視圖。
圖16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形態(tài)3的卡片發(fā)行裝置的立體圖。
圖17是表示圖16的卡片發(fā)行裝置的俯視圖。
圖18是從圖17的E — E方向表示卡片發(fā)行裝置的側視圖。
圖19是表示圖17的卡片旋轉部的圖,(A)是表示安裝構件向一方向傾斜后狀態(tài)的圖,(B)是表示安裝構件向另一方傾斜后狀態(tài)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jù)
用于實施本發(fā)明的最佳實施形態(tài)。
(實施形態(tài)I)
圖I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形態(tài)I的卡片處理裝置I立體圖。
本形態(tài)的卡片處理裝置I是對記錄有規(guī)定信息的卡片2進行發(fā)行的卡片發(fā)行裝置。因此,下面將本形態(tài)的卡片處理裝置I陳述為卡片發(fā)行裝置I。該卡片發(fā)行裝置I如圖I所示,具有將信息記錄在卡片2上、及/或對記錄在卡片2上的信息進行再生的讀卡部3 ;收納有發(fā)行前的卡片2的3個卡片層疊部4 ;在讀卡部3和3個卡片層疊部4之間輸送卡片2的卡片輸送部5 ;將不要的卡片2(廢卡)收納的卡片廢棄部6。這些結構分別作為模塊而載放在大致矩形狀的本體底座部7上。即,這些結構分別作為功能集中的I個部分而載放在本體底座部7上。
下面,如圖I所示,將卡片發(fā)行裝置I的前后方向設為X方向,將卡片發(fā)行裝置I 的橫向設為Y方向,將卡片發(fā)行裝置I的高度方向設為Z方向。另外,將圖I中的卡片發(fā)行裝置I的里側設為Xl方向,將跟前側設為X2方向,將右側設為Yl方向,將左側設為Y2方向。并將由X方向和Y方向構成的平面設為XY平面,將由Y方向和Z方向構成的平面設為 YZ平面,將由Z方向和Y方向構成的平面設為ZX平面。
如圖I所示,讀卡部3載放在本體底座部7的X2方向端側且Yl方向端側。卡片輸送部5在讀卡部3的Xl方向側,與讀卡部3鄰接地載放在本體底座部7上。3個卡片層疊部4在卡片輸送部5的Xl方向側與卡片輸送部5鄰接地載放在本體底座部7上??ㄆ瑥U棄部6在讀卡部3的Y2方向側且卡片輸送部5的X2方向側并載放在本體底座部7上。
卡片2例如是表面形成有磁性條紋的磁卡、或表面固定有IC接點的接觸式IC卡、 或內(nèi)藏有通信用天線的非接觸式的IC卡等。
讀卡部3具有卡片2方記錄再生用的讀卡器9和載放讀卡器9的輔助底座部10。 在本形態(tài)中,讀卡部3是對卡片2進行規(guī)定處理的卡片處理部。
讀卡器9具有對卡片2進行記錄再生用的磁頭(未圖示)。另外,根據(jù)卡片2的種類,讀卡器9也可代替磁頭或在磁頭以外具有與非接觸IC卡進行通信用的天線(未圖示) 或IC接點(未圖示)等結構。該讀卡器9在X2方向具有在卡片發(fā)行裝置I上獲取卡片2 或對來自卡片發(fā)行裝置I的卡片2進行排出、進行發(fā)行的前面?zhèn)炔迦肟?11,在Xl方向端具有向卡片輸送部5排出卡片2或對來自卡片輸送部5的卡片2進行獲取的后面?zhèn)炔迦肟?12。
另外,讀卡器9具有向X方向輸送卡片2用的輸送機構。該輸送機構具有輸送卡片2的輸送滾輪(未圖示)。該輸送滾輪利用驅動電動機13和多個帶輪14、皮帶15而被旋轉驅動,將卡片2輸送。
輔助底座部10由薄鋼板等金屬板形成。該輔助底座部10具有將讀卡器9固定的上面部和將其本身固定在本體底座部7上的底面部。在輔助底座部10上,在上面部和底面部之間安裝有對讀卡器9進行控制的控制基板16。該控制基板16通過連接器(未圖示) 與卡片發(fā)行裝置I的主控制基板(未圖示)連接,從而,讀卡部3進行與主控制基板的信號授受,在卡片發(fā)行裝置I中發(fā)揮I個集中的功能。
卡片廢棄部6具有將不要的卡片2收納的廢棄箱17 ;載放廢棄箱17的輔助底座部18。
廢棄箱17形成為上面開口的長方體的箱狀。不要的卡片2向該廢棄箱17排出。 例如,在發(fā)行新卡片時,將不要的舊的卡片從卡片輸送部5排出,由廢棄箱17收納。
輔助底座部18與輔助底座部10相同,由薄鋼板等金屬板形成。在該輔助底座部 18的上面固定有廢棄箱17,輔助底座部18的下面固定在本體底座部7上。
(卡片層疊部的結構)
圖2是表示圖I的盒19的立體圖,(A)表示關閉后狀態(tài),(B)是打開后狀態(tài)。圖3 是從圖I的紙面里側表示盒架20的立體圖。圖4是從側面說明圖3的盒架20的送出機構 31結構的說明圖。圖5是從正面說明圖3的盒架20的送出機構31結構的說明圖。圖6是表不圖4的輸送爪45的不圖,(A)是后視圖,(B)是側視圖。圖7是表不圖3的載放部32 的俯視圖。
卡片層疊部4如圖I所示,具有收納有發(fā)行前的大量卡片2的盒19、收納盒19的盒架20。本形態(tài)的卡片發(fā)行裝置I如上所述,具有3個卡片層疊部4,3個卡片層疊部4如圖I所示,以等間距配置并互相沿Y方向鄰接。另外,3個卡片層疊部4可分別作為模塊單獨固定在本體底座部7上。即,3個盒架20可單獨固定在本體底座部7上。后述的控制基板43通過連接器(未圖示)與卡片發(fā)行裝置I的主控制基板(未圖示)連接,從而卡片層疊部4與主控制基板進行信號的授受,在卡片發(fā)行裝置I中起到I個集中的功能。
盒19如圖2所示,形成為縱向長且中空狀的大致長方體形狀。更具體地說,盒19 形成為,收納卡片2的部分的與盒19的XY平面平行的截面形狀為與卡片2的形狀對應的長方形。該盒19如圖2(B)所示,以配置在前面?zhèn)?X2方向側)且上面?zhèn)鹊闹лS21為旋轉中心,后面板22和上面板23和I個側面板(圖2 (A)中是里側的側面板)24構成一體進行旋轉。即,盒19從圖2(A)所示的關閉狀態(tài),以支軸21為旋轉中心,后部板22、上面板23和側面板24 —體旋轉,成為圖2(B)所示的打開狀態(tài)。
在圖2(B)所示的狀態(tài)下,發(fā)行前的卡片2被多張層疊在盒19的內(nèi)部,盒19收納有多張卡片2。在圖2(A)所示的狀態(tài)下,盒19的后面?zhèn)瓤衫描€匙等固定,當由鑰匙等固定時,盒19不容易打開。
在該盒19中,卡片2從形成于前面?zhèn)惹蚁露藗鹊拈_口部25向卡片輸送部5被送出(被排出)。在盒19的底面26上,如圖2 (B)所示,X方向細長的矩形的孔部26a在Z方向貫通。設在盒架20上的后述的輸送爪45進入該孔部26a,將盒19內(nèi)的卡片2向卡片輸送部5送出。
盒架20如圖3至圖5所示,形成為具有2個側面板27、27、前面板28和后面板29 的縱向長且中空狀的大致長方體形狀,而前面板28用于在X2方向側(前面?zhèn)?將側面板 27、27連接起來,后面板29用于在Xl方向側(后面?zhèn)?將側面板27、27連接起來。該盒架20包括將收納在盒19內(nèi)的卡片2向卡片輸送部5送出(排出)的送出機構31 ;載放盒19的載放部32 ;對構成卡片輸送部5的后述的滑架60的位置進行檢測的檢測機構33。 如圖3等所示,前面板28既可將I個盒架20的側面板27、27連接起來,也可如圖I所示, 一體形成3個盒架20的前面板28,并利用該前面板28將3個盒架20的側面板27、27 —體連接。
在2個側面板27、27的下端側的2個部位分別形成安裝在本體底座部7上的安裝部27a、27a。前面板28如圖3等所示,安裝了側面板27、27的高度方向的上半部分,該前面板28的下側開口。并且,從前面板28的下側的開口部分向X2方向送出卡片2。
如圖5及圖7所示,載放部32具有從X方向看到的形狀是大致L形且X方向形成為細長的第I載放構件34 ;從X方向看到的形狀為大致L形且X方向形成為細長的第2 載放構件35。該第I載放構件34和第2載放構件35如圖7所示,通過固定在第2載放構件35側面上的3根圓柱狀的安裝構件36和分別旋合在該安裝構件36上的3根螺釘37而一體化。一體化后的第I載放構件34和第2載放構件35如圖5所示,通過固定在第I載放構件34側面上的圓柱狀的安裝構件38及與安裝構件38旋合的螺釘39、固定在第2載放構件35側面上的圓柱狀的安裝構件40及與安裝構件40旋合的螺釘41而固定在側面板 27,27 上。
如圖7所示,在第2載放構件35上面35a的2個部位形成有向Y2方向凹陷的凹部35b、35b。更具體地說,在第2載放構件35上面35a的X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和Xl方向端的2個部位形成有凹部35b、35b。后述的輸送爪45在Z方向通過該凹部35b、35b。另外如圖5等所示,在第2載放構件35上,與上面35a大致平行地形成有將控制基板43固定的固定部35c,而控制基板43是用來對構成送出機構31的后述驅動電動機50進行驅動的。
如圖7所示,在2個凹部35b、35b之間,在第I載放構件34的上面34a和第2載放構件35的上面35a之間形成有沿Y方向具有規(guī)定寬度的間隙44。更具體地說,沿X方向細長地形成有在Y方向具有一定寬度的間隙44。后述的輸送爪45的固定部45c通過該間隙44。固定在第2載放構件35上的3根圓柱狀安裝構件36配置在對輸送爪45移動不妨礙的位置。
第I載放構件34的上面34a和第2載放構件35的上面35a呈I個平面地與XY 平面平行形成,成為盒19的載放面。即,形成于上面34a、35a上側的空間成為盒19的收納部。這些上面34a、35a在Z方向配置在前面板28下端的下側。當盒19載放在上面34a、 35a上時,間隙44和形成于盒19底面26的孔部26a在Z方向重合。
如圖4等所示,送出機構31包括將收納于盒19內(nèi)的卡片2向卡片輸送部5輸送的輸送爪45 ;固定有輸送爪45的鏈條46 ;與鏈條46嚙合掛設的2個鏈輪47、47 ;分別固定有鏈輪47、47的2根旋轉軸48、48 ;固定在2根旋轉軸48、48中的I根旋轉軸48 —個軸端上的帶輪49 ;步進電動機等的驅動電動機50 ;固定在驅動電動機50的輸出軸前端側的帶輪51 ;掛設在帶輪49、51上的皮帶52。該送出機構31相當于將卡片2向卡片輸送部5排出的卡片排出機構。在圖5中,為了方便,省略了輸送爪45和鏈條46的圖不。
如圖5所示,驅動電動機50在盒架20的下端固定在一方(Yl方向側)的側面板 27的內(nèi)側。驅動電動機50的輸出軸向固定有驅動電動機50的側面板27的外側(Yl方向側)突出。
如圖5所示,2根旋轉軸48、48通過固定在第I載放構件34側面的軸承54、54(圖 5中僅圖不一方的軸承54)和固定在第2載放構件35側面的軸承55、55(圖5中僅圖不一方的軸承55)而可旋轉地保持在第I載放構件34及第2載放構件35上。更具體地說,在向X方向保持有規(guī)定間隔的狀態(tài)下,2根旋轉軸48、48配置成大致相同的高度。2根旋轉軸48,48中配置在X2方向側的旋轉軸48的軸端向固定有驅動電動機50的側面板27的外側 (Yl方向側)突出。并且,在該突出部上固定有帶輪49。
如圖5所示。鏈輪47、47以分別固定在旋轉軸48、48上的狀態(tài)配置在第I載放構件34的側面和第2載放構件35的側面之間。
如圖6所示,輸送爪45具有形成有抵接部45a的卡片送出部45b,該抵接部45a 與收納在盒19內(nèi)的卡片2的Xl方向端抵接;以及固定在鏈條46上的固定部45c。該輸送爪45從X方向看到的形狀是大致L形狀。S卩,在輸送爪45中,配置在上側的卡片送出部 45b的寬度比配置在下側的固定部45c寬。
卡片送出部45b可向Z方向通過形成于第2載放構件35的上面35a的凹部35b、 35bο另外,卡片送出部45b可向Z方向通過形成于盒19的底面26的孔部26a,并可在孔部26a內(nèi)向X2方向移動。S卩,卡片送出部45b的Y方向的寬度小于凹部35b、35b的凹陷量及孔部26a的Y方向的寬度。而固定部45c可在形成于第I載放構件34的上面34a和第 2載放構件35的上面35a之間的間隙44中向X2方向移動。即,固定部45c的Y方向的寬度小于間隙44的Y方向的寬度。
如此,固定在鏈條46上的輸送爪45隨著鏈輪47、47的旋轉而向上通過形成于Xl 方向端的一方凹部35b,并來到第I載放構件34的上面34a及第2載放構件35的上面35a 的上方,卡片送出部45b在向上面34a、35a的上側突出的狀態(tài)下向X2方向移動。另外,輸送爪45向下通過另一方凹部35b,隱蔽到上面34a、35a的下側。當卡片送出部45b在向上面34a、35a的上側突出的狀態(tài)下向X2方向移動時,抵接部45a抵接在被收納于盒19最下面的卡片2的Xl方向端上,就將卡片2向X2方向送出。
如圖3所示,檢測機構33包括具有發(fā)光元件及受光元件(未圖示)的感光傳感器 56和固定 有感光傳感器56的基板57?;?7通過未圖示的連接器而與控制基板43連接。 該檢測機構33在盒架20的前面?zhèn)?X2方向側)固定在一方(Yl方向側)的側面板27上。
(卡片輸送部的結構)
圖8是從圖1的紙面跟前側表示卡片輸送部5的立體圖。圖9是從圖1的紙面里側表示卡片輸送部5的立體圖。圖10是從正面說明圖8的卡片輸送部5的卡片輸送結構 62的說明圖。圖11是從正面說明圖8的卡片輸送部5的拉入機構61的說明圖。圖12是從側面說明圖8的卡片輸送部5的拉入機構61的說明圖。
如圖8等所示,卡片輸送部5具有與ZX平面平行形成、以沿Y方向保持規(guī)定間隔的狀態(tài)配設的2個側板59、59 ;在2個側板59、59之間向Y方向移動的滑架60。另外,卡片輸送部5如圖10至圖12所示,具有將從讀卡部3排出的卡片2或從卡片層疊部4送出的 (排出)的卡片2拉入到滑架60內(nèi)部的拉入機構61 ;將拉入到滑架60內(nèi)部的卡片2與滑架60 —起向Y方向移動的卡片輸送機構62。該卡片輸送部5具有對拉入機構61和卡片輸送機構62進行驅動控制的控制基板(未圖示)。并且,該控制基板通過連接器(未圖示) 而與卡片發(fā)行裝置I的主控制基板(未圖示)連接,從而卡片輸送部5與主控制基板進行信號的授受,在卡片發(fā)行裝置I之中起到I個集中的功能。拉入機構61兼作將卡片2向讀卡部3和卡片廢棄部6送出的送出機構。
側板59、59如圖8等所示,從X方向看到的形狀形成為大致L形狀。該側板59、59 的下端側是固定在本體底座部7上的固定部。
如圖9及圖10所不,卡片輸送機構62具有一端固定在一方側板59上、另一端固定在另一方側板59上的細長且圓柱狀的2個導向軸63、63 ;安裝在將2個側板59、59連接起來的連接板64上的2個帶輪65、65 ;步進電動機等的驅動電動機66 ;固定在驅動電動機 66的輸出軸上的帶輪67 ;掛設在2個帶輪65、65及帶輪67上的皮帶68 ;對皮帶68的張緊進行調(diào)整的張緊滾輪69。在圖10中,省略了連接板64的圖示。
2個導向軸63、63的一方的導向軸63兩端固定在側板59、59的上端側且Xl方向端側,另一方的導向軸63的兩端固定在側板59、59的上端側且X2方向端側。在該導向軸 63、63上插通有2個2個地安裝在構成滑架60的后述各側板70、70上的滑動構件71。SP, 在導向軸63、63上,插通有安裝在一方的側板70上的滑動構件71和安裝在另一方的側板 70上的滑動構件71的2個滑動構件71。利用該滑動構件71,滑架60就可沿著導向軸63、 63向Y方向滑動移動。
連接板64在Xl方向端側且下側將側板59、59連接。2個帶輪65、65的一方的帶輪65可旋轉地安裝在連接板64的Yl方向端側且上端側,另一方的帶輪65可旋轉地安裝在連接板64的Y2方向端側且上端側。驅動電動機66在連接板64的Y2方向端側固定在另一方的帶輪65的下側。另外,驅動電動機66固定在連接板64上,且使驅動電動機66的輸出軸從連接板64向Xl方向突出。
皮帶68的一部分固定在滑架60上。因此,當驅動電動機66旋轉驅動時,滑架60 與皮帶68 —起向Y方向移動。
滑架60具有與ZX平面平行形成的2個側板70、70。該2個側板70、70通過未圖示的固定構件在Y方向以保持規(guī)定間隔的狀態(tài)被固定,從而形成滑架60的骨架。
拉入機構61具有將從讀卡部3等排出的卡片2拉入滑架60內(nèi)部、或將滑架60 內(nèi)部的卡片2送出到讀卡部3等的2個驅動滾輪72、72 ;配設成與驅動滾輪72、72的上側分別相對的從動滾輪73、73 ;與驅動滾輪72、72 —體形成的帶輪74、74 ;將動力傳遞給動力 74,74的皮帶75 ;與帶輪74、74 —起掛設皮帶75的帶輪76 ;與帶輪76 —起旋轉的長方狀的旋轉軸77 ;固定在旋轉軸77的一端上的帶輪78 ;步進電動機等的驅動電動機79 ;固定在驅動電動機79的輸出軸上的帶輪80 ;掛設在帶輪78和帶輪80上的皮帶81。拉入機構61 如圖12所示,具有對皮帶75的張緊進行調(diào)整的張緊滾輪82。
如圖11等所示,驅動電動機79固定在配置于Yl方向側的側板59的下端側。驅動電動機79的輸出軸向固定有該驅動電動機79的側板59的外側(Yl方向側)突出。
旋轉軸77在驅動電動機79的上側可旋轉地保持在2個側板59、59上。更具體地說,旋轉軸77通過其兩端支承在分別固定于側板59、59的軸承83、83上而可旋轉地保持在側板59、59上。另外如圖11等所示,旋轉軸77中支承在軸承83、83上的部分形成為圓柱狀,之間的部分形成為六角柱狀。通過作成這種結構,通過帶輪78、80及皮帶81從驅動電動機79傳遞到旋轉軸77的動力就可傳遞給帶輪76。帶輪78固定在旋轉軸77的Yl方向端上。
帶輪76形成為大致圓筒狀,旋轉軸77插通在其內(nèi)周側。在本形態(tài)中帶輪76的內(nèi)周側從Y方向看,形成為比旋轉軸77的外形稍大的六角形。因此,旋轉軸77旋轉時,帶輪76也旋轉。另外,帶輪76構成滑架60的一部分,帶輪76的內(nèi)周側可與旋轉軸77滑動。 即,帶輪76沿著旋轉軸77向Y方向滑動移動。
驅動滾輪72、72及與驅動滾輪72、72形成一體的帶輪74、74被搭載在滑架60上。 更具體地說,如圖8和圖11等所示,驅動滾輪72、72及帶輪74、74可旋轉地保持在將兩端固定于2個側板70、70的固定軸84、84上。S卩,驅動滾輪72、72及帶輪74、74內(nèi)藏有軸承。
從動滾輪73、73也搭載在滑架60上。更具體地說,如圖8及圖9所示,在2個側板70、70上固定有固定軸85、85的兩端。并且在該固定軸85、85上的前端側,可擺動地保持有桿構件86、86的基端側,而桿構件86、86可分別保持可旋轉的從動帶輪73、73。桿構件86、86受到未圖示的施力構件的施力,以使保持在前端側的從動滾輪73、73受到朝向其分別相對的驅動滾輪72、72的方向的施力。
如圖12所示,2個驅動滾輪72、72及從動滾輪73、73,以利用二對驅動滾輪72和從動滾輪73可將取入到滑架60內(nèi)部的卡片2的至少兩端夾持的間隔(X方向的間隔)配置。
如此,在拉入機構61中,當驅動電動機79旋轉時,驅動滾輪72、72就旋轉。并且, 從讀卡部3等排出的卡片2被驅動滾輪72、72和向驅動滾輪72、72方向受到施力的從動滾輪73、73拉入滑架60內(nèi) 部。另外,滑架60內(nèi)部的卡片2利用驅動滾輪72、72和從動滾輪 73、73被送到讀卡部3等。
滑架60如圖8及圖9所示,具有將卡片2的X方向端合理地向滑架60內(nèi)部導向用的2個導向部87、87 ;利用檢測機構33對滑架60的位置進行檢測用的檢測板88。而在側板70、70上,形成有將卡片2的Y方向的兩個側面合理地向滑架60內(nèi)部導向用的導向部 70ao
在導向部87、87中,分別2個2個地固定在側板79、70上的平板狀的導向板配置成與卡片2的厚度對應地在高度方向保持規(guī)定間隔的狀態(tài)。另外,在導向部87、87的X方向兩端部,2個導向板的間隔向X方向外側逐漸擴大,以可將卡片2適當?shù)貙虻交?0的內(nèi)部(參照圖8及圖9)。
導向部70a形成在2個側板70、70的各自X方向兩端。即,如圖8及圖9所示,在本形態(tài)的滑架60上形成有4個導向部70a。該導向部70a分別從側板70、70的X方向兩端向Y方向外側打開形成。
檢測板88形成為平板狀。該檢測板88如圖9所示,與XY平面平行地固定在滑架 60的Xl方向端側且下端側。另外,檢測板88從滑架60向Xl方向突出。
(卡片發(fā)行裝置的大致動作)
下面說明上述那樣結構的卡片發(fā)行裝置I的大致動作的例子。以下說明的大致動作是卡片發(fā)行裝置I的大致動作的一個例子,卡片發(fā)行裝置I的動作不限定于如下說明的動作。
首先,例如對在3個盒19內(nèi)分別收納有不同種類的卡片2的卡片發(fā)行裝置I的卡片2的發(fā)行動作進行說明。
當為了發(fā)行規(guī)定的卡片2而從搭載有卡片發(fā)行裝置I的金融終端裝置等的上位裝置發(fā)出卡片發(fā)行指令時,滑架60就向收納有規(guī)定卡片2的盒19的位置移動。更具體地說, 驅動電動機66進行旋轉驅動,滑架60產(chǎn)生移動。另外,利用固定在應使滑架60停止的盒架20前面?zhèn)鹊臋z測機構33檢測出設在滑架60上的檢測板88時,滑架60停止。
當滑架60停止時,送出機構31將收納在盒19最下面的卡片2向滑架60送出。更具體地說,隨著驅動電動機50的旋轉驅動,輸送爪45的抵接部45a與收納在盒19最下面的卡片2的Xl方向端抵接,將卡片2向X2方向送出。
當卡片2被送出后,滑架60的拉入機構61將該卡片2拉入到滑架60的內(nèi)部。更具體地說,隨著驅動電動機79的旋轉驅動而進行旋轉的驅動滾輪72、72和從動構件73、73 將卡片2拉入滑架60的內(nèi)部。
當卡片2被拉入滑架60內(nèi)部后,根據(jù)需要,滑架60移動到讀卡器9的位置。滑架 60移動到讀卡器9時,滑架60的拉入機構61將卡片2向讀卡器9送出。更具體地說,隨著驅動電動機79的旋轉驅動而旋轉的驅動滾輪72、72和從動滾輪73、73從滑架60的內(nèi)部將卡片2送向讀卡器9的后面?zhèn)炔迦肟?12。
當從滑架60內(nèi)部將卡片2送向后面?zhèn)炔迦肟?12時,讀卡器9的輸送機構就將卡片2向前面?zhèn)炔迦肟?11輸送。在從后面?zhèn)炔迦肟?12輸送到前面?zhèn)炔迦肟?11為止的期間將規(guī)定的信息記錄在卡片2上。記錄有規(guī)定信息的卡片2從前面?zhèn)炔迦肟?11發(fā)行(排出)。
下面對不要的卡片2的廢棄動作進行說明。
當從讀卡器9的前面?zhèn)炔迦肟?11插入卡片2時,讀卡器9的輸送機構在將卡片2 輸送到后面?zhèn)炔迦肟?12為止的期間再生被記錄在卡片2上的規(guī)定信息。并且,若判別為插入的卡片2是不需要的卡片時,讀卡器9的輸送機構就從后面?zhèn)炔迦肟?12將卡片2向預先待機在規(guī)定位置的滑架60排出。
當卡片2被排出后,滑架60的拉入機構61將該卡片2拉入到滑架60的內(nèi)部。當卡片2被拉入后,滑架60就移動到廢棄箱17的位置。然后,滑架60的拉入機構61向廢棄箱17送出卡片2。根據(jù)需要,通過上述的動作,發(fā)行新的卡片2。
(本形態(tài)的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形態(tài)的卡片發(fā)行裝置I中,讀卡部3、卡片層疊部4、卡片輸送部5 及卡片廢棄部6作為模塊被載放在本體底座部7上。即,這些結構分別作為功能集中的I 個部分而被載放在本體底座部7上。因此,卡片層疊部4可從卡片輸送部5分離。因此,相對于卡片輸送部5,可自由地配置卡片層疊部4。另外,可在本體底座部7上容易地變更讀卡部3、卡片層疊部4、卡片輸送部5及卡片廢棄部6的配置。因此,在本形態(tài)的卡片發(fā)行裝置I中,容易變更各構成的布置。
在本形態(tài)中,盒架20具有向卡片輸送部5將卡片2排出的送出機構31。因此,不必在卡片輸送部5上設置進入到盒架20的內(nèi)部獲取卡片2用的機構。因此,不必高精度地保證卡片層疊部4與卡片輸送部5的相對位置精度。其結果,卡片層疊部4的模塊化變得容易。另外,可將卡片輸送部5的結構簡單化,卡片輸送部5的模塊化也變得容易。因此, 容易變更卡片發(fā)行裝置I的布置。
在本形態(tài)中,卡片2從盒架20的排出方向與卡片輸送部5對卡片2的輸送方向 (滑架60的移動方向)正交。因此,在X方向與卡片輸送部5鄰接的狀態(tài)下,可配置更多的卡片層疊部4。因此,通過配設多個盒19,可收納許多卡片2,或收納更多種類的卡片2。
在本形態(tài)中,卡片層疊部4配置成與卡片輸送部5的Xl方向側鄰接,讀卡部3配設成與卡片輸送部5的X2方向側鄰接。因此,在Y方向,卡片發(fā)行裝置I可獲得小型化。
在本形態(tài)中,卡片輸送部5具有將從盒架20送出的卡片2拉入滑架60內(nèi)部的拉入機構61。因此,能可靠地將卡片2拉入滑架60的內(nèi)部。其結果,能可靠地防止卡片輸送時的卡片2和卡片層疊部4的干涉。
在本形態(tài)中,盒架20具有用于檢測滑架60位置的檢測機構33。因此,即使將模塊化后的卡片層疊部4的配置進行各種變更,也能可靠地進行搭載有拉入機構61的滑架60 與盒架20的位置對準。因此,能從卡片層疊部4可靠地將卡片2交接到卡片輸送部5。
(實施形態(tài)I的變形例)
上述實施形態(tài)I的卡片發(fā)行裝置I具有3個卡片層疊部4。但是,卡片層疊部4的數(shù)量不限定于3個,例如如圖13所示的卡片發(fā)行裝置101那樣,也可具有5個卡片層疊部 4。另外,卡片發(fā)行裝置的卡片層疊部4的數(shù)量既可是I個、2個或4個,也可是6個以上。
(實施形態(tài)2)
圖14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形態(tài)2的卡片發(fā)行裝置201的俯視圖。圖15是表示圖14 的卡片發(fā)行裝置201的側視圖。
實施形態(tài)2的卡片發(fā)行裝置201具有延長輸送部206和沒有卡片廢棄部6這兩點不同于實施形態(tài)I的卡片發(fā)行裝置I。另外,載放有讀卡部3和卡片層疊部4等的本體底座部207的形狀以及本體底座部207上的各構成的配置不同。下面,以與實施形態(tài)I的卡片發(fā)行裝置I不同的結構為中心說明本形態(tài)的卡片發(fā)行裝置201的結構。在卡片發(fā)行裝置 201中,除了上述結構以外的結構是與實施形態(tài)I的卡片發(fā)行裝置I相同的,故對于相同的結構,標上相同的符號而省略或簡化其說明?;蛘撸瑢τ谂c卡片發(fā)行裝置I相同的結構,省略其圖示和說明。
如圖14所示,本形態(tài)的卡片發(fā)行裝置201具有讀卡部3、卡片層疊部4、卡片輸送部5和延長輸送部206。這些結構分別作為模塊而載放在本體底座部207上。
如圖14所示,本體底座部207形成為大致L形狀。更具體地說,本體底座部207形成為X2方向側的部分的Y方向寬度比Xl方向側部分的Y方向的寬度狹窄的大致L形狀。 通過如此形成,可將搭載有卡片發(fā)行裝置201的金融終端裝置等的上位裝置的結構配置成在Yl方向與Y方向的寬度變窄的本體底座部207的X2方向側的部分鄰接。
如圖14所示,讀卡部3載放在本體底座部207的X2方向端側。延長輸送部206 在讀卡部3的Xl方向側與讀卡部3鄰接地載放在本體底座部207上。卡片輸送部5在延長輸送部206的Xl方向側與延長輸送部206鄰接地載放在本體底座部207上。3個卡片層疊部4在卡片輸送部5的Xl方向側與卡片輸送部5鄰接地載放在本體底座部207上。
延長輸送部206將從讀卡器9的后面?zhèn)炔迦肟?12向Xl方向排出的卡片2輸送到卡片輸送部5,并將從卡片輸送部5向X2方向送出的卡片2輸送到讀卡器9的后面?zhèn)炔迦肟?12。更具體地說,如圖14所示,具有將卡片2輸送用的4個輸送滾輪210。該輸送滾輪 210由驅動電動機211 (參照圖15)、帶輪212和皮帶213等旋轉驅動。該延長輸送部206 具有對驅動電動機211進行驅動控制的控制基板(圖示省略)。并且,該控制基板通過連接器(圖示省略)而與卡片發(fā)行裝置201的主控制基板(圖示省略)連接,延長輸送部206 與主控制基板進行信號的授受,在卡片發(fā)行裝置201中起到I個集中的功能。在實施形態(tài) 2中,延長輸送部206成為對卡片2進行規(guī)定處理的卡片處理部。
如此構成的卡片發(fā)行裝置201也可獲得與上述實施形態(tài)I的卡片發(fā)行裝置I同樣的效果。
(實施形態(tài)3)
圖16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形態(tài)3的卡片發(fā)行裝置301的立體圖。圖17是表示圖16 的卡片發(fā)行裝置301的俯視圖。圖18是從圖17的E — E方向表示卡片發(fā)行裝置301的側視圖。圖19是表示圖17的卡片旋轉部305的示圖,圖(A)是表示安裝構件313向一方向傾斜的狀態(tài),圖(B)是表示安裝構件313向另一方向傾斜的狀態(tài)。
實施形態(tài)3的卡片發(fā)行裝置301具有5個卡片層疊部4、具有卡片旋轉部305和卡片廢棄部306配置在本體底座部307下側這三點,不同于實施形態(tài)I的卡片發(fā)行裝置I。 下面,以與實施形態(tài)I的卡片發(fā)行裝置I不同的結構為中心說明本形態(tài)的卡片發(fā)行裝置301 的結構。在卡片發(fā)行裝置301中,除了上述結構以外的結構與實施形態(tài)I的卡片發(fā)行裝置I 相同,故對于相同的結構,標上相同的符號而省略或簡化其說明?;蛘?,對于與卡片發(fā)行裝置I相同的結構,省略其圖不和說明。
如圖16至圖18所示,本形態(tài)的卡片發(fā)行裝置301具有讀卡部3 ;5個卡片層疊部4 ;卡片輸送部5 ;可將卡片2向規(guī)定方向旋轉的卡片旋轉部305。這些構成分別作為模塊而載放在本體底座部307上。并且,卡片發(fā)行裝置301具有卡片廢棄部306。
如圖17所示,讀卡部3配置在本體底座部307的X2方向端側的Y方向中心位置。 卡片輸送部5在讀卡部3的Xl方向側與讀卡部3鄰接地載放在本體底座部307上。3個卡片層疊部4在卡片輸送部5的Xl方向側與卡片輸送部5鄰接地載放在本體底座部307上。 另外,在讀卡部3的Y2方向側且卡片輸送部5的X2方向側,I個卡片層疊部4載放在本體底座部307上。在讀卡部3的Yl方向側且卡片輸送部5的X2方向側,卡片旋轉部305載放在本體底座部307上,在讀卡部3的Yl方向側且卡片旋轉部305的X2方向側,I個卡片層疊部4載放在本體底座部307上。
在本體底座部307的載放卡片旋轉部305的部分形成有上下方向貫通的貫通孔 (圖示省略)。如圖18所示,在該貫通孔的下方配置有卡片廢棄部306。
如圖19所示,卡片旋轉部305具有輸送卡片2的2個驅動滾輪311、311 ;分別與驅動滾輪311、311相對的2個從動滾輪312、312。該驅動滾輪311、311及從動滾輪312、312 可旋轉地安裝在安裝構件313上。安裝構件313固定在卡片旋轉部305的框架314的大致中心位置且以將Y方向作為軸方向的固定軸315為擺動中心進行擺動??蚣?14的下端側與形成在本體底座部307上的貫通孔連通地開口。
另外,卡片旋轉部305具有對驅動滾輪311、311進行驅動的輸送驅動裝置;使安裝構件313擺動的擺動驅動裝置。該卡片旋轉部305具有對輸送驅動裝置和擺動驅動裝置進行驅動控制的控制基板(圖示省略)。并且,該控制基板通過連接器(圖示省略)而與卡片發(fā)行裝置301的主控制基板(圖示省略)連接,卡片旋轉部305與主控制基板進行信號的授受,在卡片發(fā)行裝置301中起到I個集中的功能。在本形態(tài)中,卡片旋轉部305是對卡片2進行規(guī)定處理的卡片處理部。
對驅動滾輪311、311進行驅動的輸送驅動裝置具有固定在框架314上部的驅動電動機316 ;固定在驅動電動機316的輸出軸上的帶輪317 ;以固定軸315為旋轉中心進行旋轉的帶輪318 ;掛設在帶輪317和帶輪318上的皮帶319。該輸送驅動裝置具有與帶輪 318形成一體的帶輪(圖示省略);分別與驅動滾輪311、311形成一體的帶輪(圖示省略); 掛設在這些帶輪上的皮帶。并且,當驅動電動機316被驅動時,驅動滾輪311、311就旋轉。
2個從動滾輪312、312受到圖示省略的施力裝置向分別相對的驅動滾輪311、311方向的施力。該從動滾輪312、312與驅動滾輪311、311 —起向X方向輸送卡片2。
2個驅動滾輪311、311及從動滾輪312、312以利用二對驅動滾輪311和從動滾輪 312可將取入到卡片旋轉部305內(nèi)部的卡片2的至少兩端夾持的間隔(X方向間隔)配置。
使安裝構件313擺動的擺動驅動裝置具有固定在框架314上部的驅動電動機 320 ;固定在驅動電動機320的輸出軸上的帶輪321 ;以固定軸315為旋轉中心進行旋轉的帶輪322 ;掛設在帶輪321和帶輪322上的皮帶323。
安裝構件313與帶輪322固定。即,安裝構件313和帶輪322 —體旋轉。因此,當驅動電動機320向一方向被驅動時,安裝構件313如圖19(A)所示,就以固定軸315為中心向X2方向傾斜地擺動,當驅動電動機320向另一方向被驅動時,如圖19 (B)所示,安裝構件 313就以固定軸315為中心向Xl方向傾斜地擺動。
卡片廢棄部306具有在X方向鄰接配置的2個廢棄箱330、330。廢棄箱330、330 的上面開口,以收納通過本體底座部307的貫通孔的卡片2。
如圖18所示,安裝構件313通常是水平狀態(tài)。并且,將在卡片旋轉部305的X2方向鄰接配置的卡片層疊部4送出的卡片2用驅動滾輪311、311及從動滾輪312、312輸送, 并向卡片輸送部5排出。
當讀卡器9取入不需要的卡片2時,就由卡片旋轉部305通過卡片輸送部5取入卡片2。更具體地說,在安裝構件313為水平的狀態(tài)下,由滑架60的拉入機構61送出的卡片2利用驅動滾輪311、311及從動滾輪312、312被取入卡片旋轉部305的內(nèi)部。
當不需要的卡片2被取入卡片旋轉部305內(nèi)部時,如圖19所示,安裝構件313通過擺動而傾斜,卡片2就被排出到卡片廢棄部306。更具體地說,如圖19(A)所示,當安裝構件313向X2方向傾斜時,卡片2被排出到X2方向側的廢棄箱330,且如圖19(B)所示,當安裝構件313向Xl方向傾斜時,卡片2被排出到Xl方向側的廢棄箱330。
如上構成的卡片發(fā)行裝置301也可獲得與上述實施形態(tài)I的卡片發(fā)行裝置I同樣的效果。
(其他實施形態(tài))
上述的各形態(tài)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形態(tài)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在不改變本發(fā)明宗旨的范圍內(nèi)可作各種變形。
在上述各形態(tài)中,讀卡部3、卡片層疊部4、卡片輸送部5、卡片廢棄部6、延長輸送部206和卡片旋轉部305作為模塊而載放在本體底座部7、207、307上,但并不限于載放本體底座部7、207、307上的這些結構。對于其他的例如也可把對卡片2的單面或雙面進行規(guī)定印刷的打印器作為模塊載放在本體底座部7、207、307上。此時,最好將打印器配置成與卡片輸送部5鄰接。另外,在該場合,只要利用與上述的卡片旋轉部305相同的結構使卡片 2的表面和背面翻轉即可。即,只要利用模塊化后的卡片翻轉部使卡片2的表面和背面翻轉即可。在該場合,打印器和卡片翻轉部是對卡片2進行規(guī)定處理的卡片處理部。
另外,也可將暫時保持卡片2的卡片保持部作為模塊而載放在本體底座部7、207、 307上,以便即使多枚卡片2被取入卡片發(fā)行裝置1、101、201、301內(nèi)也可進行處理。該場合, 只要卡片保持部具有輸送滾輪,由輸送滾輪對卡片2進行取入和排出即可。并在該場合,最好將卡片保持部配置成與卡片輸送部5鄰接。而在該場合,卡片保持部是對卡片2進行規(guī)定處理的卡片處理部。
另外,在上述的各形態(tài)中,卡片層疊部4單獨載放在本體底座部7、207、307上。對于其他結構,例如也可將多個(例如3個或5個)的卡片層疊部4 一體化,一體化后的卡片層疊部4作為模塊而載放在本體底座部7、207、307上。
此外,在上述的各形態(tài)中,卡片層疊部4具有卡片送出機構31,向卡片輸送部5排出卡片2。對于其他結構,例如也可在滑架60上設置從盒19將卡片2取出的取出機構。
而且,在上述的各形態(tài)中,卡片層疊部4以大致等間距鄰接地載放在本體底座部 7、207、307上。對于其他結構,例如卡片層疊部4既能以大致等間距分別離開的狀態(tài)載放在本體底座部7、207、307上,也能以不同的間距分別離開的狀態(tài)載放在本體底座部7、207、 307上。即使是該場合,由于盒架20具有檢測機構33,故能可靠地進行滑架60和盒架20 的位置對準。
另外,在上述的各形態(tài)中,用感光傳感器56構成了檢測機構33,但對于其他結構, 例如也可用機械式的接點開關或磁性傳感器等構成檢測機構33。
本發(fā)明的結構不僅可適于卡片發(fā)行裝置1、101、201、301,而且可適于不進行卡片 2發(fā)行的卡片處理裝置。
權利要求
1.一種卡片處理裝置,具有對卡片進行規(guī)定處理的卡片處理部;將所述卡片重疊多張收納的卡片層疊部;在所述卡片處理部與所述卡片層疊部之間輸送所述卡片的卡片輸送部, 所述卡片層疊部具有將所述卡片向所述卡片輸送部排出的卡片排出機構, 在所述卡片排出機構中具有用于將所述卡片朝向所述卡片輸送部排出的作為驅動源的驅動電動機。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卡片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層疊部處的所述卡片的排出方向與所述卡片輸送部對所述卡片的輸送方向正交。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卡片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層疊部和所述卡片處理部分別配置在與所述卡片輸送部對所述卡片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卡片輸送部的一側和另一側。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卡片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輸送部具有將被所述卡片排出機構從所述卡片層疊部排出的所述卡片拉入的拉入機構。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卡片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層疊部由多個卡片層疊部構成,所述多個卡片層疊部配置成與所述卡片輸送部鄰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卡片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輸送部具有搭載有所述拉入機構的至少一部分的滑架, 所述卡片層疊部具有對該滑架的位置進行檢測用的檢測機構。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卡片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輸送部在2個側板間具有被保持成能在所述多個卡片層疊部鄰接配置的方向移動的所述滑架;使該滑架在所述多個卡片層疊部鄰接配置的方向移動的卡片輸送機構, 所述卡片輸送機構構成為,使所述滑架移動用的電動機設在所述2個側板間。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卡片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入機構具有將卡片拉入所述滑架的內(nèi)部或將該滑架內(nèi)部的卡片送出用的驅動滾輪;與該驅動滾輪相對配設的從動滾輪;對所述驅動滾輪進行驅動用的驅動電動機。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卡片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輸送部具有對所述拉入機構進行驅動控制的控制基板,該控制基板通過連接器而與卡片發(fā)行裝置的主控制基板連接,由此,所述卡片輸送部與所述主控制基板進行信號的授受,在所述卡片發(fā)行裝置中起到I個集中的功能。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卡片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層疊部具有能收納大量卡片的盒和收納該該盒的盒架, 所述卡片排出機構具有 將收納在所述盒內(nèi)的卡片向卡片輸送部排出的送出機構; 載放所述盒的載放部;以及 對所述卡片輸送部的位置進行檢測的檢測機構, 所述送出機構、載放部和檢測機構安裝在所述盒架上。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卡片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架上,構成所述送出機構的驅動電動機安裝在所述載放部的下側,并設有受所述驅動電動機驅動而能移動的輸送爪,該輸送爪用于將收納于所述盒內(nèi)的卡片向所述卡片輸送部輸送。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卡片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架上安裝有通過連接器而與卡片發(fā)行裝置的主控制基板連接的控制基板,該控制基板與所述主控制基板進行信號的授受,由此,所述卡片層疊部在所述卡片發(fā)行裝置中起到I個集中的功能。
全文摘要
一種卡片處理裝置(1),具有對卡片(2)進行規(guī)定處理的讀卡部(3);將卡片(2)重疊多張收納的卡片層疊部(4);在讀卡部(3)與卡片層疊部(4)之間輸送卡片(2)的卡片輸送部(5)??ㄆ瑢盈B部(4)作為模塊可從卡片輸送部(5)分離。采用本發(fā)明可提供具有容易變更布局的結構的卡片處理裝置。
文檔編號B65H3/24GK102976122SQ20121045445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7月29日
發(fā)明者太田惠治, 田多井俊男, 小口茂貴 申請人:日本電產(chǎn)三協(xié)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