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容器、包裝體及透鏡包裝物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341559閱讀:20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容器、包裝體及透鏡包裝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容納透鏡的容器、包裝體及容納有透鏡的透鏡包裝物。
背景技術
作為通常使用的光學透鏡例如有玻璃透鏡或塑料透鏡等。這些透鏡以為防止附著 污漬或劃傷而包裝的狀態(tài)保管或傳送。塑料透鏡與玻璃透鏡相比具有重量輕,不易龜裂等優(yōu)點。因此,塑料透鏡以眼鏡用 透鏡為首用于各種透鏡中,但有容易劃傷之類的缺點。從而在傳送塑料透鏡時,必須要有從 由搖晃或振動產生的沖擊保護塑料透鏡的包裝材料。作為包裝塑料透鏡的技術,例如有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技術。專利文獻1中,記載 有被包裝的塑料透鏡。該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塑料透鏡在由表面為透明部件而里面為防靜 電的部件構成的包裝袋中,以透鏡的凸面接觸于所述防靜電部件的方式裝入。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公開平6-156559號公報然而,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包裝袋中,由于因傳送時的搖晃或振動施加的沖擊 有可能劃傷塑料透鏡。例如,在一面上形成有光學面,而在另一面上未形成有光學面的半精 加工透鏡,為了對未加工面進行切削研磨加工而確保有剩余部分,較重且成為厚形狀。因 此,半精加工透鏡因傳送時的搖晃或振動等施加的沖擊容易變大,即使容納于袋狀包裝體 中也很難防止損傷。并且,半精加工透鏡即使污漬附著未加工面上,也可以在對未加工面進行切削研 磨加工時去除其污漬。從而,保管或傳送半精加工透鏡時的包裝材料至少是覆蓋加工完畢 的光學面的材料即可。即,根據(jù)透鏡的種類,包裝材料未必一定是覆蓋整個透鏡的材料。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鑒于這種狀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即使因傳送時的搖晃或振動等施 加沖擊也保持不劃傷透鏡。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并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的容器具備凹陷部、支承部、及至 少三個保持部。凹陷部具有直徑小于透鏡直徑的開口,在該凹陷部的周邊設有支承透鏡的 周邊部的支承部。保持部接連于支承部而向凹陷部的相反側突出,并且加壓接觸于透鏡的 外周面。本發(fā)明的包裝體具備有容器,具有用于插卸透鏡的開口部;及蓋體,堵塞容器的 開口部。而且,容器具有凹陷部、支承部、及至少三個保持部。凹陷部具有直徑小于透鏡直 徑的開口,在該凹陷部的周邊設有支承透鏡的周邊部的支承部。保持部接連于支承部而向 凹陷部的相反側突出,并且加壓接觸于透鏡的外周面。并且,本發(fā)明的透鏡包裝物具備有容器,具有用于插卸透鏡的開口部;蓋體,堵 塞容器的開口部;及透鏡,容納于容器中。而且,容器具有凹陷部、支承部、及至少三個保持 部。凹陷部具有直徑小于透鏡直徑的開口,在該凹陷部的周邊設有支承透鏡的周邊部的支承部。保持部接連于支承部而向凹陷部的相反側突出,并且加壓接觸于透鏡的外周面。在本發(fā)明中,通過容器的支承部支承透鏡的周邊部,并且通過至少三個保持部加 壓透鏡的外周面。由此,即使因傳送時的搖晃或振動等對容器施加沖擊,透鏡也不會在容器 內移動,可以穩(wěn)定地保持透鏡。并且,由于透鏡的一面配置于凹陷部的內部空間,所以可以 避免容器接觸于透鏡的一面。結果,由傳送時的搖晃或振動等引起的沖擊不會通過容器傳 遞至透鏡的一面,可以避免劃傷透鏡的一面。例如,所容納的透鏡為半精加工透鏡時,使加工完畢的光學面配置于凹陷部的空 間。由此,加工完畢的光學面通過內部空間覆蓋于凹陷部。結果,不會在容器內劃傷加工完 畢的光學面,而且,可以防止塵土或污漬附著于加工完畢的光學面上。發(fā)明效果根據(jù)本說明,即使因傳送時的搖晃或振動等施加沖擊,也可以保持不劃傷透鏡。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包裝體的一實施方式的立體圖。圖2是本發(fā)明的包裝體的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的立體圖。圖3是本發(fā)明的包裝體的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的俯視圖。圖如是沿圖3的A-A線的剖視圖、圖4b是沿圖3的B-B線的剖視圖、圖如是沿 圖3的C-C線的剖視圖。圖5是將本發(fā)明的包裝體的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蓋體的內側朝向上方的狀態(tài)的 立體圖。圖6是本發(fā)明的包裝體的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蓋體的仰視圖。圖7是本發(fā)明的透鏡包裝物的剖視圖。圖中1-包裝體,2-容器,3-蓋體,4-透鏡,4a_凸面,4b_凹面,4c_外周面,5_透 鏡包裝物,11-凹陷部,12"支承部,13-側壁,15-底面板,16-側面板,17-空間部,19-開口 部,21-把持用凹部,22-保持部,23-法蘭,31-上面板,31a、31b_鼓出部,32A 32D-側面 板,34-蓋側法蘭,35-第一階梯部,36-第二階梯部,37A、37B-卡止爪。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圖1 圖7對用于實施本發(fā)明的容器、包裝體及透鏡包裝物的方式進行 說明。各圖中對共通的部件附加同一標記。<包裝體的結構>首先,參照圖1對本發(fā)明的包裝體的一實施方式的結構進行說明。圖1是表示包裝體的一實施方式的立體圖。包裝體1具備有容器2,具有用于插卸透鏡的開口部19 (參照圖2);及蓋體3,堵 塞該容器2的開口部19。并且,透鏡包裝物5 (參照圖7)由包裝體1和包裝于該包裝體1 中的透鏡4構成。容器2中容納透鏡4。蓋體3嵌合于容器2。這些容器2及蓋體3例如形成為通 過擠壓成型聚苯乙烯(PQ或聚丙烯(PP)等塑料材料而具有可撓性。另外,本發(fā)明所涉及 的容器及蓋體不限于由塑料材料形成,例如也可以由橡膠材料形成。
4
[容器] 接著,參照圖2 圖如-圖如對容器2進行說明。圖2是容器2的立體圖。圖3是容器2的俯視圖。圖如是沿圖3的A-A線的剖 視圖、圖4b是沿圖3的B-B線的剖視圖、圖如是沿圖3的C-C線的剖視圖。首先,對容納于容器2中的透鏡4進行說明。如如所示,容納于容器2中的透鏡4是半精加工透鏡,具有作為加工完 畢的光學面的凸面4a、作為未加工面的凹面4b、及形成外形的外周面如。如圖2所示,容器2是有底容器,具備有形成包裝體1的底面的凹陷部11、設置于 凹陷部周邊的支承部12、及接連形成于該支承部12的側壁13。凹陷部11由圓形的底面板15和接連于該底面板15而向上方豎起的側面板16構 成。側面板16形成為直徑隨著朝向開口連續(xù)變大的圓錐狀(參照圖4)。由此,凹陷部11形 成有圓錐臺形狀的空間部17。并且,側面板16周邊的直徑設定成小于透鏡4的直徑。艮口, 空間部17中的開口直徑小于透鏡的直徑。從而,凹陷部11內(空間部17)成為無法插入 透鏡4的外周面如。支承部12從側面板16的周邊向半徑方向的外側突出,形成為在周向上接連的環(huán) 狀。該支承部12支承透鏡4的凸面如的周邊部。因此,支承部12的外徑與透鏡4的直徑 相等或大于透鏡4的直徑。支承于支承部12的透鏡4的凸面如配置于凹陷部11。即,透鏡4的凸面如通過 空間部17覆蓋于凹陷部11。因此,由搬送時的搖晃或振動等引起的沖擊不會通過凹陷部 11傳遞到透鏡4的凸面如,可以避免劃傷凸面如。并且,可以防止塵土或污漬附著于透鏡 4的凸面4a上。側壁13從支承部12的周邊朝向上方突出,形成為大致四邊形的筒狀。該側壁13 形成容器2的開口部19,并且與從該開口部19插入而支承于支承部12的透鏡4的外周面 如對置。本實施方式中,側壁13的軸向長度與透鏡4的外周面如的高度(厚度方向的長 度)相等或長于其高度,側壁13覆蓋透鏡4的外周面4c(參照圖4a)。如圖2及圖3所示,側壁13具有四個把持用凹部21,插入有把持透鏡4的手指 等;8個保持部22,加壓接觸于透鏡4的外周面如;及法蘭23,設置于前端。四個把持用凹部21在側壁13的周向上隔開等間隔而設置。這些把持用凹部21 形成為在支承部12的半徑方向的外側成凸的圓弧狀,并在與透鏡4的外周面如之間產生 用于把持透鏡4的間隙(參照圖4b)。并且,四個把持用凹部21分別形成側壁13的角部。 即,側壁13通過設置四個把持用凹部21而形成為大致四邊形的筒狀。八個保持部22在向支承部12的周向相鄰的兩個把持用凹部21之間分別設置兩 個。而且,配置于兩個把持用凹部21之間的兩個保持部22在支承部12的周向上隔開適當 的間隔而配置。保持部22作為向支承部12的半徑方向的內側突出的圓弧狀的凸部而形成。側壁13以保持部22的基部為支點可撓曲變形地構成,各保持部22加壓接觸于透 鏡4的外周面如(參照圖4c)。即,側壁13以通過透鏡4的外周面如向外側擴展的方式撓 曲變形。由此,透鏡4被八個保持部22挾持并穩(wěn)定地保持于容器2。法蘭23從側壁13的前端向水平方向突出,并形成為大致四邊形的框狀。該法蘭 23的上面23a抵接于蓋體3的后述的階梯部35、36,而下面2 卡合于蓋體3的后述的卡止爪 37A、37B。本實施方式中,使凹陷部11形成圓錐臺形狀的空間部17,但作為本發(fā)明所涉及的 凹陷部,可以形成可配置透鏡4的凸面如的大致半球形狀、圓柱狀或直方體狀的空間部。并 且,作為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凹陷部,形成可配置透鏡4的凸面如的空間部即可,例如可以在非 空心直方體狀部件上設置凹部而形成。并且,本實施方式中,設為設置四個把持用凹部21的結構,但作為本發(fā)明所涉及 的把持用凹部,至少設置兩個即可。另外,設置兩個把持用凹部時,優(yōu)選使這些兩個把持用 凹部與支承部12的徑向對置地配置。并且,本實施方式中,設為設置8個保持部22的結構,但作為本發(fā)明所涉及的保持 部,至少設置三個即可。另外,設置三個保持部時,在支承部12的周向上隔開等間隔配置即 可。由此,可以由三個保持部穩(wěn)定地保持透鏡4。并且,本實施方式中,將保持部22作為向支承部12的半徑方向的內側突出的凸部 來形成,但作為本發(fā)明所涉及的保持部,例如也可以在側壁13貼附橡膠材料來形成。并且,本實施方式中,設為容器2具備形成為大致四邊形筒狀的側壁13的結構,但 作為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容器,至少具備保持部即可。S卩,作為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容器,也可以設 為在支承部12的周向上隔開適當?shù)拈g隔來使保持部突出的結構。并且,本實施方式中,將法蘭23形成為大致四邊形的框狀,但作為本發(fā)明所涉及 的法蘭,可以斷續(xù)設置于側壁13的前端。例如,也可以僅在與保持部22對應的前端設置法 蘭。并且,在本發(fā)明所涉及的支承部中,也并不限于在周向上接連的環(huán)狀,也可以在周向上 斷續(xù)地設置。[蓋體]接著,參照圖1、圖5及圖6對蓋體3進行說明。圖5是將蓋體3的內側朝向上方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6是蓋體3的仰視圖。蓋體3形成為有底的四邊形筒狀,具備有形成包裝體1上面的上面板31、及接連于 上面板31的周邊而大致垂直地突出的四個側面板32A 32D。上面板31上設有增強用的鼓出部31a、31b。這些鼓出部31a、31b分別以上面板 31的外面?zhèn)裙钠鸬姆绞酵怀?,并形成為以上面?1的中央為中心的圓形環(huán)狀。鼓出部31a 設定成大于鼓出部31b的直徑。通過設置這些鼓出部31a、31b,可以防止上面板31的變形 或破損。另外,作為本發(fā)明所涉及的鼓出部的形狀,并不限于環(huán)狀,可以適當?shù)刈兏鼮橥粭l 或漩渦狀等。并且,鼓出部31a、31b也可以設為卡合部,該卡合部進行重疊多個包裝體1(參照 圖1)或多個透鏡包裝物5 (參照圖7)時的定位及防止偏移。為了將鼓出部31a、31b設為卡 合部,例如將鼓出部31a的內徑設為與容器2的底面板15(參照圖2)的外徑大致相同的大 小。并且,在底面板15的外面形成與鼓出部31b的外徑大致相同大小的圓形凹部。由此, 重疊多個包裝體1 (透鏡包裝物幻時,上方的包裝體1的底面板15卡合于下方的包裝體1 的上面板31的鼓出部31a、31b而可以進行定位及防止偏移。在側面板32A 32D的前端設有向水平方向突出的蓋側法蘭34。并且,在側面板 32A 32C的內面設有第一階梯部35和多個卡止爪37A,在側面板32D的內面設有第二階 梯部36和兩個卡止爪37B。
第一階梯部35形成為從側面板32A 32C的高度方向的中間部到上面板31為止 向內側突出。該第一階梯部35從側面板32A的端部到側面板32C的端部為止沿上面板31 的三邊接連,從上方觀察的形狀成為二字狀。通過設置該第一階梯部35,可以提高側面板 32A 32C的強度,即使從側方按壓也可以防止或抑制側面板32A 32C的撓曲變形。第二階梯部36與第一階梯部35相同,形成為從側面板32D的高度方向的中間部 到上面板31為止向內側突出。該第二階梯部36在側面板32D的中央部以預定長度設置。 因此,側面板32D的強度低于側面板32A 32C的強度,且容易撓曲。多個卡止爪37A在側面板32A 32C的高度方向上與第一階梯部35對置。在各 側面板32A 32C上設有六個卡止爪37A。另一方面,兩個卡止爪37B在側面板32A 32D 的高度方向上與第二階梯部36對置??ㄖ棺?7A及卡止爪37B作為向蓋體3的內側突出 的凸部以相同的形狀形成。這些卡止爪37A及卡止爪37B與容器2的法蘭23卡合,卡止蓋 體3向脫離容器2的方向(上方)移動。然而,設置于側面板32D的卡止爪37B的數(shù)(兩個)少于設置于各側面板32A 32C的卡止爪37A的數(shù)(六個),并且,側面板32D比側面板32A 32C更容易撓曲。設置 于側面板32D的兩個卡止爪37B與設置于各側面板32A 32C的六個卡止爪37A相比更容 易從法蘭23脫離。從而,通過抬高側面板32D,并使之撓曲,可以容易從容器2卸下蓋體3。本實施方式中,將蓋體3形成為有底的四邊形筒狀,但作為本發(fā)明所涉及的蓋體, 可以根據(jù)容器2的形狀適當?shù)卦O定。并且,本實施方式中,設為在各側面板32A 32C設置 六個卡止爪37A而在側面板32D上設置兩個卡止爪37B的結構。但是,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卡 止爪數(shù)可以適當?shù)卦O定,并且,只要設置至少三個以上的卡止爪,就可以卡止蓋體3向脫離 容器2的方向移動?!赐哥R包裝物的安裝方法〉接著,參照圖7對透鏡包裝物5的安裝方法進行說明。圖7是透鏡包裝物5的剖視圖。為了安裝透鏡包裝物5,首先在容器2內容納透鏡4。S卩,從容器2的開口部19插 入透鏡4,將凸面如的周邊部載置于支承部12。由此,容器2的支承部12支承透鏡4,并且 保持部22加壓接觸于透鏡4的外周面如,透鏡4穩(wěn)定地保持在容器2中(參照圖4c)。此時,在透鏡4的凸面如與凹陷部11之間介入有空間部17。因此,即使由搬送時 的搖晃或振動等引起的沖擊施加到容器2,也可以避免其沖擊通過凹陷部11傳遞到透鏡4 的凸面4a,并可以防止劃傷凸面如。并且,由于通過凹陷部11覆蓋透鏡4的凸面4a,所以 可以防止塵土或污漬附著于凸面如上。接著,使蓋體3嵌合于容納有透鏡4的容器2,堵塞容器2的開口部19 (參照圖 4a-圖如)。此時,容器2中的法蘭23的上面23a抵接于蓋體3的第一階梯部35及第二階 梯部36,法蘭23的下面2 卡合于蓋體3的卡止爪37A、37B。由此,卡止蓋體3向脫離容 器2的方向移動,完成透鏡包裝物5的安裝。在透鏡包裝物5的安裝結束的狀態(tài)下,在透鏡4的凹面4b與蓋體3之間產生間隙, 由此,即使由搬送時的搖晃或振動等引起的沖擊施加到蓋體3,也可以避免其沖擊從蓋體3 傳遞到透鏡4的凹面4b,并可以防止劃傷凹面4b。并且,蓋體3的側面板32A 32D隔開適當?shù)拈g隙覆蓋容器2的側壁13。由此,可以用側面板32A 32D緩沖從透鏡包裝物5 (包裝體1)的側方施加的沖擊,并可以抑制從 容器2的側壁13施加到透鏡4的外周面如的沖擊。并且,蓋體3的側面板32A 32D抵接于容器2中的法蘭23的端部。由此,側面 板32A 32D限制容器2的側壁13(保持部2 因透鏡4向外側撓曲變形。結果,可以使側 壁13的八個保持部22可靠地加壓接觸于透鏡4的外周面如。另外,作為本發(fā)明所涉及的 蓋體,也可以設為按壓于容器2的法蘭23內側而使側壁13(保持部22)撓曲變形的結構。 即使設為這種結構,也可以使容器的保持部可靠地加壓接觸于透鏡的外周面。在透鏡包裝物5的蓋體3上貼附有記載了所容納的透鏡4的信息的標簽。由此, 可容易管理透鏡包裝物5。并且,通過更換標簽,可以反復使用包裝體1。本發(fā)明并不限于前述的且圖中所示的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權利要求中記載的發(fā)明 宗旨的范圍內可以進行各種變形實施。例如,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應用了半精加工透鏡作 為容納于容器2中的透鏡。但是,容納于本說明所涉及的容器中的透鏡也可以應用作為凹 凸雙面加工完畢的光學面的透鏡、凹凸雙面為未加工面的透鏡、雙面為凸面的透鏡、及雙面 為凹面的透鏡等。并且,容納于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容器中的透鏡不限于塑料透鏡,也可以是玻璃透鏡。
權利要求
1.一種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備凹陷部,具有直徑小于透鏡直徑的開口 ;支承部,設置于所述凹陷部的周邊,并支承所述透鏡的周邊部;及 三個保持部,接連于所述支承部而向所述凹陷部的相反側突出,并且加壓接觸于所述 透鏡的外周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為側壁的一部分,所述側壁接連形成于所述支承部且與所述透鏡的外周面對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在與所述透鏡的外周面之間具有把持用凹部,所述把持用凹部形成用于把持 所述透鏡的間隙。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形成為直徑隨著朝向開口連續(xù)變大的圓錐狀,并配置有所述透鏡的凸面。
5.一種包裝體,其特征在于,具備 容器,具有用于插卸透鏡的開口部;及 蓋體,堵塞所述容器的開口部, 所述容器具有凹陷部,具有直徑小于所述透鏡直徑的開口 ; 支承部,設置于所述凹陷部的周邊,并支承所述透鏡的周邊部; 三個保持部,接連于支承部而向所述凹陷部的相反側突出,并且加壓接觸于所述透鏡 的外周面;及法蘭,形成于所述保持部的前端, 所述蓋體具有卡合于所述法蘭的卡止爪。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包裝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所述保持部由具有可撓性的部件形成,所述蓋體抵接于所述法蘭的端部而限制所述保持部向外側撓曲變形,或者使所述保持 部向內側撓曲變形。
7.—種透鏡包裝物,其特征在于,具備 容器,具有用于插卸透鏡的開口部;蓋體,堵塞所述容器的開口部;及 所述透鏡,容納于所述容器中, 所述容器具有凹陷部,具有直徑小于所述透鏡直徑的開口 ; 支承部,設置于所述凹陷部的周邊,并支承所述透鏡的周邊部;及 三個保持部,接連于所述支承部而向所述凹陷部的相反側突出,并且加壓接觸于所述 透鏡的外周面。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容器、包裝體及透鏡包裝物,其即使因傳送時的搖晃或振動等施加沖擊也保持不劃傷透鏡。容器2具備凹陷部11、支承部12及八個保持部22。凹陷部11具有直徑小于透鏡直徑的開口,該凹陷部11的周邊設有支承透鏡的周邊部的支承部12。保持部22接連于支承部12而向凹陷部11的相反側突出,并且加壓接觸于透鏡的外周面。
文檔編號B65D25/10GK102085949SQ20101057185
公開日2011年6月8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3日
發(fā)明者尤多姆薩克·凱特-英, 朱薩波恩·亞姆普拉帕拉特, 薩姆波普·庫姆皮龐格 申請人:Hoya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