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8729閱讀:40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包括磚排列裝置、磚運轉裝置和碼磚裝置。如此,本實用新型的磚排列裝置可將磚層相對于上一層或下一層磚層減少至少一排或一列;磚運轉裝置將相應的磚層相對于上一層或下一層磚層轉動預定角度,成型磚垛更加穩(wěn)定;碼垛裝置在可羅列未減少排或列的磚層的同時,將已減少排或列的磚層拉開,相鄰排或列之間形成空隙,再進行羅列,當成型磚垛被打包后,空隙便于運載裝置插入抓取,如當具有兩個空隙時,可供叉車的兩個插角插入進行搬運。因而,本實用新型碼磚質量好,效率高,成型磚垛便于叉車等運載裝置進行運輸,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適應各種磚型和磚成型機,實用性強。
【專利說明】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磚成型后的運輸和碼磚設備領域,具體涉及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

【背景技術】
[0002]磚的成型機已為公知,如中國發(fā)明專利CN201110163868.X公開一種磚坯成型機,包括機架及其上裝配的下模架,所述的下模架上設有用于磚坯成型的模具,所述的模具包括模具底板,所述的磚坯成型機還包括用于向模具底板傳遞振動力的振動臺,所述的振動臺包括振動力輸出端,所述的模具底板與振動臺的振動力輸出端之間設有用于使其兩者傳動配合一起振動和相互脫離斷開傳動的開合機構,所述的開合機構具有用于與模具底板頂壓和離合的傳動裝置以及為所述傳動裝置提供驅動力的配合體。所述的傳動裝置包括于所述模具底板的下方沿上下方向依次設置的減振彈簧和用于與所述減振彈簧頂推配合的傳力桿,所述的配合體包括于所述振動臺上轉動裝配且轉動軸線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轉動軸,所述的轉動軸沿其周向分布有用于與所述傳力桿頂推傳動的配合面和脫離斷開傳動的脫離面,所述的轉動軸的一端設有用于扭矩輸入的扭矩輸入段。所述的配合面和脫離面的長度延伸方向都沿所述轉動軸的軸向延伸,所述的脫離面和配合面分別有兩個且沿所述轉動軸的轉動軸線對稱分布。所述的配合面沿垂直于所述轉動軸的轉動軸線的截面形狀為弧形,所述的脫離面沿垂直于所述轉動軸的轉動軸線的截面形狀為直線形,所述的配合面與所述轉動軸的轉動軸線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的脫離面與所述轉動軸的轉動軸線之間的距離。所述傳力桿的兩端具有塑性墊片。所述的轉動軸的扭矩輸入段傳動連接有用于控制所述轉動軸繞其轉動軸線做旋轉運動的氣缸。所述的機架上沿上下方向設有導向柱,所述的下模架沿水平方向固連設置于所述的導向柱上,所述的模具沿上下方向導向移動裝配于所述的下模架上,所述的模具內沿上下方向開設有貫通所述模具上下側且截面形狀為方形的成型腔,所述的模具底板通過間隙配合設置于所述的成型腔內。
[0003]該發(fā)明如同市場上的其他磚成型機一樣,在磚成型后都要大致經過傳運、轉移和碼垛操作,傳統(tǒng)都采用手工操作,近年市場上也有一些傳運類的機械出現(xiàn),如中國發(fā)明專利CN 201310212511.5公開一種瓷磚機模板輸送機構,該瓷磚機模板輸送機構包括輸送帶以及模板存儲框,所述模板存儲框上下通透且置于輸送帶一端上方,該模板存儲框內疊置有若干瓷磚模板,所述輸送帶的輸送面被分割為互相之間存有一定間隙的若干輸送段,所述輸送段的長度與瓷磚模板的長度一致。再如中國發(fā)明專利CN 201110431706.X公開一種自動碼垛機碼磚機構,包括固接在自動碼垛機上的底架,底架上轉動連接有由動力裝置驅動水平轉動的轉臺,轉臺上連接有橫向并排的旋轉托板和平移托板,旋轉托板由安裝在轉臺上的旋轉動力裝置驅動水平轉動,平移托板由安裝在轉臺上的平移動力裝置驅動橫向平移靠攏或遠離旋轉托板,旋轉托板的外側部裝有縱向設置的擋板,旋轉托板的前側部也固裝有橫向設置的擋板,底架上還滑動連接有位于平移托板外側的消縫推板,消縫推板由安裝在底架上的消縫動力裝置驅動。所述轉臺上轉動連接有轉軸,所述旋轉托板的底部固裝在轉軸上,轉軸的下部裝有曲柄,所述旋轉動力裝置為鉸裝在轉臺底部且傾斜向后伸出的推動油缸,推動油缸的活塞桿與曲柄鉸接。所述轉臺上裝有位于轉軸后方且與曲柄水平位置對應的限位擋板。所述轉臺上轉動連接有支撐輪,平移托板搭接在支撐輪上,平移托板的前后兩側部分別固接有貼合在轉臺前后側部的限位板,所述平移動力裝置為固裝在轉臺上的平移油缸,平移油缸的活塞桿與平移托板的底部固接。所述消縫動力裝置為安裝在底架上的消縫油缸,消縫油缸的活塞桿與消縫推板的外側面固接,底架上還固裝有位于消縫油缸兩側且對稱設置的套筒,消縫推板的外側面裝有滑動連接在套筒內的導向柱。所述輸送段的之間的間隙內均設有位于輸送段兩側的擋塊。所述擋塊的高度與瓷磚模板的厚度一致。但是這類機械的結構過于粗糙,實際中所能達到的傳運和碼磚效果并不理想,所適應的磚型和磚成型機范圍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不足,經常還需要人工配合,效率低下,實用性差。
[0004]鑒于此,本案發(fā)明人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研宄,遂有本案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其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碼磚質量好,效率高,且成型磚垛便于叉車等運載裝置進行運輸,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可適應各種磚型和磚成型機,實用性強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
[0006]本實用新型的其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線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可提升效率至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的兩倍。
[0007]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這樣的技術方案:
[0008]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包括沿流水線依次設置的將磚堆排列成可碼垛的磚層的磚排列裝置,將磚層向前輸送的磚運轉裝置,和將各磚層逐層碼成成型磚垛的碼磚裝置;所述磚排列裝置包括將磚層相對于上一層或下一層磚層減少至少一排或一列的減磚裝置;所述磚運轉裝置包括將磚層相對于上一層或下一層磚層轉動預定角度的轉磚裝置;所述碼磚裝置包括將已減少排或列的磚層拉開,使相鄰的排或列之間形成一個、兩個或三個以上空隙的機械夾手。
[0009]上述減磚裝置包括垂直于進磚方向對磚堆進行推擋以減少至少一排或一列磚進入量的推擋板,和驅動推擋板的推擋驅動裝置。
[0010]上述磚排列裝置還包括磚排列架體,設于磚排列架體上承載和輸送磚層的磚排列輸送臺,以及將磚排列輸送臺上的磚層推送至上述磚運轉裝置的第一推送裝置。
[0011 ] 上述磚排列裝置的進磚口處于上述磚排列輸送臺的一側,上述推擋板立設于上述磚排列輸送臺上與進磚口相對應的另一側;上述第一推送裝置包括沿磚輸送方向設于上述磚排列架體上并處于所述磚排列輸送臺上方的第一導向梁,和設于第一導向梁上沿第一導向梁行走推磚的第一磚推手;所述第一磚推手配設有第一行走驅動裝置和第一升降驅動裝置。
[0012]上述轉磚裝置包括水平承載由上述磚排列裝置輸送的磚層的升降輸送轉板,驅動升降輸送轉板轉動的轉動驅動裝置,承載于升降輸送轉板下方的連接裝置,至少三根支撐于連接裝置下方的傳動支桿,和驅動傳動支桿向上述碼磚裝置傳動升降輸送轉板的升降移動驅動裝置;各所述傳動支桿等長、相互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內;各所述傳動支桿的上端與所述連接裝置樞接在一起,下端與相應的連接部樞接在一起。
[0013]上述磚運轉裝置還包括磚運轉架體;上述連接裝置為水平板,四個等高的上述傳動支桿沿與磚的輸送方向相平行和相垂直的方向成矩陣分布,四個所述傳動支桿的上端分別通過與磚的輸送方向相垂直的上水平轉軸樞接于所述水平板的下方,四個所述傳動支桿的下端分別通過與上水平轉軸相平行的下水平轉軸樞接于所述磚運轉架體的上述連接部上;上述升降移動驅動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朝上述碼磚裝置方向驅動的第一流體壓缸,所述第一流體壓缸的一端樞接于所述磚運轉架體上,另一端與至少一個所述傳動支桿樞接在一起。
[0014]上述轉動驅動裝置設于上述連接裝置上,所述轉動驅動裝置通過豎直方向設置的轉動傳動軸對上述升降輸送轉板進行轉動驅動,所述連接裝置與所述升降輸送轉板通過所述轉動傳動軸連接。
[0015]上述轉動驅動裝置包括兩個第二流體壓缸,兩所述第二流體壓缸的活塞桿方向相反,兩所述第二流體壓缸的活塞桿延伸有齒條,上述轉動傳動軸上形成有與兩所述齒條相匹配的同軸齒輪,兩所述齒條分別與所述同軸齒輪的相對周面相嚙合,且兩所述齒條分別配設有向所述同軸齒輪壓緊的壓緊從動輪。
[0016]上述同軸齒輪與兩上述壓緊從動輪的軸線處于同一豎直平面內,且此豎直平面與兩上述齒條相垂直。
[0017]上述磚運轉裝置還包括將上述升降輸送轉板上的磚層推送至上述碼磚裝置的第二推送裝置;所述第二推送裝置包括沿磚輸送方向設于上述磚運轉架體上并處于所述升降輸送轉板上方的第二導向梁,和設于第二導向梁上沿第二導向梁行走推磚的第二磚推手;所述第二磚推手配設有第二行走驅動裝置和第二升降驅動裝置。
[0018]上述碼磚裝置包括水平承載由上述磚運轉裝置輸送的磚層的載磚開合板,驅動載磚開合板開合的開合驅動裝置,夾緊磚層并將已減少排或列的磚層拉開的上述機械夾手,以及驅動機械夾手夾緊磚層的夾緊驅動裝置,和驅動機械夾手拉開磚層的拉開驅動裝置。
[0019]上述機械夾手包括兩個夾緊于未減少排或列的磚層兩側,或已減少排或列的磚層的列或排外側的夾手單體,所述夾手單體包括沿所夾邊緣延伸方向向外平行移動的移動夾體。
[0020]上述夾手單體包括沿所夾邊緣延伸方向設置的第一滑桿,和固定設于第一滑桿上的第一固定夾體,上述移動夾體包括滑動設于所述第一滑桿上的第一移動夾體和第二移動夾體;所述第一固定夾體處于所述第一移動夾體和第二移動夾體之間。
[0021]上述第一固定夾體與上述第一移動夾體之間設有至少一個滑動設于上述第一滑桿上的第一活動夾體塊,所述第一固定夾體與上述第二移動夾體之間設有至少一個滑動設于所述第一滑桿上的第二活動夾體塊;所述第一移動夾體與相鄰的第一活動夾體塊之間,或所述第一移動夾體與相鄰的第一活動夾體塊之間、以及相鄰的第一活動夾體塊之間通過卡扣結構連接;所述第二移動夾體與相鄰的第二活動夾體塊之間,或所述第二移動夾體與相鄰的第二活動夾體塊之間、以及相鄰的第二活動夾體塊之間通過卡扣結構連接。
[0022]上述夾手單體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一夾手手臂,所述第一夾手手臂與上述第一滑桿或第一固定夾體連接;上述夾緊驅動裝置為一端與其一所述夾手單體的所述第一夾手手臂連接,另一端與相應的連接部或另一所述夾手單體的所述第一夾手手臂連接的第三流體壓缸。
[0023]上述拉開驅動裝置包括第四流體壓缸和第五流體壓缸;所述第四流體壓缸的一端與上述第一滑桿或第一固定夾體連接,另一端與上述第一移動夾體連接;所述第五流體壓缸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滑桿或第一固定夾體連接,另一端與上述第二移動夾體連接。
[0024]上述夾手單體包括處于磚層上方并與所夾邊緣延伸方向平行設置的第二滑桿,和固定設于第二滑桿上的第二固定夾體,上述移動夾體包括滑動設于所述第二滑桿上的第三移動夾體和第四移動夾體;所述第二固定夾體處于所述第三移動夾體和第四移動夾體之間;所述第二固定夾體的下端具有夾緊磚層的固定夾部,所述第三移動夾體和第四移動夾體的下端分別具有夾緊磚層的移動夾部。
[0025]同一上述夾手單體的上述固定夾部與上述移動夾部之間分別設有至少一個第三活動夾體塊和第四活動夾體塊;所述第三活動夾體塊與相鄰的移動夾部之間,或所述第三活動夾體塊與相鄰的移動夾部之間、以及相鄰的第三活動夾體塊之間通過可拆裝的插接結構連接;所述第四活動夾體塊與相鄰的移動夾部之間,或所述第四活動夾體塊與相鄰的移動夾部之間、以及相鄰的第四活動夾體塊之間通過可拆裝的插接結構連接。
[0026]上述夾手單體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二夾手手臂,所述第二夾手手臂包括與上述第二固定夾體連接的第一手臂單體,和兩個分別與兩上述第二移動夾體連接的第二手臂單體;上述夾緊驅動裝置包括連接于兩所述夾手單體相對應的兩個所述第一手臂單體之間的第六流體壓缸,以及連接于兩所述夾手單體相對應的兩所述第二手臂單體之間的第七流體壓缸,和連接于兩所述夾手單體相對應的另外兩個所述第二手臂單體之間的第八流體壓缸。
[0027]上述拉開驅動裝置包括第九流體壓缸和第十流體壓缸;所述第九流體壓缸的一端與上述第二滑桿或第二固定夾體連接,另一端與上述第三移動夾體連接;所述第十流體壓缸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滑桿或第二固定夾體連接,另一端與上述第四移動夾體連接。
[0028]上述載磚開合板包括兩片拼合在一起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上述開合驅動裝置包括水平設置并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排列方向延伸的開合驅動鏈,所述開合驅動鏈的兩端分別由開合鏈輪承載;所述第一板與所述開合驅動鏈的其中一條單鏈連接,所述第二板與所述開合驅動鏈的另一條單鏈連接。
[0029]上述開合驅動裝置包括兩個相互平行的上述開合驅動鏈;兩所述開合驅動鏈配設有驅動開合驅動鏈運轉的開合動力裝置;兩所述開合驅動鏈同一端的兩上述開合鏈輪通過一水平的開合傳動軸同軸傳動連接,所述開合傳動軸設有同軸的開合傳動鏈輪,所述開合動力裝置的轉動輸出軸設有同軸的開合驅動鏈輪,所述開合傳動鏈輪與所述開合驅動鏈輪相對應并通過開合傳動鏈連接。
[0030]上述碼磚裝置還包括承載上述載磚開合板、開合驅動裝置、機械夾手、夾緊驅動裝置和拉開驅動裝置的升降架,以及驅動所述升降架升降的升降驅動裝置。
[0031]上述碼磚裝置還包括承載上述升降架的碼磚架體;上述升降驅動裝置包括兩個第一升降鏈條,兩個第二升降鏈條,以及驅動第一升降鏈條和第二升降鏈條的驅動器;兩所述第一升降鏈條相互平行設置,兩所述第一升降鏈條的下端平衡連接于所述升降架的一端,上端分別依次繞過設于碼磚架體上部的第一升降鏈輪和第二升降鏈輪與所述碼磚架體連接;兩所述第二升降鏈條與兩所述第一升降鏈條平行設置,兩所述第二升降鏈條的下端平衡連接于所述升降架的另一端,上端分別依次繞過設于碼磚架體上部的第三升降鏈輪和第四升降鏈輪與所述碼磚架體連接;兩所述第一升降鏈條分別包括繞過兩所述第二升降鏈輪并與所述碼磚架體連接的第一連接段;兩所述第二升降鏈條分別包括繞過兩所述第四升降鏈輪并與所述碼磚架體連接的第二連接段;所述第一連接段與所述第二連接段相互平行;所述驅動器包括第十一流體壓缸,和四個設于第十一流體壓缸的活塞桿端部分別對兩所述第一連接段和兩所述第二連接段進行支撐推進的升降驅動鏈輪。
[0032]上述碼磚裝置還配設有將磚托架置于相應的相鄰磚層之間的供架裝置。
[0033]上述磚排列裝置的上游還設有磚輸送裝置;所述磚排列裝置的進磚口與所述磚輸送裝置尾端銜接,且所述磚輸送裝置的輸送方向與所述磚排列裝置的輸送方向相垂直。
[0034]上述磚輸送裝置包括輸送帶,將磚置于輸送帶上的取磚裝置,銜接于輸送帶尾端的傳動輥輸送裝置,將磚推至上述磚排列裝置的第三推送裝置,和設于傳動輥輸送裝置尾端擋住磚托板的擋板裝置。
[0035]上述擋板裝置為上表面高于磚托板下表面,并低于磚托板上表面的水平板。
[0036]上述磚輸送裝置還包括磚輸送架體;上述第三推送裝置包括沿磚輸送方向設于所述磚輸送架體上并處于上述傳動輥輸送裝置和擋板裝置上方的第三導向梁,以及設于第三導向梁上沿第三導向梁行走推磚的第三磚推手;所述第三磚推手配設有第三行走驅動裝置和第三升降驅動裝置。
[0037]上述磚輸送裝置還包括收板裝置,所述收板裝置包括設于上述傳動輥輸送裝置的傳動輥之間并與傳動輥軸向平行延伸的推板輸送鏈帶,承載于推板輸送鏈帶兩端的推板鏈輪,設于推板輸送鏈帶上進行推板的推板手,和驅動推板輸送鏈帶運轉的推板驅動裝置;所述推板輸送鏈帶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傳動輥的上表面,所述推板手高于所述傳動輥的上表面。
[0038]上述收板裝置包括兩個相互平行的上述推板輸送鏈帶;兩所述推板輸送鏈帶同一端的兩上述推板鏈輪通過一水平的推板傳動軸同軸傳動連接,所述推板傳動軸設有同軸的推板傳動鏈輪,所述推板驅動裝置的轉動輸出軸設有同軸的推板驅動鏈輪,所述推板傳動鏈輪與所述推板驅動鏈輪相對應并通過推板傳動鏈連接。
[0039]上述收板裝置配設有銜接于上述推板輸送鏈帶尾端的裝板裝置。
[0040]上述磚輸送裝置的上游還設有磚垛整形裝置;所述磚垛整形裝置包括朝所述磚輸送裝置方向運送帶磚托板的磚垛的整形輸送帶,設于整形輸送帶下方可向上托起磚垛的滾軸托起裝置,由多個立設于整形輸送帶一側的滾動軸沿輸送方向排列形成的整齊裝置,和由整形輸送帶另一側向整齊裝置抵靠磚垛的豎向抵靠板;所述滾軸托起裝置包括多個軸線沿輸送方向且成矩陣分布的滾軸,和向上驅動滾軸的托起驅動裝置;所述整形輸送帶具有供所述滾軸穿過的通口。
[0041]多個上述滾軸由托板承載,所述托板通過多個支撐座與各所述滾軸一一樞接在一起;所述托板的下表面形成有由一側向另一側逐漸向下傾斜的斜面,至少兩個所述斜面均勻分布于所述托板的下表面;上述托起驅動裝置包括沿所述斜面逐漸向下傾斜的方向延伸的第十二流體壓缸,至少兩個設于第十二流體壓缸的活塞桿端部并一一墊設于各所述斜面下方的滾輪。
[0042]四個上述斜面均勻分布于上述托板的下表面,四個上述滾輪與四個所述斜面--
配合;所述托板遠離上述托起驅動裝置的一端配設有阻擋裝置;四個所述滾輪的下方由承載板承載,上述第十二流體壓缸與所述承載板連接。
[0043]上述磚垛整形裝置的上游還設有供磚裝置;上述碼磚裝置的下游沿流水線方向還依次設有磚打包裝置和出磚裝置。
[0044]上述磚打包裝置配設有承載和輸送由上述碼磚裝置碼好的成型磚垛的打包輸送鏈帶,所述打包輸送鏈帶上設有多個沿寬度方向延伸并沿長度方向排列的支撐條,相鄰的支撐條之間具有供打包繩索穿過的間隙。
[0045]雙線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包括兩條上述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兩所述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的上述磚排列裝置和上述磚運轉裝置共用同一上述碼磚裝置。
[0046]上述碼磚裝置的兩個進磚口處于相對的兩側,分別對應兩上述磚運轉裝置。
[0047]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突破傳統(tǒng)碼磚設備的構造形式,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磚排列裝置將磚堆排列成可碼垛的磚層,并可將相應的磚層相對于未減少排或列的上一層或下一層磚層減少至少一排或一列,便于后續(xù)程序將磚層拉成具有空隙的與其它磚層尺寸相應的磚層;磚運轉裝置接到磚排列裝置輸送的磚層后,將相應的磚層相對于上一層或下一層磚層轉動預定角度,如可不對奇數層磚層進行轉動,而對偶數層磚層進行轉動,預定角度可為90°、180°或針對相應磚型進行轉動的角度,便于相鄰的磚層進行交叉羅列,成型磚垛更加穩(wěn)定;碼垛裝置在可羅列未減少排或列的磚層的同時,可將已減少排或列的磚層拉開,使相鄰的排或列之間形成一個、兩個或三個以上的空隙,再進行羅列,當成型磚垛被打包后,此空隙便于運載裝置插入抓取,如當具有兩個空隙時,可供叉車的兩個插角插入進行搬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碼磚質量好,效率高,且成型磚垛便于叉車等運載裝置進行運輸,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可適應各種磚型和磚成型機,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004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簡易結構示意圖;
[004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局部結構示意圖;
[0050]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局部結構示意圖;
[0051]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局部結構示意圖;
[0052]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局部結構示意圖;
[0053]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五局部結構示意圖;
[0054]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六局部結構示意圖;
[0055]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七局部結構示意圖;
[0056]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八局部結構示意圖;
[0057]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九局部結構示意圖;
[0058]圖11為夾手單體第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59]圖12為夾手單體第一實施方式中夾緊驅動裝置連接于兩第一夾手手臂之間的結構示意圖;
[0060]圖13為夾手單體第二實施方式第三活動夾體塊和第四活動夾體塊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61]圖14為夾手單體第一實施方式的使用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0062]圖15為夾手單體第一實施方式將磚層拉開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0063]圖16為成型磚垛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0064]圖17為另一種成型磚垛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0065]圖18為雙線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的俯視簡易結構示意圖。
[0066]圖中:
[0067]1-磚排列裝置11-減磚裝置111-推擋板112-推擋驅動裝置12-磚排列架體13-排列輸送臺14-第一推送裝置141-第一導向梁142-第一磚推手1421-第一行走驅動裝置1422-第一升降驅動裝置
[0068]2-磚運轉裝置21-轉磚裝置211-升降輸送轉板212-轉動驅動裝置2121-轉動傳動軸2122-第二流體壓缸2123-齒條2124-壓緊從動輪213-連接裝置214-傳動支桿215-升降移動驅動裝置22-磚運轉架體23-第二推送裝置231-第二導向梁232-第二磚推手2321-第二行走驅動裝置2322-第二升降驅動裝置
[0069]3-碼磚裝置31-機械夾手311-夾手單體3111-第一滑桿3112-第一固定夾體3113-第一夾手手臂3114-第二滑桿3115-第二固定夾體31151-固定夾部3116-第二夾手手臂31161-第一手臂單體31162-第二手臂單體30-移動夾體301-第一移動夾體302-第二移動夾體303-第一活動夾體塊304-第二活動夾體塊305-第三移動夾體3051-移動夾部306-第四移動夾體3061-移動夾部307-第三活動夾體塊308-第四活動夾體塊300-卡扣結構32-載磚開合板321-第一板322-第二板33-開合驅動裝置331-開合驅動鏈332-開合鏈輪333-開合動力裝置3331-開合驅動鏈輪334-開合傳動軸3341-開合傳動鏈輪34-夾緊驅動裝置341-第六流體壓缸342-第七流體壓缸343-第八流體壓缸35-拉開驅動裝置351-第四流體壓缸352-第五流體壓缸353-第九流體壓缸354-第十流體壓缸36-升降架37-升降驅動裝置371-第一升降鏈條3711-第一連接段372-第二升降鏈條3721-第二連接段373-驅動器3731-第^^一流體壓缸3732-升降驅動鏈輪374-第一升降鏈輪375-第二升降鏈輪376-第三升降鏈輪377-第四升降鏈輪38-碼磚架體39-供架裝置
[0070]4-磚輸送裝置41-輸送帶42-取磚裝置43-傳動輥輸送裝置44-第三推送裝置441-第三導向梁442-第三磚推手4421-第三行走驅動裝置4422-第三升降驅動裝置45-擋板裝置46-輸送架體47-收板裝置471-推板輸送鏈帶472-推板鏈輪473-推板手474-推板驅動裝置4741-推板驅動鏈輪475-推板傳動軸4751-推板傳動鏈輪476-裝板裝置[0071 ] 5-磚垛整形裝置51-整形輸送帶52-滾軸托起裝置521-滾軸522-托起驅動裝置5221-第十二流體壓缸5222-滾輪523-托板5231-斜面524-承載板53-整齊裝置54-豎向抵靠板6-供磚裝置
[0072]7-磚打包裝置71-打包輸送鏈帶711-支撐條8_出磚裝置
[0073]9-磚堆91-磚層92-成型磚垛93-磚垛94-磚托板95-磚托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74]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
[0075]本實用新型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如圖1-18所示,包括磚排列裝置1、磚運轉裝置2和碼磚裝置3。
[0076]磚排列裝置1、磚運轉裝置2和碼磚裝置3沿流水線依次設置;磚排列裝置I將磚堆9排列成可碼垛的磚層91 ;磚運轉裝置2將磚排列裝置I輸送的磚層91向前繼續(xù)輸送;碼磚裝置3將各磚層91逐層碼成成型磚垛92 ;磚排列裝置I包括將磚層91相對于上一層或下一層磚層91減少至少一排或一列的減磚裝置11 ;磚運轉裝置2包括將磚層91相對于上一層或下一層磚層91轉動預定角度的轉磚裝置21 ;碼磚裝置3包括將已減少排或列的磚層91拉開,使相鄰的排或列之間形成一個、兩個或三個以上空隙的機械夾手31。本實用新型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磚排列裝置I將磚堆9排列成可碼垛的未減少排或列的磚層91,并可將相應的磚層91相對于未減少排或列的上一層或下一層磚層91減少至少一排或一列,便于后續(xù)程序將磚層91拉成具有空隙的與其它磚層91尺寸相應的磚層91 ;磚運轉裝置2接到磚排列裝置I輸送的磚層91后,將相應的磚層91相對于上一層或下一層磚層轉動預定角度,如可不對奇數層磚層91進行轉動,而對偶數層磚層91進行轉動,,預定角度可為90°、180°或針對相應磚型進行轉動的角度便于相鄰的磚層91進行交叉羅列,成型磚垛92更加穩(wěn)定;碼垛裝置3在可羅列未減少排或列的磚層91的同時,可將已減少排或列的磚層91拉開,使相鄰的排或列之間形成一個、兩個或三個以上的空隙,再進行羅列,當成型磚垛92被打包后,此空隙便于運載裝置插入抓取,如當具有兩個空隙時,可供叉車的兩個插角插入進行搬運。
[0077]優(yōu)選地,減磚裝置11包括垂直于進磚方向對磚堆9進行推擋以減少至少一排或一列磚進入量的推擋板111,和驅動推擋板111的推擋驅動裝置112。具體結構可為,推擋驅動裝置112為橫向支撐設于推擋板111背面的油缸,推擋板111可對磚堆9進行正常阻擋(不向前推進),形成未減少排或列的磚層91,并可根據控制裝置(圖中未示出)的控制,在相應磚堆9進入磚排列裝置I時,驅動推擋板111對磚堆9進行推擋,使此磚堆9相對于正常的磚堆9減少至少一排或一列磚進入量,形成相對于未減少排或列的磚層91減少至少一排或一列的磚層91。
[0078]優(yōu)選地,磚排列裝置I還包括磚排列架體12,設于磚排列架體12上承載和輸送磚層91的磚排列輸送臺13,以及將磚排列輸送臺13上的磚層91推送至磚運轉裝置2的第一推送裝置14。磚堆9進入磚排列裝置I后承載于排列輸送臺13上,推擋板111對磚堆9進行阻擋或推擋,然后第一推送裝置14以推壓整個經過磚堆9側面的方式向磚運轉裝置2方向推進磚堆9,可根據磚堆大小和磚堆9的進磚寬度反復進行若干次阻擋或推擋以及推進,直至形成規(guī)定尺寸的磚層91,推擋板111和第一推送裝置14以此方式相配合對磚堆9進行排列。
[0079]優(yōu)選地,磚排列裝置I的進磚口處于磚排列輸送臺13的一側,推擋板111立設于磚排列輸送臺13上與進磚口相對應的另一側;第一推送裝置14包括沿磚輸送方向設于磚排列架體12上并處于磚排列輸送臺13上方的第一導向梁141,和設于第一導向梁141上沿第一導向梁141行走推磚的第一磚推手142 ;第一磚推手142配設有第一行走驅動裝置1421和第一升降驅動裝置1422。第一行走驅動裝置1421驅動第一磚推手142進行推磚,第一升降驅動裝置1422驅動第一磚推手142上升或下降,下降后用于推磚,當向前推送磚層91后,后退時上升,可躲避后方進入磚排列裝置I的磚堆9。
[0080]優(yōu)選地,轉磚裝置21包括水平承載由磚排列裝置I輸送的磚層91的升降輸送轉板211,驅動升降輸送轉板211轉動的轉動驅動裝置212,承載于升降輸送轉板211下方的連接裝置213,至少三根支撐于連接裝置213下方的傳動支桿214,和驅動傳動支桿214向碼磚裝置3傳動升降輸送轉板211的升降移動驅動裝置215 ;各傳動支桿214等長、相互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內,即各傳動支桿214不會排列成一列或一排,構成空間平行框架支架結構,對連接裝置213形成支撐面,支撐穩(wěn)定;各傳動支桿214的上端與連接裝置213樞接在一起,下端與相應的連接部樞接在一起。在工作過程中,升降移動驅動裝置215驅動各傳動支桿214依靠下端作為支點,向碼磚裝置3擺動,利用平行桿擺動原理,升降輸送轉板211將平行向前、向上(或向下)移動,并同時在轉動驅動裝置212的驅動下升降輸送轉板211會同時發(fā)生轉動,即同時實現(xiàn)上下、前后和旋轉的動作。根據磚層91羅列規(guī)則,相鄰層的磚層91的排列方向相垂直才能保證羅列的穩(wěn)定性,轉動驅動裝置212驅動升降輸送轉板211只對偶數層或奇數層的磚層91進行轉動預定角度。
[0081]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傳動支桿214的傳動效果,優(yōu)選地,磚運轉裝置2還包括磚運轉架體22 ;連接裝置213為水平板,四個等高的傳動支桿214沿與磚的輸送方向相平行和相垂直的方向成矩陣分布,即四個傳動支桿214的橫截面分布于矩形的四個點上;四個傳動支桿214的上端分別通過與磚的輸送方向相垂直的上水平轉軸樞接于水平板形式的連接裝置213的下方,四個傳動支桿214的下端分別通過與上水平轉軸相平行的下水平轉軸樞接于磚運轉架體22的上述連接部上;升降移動驅動裝置215包括至少一個朝碼磚裝置3方向驅動的第一流體壓缸,所述第一流體壓缸的一端樞接于磚運轉架體22上,另一端與至少一個傳動支桿214樞接在一起。具體結構可為,兩個所述第一流體壓缸分別支撐于較遠離碼磚裝置3的兩個傳動支桿214的中部位置。
[0082]優(yōu)選地,轉動驅動裝置212設于連接裝置213上,轉動驅動裝置212通過豎直方向設置的轉動傳動軸2121對升降輸送轉板211進行轉動驅動,連接裝置213與升降輸送轉板211通過轉動傳動軸2121連接。
[0083]優(yōu)選地,轉動驅動裝置212包括兩個第二流體壓缸2122,兩第二流體壓缸2122的活塞桿方向相反,兩第二流體壓缸2122的活塞桿延伸有齒條2123,轉動傳動軸2121上形成有與兩齒條2123相匹配的同軸齒輪,兩齒條2123分別與所述同軸齒輪的相對周面相嚙合,且兩齒條2123分別配設有向所述同軸齒輪壓緊的壓緊從動輪2124。兩壓緊從動輪2124可保證量齒條2123與所述同軸齒輪始終嚙合在一起。兩第二流體壓缸2122同時對轉動傳動軸2121進行驅動,使轉動傳動軸2121轉動,進而帶動升降輸送轉板211轉動。
[0084]為了保證轉動驅動裝置212的驅動效果,優(yōu)選地,上述同軸齒輪與兩壓緊從動輪2124的軸線處于同一豎直平面內,且此豎直平面與兩齒條2123相垂直。并可進一步使同軸齒輪與兩壓緊從動輪2124處于等高位置。
[0085]優(yōu)選地,磚運轉裝置2還包括將升降輸送轉板211上的磚層91推送至碼磚裝置3的第二推送裝置23 ;第二推送裝置23包括沿磚輸送方向設于磚運轉架體22上并處于升降輸送轉板211上方的第二導向梁231,和設于第二導向梁231上沿第二導向梁231行走推磚的第二磚推手232 ;第二磚推手232配設有第二行走驅動裝置2321和第二升降驅動裝置2322。當升降輸送轉板211將磚層91輸送到一定位置后,升降輸送轉板211會與一通向碼磚裝置3的磚導板相接合,第二磚推手232下降后利用第二磚推手232將升降輸送轉板211上的磚層91經過所述磚導板推給碼磚裝置3。
[0086]優(yōu)選地,碼磚裝置3包括水平承載由磚運轉裝置2輸送的磚層91的載磚開合板32,驅動載磚開合板32開合的開合驅動裝置33,夾緊磚層91并將已減少排或列的磚層91拉開的機械夾手31,以及驅動機械夾手31夾緊磚層91的夾緊驅動裝置34,和驅動機械夾手31拉開磚層91的拉開驅動裝置35。在工作過程中,載磚開合板32承載磚層91,機械夾手31將磚層91夾住,并根據控制裝置控制,當磚層91為未減少排或列的磚層91時,不需進行拉開操作,只需使載磚開合板32打開,機械夾手31松開,將磚層91漏下;當磚層91為已減少排或列的磚層91適當拉開,使其尺寸與未減少排或列的磚層91相同,使排或列之間形成一個、兩個或三個以上的空隙。
[0087]優(yōu)選地,機械夾手31包括兩個夾緊于未減少排或列的磚層91兩側,或已減少排或列的磚層91的列或排外側的夾手單體311,夾手單體311包括沿所夾邊緣延伸方向向外平行移動的移動夾體30。即當磚層91為未減少排或列的磚層91時,夾手單體311夾緊于磚層91的兩側,優(yōu)選夾在與磚進入方向相平行的側面上;當磚層91為已減少排或列的磚層91時,夾手單體311夾緊于磚層91的列或排外側,這樣,當移動夾體30沿所夾的邊緣延伸方向向外平行移動時,可將相應的排或列向外拉動,使相鄰的排或列之間產生空隙。
[0088]夾手單體311優(yōu)選的第一實施方式為,夾手單體311包括沿所夾邊緣延伸方向設置的第一滑桿3111,和固定設于第一滑桿3111上的第一固定夾體3112,移動夾體30包括滑動設于第一滑桿3111上的第一移動夾體301和第二移動夾體302 ;第一固定夾體3112處于第一移動夾體301和第二移動夾體302之間。這樣,兩夾手單體311的第一固定夾體3112夾住中間處的磚,兩夾手單體311的第一移動夾體301和第二移動夾體302分別夾住兩側的磚,當第一移動夾體301和第二移動夾體302分別向外拉時,兩側的磚會與中間的磚形成兩個空隙,此兩個空隙可供叉車的兩個插角插入進行搬運。
[0089]優(yōu)選地,第一固定夾體3112與第一移動夾體301之間設有至少一個滑動設于第一滑桿3111上的第一活動夾體塊303,第一固定夾體3112與第二移動夾體302之間設有至少一個滑動設于第一滑桿3111上的第二活動夾體塊304 ;當只有一個第一活動夾體塊303時,第一移動夾體301與相鄰的第一活動夾體塊303之間通過卡扣結構300連接,當有兩個以上的第一活動夾體塊303時,第一移動夾體301與相鄰的第一活動夾體塊303之間、以及相鄰的第一活動夾體塊303之間通過卡扣結構300連接;當只有一個第二活動夾體塊304時,第二移動夾體302與相鄰的第二活動夾體塊304之間通過卡扣結構300連接,當有兩個以上的第二活動夾體塊304時,第二移動夾體302與相鄰的第二活動夾體塊304之間、以及相鄰的第二活動夾體塊304之間通過卡扣結構300連接??筛鶕_的磚的尺寸和中間磚的寬度等參數,將相應數量的第一活動夾體塊303和第二活動夾體塊304分別與第一移動夾體301和第二移動夾體302通過卡扣結構300連接,當不需要第一活動夾體塊303和第二活動夾體塊304時,只需打開卡扣結構300即可。
[0090]優(yōu)選地,夾手單體311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一夾手手臂3113,第一夾手手臂3113與第一滑桿3111或第一固定夾體3112連接;夾緊驅動裝置34為一端與其一夾手單體311的第一夾手手臂3113連接,另一端與相應的連接部或另一夾手單體311的第一夾手手臂3113連接的第三流體壓缸。即當第三流體壓缸形式的夾緊驅動裝置34的另一端與相應的連接部連接時,可只驅動其一夾手單體311的第一夾手手臂3113,當第三流體壓缸形式的夾緊驅動裝置34的另一端另一夾手單體311的第一夾手手臂3113連接時,可同時驅動兩夾手單體311的第一夾手手臂3113。
[0091]優(yōu)選地,拉開驅動裝置35包括第四流體壓缸351和第五流體壓缸352 ;第四流體壓缸351的一端與第一滑桿3111或第一固定夾體3112連接,另一端與第一移動夾體301連接;第五流體壓缸352的一端與第一滑桿3111或第一固定夾體3112連接,另一端與第二移動夾體302連接。第四流體壓缸351可驅動第一移動夾體301沿第一滑桿3111內外滑動,第五流體壓缸352可驅動第二移動夾體302沿第一滑桿3111內外滑動。
[0092]夾手單體311優(yōu)選的第二實施方式為,夾手單體311包括處于磚層91上方并與所夾邊緣延伸方向平行設置的第二滑桿3114,和固定設于第二滑桿3114上的第二固定夾體3115,移動夾體30包括滑動設于第二滑桿3114上的第三移動夾體305和第四移動夾體306 ;第二固定夾體3115處于第三移動夾體305和第四移動夾體306之間;第二固定夾體3115的下端具有夾緊磚層91的固定夾部31151,第三移動夾體305的下端具有夾緊磚層91的移動夾部3051,第四移動夾體306的下端具有夾緊磚層91的移動夾部3061。這樣,兩夾手單體311的第二固定夾體3115通過固定夾部31151夾住中間處的磚,兩夾手單體311的第三移動夾體305和第四移動夾體306分別通過移動夾部3051夾住兩側的磚,當第三移動夾體305和第四移動夾體306分別向外拉時,兩側的磚會與中間的磚形成兩個空隙,此兩個空隙可供叉車的兩個插角插入進行搬運。
[0093]優(yōu)選地,同一夾手單體311的固定夾部31151與移動夾部3061之間分別設有至少一個第三活動夾體塊307和第四活動夾體塊308 ;當只有一個第三活動夾體塊307時,第三活動夾體塊307與相鄰的移動夾部3061之間通過可拆裝的插接結構連接,當有兩個以上的第三活動夾體塊307時,第三活動夾體塊307與相鄰的移動夾部3061之間、以及相鄰的第三活動夾體塊307之間通過可拆裝的插接結構連接;當只有一個第四活動夾體塊308時,第四活動夾體塊308與相鄰的移動夾部3061之間通過可拆裝的插接結構連接,當有兩個以上的第四活動夾體塊308時,第四活動夾體塊308與相鄰的移動夾部3061之間、以及相鄰的第四活動夾體塊308之間通過可拆裝的插接結構連接??筛鶕_的磚的尺寸和中間磚的寬度等參數,將相應數量的第三活動夾體塊307和第四活動夾體塊308分別與第三移動夾體305和第四移動夾體306通過可拆裝的插接結構連接,當不需要第三活動夾體塊307和第四活動夾體塊308時,只需將第三活動夾體塊307和第四活動夾體塊308拆下即可。具體結構可為,第三活動夾體塊307和第四活動夾體塊308分別包括與移動夾部3061外部尺寸相應的粗徑段和細徑段,移動夾部3061具有供細徑段插入的插口,細徑段與插口的插接配合即為可拆裝的插接結構。當有兩個以上的第三活動夾體塊307和第四活動夾體塊308時,第三活動夾體塊307和第四活動夾體塊308的粗徑段具有供相鄰的第三活動夾體塊307和第四活動夾體塊308的細徑段插入的插口,以此實現(xiàn)移動夾部3061長度的變換。
[0094]優(yōu)選地,夾手單體311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二夾手手臂3116,第二夾手手臂3116包括與第二固定夾體3115連接的第一手臂單體31161,和兩個分別與兩第二移動夾體302連接的第二手臂單體31162 ;夾緊驅動裝置34包括連接于兩夾手單體311相對應的兩個第一手臂單體31161之間的第六流體壓缸341,以及連接于兩夾手單體311相對應的兩第二手臂單體31162之間的第七流體壓缸342,和連接于兩夾手單體311相對應的另外兩個第二手臂單體31162之間的第八流體壓缸343。這樣,第六流體壓缸341同時驅動兩夾手單體311相對應的兩個第一手臂單體31161 ;第七流體壓缸342同時驅動兩夾手單體311相對應的兩第二手臂單體31162 ;第八流體壓缸343同時驅動兩夾手單體311相對應的另外兩個第二手臂單體31162。
[0095]優(yōu)選地,拉開驅動裝置35包括第九流體壓缸353和第十流體壓缸354 ;第九流體壓缸353的一端與第二滑桿3114或第二固定夾體3115連接,另一端與第三移動夾體305連接;第十流體壓缸354的一端與第二滑桿3114或第二固定夾體3115連接,另一端與第四移動夾體306連接。第九流體壓缸353可驅動第三移動夾體305沿第二滑桿3114內外滑動,第十流體壓缸354可驅動第四移動夾體306沿第二滑桿3114內外滑動。
[0096]優(yōu)選地,載磚開合板32包括兩片拼合在一起的第一板321和第二板322 ;開合驅動裝置33包括水平設置并沿第一板321和第二板322排列方向延伸的開合驅動鏈331,開合驅動鏈331的兩端分別由開合鏈輪332承載;第一板321與開合驅動鏈331的其中一條單鏈連接,第二板322與開合驅動鏈331的另一條單鏈連接。這樣,當開合驅動鏈331運轉時,其中一條單鏈帶動第一板321向一側運動,另一條單鏈帶動第二板322向另一側運動,使第一板321和第二板322實現(xiàn)分開,供磚層91漏下;當開合驅動鏈331反向運轉時,第一板321和第二板322實現(xiàn)合并。具體地,第一板321和第二板322還配設有滑動導軌。
[0097]優(yōu)選地,開合驅動裝置33包括兩個相互平行的開合驅動鏈331 ;兩開合驅動鏈331配設有驅動開合驅動鏈331運轉的開合動力裝置333 ;兩開合驅動鏈331同一端的兩開合鏈輪332通過一水平的開合傳動軸334同軸傳動連接,開合傳動軸334設有同軸的開合傳動鏈輪3341,開合動力裝置333的轉動輸出軸設有同軸的開合驅動鏈輪332,開合傳動鏈輪3341與開合驅動鏈輪332相對應并通過開合傳動鏈連接。開合動力裝置333通過開合驅動鏈輪332帶動開合傳動鏈對開合傳動鏈輪3341進行傳動,進而開合傳動軸334帶動兩開合鏈輪332分別驅動兩開合驅動鏈331運轉。
[0098]優(yōu)選地,碼磚裝置3還包括承載載磚開合板32、開合驅動裝置33、機械夾手31、夾緊驅動裝置34和拉開驅動裝置35的升降架36,以及驅動升降架36升降的升降驅動裝置37。在工作過程中,升降驅動裝置37驅動升降架36帶動載磚開合板32、開合驅動裝置33、機械夾手31、夾緊驅動裝置34和拉開驅動裝置35升降適當高度,如可根據已下方羅列的磚層91的高度來調節(jié)下降高度,上升高度為接收磚運轉裝置2上的磚層91的高度。具體地,升降架36還配設有滑動導軌。
[0099]優(yōu)選地,碼磚裝置3還包括承載升降架36的碼磚架體38 ;升降驅動裝置37包括兩個第一升降鏈條371,兩個第二升降鏈條372,以及驅動第一升降鏈條371和第二升降鏈條372的驅動器373 ;兩第一升降鏈條371相互平行設置,兩第一升降鏈條371的下端平衡連接于升降架36的一端,上端分別依次繞過設于碼磚架體38上部的第一升降鏈輪374和第二升降鏈輪375與碼磚架體38連接;兩第二升降鏈條372與兩第一升降鏈條371平行設置,兩第二升降鏈條372的下端平衡連接于升降架36的另一端,上端分別依次繞過設于碼磚架體38上部的第三升降鏈輪376和第四升降鏈輪377與碼磚架體38連接;兩第一升降鏈條371分別包括繞過兩第二升降鏈輪375并與碼磚架體38連接的第一連接段3711 ;兩第二升降鏈條372分別包括繞過兩第四升降鏈輪377并與碼磚架體38連接的第二連接段3721 ;第一連接段3711與第二連接段3721相互平行;驅動器373包括第十一流體壓缸3731,和四個設于第十一流體壓缸3731的活塞桿端部分別對兩第一連接段3711和兩第二連接段3721進行支撐推進的升降驅動鏈輪3732。這樣,驅動器373驅動四個升降驅動鏈輪3732,對兩第一連接段3711和兩第二連接段3721進行支撐推進,會拉動第一升降鏈條371和第二升降鏈條372帶動升降架36上升;驅動器373不驅動時,升降架36下降。
[0100]根據實際需要,尤其是當碼異型磚時,為了進一步便于碼磚,優(yōu)選地,碼磚裝置3還配設有將磚托架95置于相應的相鄰磚層91之間的供架裝置39。磚托架95具有供運載裝置如叉車等的插角插入的插孔,便于搬運。
[0101]優(yōu)選地,磚排列裝置I的上游還設有磚輸送裝置4 ;磚排列裝置I的進磚口與磚輸送裝置4尾端銜接,且磚輸送裝置4的輸送方向與磚排列裝置I的輸送方向相垂直。
[0102]優(yōu)選地,磚輸送裝置4包括輸送帶41,將磚置于輸送帶41上的取磚裝置42,銜接于輸送帶41尾端的傳動輥輸送裝置43,將磚推至磚排列裝置I的第三推送裝置44,和設于傳動輥輸送裝置43尾端擋住磚托板94的擋板裝置45。擋板裝置45將磚托板94擋住,第三推送裝置44將磚堆9向磚排列裝置I推送。
[0103]為了具體實現(xiàn)擋板裝置45的功能和構造,優(yōu)選地,擋板裝置45為上表面高于磚托板94下表面,并低于磚托板94上表面的水平板。
[0104]優(yōu)選地,磚輸送裝置4還包括磚輸送架體46 ;第三推送裝置44包括沿磚輸送方向設于磚輸送架體46上并處于傳動輥輸送裝置43和擋板裝置45上方的第三導向梁441,以及設于第三導向梁441上沿第三導向梁441行走推磚的第三磚推手442 ;第三磚推手442配設有第三行走驅動裝置4421和第三升降驅動裝置4422。第三推送裝置44下降后利用第三磚推手442將輸送帶41上的磚堆9經過磚托板94和擋板裝置45推送給磚排列裝置I。
[0105]優(yōu)選地,磚輸送裝置4還包括收板裝置47,收板裝置47包括設于傳動輥輸送裝置43的傳動輥之間并與傳動輥軸向平行延伸的推板輸送鏈帶471,承載于推板輸送鏈帶471兩端的推板鏈輪472,設于推板輸送鏈帶471上進行推板的推板手473,和驅動推板輸送鏈帶471運轉的推板驅動裝置474 ;推板輸送鏈帶471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傳動輥的上表面,推板手473高于所述傳動輥的上表面。推板驅動裝置474驅動推板輸送鏈帶471運轉,推板手473推動磚托板94的側邊,將磚托板94從傳動輥軸上推下進行收板。
[0106]優(yōu)選地,收板裝置47包括兩個相互平行的推板輸送鏈帶471 ;兩推板輸送鏈帶471同一端的兩推板鏈輪472通過一水平的推板傳動軸475同軸傳動連接,推板傳動軸475設有同軸的推板傳動鏈輪4751,推板驅動裝置474的轉動輸出軸設有同軸的推板驅動鏈輪4741,推板傳動鏈輪4751與推板驅動鏈輪4741相對應并通過推板傳動鏈連接。推板驅動裝置474通過推板驅動鏈輪4741帶動推板傳動鏈對推板傳動鏈輪4751進行傳動,進而推板傳動軸475帶動兩推板鏈輪472分別驅動兩推板輸送鏈帶471運轉。
[0107]為了使機構更加完整,且便于收板,優(yōu)選地,收板裝置47配設有銜接于推板輸送鏈帶471尾端的裝板裝置476。
[0108]優(yōu)選地,磚輸送裝置4的上游還設有磚垛整形裝置5 ;磚垛整形裝置5包括朝磚輸送裝置4方向運送帶磚托板94的磚垛的整形輸送帶5141,設于整形輸送帶5141下方可向上托起磚垛的滾軸托起裝置52,由多個立設于整形輸送帶5141 —側的滾動軸沿輸送方向排列形成的整齊裝置53,和由整形輸送帶5141另一側向整齊裝置53抵靠磚垛的豎向抵靠板54 ;滾軸托起裝置52包括多個軸線沿輸送方向且成矩陣分布的滾軸521,和向上驅動滾軸521的托起驅動裝置522 ;整形輸送帶5141具有供滾軸521穿過的通口。磚垛整形裝置4利用滾軸托起裝置52將磚垛93托起,由整齊裝置53抵擋在磚垛93 —側,再由豎向抵靠板54在另一側將磚垛93向整齊裝置53抵靠,對磚垛93進行整形。
[0109]優(yōu)選地,多個滾軸521由托板523承載,托板523通過多個支撐座與各滾軸521一一樞接在一起;托板523的下表面形成有由一側向另一側逐漸向下傾斜的斜面5231,至少兩個斜面5231均勻分布于托板523的下表面;托起驅動裝置522包括沿斜面5231逐漸向下傾斜的方向延伸的第十二流體壓缸5221,至少兩個設于第十二流體壓缸5221的活塞桿端部并——墊設于各斜面5231下方的滾輪5222。第十二流體壓缸5221驅動滾輪5222向前移動,利用逐漸向下傾斜的斜面5231,順勢將托板523和滾軸521頂起,進而將磚垛93頂起。
[0110]優(yōu)選地,四個斜面5231均勻分布于托板523的下表面,四個滾輪5222與四個斜面5231 一一配合;托板523遠離托起驅動裝置522的一端配設有阻擋裝置;四個滾輪5222的下方由承載板524承載,第十二流體壓缸5221與承載板524連接。
[0111]為了形成連續(xù)不斷且完整的碼磚流水線,優(yōu)選地,磚垛整形裝置5的上游還設有供磚裝置6 ;碼磚裝置3的下游沿流水線方向還依次設有磚打包裝置7和出磚裝置8。
[0112]優(yōu)選地,磚打包裝置7配設有承載和輸送由碼磚裝置3碼好的成型磚垛92的打包輸送鏈帶71,打包輸送鏈帶71上設有多個沿寬度方向延伸并沿長度方向排列的支撐條711,相鄰的支撐條711之間具有供打包繩索穿過的間隙。輸送鏈帶71具體可為鏈條,支撐條711連接于鏈條鏈結上。
[0113]雙線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如圖1-18,包括兩條上述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兩所述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的磚排列裝置I和磚運轉裝置2共用同一碼磚裝置3。即兩條上述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作為流水線單體,融合成一整條雙線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為了充分而高效地利用碼磚裝置3,兩個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共用同一碼磚裝置3,可利用其中一條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傳運磚的間隙時間,對另一條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進行碼磚,完全可以將碼磚效率提高為單獨的上述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碼磚效率的兩倍,且機構利用率也顯著提高,大大節(jié)約成本。進一步,兩所述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也共用同一磚打包裝置7和出磚裝置8。
[0114]為了合理協(xié)調兩上述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的供磚,優(yōu)選地,碼磚裝置3的兩個進磚口處于相對的兩側,分別對應兩磚運轉裝置2。
[0115]一種碼磚方法,如圖1-18,包括如下步驟:
[0116](I)利用供磚裝置6對磚垛整形裝置5供應具有多層磚堆9的磚垛93,由磚垛整形裝置5利用滾軸托起裝置52將磚垛93托起,由整齊裝置53抵擋在磚垛93 —側,再由豎向抵靠板54在另一側將磚垛93向整齊裝置53抵靠,對磚垛93進行整形;
[0117](2)磚輸送裝置4利用取磚裝置42將磚垛整形裝置5上的磚垛93以逐層磚堆9的形式搬上磚輸送裝置4,由輸送帶41和傳動輥輸送裝置43向前輸送,由擋板裝置45將磚托板94擋住,并由收板裝置47利用推板輸送鏈帶471和推板手473將磚托板94輸送給裝板裝置46,再由第三推送裝置44將磚堆9向磚排列裝置I平穩(wěn)推送;
[0118](3)當磚堆9進入磚排列裝置I后,磚排列裝置I利用垂直于進磚方向的推擋板111對磚堆9進行阻擋,使磚堆9排列成可碼垛的未減少排或列的磚層91,或對相應的磚堆9進行推擋,使相應的磚堆9減少至少一排或一列磚進入量,形成相對于上一層或下一層未減少排或列的磚層91減少至少一排或一列的磚層91,再由第一推送裝置14將磚層91向磚運轉裝置2平穩(wěn)推送;
[0119](4)磚運轉裝置2利用轉動驅動裝置212、傳動支桿214和升降移動驅動裝置215使升降輸送轉板211具有平衡轉動、前移和升降的功能,由升降輸送轉板211將相應的磚層91相對于上一層或下一層磚層91轉動預定角度,然后由第二推送裝置23將磚層91向碼磚裝置3平穩(wěn)推送;
[0120](5)碼磚裝置3利用載磚開合板32承載由磚運轉裝置2輸送的磚層91,機械夾手31通過兩夾手單體311夾緊于未減少排或列的磚層91兩側,或已減少排或列的磚層91的列或排外側,夾手單體311利用移動夾體30將已減少排或列的磚層91拉開,使相鄰的排或列之間形成一個、兩個或三個以上的空隙,利用升降架36帶動載磚開合板32和機械夾手31將磚層91下降至已碼好的下一層磚層91,然后載磚開合板32打開,機械夾手31松開磚層91,使磚層91碼在下一層磚層91上;
[0121](6)當碼好相應層數要求的成型磚垛92后,利用磚打包裝置7對成型磚垛92進行打包,再利用出磚裝置8將打包好的成型磚垛92出磚。
[0122]本實用新型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各移動夾體與相應的滑桿之間,尤其是受力接觸面上設有滾珠等滾動體,以減少摩擦;各滑桿優(yōu)選為方柱形桿結構,各移動夾體為滑動套設在滑桿上的滑套結構,滑桿與移動夾體的具體形式均可根據實際要求進行調整和設計;為了便于碼垛,且不會造成掉磚等問題,優(yōu)選地,每層磚層的寬度或長度為磚輸送裝置上的磚堆寬度的整數倍,進一步,每層磚層均為正方形;雙線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的兩條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的具體輸送方向和排列方式等可根據實際要求進行調整和設計。
[0123]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圖示和實施例,任何人對其進行類似思路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
【權利要求】
1.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流水線依次設置的將磚堆排列成可碼垛的磚層的磚排列裝置,將磚層向前輸送的磚運轉裝置,和將各磚層逐層碼成成型磚垛的碼磚裝置;所述磚排列裝置包括將磚層相對于上一層或下一層磚層減少至少一排或一列的減磚裝置;所述磚運轉裝置包括將磚層相對于上一層或下一層磚層轉動預定角度的轉磚裝置;所述碼磚裝置包括將已減少排或列的磚層拉開,使相鄰的排或列之間形成一個、兩個或三個以上空隙的機械夾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減磚裝置包括垂直于進磚方向對磚堆進行推擋以減少至少一排或一列磚進入量的推擋板,和驅動推擋板的推擋驅動裝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磚排列裝置還包括磚排列架體,設于磚排列架體上承載和輸送磚層的磚排列輸送臺,以及將磚排列輸送臺上的磚層推送至上述磚運轉裝置的第一推送裝置。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磚排列裝置的進磚口處于上述磚排列輸送臺的一側,上述推擋板立設于上述磚排列輸送臺上與進磚口相對應的另一側;上述第一推送裝置包括沿磚輸送方向設于上述磚排列架體上并處于所述磚排列輸送臺上方的第一導向梁,和設于第一導向梁上沿第一導向梁行走推磚的第一磚推手;所述第一磚推手配設有第一行走驅動裝置和第一升降驅動裝置。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轉磚裝置包括水平承載由上述磚排列裝置輸送的磚層的升降輸送轉板,驅動升降輸送轉板轉動的轉動驅動裝置,承載于升降輸送轉板下方的連接裝置,至少三根支撐于連接裝置下方的傳動支桿,和驅動傳動支桿向上述碼磚裝置傳動升降輸送轉板的升降移動驅動裝置;各所述傳動支桿等長、相互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內;各所述傳動支桿的上端與所述連接裝置樞接在一起,下端與相應的連接部樞接在一起。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磚運轉裝置還包括磚運轉架體;上述連接裝置為水平板,四個等高的上述傳動支桿沿與磚的輸送方向相平行和相垂直的方向成矩陣分布,四個所述傳動支桿的上端分別通過與磚的輸送方向相垂直的上水平轉軸樞接于所述水平板的下方,四個所述傳動支桿的下端分別通過與上水平轉軸相平行的下水平轉軸樞接于所述磚運轉架體的上述連接部上;上述升降移動驅動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朝上述碼磚裝置方向驅動的第一流體壓缸,所述第一流體壓缸的一端樞接于所述磚運轉架體上,另一端與至少一個所述傳動支桿樞接在一起。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轉動驅動裝置設于上述連接裝置上,所述轉動驅動裝置通過豎直方向設置的轉動傳動軸對上述升降輸送轉板進行轉動驅動,所述連接裝置與所述升降輸送轉板通過所述轉動傳動軸連接。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轉動驅動裝置包括兩個第二流體壓缸,兩所述第二流體壓缸的活塞桿方向相反,兩所述第二流體壓缸的活塞桿延伸有齒條,上述轉動傳動軸上形成有與兩所述齒條相匹配的同軸齒輪,兩所述齒條分別與所述同軸齒輪的相對周面相嚙合,且兩所述齒條分別配設有向所述同軸齒輪壓緊的壓緊從動輪。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同軸齒輪與兩上述壓緊從動輪的軸線處于同一豎直平面內,且此豎直平面與兩上述齒條相垂直。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磚運轉裝置還包括將上述升降輸送轉板上的磚層推送至上述碼磚裝置的第二推送裝置;所述第二推送裝置包括沿磚輸送方向設于上述磚運轉架體上并處于所述升降輸送轉板上方的第二導向梁,和設于第二導向梁上沿第二導向梁行走推磚的第二磚推手;所述第二磚推手配設有第二行走驅動裝置和第二升降驅動裝置。11.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碼磚裝置包括水平承載由上述磚運轉裝置輸送的磚層的載磚開合板,驅動載磚開合板開合的開合驅動裝置,夾緊磚層并將已減少排或列的磚層拉開的上述機械夾手,以及驅動機械夾手夾緊磚層的夾緊驅動裝置,和驅動機械夾手拉開磚層的拉開驅動裝置。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機械夾手包括兩個夾緊于未減少排或列的磚層兩側,或已減少排或列的磚層的列或排外側的夾手單體,所述夾手單體包括沿所夾邊緣延伸方向向外平行移動的移動夾體。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夾手單體包括沿所夾邊緣延伸方向設置的第一滑桿,和固定設于第一滑桿上的第一固定夾體,上述移動夾體包括滑動設于所述第一滑桿上的第一移動夾體和第二移動夾體;所述第一固定夾體處于所述第一移動夾體和第二移動夾體之間。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固定夾體與上述第一移動夾體之間設有至少一個滑動設于上述第一滑桿上的第一活動夾體塊,所述第一固定夾體與上述第二移動夾體之間設有至少一個滑動設于所述第一滑桿上的第二活動夾體塊;所述第一移動夾體與相鄰的第一活動夾體塊之間,或所述第一移動夾體與相鄰的第一活動夾體塊之間、以及相鄰的第一活動夾體塊之間通過卡扣結構連接;所述第二移動夾體與相鄰的第二活動夾體塊之間,或所述第二移動夾體與相鄰的第二活動夾體塊之間、以及相鄰的第二活動夾體塊之間通過卡扣結構連接。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夾手單體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一夾手手臂,所述第一夾手手臂與上述第一滑桿或第一固定夾體連接;上述夾緊驅動裝置為一端與其一所述夾手單體的所述第一夾手手臂連接,另一端與相應的連接部或另一所述夾手單體的所述第一夾手手臂連接的第三流體壓缸。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拉開驅動裝置包括第四流體壓缸和第五流體壓缸;所述第四流體壓缸的一端與上述第一滑桿或第一固定夾體連接,另一端與上述第一移動夾體連接;所述第五流體壓缸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滑桿或第一固定夾體連接,另一端與上述第二移動夾體連接。17.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夾手單體包括處于磚層上方并與所夾邊緣延伸方向平行設置的第二滑桿,和固定設于第二滑桿上的第二固定夾體,上述移動夾體包括滑動設于所述第二滑桿上的第三移動夾體和第四移動夾體;所述第二固定夾體處于所述第三移動夾體和第四移動夾體之間;所述第二固定夾體的下端具有夾緊磚層的固定夾部,所述第三移動夾體和第四移動夾體的下端分別具有夾緊磚層的移動夾部。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同一上述夾手單體的上述固定夾部與上述移動夾部之間分別設有至少一個第三活動夾體塊和第四活動夾體塊;所述第三活動夾體塊與相鄰的移動夾部之間,或所述第三活動夾體塊與相鄰的移動夾部之間、以及相鄰的第三活動夾體塊之間通過可拆裝的插接結構連接;所述第四活動夾體塊與相鄰的移動夾部之間,或所述第四活動夾體塊與相鄰的移動夾部之間、以及相鄰的第四活動夾體塊之間通過可拆裝的插接結構連接。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夾手單體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二夾手手臂,所述第二夾手手臂包括與上述第二固定夾體連接的第一手臂單體,和兩個分別與兩上述第二移動夾體連接的第二手臂單體;上述夾緊驅動裝置包括連接于兩所述夾手單體相對應的兩個所述第一手臂單體之間的第六流體壓缸,以及連接于兩所述夾手單體相對應的兩所述第二手臂單體之間的第七流體壓缸,和連接于兩所述夾手單體相對應的另外兩個所述第二手臂單體之間的第八流體壓缸。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拉開驅動裝置包括第九流體壓缸和第十流體壓缸;所述第九流體壓缸的一端與上述第二滑桿或第二固定夾體連接,另一端與上述第三移動夾體連接;所述第十流體壓缸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滑桿或第二固定夾體連接,另一端與上述第四移動夾體連接。21.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載磚開合板包括兩片拼合在一起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上述開合驅動裝置包括水平設置并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排列方向延伸的開合驅動鏈,所述開合驅動鏈的兩端分別由開合鏈輪承載;所述第一板與所述開合驅動鏈的其中一條單鏈連接,所述第二板與所述開合驅動鏈的另一條單鏈連接。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開合驅動裝置包括兩個相互平行的上述開合驅動鏈;兩所述開合驅動鏈配設有驅動開合驅動鏈運轉的開合動力裝置;兩所述開合驅動鏈同一端的兩上述開合鏈輪通過一水平的開合傳動軸同軸傳動連接,所述開合傳動軸設有同軸的開合傳動鏈輪,所述開合動力裝置的轉動輸出軸設有同軸的開合驅動鏈輪,所述開合傳動鏈輪與所述開合驅動鏈輪相對應并通過開合傳動鏈連接。2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碼磚裝置還包括承載上述載磚開合板、開合驅動裝置、機械夾手、夾緊驅動裝置和拉開驅動裝置的升降架,以及驅動所述升降架升降的升降驅動裝置。24.根據權利要求23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碼磚裝置還包括承載上述升降架的碼磚架體;上述升降驅動裝置包括兩個第一升降鏈條,兩個第二升降鏈條,以及驅動第一升降鏈條和第二升降鏈條的驅動器;兩所述第一升降鏈條相互平行設置,兩所述第一升降鏈條的下端平衡連接于所述升降架的一端,上端分別依次繞過設于碼磚架體上部的第一升降鏈輪和第二升降鏈輪與所述碼磚架體連接;兩所述第二升降鏈條與兩所述第一升降鏈條平行設置,兩所述第二升降鏈條的下端平衡連接于所述升降架的另一端,上端分別依次繞過設于碼磚架體上部的第三升降鏈輪和第四升降鏈輪與所述碼磚架體連接;兩所述第一升降鏈條分別包括繞過兩所述第二升降鏈輪并與所述碼磚架體連接的第一連接段;兩所述第二升降鏈條分別包括繞過兩所述第四升降鏈輪并與所述碼磚架體連接的第二連接段;所述第一連接段與所述第二連接段相互平行;所述驅動器包括第十一流體壓缸,和四個設于第十一流體壓缸的活塞桿端部分別對兩所述第一連接段和兩所述第二連接段進行支撐推進的升降驅動鏈輪。2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碼磚裝置還配設有將磚托架置于相應的相鄰磚層之間的供架裝置。26.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磚排列裝置的上游還設有磚輸送裝置;所述磚排列裝置的進磚口與所述磚輸送裝置尾端銜接,且所述磚輸送裝置的輸送方向與所述磚排列裝置的輸送方向相垂直。27.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磚輸送裝置包括輸送帶,將磚置于輸送帶上的取磚裝置,銜接于輸送帶尾端的傳動輥輸送裝置,將磚推至上述磚排列裝置的第三推送裝置,和設于傳動輥輸送裝置尾端擋住磚托板的擋板裝置。28.根據權利要求27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擋板裝置為上表面高于磚托板下表面,并低于磚托板上表面的水平板。29.根據權利要求28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磚輸送裝置還包括磚輸送架體;上述第三推送裝置包括沿磚輸送方向設于所述磚輸送架體上并處于上述傳動輥輸送裝置和擋板裝置上方的第三導向梁,以及設于第三導向梁上沿第三導向梁行走推磚的第三磚推手;所述第三磚推手配設有第三行走驅動裝置和第三升降驅動裝置。30.根據權利要求29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磚輸送裝置還包括收板裝置,所述收板裝置包括設于上述傳動輥輸送裝置的傳動輥之間并與傳動輥軸向平行延伸的推板輸送鏈帶,承載于推板輸送鏈帶兩端的推板鏈輪,設于推板輸送鏈帶上進行推板的推板手,和驅動推板輸送鏈帶運轉的推板驅動裝置;所述推板輸送鏈帶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傳動輥的上表面,所述推板手高于所述傳動輥的上表面。31.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收板裝置包括兩個相互平行的上述推板輸送鏈帶;兩所述推板輸送鏈帶同一端的兩上述推板鏈輪通過一水平的推板傳動軸同軸傳動連接,所述推板傳動軸設有同軸的推板傳動鏈輪,所述推板驅動裝置的轉動輸出軸設有同軸的推板驅動鏈輪,所述推板傳動鏈輪與所述推板驅動鏈輪相對應并通過推板傳動鏈連接。32.根據權利要求31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收板裝置配設有銜接于上述推板輸送鏈帶尾端的裝板裝置。33.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磚輸送裝置的上游還設有磚垛整形裝置;所述磚垛整形裝置包括朝所述磚輸送裝置方向運送帶磚托板的磚垛的整形輸送帶,設于整形輸送帶下方可向上托起磚垛的滾軸托起裝置,由多個立設于整形輸送帶一側的滾動軸沿輸送方向排列形成的整齊裝置,和由整形輸送帶另一側向整齊裝置抵靠磚垛的豎向抵靠板;所述滾軸托起裝置包括多個軸線沿輸送方向且成矩陣分布的滾軸,和向上驅動滾軸的托起驅動裝置;所述整形輸送帶具有供所述滾軸穿過的通口。34.根據權利要求33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多個上述滾軸由托板承載,所述托板通過多個支撐座與各所述滾軸一一樞接在一起;所述托板的下表面形成有由一側向另一側逐漸向下傾斜的斜面,至少兩個所述斜面均勻分布于所述托板的下表面;上述托起驅動裝置包括沿所述斜面逐漸向下傾斜的方向延伸的第十二流體壓缸,至少兩個設于第十二流體壓缸的活塞桿端部并一一墊設于各所述斜面下方的滾輪。35.根據權利要求34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四個上述斜面均勻分布于上述托板的下表面,四個上述滾輪與四個所述斜面一一配合;所述托板遠離上述托起驅動裝置的一端配設有阻擋裝置;四個所述滾輪的下方由承載板承載,上述第十二流體壓缸與所述承載板連接。36.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磚垛整形裝置的上游還設有供磚裝置;上述碼磚裝置的下游沿流水線方向還依次設有磚打包裝置和出磚裝置。37.根據權利要求36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磚打包裝置配設有承載和輸送由上述碼磚裝置碼好的成型磚垛的打包輸送鏈帶,所述打包輸送鏈帶上設有多個沿寬度方向延伸并沿長度方向排列的支撐條,相鄰的支撐條之間具有供打包繩索穿過的間隙。38.基于權利要求1-37中任一項所述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的雙線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包括兩條上述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兩所述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的上述磚排列裝置和上述磚運轉裝置共用同一上述碼磚裝置。39.根據權利要求38所述的雙線的離線自動碼磚流水線,其特征在于:上述碼磚裝置的兩個進磚口處于相對的兩側,分別對應兩上述磚運轉裝置。
【文檔編號】B65G57-32GK204297696SQ201420715261
【發(fā)明者】傅軍強 [申請人]傅軍強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