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連式防氣蝕連桿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船部件,特別涉及一種船舵。
【背景技術】
[0002]船舵附設于船體外,利用船舶航行時作用于舵葉上的流體動力而控制船舶航向的裝置,通常由舵葉和舵桿組成。
[0003]現(xiàn)有技術中,支承舵桿的管狀舵承通過螺栓與環(huán)形鉸支座連接,具體連接結構為環(huán)形鉸支座的外緣部、以及管狀舵承的下部設置有具有相互配合的法蘭結構,兩者的法蘭結構通過螺栓固定連接。這種連接結構中環(huán)形鉸支座和管狀舵承的法蘭位于舵葉之外,使得螺栓裸露在水中,在航行過程中,螺栓與水直接接觸,螺栓容易被水中的雜物纏繞、碰撞,使得螺栓容易銹蝕、松動、變形,螺栓易損壞,進而容易導致船舵出現(xiàn)故障,船舵穩(wěn)定性變差等問題。
[0004]同時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推動船舶的螺旋槳的中心后方存在一個明顯的低壓區(qū),水中溶解的氣體會析出,從而對舵葉造成氣蝕,而舵葉前緣部是氣蝕最嚴重的區(qū)域;而現(xiàn)有技術中,舵葉一般是整體結構,當舵葉一部分損壞時,需要對舵葉進行整體更換,維護成本高。
[0005]并且目前隨著國際油價的上漲,如何降低船舶的能耗,提高船舶的經濟效益也成為造成行業(yè)的重要研究課題。而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推動船舶的螺旋槳的中心后方低壓區(qū)域的水流十分紊亂并有渦流,這部分水流不能對船舶起推進作用,會降低船舶的能量利用率及經濟效益。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內連式防氣蝕連桿舵,以解決現(xiàn)有船舵中連接管狀舵承與鉸支座的螺栓位于舵葉之外,螺栓暴露在水中,螺栓容易松動、損壞,導致船舵故障的問題,并解決在舵葉遭受氣蝕損壞式需整體更換、維護成本高等問題。
[0007]本實用新型內連式防氣蝕連桿舵,包括舵葉和舵桿,還包括管狀舵承和環(huán)形鉸支座,所述管狀舵承的下端深入舵葉之內,所述管狀舵承的下端與環(huán)形鉸支座的內緣部通過螺釘連接;
[0008]所述舵葉的前緣上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有弧形護板,所述弧形護板的邊部和舵葉表面圓滑過渡。
[0009]進一步,所述舵葉的前緣中部設置有舵球,所述弧形護板包括上護板和下護板,所述上護板和下護板分別固定在舵球上下兩側。
[0010]進一步,所述舵球呈柱狀,且舵球的前端弧形面具有一尖頂點。
[0011]進一步,所述舵球還包括沿舵葉橫向設置的梭形尾段。
[0012]進一步,所述內連式防氣蝕連桿舵還包括設置在舵葉外對舵葉與管狀舵承間配合間隙進行密封的密封結構,所述密封結構包括設置在舵葉上、并套在管狀舵承外的油封、以及套在管狀舵承外、并通過壓板固定在舵葉上的防沙橡皮,所述壓板通過螺釘與舵葉固定連接。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4]1、本實用新型內連式防氣蝕連桿舵,其通過在舵葉前緣設置弧形護板,弧形護板拆卸方便,因此當弧形護板被氣蝕損壞時,能方便的對弧形護板進行更換,維護成本低。
[0015]2、本實用新型內連式防氣蝕連桿舵,其將連接管狀舵承和環(huán)形鉸支座的螺釘置于舵葉之內,在航行過程中螺釘不與水接觸,從而避免了水中雜物對螺釘?shù)睦p繞、碰撞等破壞,螺釘不易發(fā)生銹蝕、松動和變形等問題,螺釘壽命長,從而很大的提高了船舵的穩(wěn)定性,降低了故障率。
[0016]3、本實用新型內連式防氣蝕連桿舵,其通過設置柱狀的舵球,舵球阻止了水流進入螺旋槳中心后部區(qū)域,從而很大的消除了這部分區(qū)域的紊流,紊流耗能低,能有效提高船舶的經濟效益,同時舵球能減少這一區(qū)域的低壓水流,進一步降低氣蝕對舵葉的影響。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內連式防氣蝕連桿舵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圖1中P部的放大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0]如圖所示,本實施例內連式防氣蝕連桿舵,包括舵葉1和舵桿2,還包括管狀舵承3和環(huán)形鉸支座4,所述管狀舵承的下端深入舵葉之內,所述管狀舵承的下端與環(huán)形鉸支座的內緣部通過螺釘5連接;
[0021]所述舵葉的前緣上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有弧形護板6,所述弧形護板的邊部和舵葉表面圓滑過渡。
[0022]本實施例內連式防氣蝕連桿舵,其通過在舵葉前緣設置弧形護板,弧形護板拆卸方便,因此當弧形護板被氣蝕損壞時,能方便的對弧形護板進行更換,維護成本低。
[0023]進一步,本實施例內連式防氣蝕連桿舵,其將連接管狀舵承和環(huán)形鉸支座的螺釘置于舵葉之內,在航行過程中螺釘不與水接觸,從而避免了水中雜物對螺釘?shù)睦p繞、碰撞等破壞,螺釘不易發(fā)生銹蝕、松動和變形等問題,螺釘壽命長,從而很大的提高了船舵的穩(wěn)定性,降低了故障率。
[0024]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舵葉的前緣中部設置有舵球7,所述弧形護板包括上護板和下護板,所述上護板和下護板分別固定在舵球上下兩側。
[0025]本改進通過設置柱狀的舵球,舵球阻止了水流進入螺旋槳中心后部區(qū)域,從而很大的消除了這部分區(qū)域的紊流,紊流耗能低,能有效提高船舶的經濟效益,同時舵球能減少這一區(qū)域的低壓水流,進一步降低氣蝕對舵葉的影響。
[0026]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舵球7呈柱狀,且舵球的前端弧形面具有一尖頂點8,尖頂點能優(yōu)化氣流流向,減小水流阻力,提高舵效。
[0027]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舵球還包括沿舵葉橫向設置的梭形尾段9;能進一步優(yōu)化螺旋槳中部流體的流向,減小流體阻力,降低燃油消耗。
[0028]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本內連式防氣蝕連桿舵還包括設置在舵葉外對舵葉與管狀舵承間配合間隙進行密封的密封結構,所述密封結構包括設置在舵葉上、并套在管狀舵承外的油封10、以及套在管狀舵承外、并通過壓板11固定在舵葉上的防沙橡皮12,所述壓板通過螺釘與舵葉固定連接。
[0029]本改進通過設置密封結構防止水、沙等進入舵葉內,能避免水、沙等對舵葉內轉動配合面等結構造成損壞,有利于延長船舵的壽命,降低船舵的故障率。
[0030]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內連式防氣蝕連桿舵,包括舵葉和舵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管狀舵承和環(huán)形鉸支座,所述管狀舵承的下端深入舵葉之內,所述管狀舵承的下端與環(huán)形鉸支座的內緣部通過螺釘連接; 所述舵葉的前緣上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有弧形護板,所述弧形護板的邊部和舵葉表面圓滑過渡。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連式防氣蝕連桿舵,其特征在于:所述舵葉的前緣中部設置有舵球,所述弧形護板包括上護板和下護板,所述上護板和下護板分別固定在舵球上下兩側。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連式防氣蝕連桿舵,其特征在于:所述舵球呈柱狀,且舵球的前端弧形面具有一尖頂點。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連式防氣蝕連桿舵,其特征在于:所述舵球還包括沿舵葉橫向設置的梭形尾段。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連式防氣蝕連桿舵,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舵葉外對舵葉與管狀舵承間配合間隙進行密封的密封結構,所述密封結構包括設置在舵葉上、并套在管狀舵承外的油封、以及套在管狀舵承外、并通過壓板固定在舵葉上的防沙橡皮,所述壓板通過螺釘與舵葉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連式防氣蝕連桿舵,包括舵葉、舵桿、管狀舵承和環(huán)形鉸支座,管狀舵承的下端深入舵葉之內與環(huán)形鉸支座的內緣部通過螺釘連接;舵葉的前緣上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有弧形護板,弧形護板的邊部和舵葉表面圓滑過渡。本實用新型內連式防氣蝕連桿舵,其通過在舵葉前緣設置弧形護板,弧形護板拆卸方便,因此當弧形護板被氣蝕損壞時,能方便的對弧形護板進行更換,維護成本低;并且將連接管狀舵承和環(huán)形鉸支座的螺釘置于舵葉之內,在航行過程中螺釘不與水接觸,從而避免了水中雜物對螺釘?shù)睦p繞、碰撞等破壞,螺釘不易發(fā)生銹蝕、松動和變形等問題,螺釘壽命長,從而很大的提高了船舵的穩(wěn)定性,降低了故障率。
【IPC分類】B63H25/38
【公開號】CN205010460
【申請?zhí)枴緾N201520548839
【發(fā)明人】陳學炳
【申請人】豐都縣長源機械廠
【公開日】2016年2月3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