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騎型車輛的踏腳臺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鞍騎型車輛(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的踏腳臺結構,能載置騎在乘車用座席的乘員的腳的踏腳臺由基端部支持在車體側的桿狀的芯零件和使得該芯零件的至少頂端部的下面露出、覆蓋上述芯零件的至少上部的彈性體構成。
【背景技術】
[0002]彈性體用多個螺釘部件連結在芯零件,構成踏腳臺的結構記載在專利文獻I中,為人們所公知。
[0003]【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平10-119856號公報
[0004]在上述專利文獻I公開的結構中,彈性體被連結在芯零件,不僅零件數變多,而且,需要連接作業(yè),因此,組裝工時也變多。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提出來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減少零件數及組裝工時、將彈性體安裝在芯零件的鞍騎型車輛的踏腳臺結構。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第一特征在于,涉及一種鞍騎型車輛的踏腳臺結構,能載置騎在乘車用座席的乘員的腳的踏腳臺由基端部支持在車體側的桿狀的芯零件和使得該芯零件的至少頂端部的下面露出、覆蓋上述芯零件的至少上部的彈性體構成;
[0007]上述彈性體一體地設有覆蓋上述芯零件的靠近上述基端部的全周的筒狀部,以及蓋部,上述蓋部形成為下方開放的橫截面呈倒U字狀,且一方面使得上述筒狀部的一端下部面對上述芯零件的頂端側,一方面從上方覆蓋上述芯零件,與上述筒狀部連設成一體,芯零件的位于沿著車輛前后方向的前部及后部的卡合部與設在沿著車輛的前后方向的上述蓋部的前部及后部的一對卡定部卡合,上述彈性體安裝在上述芯零件,使得上述彈性體沿上述芯零件的縱向的移動受到限制。
[0008]又,本發(fā)明的第二特征在于,在第一特征構成中加之,上述卡合部朝車輛前后方向延伸,與上述芯零件形成為一體,上述卡定部使得上述卡合部嵌合,作為從上述蓋部的內面凹下的凹部形成。
[0009]本發(fā)明的第三特征在于,在第二特征構成中加之,在上述芯零件,在上述卡合部的下方,朝上述芯零件的縱向延伸的前后二條嵌合槽,設為從上方嵌合上述蓋部的前后兩側的下部。
[0010]本發(fā)明的第四特征在于,在第2或第三特征構成中加之,在上述芯零件的頂端部,凸設一方面朝上方突出一方面向著上述芯零件的頂端側的凸部,在上述蓋部的與上述筒狀部相反側的頂端部的內面,形成使得上述凸部嵌合的卡定凹部。
[0011]再有,本發(fā)明的第五特征在于,在第四特征構成中加之,在上述芯零件設有階梯部,該階梯部與面對上述芯零件的頂端側的上述筒狀部的上述一端下部抵接,上述彈性體向上述芯零件的頂端側的移動因上述階梯部向上述筒狀部的抵接、上述卡合部向上述蓋部的內面的上述卡定部的嵌合、以及上述芯零件的頂端部的上述凸部向上述卡定凹部的卡合受到限制。
[0012]下面說明本發(fā)明的效果:
[0013]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一特征,彈性體的筒狀部覆蓋芯零件的靠近基端部的全周,以與筒狀部相連、形成為下方開放的橫截面呈倒U字狀的蓋部從上方覆蓋芯零件,同時,使得芯零件的卡合部與設在該蓋部前后的卡定部卡合,且彈性體沿芯零件的縱向的移動受到限制,因此,不使用連結部件,即使在芯零件的縱向使得彈性體動作方向的載荷以及從芯零件使得彈性體浮起方向的載荷從乘員作用到彈性體,也能防止彈性體從芯零件脫離,能將彈性體安裝在芯零件,不需要螺釘部件等的連結部件,能減少零件數,同時,不需要連結作業(yè),能減少組裝工時。
[0014]又,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二特征,在沿車輛前后方向的芯零件的前后,使得芯零件的卡合部與作為凹部形成的彈性體側的卡定部嵌合,從上方使得上述蓋部的下部嵌合到芯零件的嵌合槽,對于作用于彈性體的上下方向的載荷以及繞芯零件的轉動方向的載荷,能確實保持彈性體的位置,且為了嵌合卡合部,通過將卡定部不是作為貫通孔、而是作為凹部形成在蓋部的內面,能使得難以發(fā)生蓋部的破損。
[0015]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三特征,通過將彈性體的蓋部的前后兩側的下部嵌合到設在芯零件前后的嵌合槽,能防止乘員的腳等從外部掛在蓋部、蓋部往上翻卷。
[0016]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四特征,通過設在芯零件的頂端部,一方面朝上方突出一方面向著芯零件的頂端側的凸部,與蓋部的頂端部的內面的卡定凹部卡合,即使沿著芯零件縱向的、來自乘員的載荷作用于彈性體,也能保持彈性體的位置。
[0017]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五特征,因芯零件的階梯部向面對芯零件的頂端側的筒狀部的抵接、卡合部向蓋部的內面的卡定部的嵌合、以及芯零件的頂端部的凸部向卡定凹部的卡合,限制彈性體向芯零件的頂端側的移動,使得沿著芯零件的縱向的載荷在分散的多處作用于彈性體,能避免載荷集中在彈性體的局部,難以產生彈性體的破損。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摩托車的側面圖。
[0019]圖2是圖1的符號2箭頭所指示部的放大圖。
[0020]圖3是圖2的3-3線截面圖。
[0021]圖4是圖3的4-4線截面圖。
[0022]圖5是圖3的5-5線截面圖。
[0023]圖6是圖5的6-6線截面圖。
[0024]圖中符號意義如下:
[0025]19 一乘車用座席
[0026]24、35 — 踏腳臺(step)
[0027]25 —芯零件
[0028]26 — 3單 f生體
[0029]26a —筒狀部
[0030]26b 一蓋部
[0031]26c—筒狀部的一端下部
[0032]26d—蓋部的前后兩側的下部
[0033]27 一卡定部
[0034]28 一卡合部
[0035]29 —嵌合槽
[0036]30—凸部
[0037]31 一卡定凹部
[0038]32 —階梯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39]一邊參照添附的圖1?圖6,一邊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形態(tài)。在以下說明中,前后以及上下是指從乘摩托車的乘員所看到的方向。
[0040]首先,在圖1中,作為鞍騎型車輛的摩托車的車體框架F在前端有前管11,軸支前輪WF的前叉12以及桿狀的轉向把手13可轉向地支承在所述前管11,上述車體框架F在其前后方向中間部設有朝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對的樞軸框架14,在后端部軸支后輪WR的擺動臂15的前端部通過樞軸16上下可擺動地支承在所述樞軸框架14。
[0041 ] 產生驅動上述后輪WR的動力的氣冷式的發(fā)動機E配置在上述前輪WF及上述后輪WR之間,搭載在上述車體框架F,配置在上述發(fā)動機E的上方的油箱18支持于車體框架F的前部,配置在該油箱18的后方的雙座型的乘車用座席19支持在車體框架F的后部,車體框架F的后部用左右一對的側罩20從兩側方覆蓋。
[0042]在上述樞軸框架14的下端部,一體地連設朝后上方延伸的踏腳臺架21,能載置騎在上述乘車用座席19的前部的駕駛者腳、根據本發(fā)明構成的踏腳臺24配設在該踏腳臺架21的基部。
[0043]同時參照圖2?圖6,上述踏腳臺24由基端部支持在車體側的桿狀的芯零件25和使得該芯零件25的至少頂端部的下面(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為頂端部及靠近頂端部的下面)露出、覆蓋上述芯零件25的至少上部的彈性體26構成,支架22與上述踏腳臺架21的基部設為一體,支軸23具有朝后下方延伸的中心軸線C,上述芯零件25的基端部通過上述支軸23可回轉地支持在上述支架22,上述踏腳臺24能從由上述踏腳臺架21朝外側方突出的狀態(tài)朝折疊到斜后上方側回轉,支承在上述支架22。
[0044]上述芯零件25 —體地設有被支持部25a,零件主體部25b,以及從該零件主體部25b伸出的伸出部25c,上述被支持部25a通過上述支軸23可回轉地支承在上述支架22,形成向著上述踏腳臺架21側開放的U字狀,上述零件主體部25b形成為在上述踏腳臺24處于使用位置的狀態(tài)下成為向著上方開放的橫截面大致呈U字狀,且從上述被支持部25a向著外側方作直線狀延伸。
[0045]上述伸出部25c形成為從上述零件主體部25b的靠近上述被支持部25a的中間部到上述零件主體部25b的前端,從上述零件主體部25b的下部朝前方、后方、以及下方伸出,該伸出部25c的前端部形成為在上述零件主體部25b的前后兩側,朝該零件主體部25b的前端部的外側方突出。
[0046]上述彈性體26 —體地設有覆蓋上述芯零件25的靠近基端部的全周的筒狀部26a,以及蓋部26b,上述蓋部26b形成為下方開放的橫截面呈倒U字狀,且從上方覆蓋上述芯零件25,與上述筒狀部26a連設成一體,由樹脂等的彈性材料成型。
[0047]上述筒狀部26a形成為在上述被支持部25a和上述伸出部25c之間圍繞上述零件主體部25b,上述蓋部26b —方面使得上述筒狀部26a的一端下部26c面對上述芯零件25的頂端側,一方面形成使得從上方覆蓋上述零件主體部25b。
[0048]在上述蓋部26b的前部及后部分別設有卡定部27,在上述芯零件25的前部及后部,設有與上述卡定部27卡合的卡合部28。
[0049]上述卡合部28在上述伸出部25c的上方朝前后方向延伸,與上述芯零件25的上述零件主體部25b中的前部及后部的上部形成為一體。另一方面,上述卡定部27為了使得上述卡合部28嵌合,從上述蓋部26b的內面作為凹下的凹部形成。
[0050]在上述芯零件25中的上述伸出部25c,在上述卡合部28的下方,設有朝上述芯零件25的縱向延伸的前后二條嵌合槽29,從上方嵌合上述蓋部26b的前后兩側的下部26d。在上述蓋部26b的前后兩側,分別形成從上方與上述芯零件25中的上述伸出部25c的上端抵接的階梯部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