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agv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全方位全地形自動引導的搬運機器人。
背景技術:
專利申請?zhí)枮閏n201621018981.3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減震機構及減震驅動輪組件及agv小車,減震機構包括用于裝配在驅動輪本體上的連接座,所述連接座上位于驅動輪本體的相對兩側均具有朝上的支撐面,每個支撐面上均設有彈性支撐單元;彈性支撐單元包括設置在所述支撐面上的用于承載車體的減震彈簧。本發(fā)明利用較簡單的結構,對agv小車的每個驅動輪上都設置有該減震機構,在agv小車行進到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時,各個驅動輪都能夠依靠減震彈簧的伸縮,使驅動輪能夠相對于車體伸縮,來保證每個驅動輪都能可靠的接觸地面,進而維持小車的車體的穩(wěn)定性,降低了小車對地面平整度的要求,提高了小車的使用壽命。該減震機構為一次減震,在路況較差的情況下顛簸仍然較為嚴重。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二級減震效果的agv小車減震機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全方位全地形自動引導的搬運機器人,包括車架、小車底板、四個麥克納姆輪以及驅動麥克納姆輪的電機設備,車架與底板相配合,電機設備安裝在小車底板下方,每個麥克納姆配置一個獨立電機設備,每個電機設備的對應位置均設置一個減震機構,所述小車底板上設置有四個過孔,減震機構包括彈簧壓板、導柱、一級減震彈簧以及二級減震彈簧,所述彈簧壓板固定在小車底板上方,所述一級減震彈簧穿過小車底板上過孔,兩端分別與彈簧壓板和電機設備相抵,所述導柱的底部固定在電機設備上,頂端伸出彈簧壓板且在頂端設有彈簧固定機構,在該彈簧固定機構和彈簧壓板的上表面之間設置二級減震彈簧。
進一步的,每個減震機構包括兩個一級減震彈簧,分別位于導柱的兩側,彈簧壓板和電機設備上設有相配合的固定柱用于固定一級減震彈簧。
進一步的,所述二級減震彈簧套裝在導柱上,導柱的頂部設置有螺紋,彈簧固定機構也套裝在導柱上,且與導柱上的螺紋配合用于上下移動調節(jié)彈簧。
進一步的,所述車架上還設置兩個頂升桿機構,頂升桿機構包括頂桿、轉板以及浮動板,浮動板下方設置彈簧,轉板上設置一個偏心軸與浮動板相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浮動板上還連接位置傳感器檢測升降桿的高度。
進一步的,所述車架前端設置障礙物傳感器,傳感器內(nèi)部設置一級激光掃描器和二級激光掃描器,二級激光掃描器的掃描區(qū)域包含在二級激光掃描器的掃描區(qū)域中。
進一步的,所述車架外殼上還設置有一圈防撞膠條。
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一級減震彈簧可以對車體進行初期減震,滿足針對不同地面情況進行減震,在基礎減震后,由于每次減震都會引起車體共振,因此二級減震彈簧可以抵消共振造成的顛簸和影響;頂升桿機構可以伸入工裝車,拖動工裝車;設置兩級障礙物檢測,先減速再確認障礙物是否存在,在第二次精確掃描確認后障礙物確實存在后再進行停止小車的運行,避免了錯誤識別導致的小車停運;且初步掃描可以給予一定的減速距離,有效減小碰撞事故的發(fā)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中減震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位本發(fā)明中頂升桿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fā)明的全方位全地形自動引導的搬運機器人,包括車架、小車底板、四個麥克納姆輪以及驅動麥克納姆輪的電機設備,車架與底板相配合,電機設備安裝在小車底板下方,每個麥克納姆配置一個獨立電機設備,每個電機設備的對應位置均設置一個減震機構,所述小車底板上設置有四個過孔,減震機構包括彈簧壓板5、導柱4、一級減震彈簧7以及二級減震彈簧3,所述彈簧壓板5固定在小車底板6上方,一級減震彈簧7穿過小車底板6上的過孔,兩端分別與彈簧壓板5和電機設備6相抵,所述導柱4的底部固定在電機設備8上,頂端伸出彈簧壓板5且在頂端設有彈簧固定機構,在該彈簧固定機構和彈簧壓板的上表面之間設置二級減震彈簧3。
每個減震機構包括兩個一級減震彈簧7,分別位于導柱4的兩側,彈簧壓板5和電機設備6上設有相配合的固定柱1用于固定一級減震彈簧7。
二級減震彈簧3套裝在導柱上,導柱4的頂部設置有螺紋,彈簧固定機構也套裝在導柱上,且與導柱上的螺紋配合用于上下移動調節(jié)彈簧,彈簧固定機構可以由一個圓環(huán)和轉盤2組成,二級減震彈簧與圓環(huán)相抵,圓環(huán)設置內(nèi)螺紋與導柱相配,轉盤2設置在圓環(huán)上方,通過轉動轉盤2可以調節(jié)圓環(huán)的高度,從而對二級減震彈簧進行調節(jié)。
一級減震彈簧可以對車體進行初期減震,滿足針對不同地面情況進行減震,在基礎減震后,由于每次減震都會引起車體共振,因此二級減震彈簧可以抵消共振造成的顛簸和影響。
車架上還設置兩個頂升桿機構,如圖3所示,頂升桿機構包括頂桿15、轉板17以及浮動板14,浮動板14下方設置彈簧19,轉板17設置上一個偏心軸16與浮動板17相配合,所述浮動板上還連接位置傳感器20檢測升降桿的高度,轉板17有轉動電機18帶動轉動,頂升桿機構可以伸入工裝車,拖動工裝車。所述車架外殼上還設置有一圈防撞膠條13。
所述車架前端設置障礙物傳感器12,傳感器內(nèi)部設置一級激光掃描器和二級激光掃描器,二級激光掃描器的掃描區(qū)域包含在二級激光掃描器的掃描區(qū)域中。采用激光障礙傳感器檢測障礙物;激光障礙傳感器設置有兩級掃描區(qū)域,當?shù)谝患墥呙鑵^(qū)域內(nèi)存在障礙物,主控系統(tǒng)通過控制電機降低運行目標線速度,如果障礙物持續(xù)存在,當?shù)诙墥呙鑵^(qū)域內(nèi)也同步出現(xiàn)該障礙物時,主控系統(tǒng)控制小車觸發(fā)停車指令,小車急停,同時將目標線速度置0,中第二掃描區(qū)域的范圍在同一時刻包含于第一掃描區(qū)域的范圍;等障礙物從第二掃描區(qū)域消失后,主控系統(tǒng)控制電機使小車從0米/分鐘開始加速,加速度為a1,等障礙物從第一掃描區(qū)域消失后,主控系統(tǒng)控制電機使小車繼續(xù)加速,直至加速至設定的目標速度,加速度為a2,其中a2大于a1。設置兩級障礙物檢測,先減速再確認障礙物是否存在,在第二次精確掃描確認后障礙物確實存在后再進行停止小車的運行,避免了錯誤識別導致的小車停運;且初步掃描可以給予一定的減速距離,有效減小碰撞事故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