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記事用便條及其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3963305閱讀:23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記事用便條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記事用的便條,特別是涉及一種透明輕薄且抗張強度良好的記事用便條及其制造方法。一般人常常會用到記事用便條,以便隨時記錄事項,有一種呈冊狀的自貼式便條,其背面設有可重復貼附的粘膠,因此可直接任意地貼附于桌面、壁面、書本、文件等地方,其便于提醒、傳遞信息,但是,這種自貼式便條存在以下缺點一、強度有限上述便條的材料一般為紙類制品,而紙類纖維的強度是隨著紙張的厚薄而定,厚度較薄的便條在使用上如果受到不當外力的撕扯,很容易損壞,且使用者通常是在整冊便條最上面的一張進行書寫,完畢后,才撕下貼附使用,如果稍為用力書寫,則會導致筆尖穿破便條,相對地,如果便條具有一定的厚度,則將會導至整冊的便條體積隨著增加,以往的便條受限于其為一般的紙類制品,強度有限,容易破裂損壞。二、成本高如上述,因為構(gòu)成紙類所需的纖維多寡、排列方式及厚度,是決定紙張強度的因素,所以在制造上為了使紙張達到特定強度,增加了紙張的厚度,而相對地增加制造原料的消耗,而紙類的原料為木材,大量使用木材做為造紙原料,制造成本高。三、色澤單調(diào)因為以往便條的材質(zhì)都是一般的紙類制品,也就是說便條是不透明的紙張,而是藉由涂覆色彩、圖案來達到顯眼的效果,否則便條就會單調(diào)、呆板。四、容易損壞因為以往便條的材料都是一般的紙類制品,并不具有防水的功效,因此,使用時如果接觸到水份,就容易損壞。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輕薄透明及抗張強度良好的記事用便條。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上述便條的制造方法。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如下措施本發(fā)明的一種記事用便條,呈片狀體,其特征在于其由透明的塑料薄膜形成,其表面涂覆有可書寫的涂布劑,涂布劑由粘合劑及顏料混合而成,粘合劑與顏料的干量比范圍介于1∶1~1∶10之間。其中所述塑料薄膜可為聚丙烯塑料薄膜、聚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季戊四醇或聚酯薄膜。其中所述顏料中可添加有色顏料,有色顏料占總顏料量的至少2%。其中所述每一便條的背面涂覆有剝離膠形成一貼合面,便條可貼合成冊。其中所述每一便條上貼附一離型紙,離型紙表面涂布有可撕離的離型劑。本發(fā)明的記事用便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備料步驟,利用聚丙烯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季戊四醇或聚酯薄膜等塑料制成片狀的塑料薄膜;b.涂膠步驟,將備好的每一片塑料薄膜的背面涂布上可重復貼覆的可剝離膠,形成一書寫面;c.堆疊步驟,將在涂膠步驟完成的便條加以處理,先將整卷背面涂以可剝離膠,且將表面涂布有涂布劑的多張便條疊置成冊;d.裁切步驟,將疊置成冊的便條裁切成適當?shù)某叽?。由于本發(fā)明的便條具有塑料薄膜的主體,同時,更在該膠薄膜的表面涂覆有涂布劑,使聚塑料材質(zhì)表面上形成一透明效果的書寫面,另外,也可適時配合涂覆有色澤的涂布劑于塑料薄膜上,使制成的便條更具有透明與色澤結(jié)合的功效。下面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記事用便條及其制造方法進行詳細說明圖1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2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單張便條的剖視示意圖。圖3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成冊便條的制作步驟示意圖。如圖1、2所示,本發(fā)明的便條1是一片狀體且由呈透明狀的塑料薄膜11構(gòu)成,而受限于塑料薄膜11上并無法使書寫的墨水附著,所以在塑料薄膜11的表面上另涂覆有涂布劑,涂布劑由粘合劑及顏料等混合而成,并且粘合劑與顏料的干量比范圍介于1∶1~1∶10之間,使塑料薄膜11表面上形成一透明的書寫面。如圖3所示,本發(fā)明的便條1組成冊的制作方法,是依序包含有備料步驟21、涂膠步驟22、堆疊步驟23及裁切步驟24,而上述步驟將說明如下。備料步驟21是利用聚丙烯塑料(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季戊四醇(PET)或聚酯薄膜(Mylar)等塑料制成片狀的塑料薄膜11,因為可用的塑料很多,在本發(fā)明中只對由聚丙烯塑料所構(gòu)成的薄膜11加以說明。涂膠步驟22是將備料步驟21的每一片塑料薄膜11的背面涂布上可重復貼覆的可剝離膠,使得每一片塑料薄膜11的背面形成一貼合面111,而可剝離膠的使用種類很多,例如丙烯酸酯型(Acrylatetype)黏著膠等,同時可剝離膠的制程及其使用特性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同,所以在此不再詳細敘述,另外,在塑料薄膜11表面涂覆有涂布劑,使塑料薄膜11表面上形成一書寫面112,而因涂布劑包含粘合劑及顏料,粘合劑與顏料的干量比范圍介于1∶1~1∶10之間,使得粘合劑與顏料混合后,其混合液顯現(xiàn)出略為透明的狀態(tài),并且,粘合劑可以是聚丙烯酸酯型粘合劑(Polyacrylatetypeadhesive)或聚乙烯醇粘合劑(PolyvinylAlcohol;PVA)或聚乙酸乙烯酯粘合劑(PolyvinylAcetate;PVAc),或是合成橡膠粘合劑(Syntheticrnbber;SBR)等,而顏料可以是二氧化鈦(TiO2)、碳酸鈣(CaCO3)、白土(Clay)等物質(zhì),而上述的顏料涂附后,所顯現(xiàn)的顏色呈白色,因此如果要使顏料與粘合劑混合后呈現(xiàn)出不同的色彩,就可添加有色顏料處理,而有色顏料的使用量占添加總顏料量的2%以上,也就是可使粘合劑與顏料混合的涂布劑具有著色效果。堆疊步驟23是將在涂膠步驟22完成的便條1加以處理,也就是先將整卷背面涂以可剝離膠,且將表面涂布有涂布劑的多張便條1加以疊置成冊。裁切步驟24是將疊置成冊的便條1裁切成適當?shù)某叽?,就可完成便條1成冊的制作。為能更進一步了解粘合劑與顏料的最佳混合比例,以達到便條1不論在書寫性、書寫面的吸墨性及涂布劑的粘著性等方面得到最佳效果,以下表一~三的實驗數(shù)據(jù)來加以說明采樣分別以每100g重量的TiO2、CaCO3、Clay等顏料對PVA,PVAc,SBR等粘合劑做一添加比例變化試驗(未添加任何有色顏料已于前述的顏料中),而其試驗的粘合劑與顏料的配比,如表一、二、三中所示的試驗樣本顯示,也就是表一所顯示的PVA分別與TiO2、CaCO3、Clay等樣本(共19件;編號1~19)的測試,而表二即顯示PVAc分別與TiO2、CaCO3、Clay等樣本(共10件;編號20~29)的測試,至于表三則表示SBR分別與TiO2、CaCO3、Clay等樣本(共19件;編號30~48)的測試。<tablesid="table1"num="001"><table>每100g顏料中所含的PVA粘合劑干量比510152025305075100樣品編號TiO2654321Clay151413121110987CaCO3---19-181716-</table></tables>&lt;表一&gt;表示PVA分別與TiO2、CaCO3、Clay等樣本的測試表<tablesid="table2"num="002"><table>每100g顏料中所含的PA粘合劑干量比510152025305075100樣品編號TiO229---28-272625Clay34---33-323130CaCO324---23-222120</table></tables>&lt;表二&gt;表示PA分別與TiO2、CaCO3、Clay等樣本的測試表<tablesid="table3"num="003"><table>每100g顏料中所含的SBR粘合劑干量比510152025305075100樣品編號TiO2----38-373635Clay43---42-414039CaCO348---47-464544</table></tables>&lt;表三&gt;表示SBR分別與TiO2、CaCO3、C1ay等樣本的測試表**另有試片第49是在涂布中再加入2%以上的黃色顏料的結(jié)果經(jīng)該等試驗之后所得的測試樣本,再分別以書寫性、粘著性以及吸墨性等方面作為一判斷依據(jù),而能區(qū)分出最佳(excellent;e)、良好(good;g)、尚可(fair;f)等三種等級,如下表四、五、六中所示。<tablesid="table4"num="004"><table>PVANo12345678910書寫性eeeggfffef粘著性ggffgfffff吸墨性eegggeeefeNo111213141516171819書寫性gggggeeee粘著性fggeefffg吸墨性egggfgffg</table></tables>&lt;表四&gt;是PVA分別對書寫性、粘著性以及吸墨性的判斷結(jié)果表。<tablesid="table5"num="005"><table>PANo20212223242526272829書寫性ffeggfffgf粘著性eggggeegg脫粉吸墨性fffffffegNo3031323334書寫性fffge粘著性geeee吸墨性fffgg</table></tables>&lt;表五&gt;是PA分別對書寫性、粘著性以及吸墨性的判斷結(jié)果表。<tablesid="table6"num="006"><table>SBRNo353637383940414243書寫性geeggggegg粘著性eeefeeeege吸墨性fffffffggfNo4546474849書寫性egggg粘著性eegff吸墨性ggggg</table></tables>&lt;表六&gt;是SBR分別對書寫性、粘著性以及吸墨性的判斷結(jié)果表。結(jié)論1、顏料使用效果是以Clay較佳,CaCO3次之,TiO2最差。2、粘合劑的效果以PVA最佳,SBR次之,PVAc最差。3、粘合劑與顏料的干量比可用范圍介于1∶1~1∶10之間。所以,為了使便條1可作多樣顏色的變化,以方便識別,在便條1表面涂覆涂布劑的使用上,粘合劑與顏料混合的干量比為1∶1~1∶10之間,使涂覆于便條1表面形成書寫面112時,仍可使便條1維持其透明性,并且,在本實驗所涂布的涂布劑,涂布于便條11上所形成的書寫面呈霧狀透明體,如果為使每一便條1可兼具顏色的變化及可書寫性,可在涂布劑中添加有色顏料,這種有色顏料的使用量占添加總顏料量的2%以上,而可達到著色效果,另外,因有色顏料的添加量不多,所以對該便條1表面性質(zhì)并無影響。再配合圖1、2所示,本實施例根據(jù)上述步驟制成的便條1,除了每一張便條1可利用透明的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塑料,或者是以PE、PVC、PET、Mylar等材料構(gòu)成,而具有質(zhì)薄、光滑、透明性極好、抗張強度大、耐水性佳及成形品光澤亮麗等特性,另外,再配合本實施例,便條1的表面,涂覆有粘合劑與顏料混合的涂布劑,使涂布劑涂布于便條1的表面時,可于便條1的光滑表面形成一略呈霧狀的書寫面112,而書寫面112呈透明、霧狀,同時在書寫時,可使墨水很容易附著于書寫面112上。水晶便條1除了可依上述實施例所述加以制作成冊之外,并可采用單張的形式,也就是制作時經(jīng)備料步驟21、涂膠步驟22后,省去堆疊步驟23,使便條1直接以裁切步驟24進行,以裁出適當尺寸的單張便條,最后再將單張的便條1貼附于表面涂布有離型劑的離型紙(圖未示)上,就可形成單張的便條1,另外,上述可使用的離型劑種類很多,而涂布劑的成分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同,所以不再詳細敘述,使用時,因便條1是藉離型劑使離型紙與其所產(chǎn)生離型介面,可使便條1在使用時,直接從離型紙上撕離使用,或是使便條1重新貼附于離型紙上。綜上所述,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效果(一)強度較佳因為本發(fā)明的便條的材料為透明的聚丙烯塑料、PE、PVC、PET或Mylar等,其表面抗張強度大,即使厚度較薄也不容易損壞,所以不會因書寫而導致筆尖穿破便條,因此,不容易破裂。(二)成本低因為本發(fā)明的便條是由丙烯塑料、PE、PVC、PET或Mylar等材料構(gòu)成的塑料薄膜,其抗張強度大,所以制造成本低,且厚度薄,節(jié)省原料。(三)便條具有可變化性因為本發(fā)明的便條是聚丙烯塑料,透明度良好,且便條表面涂覆的涂布劑可加添各種不同的顏料,使便條表面呈現(xiàn)不同顏色的透明性,而可增加水性便條的多樣性。(四)耐水性佳因為本發(fā)明的便條是由塑料制成,本身就具有防水性,因此,使用時如果接觸到水份并不容易損壞,而可確保便條上的信息的保存完好。權(quán)利要求1.一種記事用便條,呈片狀體,其特征在于其由透明的塑料薄膜形成,其表面涂覆有可書寫的涂布劑,涂布劑由粘合劑及顏料混合而成,粘合劑與顏料的干量比范圍介于1∶1~1∶10之間。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薄膜為聚丙烯塑料薄膜。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顏料中添加有色顏料,有色顏料占總顏料量的至少2%。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便條的背面涂覆有剝離膠形成一貼合面,便條可貼合成冊。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便條上貼附一離型紙,離型紙表面涂布有可撕離的離型劑。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薄膜為聚乙烯薄膜。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薄膜為聚氯乙烯薄膜。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薄膜為季戊四醇薄膜。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便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薄膜為聚酯薄膜。10.一種記事用便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備料步驟,利用聚丙烯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季戊四醇或聚酯薄膜等塑料制成片狀的塑料薄膜;b.涂膠步驟,將備好的每一片塑料薄膜的背面涂布上可重復貼覆的可剝離膠,形成一書寫面;c.堆疊步驟,將在涂膠步驟完成的便條加以處理,先將整卷背面涂以可剝離膠,且將表面涂布有涂布劑的多張便條疊置成冊;d.裁切步驟,將疊置成冊的便條裁切成適當?shù)某叽?。全文摘要本發(fā)明的一種記事用便條,呈片狀體,由透明的塑料薄膜形成,其表面涂覆有可書寫的涂布劑,涂布劑由粘合劑及顏料混合成,粘合劑與顏料的干量比范圍為1∶1~1∶10之間;塑料薄膜可為聚丙烯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季戊四醇或聚酯薄膜;顏料中可添加有色顏料,有色顏料占總顏料量的至少2%;每一便條的背面涂覆有剝離膠形成一貼合面,便條可貼合成冊;本發(fā)明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備料步驟、涂膠步驟、堆疊步驟、裁切步驟。文檔編號B60B1/04GK1280066SQ9910977公開日2001年1月17日申請日期1999年7月13日優(yōu)先權(quán)日1999年7月13日發(fā)明者郭聰田,林和財,劉仁榮,林秉澤申請人:聚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