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印刷油墨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食品級印刷油墨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印刷油墨,具有顏色、且具有一定流動度的漿狀膠粘體,能進行印刷,并在被印刷體上干燥;然而,傳統(tǒng)的印刷油墨,由于不符合食品級要求,無法適用在兒童書籍上使用,尤其是兒童涂畫等書籍。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之不足,而提供一種食品級、且可適合兒童繪畫等書籍上使用的安全印刷油墨。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實施容易、工藝要求低的食品級印刷油墨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食品級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
水溶性丙烯酸樹脂 15%—25%;
純水 25%-40%;
碳酸鈣 15%-30%;
食品級顏料 15%-25%;
食用乙醇 3%-8%;
表面活性劑 1%-3%;
消泡劑 0.30%-0.42%;
自交聯(lián)助劑 0.4%-0.6%;
分散劑 1%-3%;
助劑 1%-2%。
本發(fā)明的食品級印刷油墨,由于使用食品級顏料和食用乙醇,并配合水溶性丙烯酸樹脂和碳酸鈣、食用乙醇、表面活性劑和助劑等,使制成的印刷油墨既保持傳統(tǒng)“可被印刷體上干燥”的特性,以便用戶使用,又富有安全的食品級標準,尤其適合安全性較高的兒童繪畫書籍上使用,大大豐富了兒童的學習和玩耍樂趣。
進一步地,所述水性丙烯酸樹脂包括丙烯酸樹脂乳液、丙烯酸樹脂水分散體、丙烯酸樹脂水溶液和親水性溶劑按照重量比為2:1.5:0.75:0.1混合組成,以使制成的水性丙烯酸樹脂適合使用要求。
進一步地,所述助劑包括連結料、填充料和附加料組成的均勻混合物。
進一步地,所述附加料可以為防沉劑,防沉劑為聚酰胺蠟和納米二氧化硅混合組成,它們按照重量比為2:0.28。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食品級印刷油墨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按重量百分比制備所需純水,備用;
步驟二:將上述制備好的純水,加溫至30度至40度,有利于提高色漿的制備效果,再加入所述的食品級顏料和分散劑,攪拌10-15分鐘,即制備成色漿,此時的色漿更容易與水溶性丙烯酸樹脂、碳酸鈣和食用乙醇攪拌混合;
步驟三:將上述色漿高速攪拌10-15分鐘,按重量百分比加入水溶性丙烯酸樹脂、碳酸鈣、食用乙醇、消泡劑、自交聯(lián)助劑、表面活性劑和助劑,攪拌30-50分鐘,制成所述印刷油墨。
作為更具體的方案,在上述步驟三中,將上述包漿和各組分加入反應罐中攪拌,并保證反應罐中的溫度控制在30度至40度之間;以使各組份在該溫度范圍內攪拌,更充分和更均勻,有利于提高印刷油墨的制成效果和上紙、上膠紙等被印刷體上時,其印刷速度和效果都較佳。
作為更具體的方案,所述反應罐底壁為中空狀,其內部設置有熱風通道,反應罐利用底壁的中空狀熱風通道吹入的熱風保證反應罐溫度控制在30度至40度之間;這種熱風對反應罐的加熱,可保證反應罐內加熱均勻,又容易保證熱量不易散走,而且不影響車間周邊溫度。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fā)明的食品級印刷油墨,由于使用食品級顏料和食用乙醇,并配合水溶性丙烯酸樹脂和碳酸鈣、食用乙醇、表面活性劑和助劑等,使制成的印刷油墨既保持傳統(tǒng)“可被印刷體上干燥”的特性,以便用戶使用,又富有安全的食品級標準,尤其適合安全性較高的兒童繪畫書籍上使用,大大豐富了兒童的學習和玩耍樂趣。
(2)本發(fā)明的食品級印刷油墨制備方法,通過預熱純水,以制備得更好效果的色彩,也有利于制成的色漿與各種組分攪拌均勻和混合,通過添加適量助劑,即可制得所需油墨,有利于提高印刷油墨的制成效果和上紙、上膠紙等被印刷體上時,其印刷速度和效果都較佳,而且其制作簡易,工藝要求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一種食品級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
水溶性丙烯酸樹脂 15%—25%;
純水 25%-40%;
碳酸鈣 15%-30%;
食品級顏料 15%-25%;
食用乙醇 3%-8%;
表面活性劑 1%-3%;
消泡劑 0.30%-0.42%;
自交聯(lián)助劑 0.4%-0.6%;
分散劑 1%-3%;
助劑 1%-2%。
作為更具體之方案,上述水性丙烯酸樹脂包括丙烯酸樹脂乳液、丙烯酸樹脂水分散體、丙烯酸樹脂水溶液和親水性溶劑按照重量比為2:1.5:0.75:0.1混合組成。且,所述助劑包括連結料、填充料和附加料組成的均勻混合物,其中,所述附加料可以為防沉劑,防沉劑為聚酰胺蠟和納米二氧化硅混合組成,它們按照重量比為2:0.28。
實施例一:一種食品級印刷油墨,包括以下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水溶性丙烯酸樹脂20%、純水35%、碳酸鈣25%、食品級顏料15%、食用乙醇3%、表面活性劑2%、消泡劑0.31%、自交聯(lián)助劑0.5%、分散劑2%和助劑2%;其中,水性丙烯酸樹脂包括丙烯酸樹脂乳液、丙烯酸樹脂水分散體、丙烯酸樹脂水溶液和親水性溶劑按照重量比為2:1.5:0.75:0.1混合組成,以制得所需的水性丙烯酸樹脂。
實施例二:一種食品級印刷油墨,包括以下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水溶性丙烯酸樹脂18%、純水30%、碳酸鈣30%、食品級顏料15%、食用乙醇4%、表面活性劑1%、消泡劑0.41%、自交聯(lián)助劑0.6%、分散劑1%和助劑3%;其中,水性丙烯酸樹脂包括丙烯酸樹脂乳液、丙烯酸樹脂水分散體、丙烯酸樹脂水溶液和親水性溶劑按照重量比為2:1.5:0.75:0.1混合組成,以制得所需的水性丙烯酸樹脂。
實施例三:一種食品級印刷油墨,包括以下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水溶性丙烯酸樹脂23%、純水28%、碳酸鈣27%、食品級顏料16%、食用乙醇5%、表面活性劑3%、消泡劑0.3%、自交聯(lián)助劑0.6%、分散劑2%和助劑1%;其中,水性丙烯酸樹脂包括丙烯酸樹脂乳液、丙烯酸樹脂水分散體、丙烯酸樹脂水溶液和親水性溶劑按照重量比為2:1.5:0.75:0.1混合組成,以制得所需的水性丙烯酸樹脂。
一種食品級印刷油墨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按重量百分比制備所需純水,備用;
步驟二:將上述制備好的純水,加溫至30度至40度,有利于提高色漿的制備效果,再加入所述的食品級顏料和分散劑,攪拌10-15分鐘,即制備成色漿,此時的色漿更容易與水溶性丙烯酸樹脂、碳酸鈣和食用乙醇攪拌混合;
步驟三:將上述色漿高速攪拌10-15分鐘,按重量百分比加入水溶性丙烯酸樹脂、碳酸鈣、食用乙醇、消泡劑、自交聯(lián)助劑、表面活性劑和助劑,攪拌30-50分鐘,制成所述印刷油墨。
作為更具體的方案,在上述步驟三中,將上述包漿和各組分加入反應罐中攪拌,并保證反應罐中的溫度控制在30度至40度之間;以使各組份在該溫度范圍內攪拌,更充分和更均勻,有利于提高印刷油墨的制成效果和上紙、上膠紙等被印刷體上時,其印刷速度和效果都較佳。
作為更具體的方案,所述反應罐底壁為中空狀,其內部設置有熱風通道,反應罐利用底壁的中空狀熱風通道吹入的熱風保證反應罐溫度控制在30度至40度之間;這種熱風對反應罐的加熱,可保證反應罐內加熱均勻,又容易保證熱量不易散走,而且不影響車間周邊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