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塑料脫漆清洗劑及其使用方法

文檔序號:3783053閱讀:701來源:國知局
一種塑料脫漆清洗劑及其使用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塑料脫漆清洗劑及其使用方法,塑料脫漆清洗劑按質量分數(shù)包括:3-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2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20%脂肪酸酰胺、5-15%螯合劑、2-15%烷基苯磺酸鹽、10-50%含氮有機物、促進劑10-50%、硅酸鹽1-10%。本脫漆清洗劑添加量為1-5%,脫漆反應溫度為50-90℃,脫漆時間短0.5-3h。產(chǎn)品綠色環(huán)保,不含有毒有害的有機溶劑(如:芳香烴、鹵代烴等),清洗過程中不損傷塑料基材;清洗工藝簡單,效率高,1小時就可以將油墨清洗完全,可多次循環(huán)使用,特別適用于高附加值的聚碳酸酯類廢舊塑料的清洗回收使用。
【專利說明】一種塑料脫漆清洗劑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塑料用工業(yè)清洗劑及其使用方法,特別涉及到一種廢舊聚碳酸酯(PO塑料的脫漆清洗劑及其清洗工藝,屬于化工清洗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當今社會塑料制品開發(fā)與應用已經(jīng)滲透到了生產(chǎn)、生活的各個領域,聚合物PE、PP> PS、PVC、PC的產(chǎn)量已經(jīng)超過了鋼材的產(chǎn)量,廢舊塑料也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大多數(shù)廢舊塑料是不可降解的,堆放容易污染環(huán)境,引發(fā)火災并且浪費能源,因此回收和利用廢舊塑料非常重要。塑料為了提高其表面耐候性、耐化學品性、防塵、防火、抗靜電以及裝飾美觀等作用,均要進行塑料表面涂層處理,這給回收和利用廢舊塑料帶來了一定困難。在進行廢舊塑料回收時要先將塑料表面的涂層清除掉,塑料漆膜的褪除方法因不同的基材、涂層及要求而有所不同。市場現(xiàn)有的脫漆劑基本上都金屬脫漆劑,對塑料不適用,會造成塑料基材和涂層一起被溶解的現(xiàn)象。目前,工業(yè)上所用的化學脫漆劑通常含有較多的二氯甲烷、甲苯、二甲苯、酯類、易揮發(fā)溶劑和其它一些有害物質等,從而造成脫漆劑的揮發(fā)性和毒性都較大。因此研究新型低揮發(fā)性,低毒或無毒,對塑料基體安全,對環(huán)境無害的脫漆劑尤為重要。 [0003]專利CN 102728584 A公開了一種塑料脫漆清洗劑,其對于較厚的漆層,尤其是有一定填充物的漆層較難清洗,清洗時間長,清洗劑加入量大。專利CN 102206557 A公開了無機鹽和表面活性組成的清洗劑,主要側重于普通清洗而不具備脫漆的功能。專利CN101724521 A公開了一種低成本無機鹽類固體塑料清洗劑,主要是由各種醇、無機鹽、表面活性劑等組成,主要側重于一般油污、異味清洗與消毒。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開發(fā)了一種不含氯代烴、芳香烴等有毒易揮發(fā)的環(huán)保型塑料脫漆清洗劑,產(chǎn)品使用于中溫脫漆清洗(使用溫度50-90°C),產(chǎn)品添加量小,清洗速度快,清洗徹底,不損傷基材。
[0005]本發(fā)明的產(chǎn)品是通過以下技術實現(xiàn)的:
[0006](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20份
(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20份
(3)脂肪酸酰胺3-20份
(4)螯合劑5-15份
(5)烷基苯磺酸鹽2-15份
(6)含氮有機物10-50份
(7)促進劑10-50 f分
(8)硅酸鹽1-10份
[0007]其中:(I)、(2)、(3)、(4)、(5)、(6)、(7)、(8)的總量為100 份。
[0008]上述環(huán)保型脫漆清洗劑,所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為平平加0-8、0-9、0-10、0-15中一種或多種。
[0009]上述環(huán)保型脫漆清洗劑,所述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為0Ρ-10、0Ρ-13、0Ρ-15、0Ρ-20、ΤΧ-7、ΤΧ-9、ΤΧ-10、ΤΧ-12、ΤΧ-13、ΤΧ-15、ΤΧ-18、ΤΧ-21 中的一種或多種。
[0010]上述環(huán)保型脫漆清洗劑,所述的脂肪酸酰胺為6501、6502、6503中的一種或多種。
[0011]上述環(huán)保型脫漆清洗劑,所述的螯合劑為乙二胺四乙酸及其鈉鹽(EDTA —鈉鹽、二鈉鹽、三鈉鹽及四鈉鹽)、三聚磷酸鈉、多聚磷酸鈉、碳酸鹽(鉀鹽或鈉鹽)、碳酸氫鹽(鉀鹽或鈉鹽)中的一種或多種。
[0012]上述環(huán)保型脫漆清洗劑,所述的烷基苯磺酸鹽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鉀中的一種或多種。
[0013]上述環(huán)保型脫漆清洗劑,所述的含氮有機物為苯胺,N-甲基苯胺,N、N- 二甲基苯胺,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N、N- 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種或多種。
[0014]上述環(huán)保型脫漆清洗劑,所述的促進劑為環(huán)己酮、環(huán)丁砜、二甲亞砜、二甲砜、丁酮、戊酮中的一種或多種。
[0015]上述環(huán)保型脫漆清洗劑,所述的硅酸鹽為硅酸鈉、偏硅酸鈉、水玻璃(模數(shù)為1-4)中的一種或多種。
[0016]本發(fā)明巧妙運用溶劑的溶解能力三規(guī)律:1)相似相溶規(guī)律;2)溶解度參數(shù)相近規(guī)律;3)溶劑化規(guī)律,制備出不含易揮發(fā)、毒性大的氯代烴、芳香烴的環(huán)保型脫漆清洗劑,以其溶解、滲透、溶脹、剝離和反應等一系列物理、化學作用解決了迅速清除漆層而不損傷塑料基材的技術難題。
[0017]本發(fā)明的有益 效果:
[0018](I)利用水溶性滲透劑,能夠破壞塑料涂層的樹脂膜,滲透到高分子內部,使分子的鏈接被打斷;
[0019](2)高活性表面活性劑能夠有效的起到剝離作用,使漆層順利的脫除。
【具體實施方式】[0020](實施例1)
[0021]二甲亞砜 50%,N-甲基吡咯烷酮 18%,TX-8 5%,6501 5%,,0-10 5%, EDTA 的四鈉鹽5%,十二烷基苯磺酸鈉3%,水玻璃(模數(shù)為3) 9%,以上百分數(shù)為質量分數(shù),產(chǎn)品加熱攪拌2h,出料。
[0022]使用方法:反應釜中加入1500kg、加入脫漆清洗劑40kg,燒堿75kg,含漆PC小片800kg,加熱到80°C,攪拌反應0.5h后,攪拌Ih降溫到50°C,出料,漂洗、過鹽水、清水,風切干燥,得干凈透明產(chǎn)品,清洗率達98%以上。
[0023](實施例2)
[0024]環(huán)己酮30%,N-N-二甲基乙酰胺 13%,6502 20%, 0P-10 5%, TX-10 10%,乙二胺四乙酸5%,水玻璃(模數(shù)為1.5) 17%,以上百分數(shù)為質量分數(shù),產(chǎn)品加熱攪拌反應2h,出料。
[0025]使用方法:反應釜中加入3000kg、加入脫漆清洗劑60kg,燒堿150kg,含漆PC小片2000kg,加熱到75-80°C,攪拌反應Ih后,攪拌Ih降溫到50°C,出料,漂洗、過鹽水、清水水,風切干燥,得干凈透明產(chǎn)品,清洗率達99%以上。
[0026](實施例3)
[0027]丁酮 30%,環(huán)丁砜 15%,6501 20%, 0P-10 5%, 6503 10%,EDTA 二鈉鹽 10%,多聚磷酸鈉10%,以上百分數(shù)為質量分數(shù),產(chǎn)品加熱攪拌反應2h,出料。
[0028]使用方法:反應釜中加入3000kg、加入脫漆清洗劑45kg,燒堿100kg,含漆PC小片1800kg,加熱到70°C,攪拌反應Ih后,攪拌0.5h降溫到50°C,出料,漂洗、過鹽水、清水,風
切干燥,得干凈透明產(chǎn)品,清洗率達98%以上。
[0029]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塑料脫漆清洗劑,其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包括:3-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2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20%脂肪酸酰胺、5-15%螯合劑、2-15%烷基苯磺酸鹽、10-50%含氮有機物、促進劑10-50%、硅酸鹽1-10%。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漆清洗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脫漆清洗劑質量百分比包括: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脂肪酸酰胺、5%螯合劑、8%烷基苯磺酸鹽、40%含氮有機物、促進劑20%、硅酸鈉7%。
3.—種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脫漆清洗劑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脫漆清洗劑在使用時,在清洗液中的含量為1_3%。
4.一種如上述權利要求所述的塑料脫漆清洗劑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脫漆清洗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含有漆層的塑料進行粉碎,漆層包括:丙烯酸、聚氨酯、環(huán)氧類以及光固化涂層; 2)脫漆清洗劑1-3質 量份、3-5質量份燒堿、100質量份水組成的清洗劑,加入塑料碎片,將反應體系加熱到60-90°C,攪拌0.5-4h,然后將反應體系攪拌冷卻到50°C出料,過清水、然后經(jīng)鹽水漂洗,干燥,即得干凈透明的塑料小片。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脫漆清洗劑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脫漆清洗劑加熱1-2質量份;清洗時反應體系加熱到75-85°C,攪拌1-1.5h。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脫漆清洗劑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脫漆清洗劑可以重復使用,每次重復使用時,補加漆清洗劑以彌補上次清洗過程中的損失,可以重復使用3-8 次。
【文檔編號】C09D9/04GK103965678SQ201310041501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2月1日
【發(fā)明者】陸居山, 劉勇, 單中亞, 王紅丹, 王公應 申請人:常州化學研究所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