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封邊機涂膠機構防漏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751100閱讀:37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封邊機涂膠機構防漏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防漏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封邊機涂膠機構防漏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國內外市場上封邊機涂膠裝置的涂膠軸所用的支撐密封件大部分都采用密封圈、銅環(huán)、密封套等結構進行密封,這些密封結構大多壽命不長,容易造成磨損漏膠或軸抱死的現(xiàn)象,導致封 邊機不能正常工作。有鑒于此,提供一種防漏膠效果好的封邊機涂膠機構防漏裝置成為必要。

發(fā)明內容
基于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漏膠效果好的封邊機涂膠機構防漏裝置。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封邊機涂膠機構防漏裝置,其包括溶膠盒、涂膠軸和支座,其中所述涂膠軸包括涂膠軸工作部和涂膠軸連接部,所述涂膠軸工作部的頂端垂直貫穿所述溶膠盒的頂部,且伸出于所述溶膠盒的頂部;所述涂膠軸工作部的底端與所述涂膠軸連接部的頂端相固定連接,所述涂膠軸連接部與所述支座相活動連接,所述涂膠軸連接部底端穿過所述支座井伸出于所述支座的底端;所述涂膠軸連接部的底端伸出所述支座底端的部位通過緊鎖螺母和連接螺母定位;其中所述涂膠軸連接部與所述支座之間沿垂直方向向下依次設置有用干支撐所述涂膠軸的推力球軸承,多個用于防止膠水下漏的石墨軸承,多個用于防止膠水下漏的含油軸承和用于支撐所述涂膠軸連接部及所述支座的底部支撐石墨軸承,所述底部支撐石墨軸承與所述緊鎖軸承相連接以固定于所述支座的內部。通過在支座與涂膠軸連接部之間設置多個石墨軸承和多個含油軸承可以實現(xiàn)防止膠水下漏,具體為膠水通過溶膠盒的與涂膠軸之間的縫隙進入支座與涂膠軸連接部之間,之后經過多個石墨軸承與多個含油軸承的過濾,實現(xiàn)多層過濾密封盡可能的減少膠水下漏。進ー步地,所述涂膠軸連接部與所述支座之間沿垂直方向向下依次設置有2個用于防止膠水下漏的石墨軸承,其中一個所述石墨軸承與所述推力球軸承相鄰接,其另ー個所述石墨軸承與所述防含油軸承相鄰接。通過設置兩個石墨軸承可以使涂膠軸轉動跳動減小,進而減小涂膠軸的徑向間隙,又可以多層對膠水進行過濾密封。進ー步地,所述含油軸承經卷制而成,其縱向上設置有一條縫隙,所述多個含油軸承交錯設置使其縫隙在垂直方向上相交錯開以防止膠水從所述含油軸承的所述縱向縫隙進入。通過將卷制而成的含油軸承交錯設置使其縱向縫隙在垂直方向上不位于用一條直線上以實現(xiàn)防止膠水從所述含油軸承的所述縱向縫隙進入。
進ー步地,所述涂膠軸連接部與所述支座之間沿垂直方向向下依次設置有2個用于防止膠水下漏的含油軸承,其中一個所述含油軸承與所述石墨軸承相鄰接,其另ー個所述含油軸承與所述底部支撐石墨軸承相鄰接,且兩個所述含油軸承相互交錯設置使其縱向縫隙相互交錯開以防止膠水從所述含油軸承的所述縱向縫隙進入。通過設置兩個含油軸承并交錯設置,使其縱向縫隙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即可以防止膠水從所述含油軸承的所述縱向縫隙進入,又可以使涂膠軸轉動跳動減小,減小涂膠軸的徑向間隙。進ー步地,所述含油軸承的直徑小于所述石墨軸承的直徑。
進ー步地,所述石墨軸承的外圈面與所述支座緊密配合,其內圈面與所述涂膠軸連接部相緊密配合;所述含油軸承的外圈面與所述支座相緊密配合,其內圈面與所述涂膠軸連接部相緊密配合。進ー步地,所述涂膠軸工作部上設置有用于將膠水帶起的螺紋。本發(fā)明提供的ー種封邊機涂膠機構裝置通過在支座與涂膠軸連接部之間設置多個石墨軸承和多個含油軸承可以實現(xiàn)防止膠水下漏,膠水通過溶膠盒的與涂膠軸之間的縫隙進入支座與涂膠軸連接部之間,之后經過多個石墨軸承與多個含油軸承的過濾,且該含油軸承之間交錯設置,以免膠水沿著含油軸承的縫隙下漏,從而實現(xiàn)多層過濾密封盡可能的減少膠水下漏,并且避免了磨損漏膠或軸抱死的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圖I為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封邊機涂膠機構防漏裝置剖視 圖2為圖I所示涂膠軸與支座連接的分解示意 圖3為圖I所示涂膠軸連接部與支座連接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考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描述,其作為本說明書的一部分,通過實施例來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本發(fā)明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優(yōu)點通過該詳細說明將會變得一目了然。
如圖1-3所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封邊機涂膠機構防漏裝置,包括溶膠盒2、涂膠軸I和支座6,其中該涂膠軸I包括涂膠軸工作部11和涂膠軸連接部12,該涂膠軸工作部11的頂端垂直貫穿所述溶膠盒2的頂部,且伸出于溶膠盒2的頂部,即涂膠軸工作部11的長度大于溶膠盒2的高度,以方便涂膠軸2進行對板材涂膠工作;該涂膠軸工作部11的底端13與該涂膠軸連接部12的頂端14相固定連接,該涂膠軸連接部12與該支座6相活動連接,且涂膠軸連接部12底端穿過支座6井伸出干支座6的底端;該涂膠軸連接部12的底端伸出支座6底端的部位通過緊鎖螺母8和連接螺母9定位;其中該涂膠軸連接部12與支座6之間沿垂直方向向下依次設置有用于支撐涂膠軸I的推力球軸承3,多個用于防止膠水下漏的石墨軸承4,多個用于防止膠水下漏的含油軸承7和用于支撐該涂膠軸連接部12及支座6的底部支撐石墨軸承41,該底部支撐石墨軸承41與緊鎖軸承8相連接以固定于支座6的內部。通過在支座6與涂膠軸連接部12之間設置推力球軸承3用于支撐涂膠軸2,再通過在推力球軸承3下面設置多個防漏石墨軸承4用于防止膠水下漏,再通過在石墨軸承4下面設置多個含油軸承7進ー步防止膠水下漏,從而很好地解決了傳統(tǒng)中膠水沿著涂膠軸與支座之間的縫隙下漏的問題。具體為工作吋,涂膠軸I通過下方連接螺母9傳動轉動,膠水5通過涂膠軸I和溶膠盒2之間的縫隙,進入推力球軸承3內,該推力球軸承3不起密封作用,主要是起支撐作用,承受軸向載荷,當膠水5進入石墨軸承4時,由于該石墨軸承4外圈與支座6緊密配合,內圈與涂膠軸連接部12緊密配合,所以膠水5只能從內圈和外圈之間的縫隙進入,由于石墨軸承4的內圈和外圈之間有石墨作為密封圈,所以能夠耐高溫,潤滑良好,縫隙很小,所以進入防漏石墨軸承4的膠水很少,起到第一層密封作用。當膠水5到達下ー個防漏石墨軸承4時同樣起到一個過濾作用。當膠水5通過最后ー個石墨軸承4時,由于該石墨軸承4與第一個含油軸承7的端面開始安裝時是接觸在一起的,經過轉動磨合之后縫隙極小,所以能夠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膠水5 —旦進入含油軸承7與涂膠軸連接部12之間,由于涂膠軸連接部12與防油軸承7是間隙配合,存在相對運動,所以膠水5進入后直接到達最 后ー個含油軸承7與底部支撐石墨軸承41的接觸面,此處同樣是間隙很小,起到多次密封作用。所以經過多個密封層之后,膠水5已經幾乎沒有,所以密封效果很好。較佳地,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封邊機涂膠機構防漏裝置,涂膠軸連接部12與支座6之間沿垂直方向向下依次設置有2個用于防止膠水下漏的石墨軸承4,其中ー個石墨軸承4與推力球軸承3相鄰接,其另ー個石墨軸承4與含油軸承7相鄰接。通過設置兩個石墨軸承4可以使涂膠軸I轉動跳動減小,進而減小涂膠軸I的徑向間隙,又可以多層對膠水進行過濾密封,同時節(jié)約了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進ー步地,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封邊機涂膠機構防漏裝置,其含油軸承7經卷制而成,其縱向上設置有一條縫隙,該多個含油軸承7交錯設置使其縫隙在垂直方向上相交錯開以防止膠水5從所述含油軸承的所述縱向縫隙進入。通過將卷制而成的含油軸承7交錯設置使其縱向縫隙在垂直方向上不位于用一條直線上以實現(xiàn)防止膠水5從所述含油軸承的所述縱向縫隙進入。較佳地,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封邊機涂膠機構防漏裝置,涂膠軸連接部12與支座6之間沿垂直方向向下依次設置有2個用于防止膠水下漏的含油軸承7,其中ー個含油軸承7與石墨軸承4相鄰接,其另ー個含油軸承7與底部支撐石墨軸承41相鄰接,且兩個含油軸承7相互交錯設置使其縱向縫隙相互交錯開以防止膠水5從含油軸承7的縱向縫隙進入。通過設置兩個含油軸承7并交錯設置,使其縱向縫隙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即可以防止膠水5從含油軸承7的所述縱向縫隙進入,又可以使涂膠軸I轉動跳動減小,減小涂膠軸的徑向間隙,同時節(jié)約了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該含油軸承7的直徑小于石墨軸承4的直徑,利于實現(xiàn)含油軸承7與石墨軸承4之間的密封配合。該石墨軸承4的外圈面與支座6緊密配合,其內圈面與涂膠軸連接部12相緊密配合;該含油軸承7的外圈面與支座6相緊密配合,其內圈面與涂膠軸連接部12相緊密配合,從而實現(xiàn)多層密封,防止膠水5沿著涂膠軸I與支座之間的縫隙下漏。該涂膠軸工作部11上設置有用于將膠水5帶起的螺紋,進而將膠水帶到所需位置進行對板材涂膠。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封邊機涂膠機構防漏裝置其防漏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吋,涂膠軸I通過下方連接螺母9傳動轉動,膠水5通過涂膠軸I和溶膠盒2之間的縫隙,進入推力球軸承3內,該推力球軸承3不起密封作用,主要是起支撐作用,承受軸向載荷,當膠水5進入石墨軸承4時,由于該石墨軸承4外圈面與支座6緊密配合,內圈面與涂膠軸連接部12緊密配合,所以膠水5只能從內圈和外圈之間的縫隙進入,由于防漏石墨軸承4的內圈面和外圈面之間有石墨作為密封圈,所以能夠耐高溫,潤滑良好,縫隙很小,所以進入石墨軸承4的膠水很少,起到第一層密封作用。此處用兩個石墨軸承4是為了減 小涂膠軸I的徑向間隙,使涂膠軸轉動的跳動減小,進而減小徑向間隙。當膠水5到達第二個石墨軸承4時同樣起到一個過濾作用。當膠水5通過第二個石墨軸承4吋,由于該防漏石墨軸承4與第一個防含油軸承7的端面開始安裝時是接觸在一起的,經過轉動磨合之后縫隙極小,所以能夠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這是第三層密封。由于含油軸承7是卷制的,存在一條縫隙,所以采用兩個含油軸承7交錯安裝,防止膠水5從含油軸承7的縫隙進入,膠水5 —旦進入含油軸承7與涂膠軸連接部12之間,由于涂膠軸連接部12與含油軸承7是間隙配合,存在相對運動,所以膠水5進入后直接到達最后ー個含油軸承7與底部支撐石墨軸承41的接觸面,此處同樣是間隙很小,起到第四次密封作用。所以經過多個密封層之后,膠水5已經幾乎沒有,所以密封效果很好,防止了傳統(tǒng)裝置中漏膠現(xiàn)象的發(fā)生,也避免了磨損漏膠或軸抱死的現(xiàn)象的發(fā)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封邊機涂膠機構防漏裝置,其包括溶膠盒、涂膠軸和支座,其中所述涂膠軸包括涂膠軸工作部和涂膠軸連接部,所述涂膠軸工作部的底端活動連接于所述溶膠盒的內部底面上,其頂端垂直貫穿所述溶膠盒的頂部,且伸出于所述溶膠盒的頂部; 所述涂膠軸工作部的底端與所述涂膠軸連接部的頂端相固定連接,所述涂膠軸連接部與所述支座相活動連接,所述涂膠軸連接部底端穿過所述支座井伸出于所述支座的底端;所述涂膠軸連接部的底端伸出所述支座底端的部位通過緊鎖螺母和連接螺母定位; 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膠軸連接部與所述支座之間沿垂直方向向下依次設置有用于支撐所述涂膠軸的推力球軸承,多個用于防止膠水下漏 的石墨軸承,多個用于防止膠水下漏的含油軸承和用于支撐所述涂膠軸連接部及所述支座的底部支撐石墨軸承,所述底部支撐石墨軸承與所述緊鎖軸承相連接以固定于所述支座的內部。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封邊機涂膠機構防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膠軸連接部與所述支座之間沿垂直方向向下依次設置有2個用于防止膠水下漏的石墨軸承,其中一個所述石墨軸承與所述推力球軸承相鄰接,其另ー個所述石墨軸承與所述含油軸承相鄰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封邊機涂膠機構防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軸承經卷制而成,其縱向上設置有一條縫隙,所述多個含油軸承交錯設置使其縫隙在垂直方向上相交錯開以防止膠水從所述含油軸承的所述縱向縫隙進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ー種封邊機涂膠機構防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膠軸連接部與所述支座之間沿垂直方向向下依次設置有2個用于防止膠水下漏的含油軸承,其中一個所述含油軸承與所述石墨軸承相鄰接,其另ー個所述含油軸承與所述底部支撐石墨軸承相鄰接,且兩個所述含油軸承相互交錯設置使其縱向縫隙相互交錯開以防止膠水從所述含油軸承的所述縱向縫隙進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ー種封邊機涂膠機構防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軸承的直徑小于所述防漏石墨軸承的直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ー種封邊機涂膠機構防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軸承的外圈面與所述支座緊密配合,其內圈面與所述涂膠軸連接部相緊密配合;所述含油軸承的外圈面與所述支座相緊密配合,其內圈面與所述涂膠軸連接部相緊密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ー種封邊機涂膠機構防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膠軸エ作部上設置有用于將膠水帶起的螺紋。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封邊機涂膠機構防漏裝置,其包括溶膠盒、涂膠軸和支座,其中涂膠軸包括涂膠軸工作部和涂膠軸連接部,涂膠軸工作部的頂端垂直貫穿溶膠盒的頂部,且伸出于溶膠盒的頂部;涂膠軸工作部的底端與涂膠軸連接部的頂端相固定連接,涂膠軸連接部與支座相活動連接,涂膠軸連接部底端穿過支座并伸出于支座的底端;涂膠軸連接部的底端伸出支座底端的部位通過緊鎖螺母和連接螺母定位;其中涂膠軸連接部與支座之間沿垂直方向向下依次設置有推力球軸承,石墨軸承,含油軸承和底部支撐石墨軸承,底部支撐石墨軸承與緊鎖軸承相連接以固定于支座的內部。
文檔編號B05C11/11GK102641827SQ201210125720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26日
發(fā)明者陳超輝 申請人:廣州弘亞機械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