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裂片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裂片裝置,所述裂片裝置包括用于傳送一顯示屏的傳送部件、用于加熱所述顯示屏的加熱部件以及用于冷卻所述顯示屏的冷卻部件,所述顯示屏上具有至少一條切割線;所述傳送部件傳送的顯示屏先經過所述加熱部件加熱,后經過所述冷卻部件冷卻;或者,所述傳送部件傳送的顯示屏先經過所述冷卻部件冷卻,后經過所述加熱部件加熱?;跓崦浝淇s的原理,使顯示屏能夠沿著要求的切割線破裂,從而應對各種形狀裂片的需求。此外,本實用新型的裂片裝置結構簡單便于操作,便于工業(yè)化生產。
【專利說明】
一種裂片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屏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屏的裂片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顯不屏,如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emitting d1de,有源矩陣有機發(fā)光二極體或主動矩陣有機發(fā)光二極體)顯示屏,是一種應用于電視、電腦等電子設備中的輸出元件。隨著信息社會的發(fā)展,用戶對顯示設備的需求日益增長,顯示設備的屏體的形狀也多種多樣。
[0003]顯示屏在切割完成之后,需要進行裂片處理。傳統(tǒng)的裂片方式為使用夾具夾取顯示屏邊角邊緣,再施加壓力來實現(xiàn)裂片分離。實驗中發(fā)現(xiàn),此方案受限于夾具形狀特性,應對特殊形狀邊角的裂片時,將出現(xiàn)無法共用的問題,必須要重新制作和更換夾具,造成成本浪費和效率下降。因此,傳統(tǒng)的裂片方式根本無法應對特殊形狀的裂片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裂片裝置,以解決傳統(tǒng)的裂片方式無法應對特殊形狀的裂片需求問題。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裂片裝置,所述裂片裝置,包括:用于傳送一顯示屏的傳送部件、用于加熱所述顯示屏的加熱部件以及用于冷卻所述顯示屏的冷卻部件,所述顯示屏上具有至少一條切割線;所述傳送部件傳送的顯示屏先經過所述加熱部件加熱,后經過所述冷卻部件冷卻;或者,所述傳送部件傳送的顯示屏先經過所述冷卻部件冷卻,后經過所述加熱部件加熱。
[0006]可選的,在所述的裂片裝置中,所述傳送部件包括第一移動導軌以及能夠沿所述第一移動導軌進行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移動的吸附平臺。
[0007]可選的,在所述的裂片裝置中,所述顯示屏包括第一面板及形成于所述第一面板表面的第二面板。
[0008]可選的,在所述的裂片裝置中,所述加熱部件包括用于對所述第一面板進行加熱的第一加熱載臺及用于對所述第二面板進行加熱的第二加熱載臺;所述第一加熱載臺設置于所述傳送部件上,在所述傳送部件傳送顯示屏的同時對所述第一面板進行加熱;所述第二加熱載臺設置于所述傳送部件下方。
[0009]可選的,在所述的裂片裝置中,所述冷卻部件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面板進行噴吐冷氣的第一冷卻風刀及用于向所述第二面板進行噴吐冷氣的第二冷卻風刀;所述第一冷卻風刀設置于所述傳送部件上,所述第二冷卻風刀設置于所述第二加熱載臺的一側。
[0010]可選的,在所述的裂片裝置中,還包括用于承載待裂片的顯示屏的放片載臺,設置于所述傳送部件下方。
[0011]可選的,在所述的裂片裝置中,所述加熱部件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面板進行噴吐蒸汽的第一蒸汽風刀及用于向所述第二面板進行噴吐蒸汽的第二蒸汽風刀;所述第一蒸汽風刀位于所述傳送部件的一側;所述第二蒸汽風刀位于所述傳送部件與所述第一蒸汽風刀相對的一側。
[0012]可選的,在所述的裂片裝置中,所述冷卻部件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面板進行噴吐冷氣的第三冷卻風刀及用于向所述第二面板進行噴吐冷氣的第四冷卻風刀;所述第三冷卻風刀設置于所述第一蒸汽風刀一側;所述第四冷卻風刀設置于所述第二蒸汽風刀的一側。
[0013]可選的,在所述的裂片裝置中,還包括第二移動導軌及設置于所述第二移動導軌上的放片載臺,所述第二移動導軌設置于所述第一蒸汽風刀、所述第三冷卻風刀及所述傳送部件下方并位于第二蒸汽風刀、所述第四冷卻風刀的一側。
[0014]可選的,在所述的裂片裝置中,還包括用于承載經過加熱部件加熱和冷卻部件冷卻后的顯示屏的取片載臺,設置于所述傳送部件下方。
[0015]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裂片裝置中,所述裂片裝置包括用于傳送一顯示屏的傳送部件、用于加熱所述顯示屏的加熱部件以及用于冷卻所述顯示屏的冷卻部件,所述顯示屏上具有至少一條切割線;所述傳送部件傳送的顯示屏先經過所述加熱部件加熱,后經過所述冷卻部件冷卻;或者,所述傳送部件傳送的顯示屏先經過所述冷卻部件冷卻,后經過所述加熱部件加熱?;跓崦浝淇s的原理,使顯示屏能夠沿著要求的切割線破裂,從而應對各種形狀裂片的需求。此外,本實用新型的裂片裝置結構簡單便于操作,便于工業(yè)化生產。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裂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裂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1-傳送部件;10-吸附平臺;11-第一移動導軌;2-顯示屏;20-第一面板;21-第二面板;30-第一加熱載臺;31-第二加熱載臺;32-第一蒸汽風刀;33-第二蒸汽風刀;40-第一冷卻風刀;41-第二冷卻風刀;42-第三冷卻風刀;43-第四冷卻風刀;5-第二移動導軌;6-放片載臺;7-取片載臺。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裂片裝置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根據(jù)下面說明和權利要求書,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特征將更清楚。需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例,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
[0020]實施例一
[0021]請參考圖1為本實施例的裂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所述裂片裝置包括:用于傳送一顯示屏2的傳送部件1、用于加熱所述顯示屏2的加熱部件以及用于冷卻所述顯示屏2的冷卻部件,所述顯示屏2上具有至少一條切割線;所述傳送部件I傳送的顯示屏2先經過所述加熱部件加熱,后經過所述冷卻部件冷卻;或者,所述傳送部件I傳送的顯示屏2先經過所述冷卻部件冷卻,后經過所述加熱部件加熱。
[0022]為了便于傳送部件I傳送顯示屏2,所述傳送部件I包括吸附平臺10及第一移動導軌11,所述吸附平臺10能夠沿所述第一移動導軌11進行水平方向(如圖1中X軸方向)或豎直方向(如圖1中Z軸方向)的移動。
[0023]本實施例中,所述顯示屏2包括第一面板20及形成于所述第一面板20表面的第二面板21,所述第一面板20與所述第二面板21之間設置有元器件。為了實現(xiàn)具有該結構的顯示屏2的裂片,顯示屏2的每個面板均需進行加熱和冷卻進行處理。其中,所述加熱部件包括第一加熱載臺30及第二加熱載臺31;所述第一加熱載臺30設置于所述傳送部件I上,在傳送部件I傳送顯示屏2的同時對所述第一面板20進行加熱;所述第二加熱載臺31設置于所述傳送部件I下方,用于對所述第二面板21進行加熱。所述冷卻部件包括第一冷卻風刀40及第二冷卻風刀41;所述第一冷卻風刀40設置于所述傳送部件I上,用于向所述第一面板20進行噴吐冷氣;所述第二冷卻風刀41設置于所述第二加熱載臺31的一側,用于向所述第二面板21進行噴吐冷氣。其中,本實施例中,加熱部件的加熱方式,不局限于采用設置有加熱板的方式實現(xiàn)加熱,也可采用熱水循環(huán)的方式加熱;冷卻部件的冷卻方式,不局限于采用風冷方式實現(xiàn)冷卻,也可采用冷水循環(huán)的方式實現(xiàn)冷卻或者采用設置有冷凝管的冷卻板實現(xiàn)冷卻。
[0024]進一步地,所述裂片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傳送部件I下方的放片載臺6和取片載臺7,所述放片載臺6用于承載待裂片的顯示屏2,所述取片載臺7用于承載經過加熱部件加熱和冷卻部件冷卻后的顯示屏2。
[0025]具體的,本實施例中裂片裝置的工作過程如下:
[0026]I)放片載臺6上承載有一待裂片的顯示屏2(所述顯示屏2上具有至少一條切割線),傳送裝置沿第一移動導軌11移動到達放片載臺6的上方后,通過吸附平臺10吸附顯示屏2,第一加熱載臺30對第一面板20進行加熱(加熱方式為熱傳遞);
[0027]2)傳送裝置沿第一移動導軌11的X軸正方向移動,當其到達第二加熱載臺31的正上方后,將顯示屏2放置于第二加熱載臺31上,所述第二加熱載臺31對第二面板21進行加熱(加熱方式為熱傳遞);
[0028]3)傳送裝置吸附第二加熱載臺31上的顯示屏2以使顯示屏2脫離第二加熱載臺31;
[0029]4)傳送裝置沿第一移動導軌11的X軸正方向繼續(xù)移動先后經過第二冷卻風刀41上方、直至到達取片載臺7的正上方;顯示屏2經過第二冷卻風刀41的上方的過程中,第二冷卻風刀41對第二面板21噴吐冷氣,以實現(xiàn)第二面板21的冷卻;
[0030]5)傳送裝置將顯示屏2放置于取片載臺7上,接著,傳送裝置沿第一移動導軌11的X軸負方向運動的同時第一冷卻風刀40對第一面板20噴吐冷氣,以實現(xiàn)第一面板20的冷卻。[0031 ]基于上述裂片裝置的工作過程的內容可知,顯示屏2的第一面板20和第二面板21均經過加熱和冷卻的過程,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使顯示屏2能夠沿著各個面板(第一面板20和/或第二面板21)上的切割線破裂,不局限于規(guī)則形狀的裂片應用,同樣適用于其余各種形狀的裂片需求,具有普適性。本實施例為一種優(yōu)選的方案,對于加熱和冷卻的先后順序,這里不做限定。
[0032]實施例二
[0033]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區(qū)別在于裂片裝置中的加熱部件和冷卻部件的具體結構及分布的位置不同。實施例二中所述加熱部件包括第一蒸汽風刀32及第二蒸汽風刀33;所述第一蒸汽風刀32位于所述傳送部件I的一側,用于向所述第一面板20進行噴吐蒸汽;所述第二蒸汽風刀33位于所述傳送部件I與所述第一蒸汽風刀32相對的一側,用于向所述第二面板21進行噴吐蒸汽。所述冷卻部件包括第三冷卻風刀42及第四冷卻風刀43;所述第三冷卻風刀42設置于所述第一蒸汽風刀32—側,用于向所述第一面板20進行噴吐冷氣;所述第四冷卻風刀43設置于所述第二蒸汽風刀33的一側,用于向所述第二面板21進行噴吐冷氣。
[0034]本實施例的裂片裝置還包括第二移動導軌5,所述放片載臺6設置于所述第二移動導軌5上,通過放片載臺6沿第二移動導軌5移動進而改變放片載臺6上的顯示屏2位置變化,實現(xiàn)裂片過程自動化。
[0035]具體的,本實施例中的裂片裝置的工作過程如下:
[0036]I)放片載臺6上承載有一待裂片的顯示屏2(所述顯示屏2上具有至少一條切割線),放片載臺6沿第二移動導軌5的X軸移動,放片載臺6經過第一蒸汽風刀32下方過程中,第一蒸汽風刀32向所述第一面板20進行噴吐蒸汽,以實現(xiàn)對第一面板20的加熱;
[0037]2)放片載臺6經過第三冷卻風刀42下方過程中,第三冷卻風刀42向所述第一面板20噴吐冷氣,以實現(xiàn)對第一面板20的冷卻,從而在熱脹冷縮的原理下,第一面板20沿其上切割線裂片;
[0038]3)放片載臺6經過傳送裝置的下方時,吸附平臺10將顯示屏2吸附脫離放片載臺6,接著,吸附有顯示屏2的傳送裝置沿第一移動導軌11的X軸移動;
[0039]4)傳送裝置經過第二蒸汽風刀33上方過程中,第二蒸汽風刀33向所述第二面板21噴吐蒸汽,以實現(xiàn)對第二面板21的加熱;
[0040]5)傳送裝置經過第四冷卻風刀43上方過程中,第四冷卻風刀43向所述第二面板21噴吐冷氣,以實現(xiàn)對第二面板21的冷卻,從而在熱脹冷縮的原理下,第二面板21沿其上切割線裂片;
[0041]6)顯示屏2的第一面板20和第二面板21均經過加熱和冷卻處理后,傳送裝置將顯示屏2放置于取片載臺7上。
[0042]綜上,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裂片裝置中,所述裂片裝置包括用于傳送一顯示屏的傳送部件、用于加熱所述顯示屏的加熱部件以及用于冷卻所述顯示屏的冷卻部件,所述顯示屏上具有至少一條切割線;所述傳送部件傳送的顯示屏先經過所述加熱部件加熱,后經過所述冷卻部件冷卻;或者,所述傳送部件傳送的顯示屏先經過所述冷卻部件冷卻,后經過所述加熱部件加熱?;跓崦浝淇s的原理,使顯示屏能夠沿著要求的切割線破裂,從而應對各種形狀裂片的需求。此外,本實用新型的裂片裝置結構簡單便于操作,便于工業(yè)化生產。
[0043]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0044]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括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主權項】
1.一種裂片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傳送一顯示屏的傳送部件、用于加熱所述顯示屏的加熱部件以及用于冷卻所述顯示屏的冷卻部件,所述顯示屏上具有至少一條切割線;所述傳送部件傳送的顯示屏先經過所述加熱部件加熱,后經過所述冷卻部件冷卻;或者,所述傳送部件傳送的顯示屏先經過所述冷卻部件冷卻,后經過所述加熱部件加熱。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裂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部件包括第一移動導軌以及能夠沿所述第一移動導軌進行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移動的吸附平臺。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裂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屏包括第一面板及形成于所述第一面板表面的第二面板。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裂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部件包括用于對所述第一面板進行加熱的第一加熱載臺及用于對所述第二面板進行加熱的第二加熱載臺;所述第一加熱載臺設置于所述傳送部件上,在所述傳送部件傳送顯示屏的同時對所述第一面板進行加熱;所述第二加熱載臺設置于所述傳送部件下方。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裂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部件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面板進行噴吐冷氣的第一冷卻風刀及用于向所述第二面板進行噴吐冷氣的第二冷卻風刀;所述第一冷卻風刀設置于所述傳送部件上,所述第二冷卻風刀設置于所述第二加熱載臺的一側。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裂片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承載待裂片的顯示屏的放片載臺,設置于所述傳送部件下方。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裂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部件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面板進行噴吐蒸汽的第一蒸汽風刀及用于向所述第二面板進行噴吐蒸汽的第二蒸汽風刀;所述第一蒸汽風刀位于所述傳送部件的一側;所述第二蒸汽風刀位于所述傳送部件與所述第一蒸汽風刀相對的一側。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裂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部件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面板進行噴吐冷氣的第三冷卻風刀及用于向所述第二面板進行噴吐冷氣的第四冷卻風刀;所述第三冷卻風刀設置于所述第一蒸汽風刀一側;所述第四冷卻風刀設置于所述第二蒸汽風刀的一側。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裂片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移動導軌及設置于所述第二移動導軌上的放片載臺,所述第二移動導軌設置于所述第一蒸汽風刀、所述第三冷卻風刀及所述傳送部件下方并位于第二蒸汽風刀、所述第四冷卻風刀的一側。10.如權利要求4或7所述的裂片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承載經過加熱部件加熱和冷卻部件冷卻后的顯示屏的取片載臺,設置于所述傳送部件下方。
【文檔編號】C03B33/09GK205710427SQ201620650332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7日
【發(fā)明人】尹俊
【申請人】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