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油菜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有機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油菜,別名油白菜,又名蕓苔、寒菜、胡菜、苦菜、小青菜。油菜為十字花科,蕓苔屬,一年生草本,直根系,莖直立,分枝較少,株高30~90cm。葉互生,分基生葉和莖生葉兩種?;~不發(fā)達,匍匐生長,橢圓形,長10~20cm,有葉柄,大頭羽狀分裂,頂生裂片圓形或卵形,側生琴狀裂片5對,密被刺毛,有蠟粉,原產我國,顏色深綠,幫如白菜,屬十字花科蕓薹屬白菜變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油菜的正常生長發(fā)育所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有碳、氫、氧、氮、磷、鉀、鈣、硫、鐵、鋅、硼及硅等元素,目前常規(guī)化肥常采用分次多次的方式對油菜進行施肥,但是費工費時費力,成本較高且污染環(huán)境,易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的生長,目前研制的有機肥雖然不污染環(huán)境,成本較低,但存在營養(yǎng)物質流失嚴重,施肥見效時間長等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彌補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油菜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油菜有機肥料,不僅能滿足油菜生長的大量營養(yǎng)元素,還可提高油菜籽產量,改善土壤結構,一次性施肥不需追肥,肥效顯著且持久,且可顯著降低油菜病蟲害發(fā)生率。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油菜有機肥料,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花生殼4~10份、棉花秸稈3~9份、香蕉秸稈4~10份、草木灰4~10份、糖類5~15份、紅薯粉4~10份、復合菌劑1~2份、菜粕4~10份、麥飯石4~10份、珍珠巖8~16份、蘑菇下腳料4~10份和雷公藤4~10份。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fā)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花生殼7份、棉花秸稈6份、香蕉秸稈7份、草木灰7份、糖類10份、紅薯粉7份、復合菌劑1.5份、菜粕7份、麥飯石7份、珍珠巖12份、蘑菇下腳料7份和雷公藤7份。
一種油菜有機肥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取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花生殼4~10份、棉花秸稈3~9份、香蕉秸稈4~10份、草木灰4~10份、糖類5~15份、紅薯粉4~10份、復合菌劑1~2份、菜粕4~10份、麥飯石4~10份、珍珠巖8~16份、蘑菇下腳料4~10份和雷公藤4~10份;
(2)取步驟(1)稱取的花生殼、棉花秸稈、香蕉秸稈、雷公藤,粉碎,加入步驟(1)稱取的糖類、蘑菇下腳料,混合均勻后,一次發(fā)酵,得到一次發(fā)酵料;
(3)取步驟(1)稱取的草木灰、紅薯粉、菜粕、麥飯石、珍珠巖,加到步驟(2)得到的一次發(fā)酵料中,混合均勻后,加入步驟(1)稱取的復合菌劑,混合均勻后,二次發(fā)酵,烘干后,粉碎,即得所述油菜有機肥料。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fā)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步驟(1)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數為:花生殼7份、棉花秸稈6份、香蕉秸稈7份、草木灰7份、糖類10份、紅薯粉7份、復合菌劑1.5份、菜粕7份、麥飯石7份、珍珠巖12份、蘑菇下腳料7份和雷公藤7份。
進一步,所述糖類為葡萄糖、麥芽糖、蔗糖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步驟(2)所述一次發(fā)酵的溫度為50~60℃,時間為2~3天。
進一步,步驟(3)所述二次發(fā)酵的溫度為40~50℃,時間為1~2天。
進一步,步驟(3)所述粉碎的粒徑為2~6mm。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的油菜有機肥料,不僅能滿足油菜生長的大量營養(yǎng)元素,還可提高油菜籽產量,改善土壤結構,一次性施肥不需追肥,肥效顯著且持久,且可顯著降低油菜病蟲害發(fā)生率。
(2)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適合規(guī)?;a。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油菜有機肥料,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花生殼4kg、棉花秸稈9kg、香蕉秸稈4kg、草木灰10kg、糖類5kg、紅薯粉10kg、復合菌劑1kg、菜粕10kg、麥飯石4kg、珍珠巖16kg、蘑菇下腳料4kg和雷公藤10kg。
上述油菜有機肥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取如下重量的原料:花生殼4kg、棉花秸稈9kg、香蕉秸稈4kg、草木灰10kg、糖類5kg、紅薯粉10kg、復合菌劑1kg、菜粕10kg、麥飯石4kg、珍珠巖16kg、蘑菇下腳料4kg和雷公藤10kg;
(2)取步驟(1)稱取的花生殼、棉花秸稈、香蕉秸稈、雷公藤,粉碎,加入步驟(1)稱取的糖類、蘑菇下腳料,混合均勻后,一次發(fā)酵,發(fā)酵的溫度為50~60℃,時間為2天,得到一次發(fā)酵料;
(3)取步驟(1)稱取的草木灰、紅薯粉、菜粕、麥飯石、珍珠巖,加到步驟(2)得到的一次發(fā)酵料中,混合均勻后,加入步驟(1)稱取的復合菌劑,混合均勻后,二次發(fā)酵,發(fā)酵的溫度為40~50℃,時間為1天,烘干后,粉碎,即得所述油菜有機肥料。
本實施例油菜有機肥對油菜的影響見表1:
表1對油菜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
注:土壤微生物以細菌、真菌、放線菌計。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油菜有機肥料,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花生殼7kg、棉花秸稈6kg、香蕉秸稈7kg、草木灰7kg、糖類10kg、紅薯粉7kg、復合菌劑1.5kg、菜粕7kg、麥飯石7kg、珍珠巖12kg、蘑菇下腳料7kg和雷公藤7kg。
上述油菜有機肥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取如下重量的原料:花生殼7kg、棉花秸稈6kg、香蕉秸稈7kg、草木灰7kg、糖類10kg、紅薯粉7kg、復合菌劑1.5kg、菜粕7kg、麥飯石7kg、珍珠巖12kg、蘑菇下腳料7kg和雷公藤7kg;
(2)取步驟(1)稱取的花生殼、棉花秸稈、香蕉秸稈、雷公藤,粉碎,加入步驟(1)稱取的糖類、蘑菇下腳料,混合均勻后,一次發(fā)酵,發(fā)酵的溫度為50~60℃,時間為3天,得到一次發(fā)酵料;
(3)取步驟(1)稱取的草木灰、紅薯粉、菜粕、麥飯石、珍珠巖,加到步驟(2)得到的一次發(fā)酵料中,混合均勻后,加入步驟(1)稱取的復合菌劑,混合均勻后,二次發(fā)酵,發(fā)酵的溫度為40~50℃,時間為1天,烘干后,粉碎,即得所述油菜有機肥料。
本實施例油菜有機肥對油菜的影響見表2:
表2對油菜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
注:土壤微生物以細菌、真菌、放線菌計。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油菜有機肥料,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花生殼10kg、棉花秸稈3kg、香蕉秸稈10kg、草木灰4kg、糖類15kg、紅薯粉4kg、復合菌劑2kg、菜粕4kg、麥飯石10kg、珍珠巖8kg、蘑菇下腳料10kg和雷公藤4kg。
上述油菜有機肥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取如下重量的原料:花生殼10kg、棉花秸稈3kg、香蕉秸稈10kg、草木灰4kg、糖類15kg、紅薯粉4kg、復合菌劑2kg、菜粕4kg、麥飯石10kg、珍珠巖8kg、蘑菇下腳料10kg和雷公藤4kg;
(2)取步驟(1)稱取的花生殼、棉花秸稈、香蕉秸稈、雷公藤,粉碎,加入步驟(1)稱取的糖類、蘑菇下腳料,混合均勻后,一次發(fā)酵,發(fā)酵的溫度為50~60℃,時間為2天,得到一次發(fā)酵料;
(3)取步驟(1)稱取的草木灰、紅薯粉、菜粕、麥飯石、珍珠巖,加到步驟(2)得到的一次發(fā)酵料中,混合均勻后,加入步驟(1)稱取的復合菌劑,混合均勻后,二次發(fā)酵,發(fā)酵的溫度為40~50℃,時間為2天,烘干后,粉碎,即得所述油菜有機肥料。
本實施例油菜有機肥對油菜的影響見表3:
表3對油菜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
注:土壤微生物以細菌、真菌、放線菌計。
由此可見,本發(fā)明的油菜有機肥,不僅能滿足油菜生長的大量營養(yǎng)元素,還可提高油菜籽產量,改善土壤結構,一次性施肥不需追肥,肥效顯著且持久,且可顯著降低油菜病蟲害發(fā)生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