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箱移動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砂箱移動裝置,用于將砂箱從第一輸送輥道移動至第二輸送輥道,包括導軌、立柱、移動平臺、機械手、液壓缸;所述機械手包括與所述液壓缸活塞端固定連接的底板、與所述底板可轉動連接且平行設置的左轉動軸和右轉動軸、分別與所述左轉動軸和右轉動軸連接的左夾持件和右夾持件、驅動所述左轉動軸和右轉動軸相向轉動使所述左夾持件和右夾持件將所述砂箱夾持固定的驅動部件。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機械手將砂箱夾持,驅動液壓缸將砂箱提升脫離第一輸送輥道,并通過移動平臺帶動砂箱沿導軌運動至第二輸送輥道,且砂箱運送效率高,且可通過增加機械手的數(shù)量增加砂箱運送的數(shù)量,進一步增加的運送效率。
【專利說明】
砂箱移動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砂箱移動技術,具體涉及一種砂箱移動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鐵模覆砂鑄造是在砂箱內(nèi)腔覆上一薄層覆膜砂形成鑄型的一種鑄造工藝。其鑄造生產(chǎn)線是由若干覆砂造型機、轉向機、翻箱機、合箱機、開箱機、鐵型清理機以及輸送輥道等組成。澆注后需通過開箱機將鑄件取出,鐵型清理完畢后即循環(huán)造型使用。
[0003]造型后的砂箱在合箱前要從一條輸送輥道上轉移到另外一條輸送輥道上,目前采用的移箱方式是用單箱擺渡臺車運送砂箱,一次只能運送一個砂箱,即一次只能運送一個上箱或一個下箱,其運送效率低,不利于生產(chǎn)效率的提高。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不足,提出一種砂箱移動裝置,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砂箱移動效率低下的技術問題。
[0005]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砂箱移動裝置,用于將砂箱從第一輸送輥道移動至第二輸送輥道,包括由第一輸送輥道延伸至第二輸送輥道的導軌,支撐所述導軌的立柱,可沿所述導軌作往返運動的移動平臺,用于夾持固定砂箱的機械手,固設于所述移動平臺上且活塞端與所述機械手連接的液壓缸;所述機械手包括與所述液壓缸活塞端固定連接的底板、與所述底板可轉動連接且平行設置的左轉動軸和右轉動軸、分別與所述左轉動軸和右轉動軸連接的左夾持件和右夾持件、驅動所述左轉動軸和右轉動軸相向轉動使所述左夾持件和右夾持件將所述砂箱夾持固定的驅動部件。
[0006]優(yōu)選的,所述機械手還包括固設于所述底板上的軸承座,所述左轉動軸和右轉動軸均通過軸承與所述軸承座連接。
[0007]優(yōu)選的,所述驅動部件包括固設于所述底板上的氣缸,與所述氣缸活塞端連接的連接桿,與所述連接桿一端鉸接的左推桿,與所述連接桿另一端鉸接的右推桿,一端連接于所述左轉動軸上、另一端與所述左推桿鉸接的左擺臂,及一端連接于所述右轉動軸上、另一端與所述右推桿鉸接的右擺臂。
[0008]優(yōu)選的,所述左夾持件和右夾持件均為兩個,且分別與所述左轉動軸和右轉動軸兩端固定連接。
[0009]優(yōu)選的,兩個所述左夾持件和右夾持件之間還通過至少一個固定桿連接。
[0010]優(yōu)選的,所述底板上設置有至少兩個導柱,所述移動平臺上設有與所述導柱相配合的導套孔,所述導柱配合容置于所述導套孔內(nèi)。
[0011]優(yōu)選的,所述移動平臺上還設置有用于為所述液壓缸提供液壓力的液壓站。
[0012]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機械手將砂箱夾持,驅動液壓缸將砂箱提升脫離第一輸送輥道,并通過移動平臺帶動砂箱沿導軌運動至第二輸送輥道,且砂箱運送效率高,且可通過增加機械手的數(shù)量增加砂箱運送的數(shù)量,進一步增加的運送效率。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砂箱移動裝置連接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圖1俯視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機械手結構示意圖;
[0016]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圖3的左視圖;
[0017]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圖3的俯視圖;
[0018]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圖1的A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0]請參閱I?6,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砂箱移動裝置,用于將砂箱I從第一輸送輥道2移動至第二輸送輥道3,包括由第一輸送輥道2延伸至第二輸送輥道3的導軌4,支撐所述導軌4的立柱5,可沿所述導軌4作往返運動的移動平臺6,用于夾持固定砂箱I的機械手7,固設于所述移動平臺6上且活塞端與所述機械手7連接的液壓缸8;所述機械手7包括與所述液壓缸8活塞端固定連接的底板71、與所述底板71可轉動連接且平行設置的左轉動軸72和右轉動軸73、分別與所述左轉動軸72和右轉動軸73連接的左夾持件74和右夾持件75、驅動所述左轉動軸72和右轉動軸73相向轉動使所述左夾持件74和右夾持件75將所述砂箱I夾持固定的驅動部件76。
[0021]具體的,本實施例的機械手7為兩個,且相對移動平臺6中軸線對稱設置。當兩個砂箱I沿第一輥道2運動至砂箱I移動裝置時,可通過立柱5上的感應器感應,移動平臺6沿導軌4運動至第一輸送輥道2上方,液壓缸8驅動機械手7向下運動,同時驅動部件76驅動左轉動軸72和右轉動軸73轉動,左夾持件74和右夾持件75下端遠離,至機械手7下降到設定位置后,驅動部件76作用,左轉動軸72和右轉動軸73均換向轉動,使左夾持件74和右夾持件75下端靠近,進而將砂箱I抱緊、夾持固定,液壓缸8驅動機械手7帶動砂箱I向上運動至一定高度后停止,移動平臺6帶動砂箱I沿導軌4運動至第二輸送輥道3上方,然后將砂箱I放置于第二輥道3即可。
[0022]其中,所述機械手7還包括固設于所述底板71上的軸承座77,所述左轉動軸72和右轉動軸73均通過軸承與所述軸承座77連接,具體為在底板71上表面設置四個軸承座77,兩個軸承座77固定左轉動軸72,另外兩個軸承座77固定右轉動軸73,且軸承座77均靠近底板的邊緣設置,對應的左轉動軸72和右轉動軸73兩端均延伸至底板71外分別與左夾持件74和右夾持件75連接。
[0023]而具體設置時,所述驅動部件76包括固設于所述底板71上的氣缸761,與所述氣缸761活塞端連接的連接桿762,與所述連接桿762—端鉸接的左推桿763,與所述連接桿762另一端鉸接的右推桿764,一端連接于所述左轉動軸72上、另一端與所述左推桿763鉸接的左擺臂765,及一端連接于所述右轉動軸73上、另一端與所述右推桿764鉸接的右擺臂766。具體的,氣缸761活塞端驅動連接桿762向下運動時,連接桿762驅動左推桿763和右推桿764遠離連接桿762—端分別推動左擺臂765和右擺臂766相對遠離,使左轉動軸72和右轉動軸73相向轉動,驅動左夾持件74和右夾持件75遠離左轉動軸72和右轉動軸73—端作相對靠近,進而將砂箱I夾持固定;而氣缸761的活塞端驅動連接桿762向上運動時,連接桿762帶動左推桿763和右推桿764—端向上運動,并使左推桿763和右推桿64另一端拉動左擺臂765和右擺臂766相向靠近,繼而驅動左夾持件74和右夾持件75遠離左轉動軸72和右轉動軸73—端作相對遠離,進而將砂箱I松下。
[0024]為了增加夾持力度和平衡性,所述左夾持件74和右夾持件75均為兩個,且分別與所述左轉動軸72和右轉動軸73兩端固定連接,具體為左轉動軸72兩端延伸至底板71外分別與兩個左夾持件74的上端連接,右轉動軸73兩端延伸至底板71外分別與兩個右夾持件75的上端連接,左夾持件74和右夾持件75下端延伸至底板71下以夾持砂箱I。
[0025]而為了增加兩個左夾持件74和右夾持件75夾持的穩(wěn)定性,兩個所述左夾持件74和右夾持件75之間還通過至少一個固定桿78連接,本實施例優(yōu)選采用在兩個左夾持件74之間設置兩個固定桿78,對應的兩個右夾持件75之間也設置兩個固定桿78,使得兩個左夾持件74形成一個整體,兩個右夾持件75也形成一個整體。
[0026]本實施例通過液壓缸8驅動機械手7帶動砂箱I作上下運動,由于砂箱I重量較大,機械手7相對移動平臺6易發(fā)生相對振動,為了保證機械手7與移動平臺6之間上下運動的精準性,本實施例所述底板71上設置有至少兩個導柱79,所述移動平臺6上設有與所述導柱79相配合的導套孔61,所述導柱79配合容置于所述導套孔61內(nèi),使得機械手7上下運動時,導柱79沿導套孔61上下運動。
[0027]另外,本實施例還包括一液壓站9,該液壓站9用于為所述液壓缸8提供液壓動力。
[0028]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機械手將砂箱夾持,驅動液壓缸將砂箱提升脫離第一輥道,并通過移動平臺帶動砂箱沿導軌運動至第二輥道,且砂箱運送效率高,且可通過增加機械手的數(shù)量增加砂箱運送的數(shù)量,進一步增加的運送效率。
[0029]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所做出的各種其他相應的改變與變形,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砂箱移動裝置,用于將砂箱從第一輸送輥道移動至第二輸送輥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輸送輥道延伸至第二輸送輥道的導軌,支撐所述導軌的立柱,可沿所述導軌作往返運動的移動平臺,用于夾持固定砂箱的機械手,固設于所述移動平臺上且活塞端與所述機械手連接的液壓缸;所述機械手包括與所述液壓缸活塞端固定連接的底板、與所述底板可轉動連接且平行設置的左轉動軸和右轉動軸、分別與所述左轉動軸和右轉動軸連接的左夾持件和右夾持件、驅動所述左轉動軸和右轉動軸相向轉動使所述左夾持件和右夾持件將所述砂箱夾持固定的驅動部件。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砂箱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手還包括固設于所述底板上的軸承座,所述左轉動軸和右轉動軸均通過軸承與所述軸承座連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砂箱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部件包括固設于所述底板上的氣缸,與所述氣缸活塞端連接的連接桿,與所述連接桿一端鉸接的左推桿,與所述連接桿另一端鉸接的右推桿,一端連接于所述左轉動軸上、另一端與所述左推桿鉸接的左擺臂,及一端連接于所述右轉動軸上、另一端與所述右推桿鉸接的右擺臂。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砂箱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夾持件和右夾持件均為兩個,且分別與所述左轉動軸和右轉動軸兩端固定連接。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砂箱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左夾持件和右夾持件之間還通過至少一個固定桿連接。6.根據(jù)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砂箱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設置有至少兩個導柱,所述移動平臺上設有與所述導柱相配合的導套孔,所述導柱配合容置于所述導套孔內(nèi)。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砂箱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平臺上還設置有用于為所述液壓缸提供液壓力的液壓站。
【文檔編號】B22D33/02GK205629344SQ201620300764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2日
【發(fā)明人】向德軍, 趙云江, 王偉, 王權濱, 楊炎兵, 郭遠林
【申請人】湖北六和天輪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