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鋁合金型材,特別涉及一種應用于太陽能邊框的鋁合金型材,屬于建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大規(guī)模的基建投資和工業(yè)化進程的快速推進,鋁型材全行業(yè)的產量和消費量迅猛增長,而我國也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鋁型材生產基地和消費市場,經過長達近10年的高速增長,我國鋁型材行業(yè)步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并展現(xiàn)出了諸多新的發(fā)展趨勢。2012年國內工業(yè)鋁型材市場需求將超過400萬噸。未來,鋁型材在工業(yè)領域的應用空間將十分巨大,在我國現(xiàn)有的124個產業(yè)部門中,有113個部門使用鋁制品,比重為91%。鋁型材是一種較年輕的金屬材料,在20世紀初才開始工業(yè)應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鋁型材主要用于制造軍用飛機。戰(zhàn)后,由于軍事工業(yè)對鋁型材的需求量驟減,鋁工業(yè)界便著手開發(fā)民用鋁型材,使其應用范圍由航空工業(yè)擴展到建筑業(yè)、容器包裝業(yè)、交通運輸業(yè)、電力和電子工業(yè)、機械制造業(yè)和石油化工等國民經濟各部門,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F(xiàn)在,鋁型材的用量之多,范圍之廣,僅次于鋼鐵,成為第二大金屬材料。但是現(xiàn)有技術下,鋁合金所制造的太陽能邊框鋁型材在使用過程中容易變形,表面容易劃傷,耐腐蝕性能不足。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應用于太陽能邊框的鋁合金型材。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應用于太陽能邊框的鋁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該鋁合金型材中各元素組成的質量百分比為:鋅6%~10%,銅0.1%~3%,鎂1%~3%,鐵0.3%~0.5%,硅0.5%~1%,錳0.3%~0.6%,鎳0.4%~0.8%,銀0.2%~0.4%,鈧0.03%~0.05%,鋯0.02%~0.04%,鉺0.02%~0.04%,鑭0.03%~0.05%,釔0.01%~0.03%,鈰0.01%~0.03%,鈦0.03%~0.06%,硼0.08%~0.1%,余量為鋁。
所述鋁合金型材的制備方法為:
(1)按照所述鋁合金型材中各元素組成的質量百分比對各元素進行配料;將余量鋁投入熔煉爐在750~780℃下進行熔煉,熔化后攪拌20~30min,檢測合金成分并調整;
(2)將步驟(1)所得到的合金混合熔液進行過濾,過濾掉合金混合熔液所混有的未熔化的雜質,得到相對純凈的合金混合熔液;
(3)采用金屬型水冷半連續(xù)鑄造技術,鋁液出爐溫度為730~750℃,鑄造溫度為650~700℃,鑄造速度為90~100mm/min,冷卻水壓為0.3~0.5MPa,得到鋁合金鑄錠;
(4)對鋁合金鑄錠進行多級熱處理:
第一級:升溫至290~310℃,保溫3~5h;
第二級:升溫至460~475℃,保溫4~8h;
第三級:降溫至240~260℃,保溫2~3h,空冷至室溫;
第四級:升溫至180~240℃,保溫2~3h;
第五級:升溫至480~500℃,保溫5~10h;
第六級:降溫至150~180℃,保溫1~2h,冷卻至室溫;
第七級:升溫至320~350℃,保溫2~3h,出爐空冷至室溫;
(5)擠壓成型:將擠壓模具預熱到440℃~460℃,模筒預熱到380℃~440℃,將步驟(3)得到的鋁合金鑄錠送入模筒中,將模筒放入擠壓模具內,以擠壓壓力為110N/mm2~120N/mm2、擠壓速度為0.5m/s~0.6m/s進行擠壓,得到鋁合金型材;
(6)鋁合金型材制品擠出出口后,立即進行淬火冷卻;型材淬火出口溫度控制在520℃~550℃;
(7)人工時效
將淬火后的鋁合金型材在時效爐內加熱至190℃~200℃,然后保溫2小時;通過硬度鉗對經過上述人工時效的鋁合金型材進行檢驗;
對一次時效不合格的產品進行二次時效,二次時效的溫度為160℃~170℃,保溫10小時;對二次時效仍不合格的產品加熱至250℃~300℃,保溫3~5分鐘,迅速冷卻至室溫;隨后將上述鋁合金產品加熱至100℃~120℃,保溫8小時;再將上述鋁合金產品加熱至130℃~150℃,保溫8小時;空冷至室溫,經表面處理、精整、檢查驗收、包裝即得成品。
進一步的,所述多級熱處理中,第一級以120~140℃/h升溫;第二級以65~75℃/h升溫;第三級以強風風冷降溫;第四級以80~120℃/h升溫;第五級以100~150℃/h升溫;第六級以140~180℃/h降溫至150~180℃,以水冷方式冷至室溫;第七級以100~150℃/h升溫至320~350℃,保溫2~3h,出爐空冷至室溫。
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冷卻水進水口溫度不高于25℃,出水口水溫不高于45℃。
進一步的,所述淬火處理通過將鋁合金型材緩慢通過水溫為50℃~55℃的水槽內進行。
進一步的,所述淬火處理通過開動全部淬火風機進行冷卻;所述鋁合金型材淬火時在通過風冷區(qū)尾風機時的溫度小于或等于200℃,配有牽引機的,及時開動牽引機。
進一步的,所述保溫過程中,為防止跑溫造成時效不合格,每隔30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并經常查看儀表是否正常。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采用鋁、鋅、鎂、銅為主要元素制成的鋁合金型材,加入適當比例的鋅和鎂,可大大提高鋁合金的強度,適當比例的銅的加入,可對合金產生附加的強化效果,提高合金的耐腐蝕和疲勞性能;通過加入微量鈧元素和鋯元素,在鋁合金中形成復合強化相,對晶界的釘扎作用更強,能更有效地抑制再結晶;采用微量鉺、鑭等稀土元素,在鋁合金中起到凈化、變質作用,同時細化鑄態(tài)組織,易填補鋁相表面缺陷,改善合金的熱塑性,提高鋁合金力學性能;添加錳元素可細化晶粒,降低合金淬火敏感性,提高鋁合金型材的應力腐蝕性能,提高材料的韌性;添加鈦、鐵、鎳等元素,可提高鋁合金型材的耐高溫性;在制造過程中,對熱處理及時效處理采用多級處理方式,可改善超高強度鋁合金型材的抗應力腐蝕性。綜上所述,本發(fā)明不僅保證了鋁合金型材具有優(yōu)良的耐腐蝕性和耐高溫性,同時提高了鋁合金型材的綜合力學性能,延長了太陽能邊框的使用壽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最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述。
實施例1
一種應用于太陽能邊框的鋁合金型材,該鋁合金型材中各元素組成的質量百分比為:鋅6%,銅0.1%,鎂1%,鐵0.3%,鎳0.4%,銀0.2%,硅0.5%,錳0.3%,鈧0.03%,鋯0.02%,鉺0.02%,鑭0.03%,釔0.01%,鈰0.01%,鈦0.03%,硼0.08%,余量為鋁。
所述超高強度鋁合金型材的制備方法為:
(1)按照所述鋁合金型材中各元素組成的質量百分比對各元素進行配料;將余量鋁投入熔煉爐在750℃下進行熔煉,熔化后攪拌20min,檢測合金成分并調整;
(2)將步驟(1)所得到的合金混合熔液進行過濾,過濾掉合金混合熔液所混有的未熔化的雜質,得到相對純凈的合金混合熔液;
(3)采用金屬型水冷半連續(xù)鑄造技術,鋁液出爐溫度為730℃,鑄造溫度為650℃,鑄造速度為90mm/min,冷卻水壓為0.3MPa,冷卻水進水口溫度不高于25℃,出水口水溫不高于45℃;得到鋁合金鑄錠;
(4)對鋁合金鑄錠進行多級熱處理:
第一級:以120℃/h升溫至290℃,保溫3h;
第二級:以65℃/h升溫至460℃,保溫4h;
第三級:以強風風冷至240℃,保溫2h,空冷至室溫;
第四級:以80℃/h升溫至180℃,保溫2h;
第五級:以100℃/h升溫至480℃,保溫5h;
第六級:以140℃/h降溫至150℃,保溫1h,水冷至室溫;
第七級:以100℃/h升溫至320℃,保溫2h,出爐空冷至室溫;
(5)擠壓成型:將擠壓模具預熱到440℃,模筒預熱到380℃,將步驟(3)得到的鋁合金鑄錠送入模筒中,將模筒放入擠壓模具內,以擠壓壓力為110N/mm2、擠壓速度為0.5m/s進行擠壓,得到厚度為30mm的鋁合金型材;
(6)鋁合金型材制品擠出出口后,立即進行淬火處理,所述淬火處理通過開動全部淬火風機進行冷卻;所述鋁合金型材淬火時在通過風冷區(qū)尾風機時的溫度小于或等于200℃,配有牽引機的,及時開動牽引機;型材淬火出口溫度控制在520℃~550℃;
(7)人工時效
將淬火后的鋁合金型材在時效爐內加熱至190℃,然后保溫2小時;通過硬度鉗對經過上述人工時效的鋁合金型材進行檢驗;
對一次時效不合格的產品進行二次時效,二次時效的溫度為160℃,保溫10小時;對二次時效仍不合格的產品加熱至250℃℃,保溫3分鐘,迅速冷卻至室溫;隨后將上述鋁合金產品加熱至100℃,保溫8小時;再將上述鋁合金產品加熱至130℃,保溫8小時;在保溫過程中,為防止跑溫造成時效不合格,每隔30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并經常查看儀表是否正常??绽渲潦覝兀洷砻嫣幚?、精整、檢查驗收、包裝即得成品。
實施例2
一種應用于太陽能邊框的鋁合金型材,該鋁合金型材中各元素組成的質量百分比為:鋅10%,銅3%,鐵0.5%,鎳0.8%,銀0.4%,鎂3%,硅1%,錳0.6%,鈧0.05%,鋯0.04%,鉺0.04%,鑭0.05%,釔0.03%,鈰0.03%,鈦0.06%,硼0.1%,余量為鋁。
所述超高強度鋁合金型材的制備方法為:
(1)按照所述鋁合金型材中各元素組成的質量百分比對各元素進行配料;將余量鋁投入熔煉爐在780℃下進行熔煉,熔化后攪拌30min,檢測合金成分并調整;
(2)將步驟(1)所得到的合金混合熔液進行過濾,過濾掉合金混合熔液所混有的未熔化的雜質,得到相對純凈的合金混合熔液;
(3)采用金屬型水冷半連續(xù)鑄造技術,鋁液出爐溫度為750℃,鑄造溫度為700℃,鑄造速度為100mm/min,冷卻水壓為0.5MPa,冷卻水進水口溫度不高于25℃,出水口水溫不高于45℃;得到鋁合金鑄錠;
(4)對鋁合金鑄錠進行多級熱處理:
第一級:以140℃/h升溫至310℃,保溫5h;
第二級:以75℃/h升溫至475℃,保溫8h;
第三級:以強風風冷至260℃,保溫3h,空冷至室溫;
第四級:以120℃/h升溫至240℃,保溫3h;
第五級:以150℃/h升溫至500℃,保溫10h;
第六級:以180℃/h降溫至180℃,保溫2h,水冷至室溫;
第七級:以150℃/h升溫至350℃,保溫3h,出爐空冷至室溫;
(5)擠壓成型:將擠壓模具預熱到460℃,模筒預熱到440℃,將步驟(3)得到的鋁合金鑄錠送入模筒中,將模筒放入擠壓模具內,以擠壓壓力為120N/mm2、擠壓速度為0.6m/s進行擠壓,得到厚度為40mm的鋁合金型材;
(6)鋁合金型材制品擠出出口后,立即進行淬火處理,所述淬火處理通過開動全部淬火風機進行冷卻;所述鋁合金型材淬火時在通過風冷區(qū)尾風機時的溫度小于或等于200℃,配有牽引機的,及時開動牽引機;型材淬火出口溫度控制在520℃~550℃;
(7)人工時效
將淬火后的鋁合金型材在時效爐內加熱至200℃,然后保溫2小時;通過硬度鉗對經過上述人工時效的鋁合金型材進行檢驗;
對一次時效不合格的產品進行二次時效,二次時效的溫度為170℃,保溫10小時;對二次時效仍不合格的產品加熱至300℃,保溫5分鐘,迅速冷卻至室溫;隨后將上述鋁合金產品加熱至120℃,保溫8小時;再將上述鋁合金產品加熱至150℃,保溫8小時;在保溫過程中,為防止跑溫造成時效不合格,每隔30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并經常查看儀表是否正常??绽渲潦覝?,經表面處理、精整、檢查驗收、包裝即得成品。
實施例3
一種應用于太陽能邊框的鋁合金型材,該鋁合金型材中各元素組成的質量百分比為:鋅8%,銅1.5%,鎂1.5%,鐵0.4%,鎳0.6%,銀0.3%,硅0.7%,錳0.45%,鈧0.04%,鋯0.03%,鉺0.03%,鑭0.04%,釔0.02%,鈰0.02%,鈦0.05%,硼0.09%,余量為鋁。
所述超高強度鋁合金型材的制備方法為:
(1)按照所述鋁合金型材中各元素組成的質量百分比對各元素進行配料;將余量鋁投入熔煉爐在770℃下進行熔煉,熔化后攪拌25min,檢測合金成分并調整;
(2)將步驟(1)所得到的合金混合熔液進行過濾,過濾掉合金混合熔液所混有的未熔化的雜質,得到相對純凈的合金混合熔液;
(3)采用金屬型水冷半連續(xù)鑄造技術,鋁液出爐溫度為740℃,鑄造溫度為675℃,鑄造速度為95mm/min,冷卻水壓為0.4MPa,冷卻水進水口溫度不高于25℃,出水口水溫不高于45℃;得到鋁合金鑄錠;
(4)對鋁合金鑄錠進行多級熱處理:
第一級:以130℃/h升溫至300℃,保溫4h;
第二級:以70℃/h升溫至470℃,保溫6h;
第三級:以強風風冷至250℃,保溫2.5h,空冷至室溫;
第四級:以100℃/h升溫至210℃,保溫2.5h;
第五級:以125℃/h升溫至490℃,保溫7.5h;
第六級:以160℃/h降溫至165℃,保溫1.5h,水冷至室溫;
第七級:以125℃/h升溫至340℃,保溫2.5h,出爐空冷至室溫;
(5)擠壓成型:將擠壓模具預熱到450℃,模筒預熱到410℃,將步驟(3)得到的鋁合金鑄錠送入模筒中,將模筒放入擠壓模具內,以擠壓壓力為115N/mm2、擠壓速度為0.55m/s進行擠壓,得到厚度為35mm的鋁合金型材;
(6)鋁合金型材制品擠出出口后,立即進行淬火處理,所述淬火處理通過開動全部淬火風機進行冷卻;所述鋁合金型材淬火時在通過風冷區(qū)尾風機時的溫度小于或等于200℃,配有牽引機的,及時開動牽引機;型材淬火出口溫度控制在520℃~550℃;
(7)人工時效
將淬火后的鋁合金型材在時效爐內加熱至195℃,然后保溫2小時;通過硬度鉗對經過上述人工時效的鋁合金型材進行檢驗;
對一次時效不合格的產品進行二次時效,二次時效的溫度為165℃,保溫10小時;對二次時效仍不合格的產品加熱至275℃,保溫3~5分鐘,迅速冷卻至室溫;隨后將上述鋁合金產品加熱至110℃,保溫8小時;再將上述鋁合金產品加熱至140℃,保溫8小時;在保溫過程中,為防止跑溫造成時效不合格,每隔30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并經常查看儀表是否正常??绽渲潦覝?,經表面處理、精整、檢查驗收、包裝即得成品。
以上對本發(fā)明的三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實施范圍。凡依本發(fā)明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發(fā)明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