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銅器件的鑄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銅器件的鑄造方法。
背景技術:
砂型鑄造是一種以細砂作為主要造型材料,制作鑄型的傳統(tǒng) 鑄造工藝。砂型一般采用重力鑄造。原始的鑄造工藝外型尺寸精 度不高,內部型芯尺寸得不到保證,并且砂型鑄造的適應性很廣, 小件、大件,簡單件、復雜件,單件、大批量都可采用。砂型鑄 造用的外形模具,以前多用木材制作,通稱木模。采用木模作為 外型模具,木模易變形、易損壞。且木模的尺寸主要由工人制造 技術決定,其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較低。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鑄造工藝的木模易變形、易損壞; 采用較為昂貴的金屬材料作為型芯;產(chǎn)品和型芯不易分離缺點, 提供一種銅器件的鑄造方法,該方法不僅采用金屬外型模,不易 變形和損壞;而且成本低,易于分離型芯和產(chǎn)品。
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xiàn)的 一種銅 器件的鑄造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金屬外型模和型芯的制作由金屬胚料制作金屬外型模, 由細砂與樹脂混合后在造型芯壓制機中制出型芯;
B、 造型將型砂裝入裝有金屬外型模的砂箱中,壓實,取出 金屬外型模,形成凹陷的下砂模,在凹陷處放型芯;將金屬外型 模反面放入另一壓砂箱中后將型砂裝入砂箱內,壓實,取出金屬 外型模,形成凹陷的上砂模,在凹陷處放型芯;預留出澆鑄口;將上、下兩個砂模合模;
C、 銅加熱熔化處理、澆注將銅加熱至120(TC以上,使其 熔化為液體狀態(tài),然后將銅液澆注到砂模中;
D、 冷卻、出箱將上述澆注銅液的模具在室溫靜止狀態(tài) F逐 漸冷卻,將經(jīng)冷卻步驟后的產(chǎn)品取出,去掉其流道和角料銅渣;
E、 清砂將經(jīng)出箱步驟后的產(chǎn)品毛坯放入滾筒中,轉動滾筒, 清除表面的粘砂,打磨掉多余的飛邊。
為了等到更為光潔的產(chǎn)品,在....匕述銅器件的鑄造方法中,步 驟E后將清砂后的產(chǎn)品放入拋丸機中進行拋砂處理。所述的拋砂 處理是將嵌入產(chǎn)品中較深的砂子除掉,它與清砂步驟所除掉的表 面層砂不同。
為了更好適應本發(fā)明銅液在砂模中的流動,在...匕述銅器件的 鑄造方法中,步驟B中將澆鑄口預留在上砂模上方。由于本發(fā)明
采用不同于現(xiàn)有技術的型芯,其澆口預留在上砂模的上方可使得 澆注銅液時型芯定位牢固,銅液能夠較多流入砂模中,產(chǎn)品飽滿, 同時也能在銅液冷卻的時候灌注額外銅液以補償金屬液在型腔中 的液態(tài)收縮和鑄件凝固過程中的收縮,以獲得沒有縮孔的鑄件, 減少鑄件上的缺陷。
在......匕述銅器件的鑄造方法中,步驟C中所述的銅液熔化時的
溫度為1200 130(TC,澆注時銅液的溫度為1050 120(rc。溫度 過高,銅液在型砂模具中造成模具變形,同時可能損毀型芯,同 時也造成了澆注時間過長,不利于金屬液的補償;溫度過低,金 屬液在流動的過程中所受阻力較大,也可能造成砂型模具內部變 形,同時遠離澆口的地方容易提前凝固,造成銅液未填滿,這樣 可能只能完成部分澆注,造成產(chǎn)品的報廢。
在上述銅器件的鑄造方法中,步驟C中澆注過程在4 5秒鐘 完成。澆注時間過短則所需速度較快,容易沖擊模具內腔,造成 模具內部變形,澆注時間過短則澆注所需速度較慢,容易造成在澆注的過程中產(chǎn)品的部分凝固,導致產(chǎn)品部分殘缺,或者產(chǎn)品表 面出現(xiàn)融合線,在產(chǎn)品中間出現(xiàn)應力集中區(qū),極大影響產(chǎn)品的機 械性能。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銅器件的鑄造方法具有以下優(yōu)點
1、 本發(fā)明采用了金屬作為外形模的材質,外型模的制作精度 高,對制作的人工技術要求低,所得的金屬外形模形狀的一致性 咼;
2、 本發(fā)明采用了金屬作為外形模的材質,在壓制砂型時不變 形,提高了砂型模的制造精度和速度,同時能夠反復使用多次使 用,其成本較低;
3、 本發(fā)明采用型砂和樹脂混合制作型芯,其制作精度高,可 反復使用,同時其與產(chǎn)品的分離容易;
4、 本發(fā)明采取了較為合理的澆注溫度,本發(fā)明的...匕述溫度特 別適合本發(fā)明采用型砂和樹脂粘合制成型芯的技術方案,其較好 地解決了產(chǎn)品表面的缺陷,較為理想地解決了高溫燒傷型芯和低 溫易造成產(chǎn)品不夠飽滿的技術矛盾;
5、 本發(fā)明采用了較為合理的澆注時間,用于銅液在本發(fā)明的 特定的型芯中澆注,較好解決了澆注速度低而造成銅液冷卻過快 和澆注速度過快造成模具變形的技術矛盾。
附圖1為本實施例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是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在此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技術 方案作進一歩的描述,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l所示的流程, 一種銅器件的鑄造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1、 金屬外型模的制作
根據(jù)產(chǎn)品的外型用加工中心制作產(chǎn)品金屬外型模,根據(jù)產(chǎn)品 的外型大小,在一副模具中可以制作出多個產(chǎn)品。模具的尺寸需 要在鑄件原尺寸的基礎上按收縮率加大,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預留 加工余量。在制造砂型時,要考慮上下砂箱怎樣分開才能把外形 模取出,還要考慮銅水從什么地方流入,怎樣灌滿空腔以便得到 優(yōu)質的鑄件。金屬外型模具分為兩面,兩面分別為產(chǎn)品的對稱兩 半,如果產(chǎn)品上有商標也一并刻在模具上。外形模上要合理布置 出流道和冒口流道是銅液注入時的通道。冒口用來排放型腔中 的氣體、收集液流前沿混有還將有夾雜物或氧化膜的金屬液、補 償金屬液在型腔中的液態(tài)收縮和鑄件凝固過程中的收縮,以獲得 沒有縮孔的鑄件,減少鑄件....h的缺陷。冒口要置于鑄件最厚部位 的上方或側面,并且它的凝固要求晚于鑄件的最厚部分。
2、 制作造型芯
根據(jù)產(chǎn)品的內部結構制作出產(chǎn)品的造型芯模具,將細砂與樹 脂混合后注入造型芯壓制機中,在造型芯壓制機上壓制出樹脂造 型芯待用。
用樹脂作為粘結劑的造型芯,采用壓制機一次性壓制成型, 芯子強度高,外形精度高,不易變形,生產(chǎn)周期短,能在大批量 生產(chǎn)中獲得廣泛應用。
3、 型砂的處理
A. 將型砂放入篩砂機中,分離出....[::次澆鑄后殘留的銅塊和其 它雜質;
B. 將型砂通過提升機,放入碾砂機中,將結塊和大顆粒的砂 碾成細砂;
C. 將碾后的細砂混合部分新的紅砂放入攪拌機中,邊攪拌邊 注入水,通過攪拌使細砂與水充分混合。通過取樣孔取出- 些攪拌后的細砂,用手抓起一把,緊捏后放開,如砂團不松散而且不
粘手,手印清楚,把它折斷時斷面平整均勻,則表示型砂的強度、 可塑性等性能較好;
D.將混合加濕后的細砂取出重新放入篩砂機,篩選F來的細 砂待用。
4、 造型
將制作完成的金屬外型模裝入砂箱中,將加工好的型砂裝入 砂箱內,上面用壓砂機壓實,將壓實后的造型模取出,反扣在平 整的地面上,取出金屬外型模,形成凹陷的下砂模,在凹陷處放 入樹脂造型芯。將金屬外型模的反面放在壓砂機上,用上述方法 制作出砂模的另外一半,...h面預留出澆鑄口,形成模具的--匕砂模。 然后將上、—F兩個砂模合模。
5、 銅加熱熔化處理
將銅放入電爐內加熱至1205攝氏度,使其熔化為液體狀態(tài)
6、 澆注
以溫度為].060。C和合適的速度,將符合要求的銅液澆入砂型
中。澆注的時候,澆勺要靠近澆口,不要太高,否則銅液會從澆
口濺出來,要使?jié)部诒3肿M狀態(tài),以免熔渣進入模型中,使鑄 件產(chǎn)生夾渣缺陷。
7、 冷卻
澆鑄后的模具在室溫靜止狀態(tài)下逐漸冷卻。
8、 出箱
將冷卻后的產(chǎn)品取出,去掉其流道和角料銅渣,得到理想的
9、清砂
將取出的產(chǎn)品毛坯放入滾筒中,轉動滾筒,清除表面的粘砂, 打磨掉多余的飛邊。然后放入拋丸機中進行拋砂處理。.....匕述工藝 流程如圖1所述。采用上述銅砂型鑄造工藝,可制作外形復雜的機件,解決了 外形復雜產(chǎn)品成形困難的問題。
采用上述銅砂型鑄造工藝,適應性廣小件、大件、簡單件、 復雜件、單件、大批量都可采用。
采用上述銅砂型鑄造工藝,其型芯制作簡便,不需烘干,適 合大批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
采用匕述銅砂型鑄造工藝,外形模具采用鋁合金及樹脂制成, 使用壽命較長不易損壞。
實施例2:
在銅加熱熔化處理過程中,銅熔化時的溫度為1250°C,澆注
時的溫度為iioot:,其它工藝流程同實施例i,不再贅述。
在銅加熱熔化處理過程中,銅熔化時的溫度為1290°C,澆注 時的溫度為116(TC,其它工藝流程同實施例1,不再贅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精神作舉例說 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 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 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銅器件的鑄造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金屬外型模和型芯的制作由金屬胚料制作金屬外型模,由細砂與樹脂混合后在造型芯壓制機中制出型芯;B、造型將型砂裝入裝有金屬外型模的砂箱中,壓實,取出金屬外型模,形成凹陷的下砂模,在凹陷處放型芯;將金屬外型模反面放入另一壓砂箱中后將型砂裝入砂箱內,壓實,取出金屬外型模,形成凹陷的上砂模,在凹陷處放型芯;預留出澆鑄口;將上、下兩個砂模合模;C、銅加熱熔化處理、澆注將銅加熱至1200℃以上,使其熔化為液體狀態(tài),然后將銅液澆注到砂模中;D、冷卻、出箱將上述澆注銅液的模具在室溫靜止狀態(tài)下逐漸冷卻,將經(jīng)冷卻步驟后的產(chǎn)品取出,去掉其流道和角料銅渣;E、清砂將經(jīng)出箱步驟后的產(chǎn)品毛坯放入滾筒中,轉動滾筒,清除表面的粘砂,打磨掉多余的飛邊。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銅器件的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驟E后將清砂后的產(chǎn)品放入拋丸機中進行拋砂處理。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銅器件的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歩驟B中將澆鑄口預留在....t.砂模.....h方。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銅器件的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C中所述的銅液熔化時的溫度為1200 130CTC,澆注時銅液 的溫度為1050 1200°C。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銅器件的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歩驟E中所述的澆注時間為4 5秒鐘。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銅器件的鑄造方法。一種銅器件的鑄造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金屬外型模和型芯的制作由金屬坯料制作金屬外型模,由細砂與樹脂混合后在造型芯壓制機中制出型芯;B.造型制作上砂模、下砂模,預留出澆鑄口,并將上、下兩個砂模合模;C.銅加熱熔化處理、澆注將銅加熱使其熔化為液體狀態(tài),然后將銅液澆注到砂模中;D.冷卻、出箱將澆注銅液的模具在室溫靜止狀態(tài)下逐漸冷卻、取出并去掉其流道和角料銅渣;E.清砂將經(jīng)出箱步驟后的產(chǎn)品毛坯放入滾筒中,清除表面的粘砂,打磨掉多余的飛邊。本發(fā)明采用了金屬外型模,不易變形和損壞;而且成本低,易于分離型芯和產(chǎn)品。
文檔編號B22C9/08GK101293276SQ20081006206
公開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5月22日
發(fā)明者卓旦春 申請人:浙江沃爾達銅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