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銑刀刀片及其刀夾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立銑加工的銑刀刀片及刀夾。
背景技術:
通常提供一個具有近似最終外形的輕金屬工件,它要求最好以具有最小單一切削深度的精加工達到所需要的高光潔度最終外形,為了實現對工件的高光潔度精加工,要求銑刀總體有最小切削量且具體有最小軸向切削量,這可以通過安裝刀片時使其工作的前切削刃處于一單個平面、即所謂工件的加工表面來實現。
如在申請人Satran的美國專利5,207,538中所述的平行六面體銑刀刀片有兩種設置方式,其中在每一種方式中它都沿軸向傾斜以形成適當的軸向前角和后角。在第一種設置中,刀片安裝座的側壁為刀片提供了一單個支承表面和兩個間隔開的支承表面,以便分別為刀片提供軸向支承和徑向支承,這樣就有一個長的主切削刃作為側切削刃,一個突出的凸狀切削角的前切削刃作為刮刀來刮削工件的表面。在第二種設置中,刀片安裝座的側壁為刀片提供了兩個間隔開的支承面和一個單個支承面,以便分別為刀片提供軸向支承和徑向支承,這樣長的主切削刃的延長部分成角度地設置以用作刮刀刮削工件的加工表面。在這兩種形式中,由于刀片安裝座的誤差存在,銑刀不可能將工件表面刮削到高光潔度,因而一般需要后繼的磨削操作以獲得這種光潔度。
如在美國專利2,805,469中所述,軸向傾斜的刀片安裝座設置在分體式刀夾中,刀夾由一個主體組成,主體上有環(huán)狀法蘭環(huán)以便從背面套裝,這樣,主體為刀片座提供了底部支承面和徑向支承面,其分別承受切向切削力和徑向切削力,環(huán)狀法蘭環(huán)為刀片座提供了軸向支承面,以承受軸向切削力。盡管底部支承面的軸向傾斜帶來軸向跳動的不利影響,環(huán)狀法蘭環(huán)要求徑向延長的凹槽,以便刀片的軸向支承不沿其上棱邊方向,因為這將進一步增加軸向跳動。
發(fā)明概述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一個方面,銑刀刀片包括
一個基本呈棱形體的部分,它帶有一個上表面、一個下表面和至少兩對相鄰的側面;一對沿前述兩對側面中的第一對的第一個側面形成的間隔開的共面支承面,以及至少一個沿前述第一對側面中的第二個側面形成的平面支承面;以及一個處于第二對側面的兩個側面之間的切削角,它包括一個前切削刃,該前切削刃向外突出于 前述另一對側面中的與前述第一對側面中的第一個側面相對置的第一個側面,該前切削刃平行于前述間隔開的共面支承面。
在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在俯視圖中刀片為長方形,并帶有兩個對角分布的可轉換位切削角。這樣,每個切削角還包括一個切向指向其前切削刃的側切削刃,而每個長側面由一對間隔開的共面支承面形成,每個短側面由一單個的支承面形成。
沿長側面方向的其中一個間隔開的支承表面優(yōu)選處于其相對長側面的前切削刃的相對位置,而另一個支承面沿同一長側面鄰接于切削角,這樣可使其與前一個支承面的距離盡量遠。此外,沿短側面方向的支承面最好處于其相對短側面的側切削刃的相對位置。
沿長側面的共面支承面和沿短側面的平面支承面最好設計為與下表面正交,以形成兩個對角分布的四方盒狀結構,其中每一個都用于相關對角分布的相對切削角的定位。
在切削刀片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前刀刃高于刀片的上表面,以便為輕金屬工件的高速精加工操作提供所要求的正的軸向前角和后角,而不需使刀片軸向傾斜。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二個方面,一把銑刀有一個回轉軸,并包括用于一個或多個刀片的銑刀刃夾,每個刀片有一個前切削刃,可用作設置在與回轉軸垂直的徑向平面上的刮刀。銑刀刀夾形成有一個或多個刀片安裝座,每個安裝座包括一個平行于回轉軸的底部支承平面,以便對安裝于其中的刀片起切向支承作用;一個軸向支承面,以便在間隔開的至少兩個接觸區(qū)域軸向支承前述刀片,在銑刀的俯視圖中接觸區(qū)域形成垂直于回轉軸線的第一條假想線;以及一個徑向支承面,以便在單個接觸區(qū)域徑向支承前述刀片,在銑刀的前述俯視圖中該單個接觸區(qū)域形成垂直于前述第一條假想線的第二條假想線。
這樣,根據本發(fā)明的啟示,高光潔度的平面精加工切削所要求的最小軸向跳動是通過刀片的無軸向傾斜的安裝達到的。刀片由一對間隔開的接觸區(qū)域軸向支承,而由一單個接觸區(qū)域徑向支承。為了達到銑刀的最小軸向跳動,有一對軸向支承接觸區(qū)而只有一單個徑向支承接觸區(qū),盡管如此,這樣一個徑向支承接觸區(qū)已足夠承受銑銷近似最終形狀的工件所產生的相對較小的徑向切削力。
刀片安裝座的軸向和徑向支承面最好設計成與刀片的相應支承面一樣的平面,它們設計成并排放置,使得每個接觸區(qū)由兩個相互壓緊的平面形成。此外,刀片安裝座的軸向和徑向支承面最好垂直于相應的底部支承面。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三個方面,銑刀刀夾有一個回轉軸并包括一個主體部件和一個大體呈環(huán)形的法蘭環(huán),該法蘭環(huán)可以從后面套裝到前述主體部件上,從而形成多個刀片安裝座,每個安裝座由一個底部支承面、徑向支承面和一個軸向支承面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環(huán)形法蘭環(huán)有一個垂直于回轉軸的高度光滑的下表面,以便形成前述的多個軸向支承面。
該結構優(yōu)于整體式銑刀刀夾,其特點在于它的支承面更易于實現小公差的加工,而無須向后一種結構那樣只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工作。
附圖簡述為了更好地表述本發(fā)明并示明如何在實踐中得以應用,僅借助于非限定性的實施例結合附圖加以說明,其中
圖1為本發(fā)明一優(yōu)選實施例的矩形銑刀刀片的等軸視圖;圖2 4分別為圖1刀片的俯視圖、主視圖和側視圖;圖5為圖1刀片之切削角的等軸放大視圖;圖6 9分別為沿圖2中VI-VI、VII-VII、VIII-VIII和IX-IX線的局部剖面圖;圖10為銑刀刀片第二個實施例的主視圖,其前切削刃相對于下表面傾斜;圖11為本發(fā)明的四方形刀片的俯視圖;圖12為本發(fā)明的八邊形刀片的俯視圖;圖13-15分別為按照本發(fā)明安裝在右旋刀夾之刀片安裝座上的圖1所示刀片的俯視、側視和主視示意圖;圖16為刀片安裝座的俯視圖,它具有一對間隔開的軸向支承面以便為刀片作軸向支承;圖17為帶有圖1所示刀片的整體式銑刀的等軸視圖;圖18為帶有圖1刀片的分體式銑刀的等軸視圖;圖19為沿圖18中XIX-XIX線剖開的縱向剖面圖;圖20為圖18所示銑刀的刀片安裝座的放大俯視圖;圖21為沿圖20中XIX-XIX線剖開的剖視圖,示出將刀片固定在刀片安裝座中的鎖緊螺絲固定方式;圖22為沿圖19中XXII-XXII線剖開的剖視圖,示出維持銑刀動態(tài)平衡的裝置;以及圖23為裝有圖1所示刀片的另一種分體式銑刀的縱向剖視圖。
附圖詳述圖1-4示出一個銑刀刀片,總體標號為1,它有一個大致棱形體2,其在俯視圖中基本為長方形并具有一個上表面3、一個下表面4、長側面5和7及短側面8和9。長側面5與短側面9相交于切削角10A,而長側面7和短側面8相交于切削角10B,10B位于10A的對角位置。在后面將要詳細講到,刀片1具有四方盒形結構12A和12B,12A和12B分別與切削角10A和10B處于對角位置,可使刀片1相對刀夾回轉軸線精確定位。
刀片1有一對稱軸13,該刀片相對于該軸回轉對稱,因此后面的結構細節(jié)描述只考慮切削角10A和盒狀結構12A,可以理解,這些細節(jié)同樣適用于切削角10B和盒狀結構12B。為了將刀片1保持在銑刀刀夾上,刀片體2最好設有圓柱安裝孔11,其軸線與對稱軸13重合,并最好有一個錐形沉孔14,該錐形沿孔14的形狀為環(huán)形或錐形的一部分,用以裝入如鎖緊銷等錐形埋頭螺釘或任何其它緊固件。
切削角10A具有一個復合切削前刀面15,該前刀面一側與上表面3交合,另一側與環(huán)繞(wraparound)的后側面16相交,從而形成一條前切削刃17和一條側切削刃19,該側切削刃19經過角部切削刃20垂直于前切削刃17。環(huán)繞的后側面16由與相交于切削角10A的側面5和9的相鄰部分相交的幾個平面構成,而復合切削前刀面15由幾個包括平面部分的組合面構成。
最好參見圖2,盒狀結構12A由一對間隔開的共面支承面7A、7B和一平面支撐面8A組成,該支承面7A、7B在下面由沿長側面7的倒角部分7AA和7BB(未示出)支撐,同樣地,該支承平面8A由沿短側面8的倒角部分8AA(未示出)支撐。支承面7A、7B和8A設計成與下表面4垂直,且支承面8A垂直于與其相關的支承面7A和7B。如圖示,支承面7B位于前切削刃17的相對位置,支承面7A則靠近切削角10B,以便盡可能遠離支承面7B,而支承面8A則與側切削刃19相對置。
最好再參見圖2,前切削刃17突出于側面5并平行于共面支承面7A和7B,以保證其在工件加工表面上的精確位置。此外,在圖3和圖4中,前切削刃17也高于上表面3且平行于下表面4。再參照圖2,側切削刃19突出于側面9,而在圖4中可以看到側切削刃19朝下表面4傾斜。
如圖2和圖3中看到的,前切削刃17通過一個內切削刃21與長側面5的頂邊相交,這使得刀片1可以切入工件,其切入深度略小于前切削刃17突出長側面5的高度。前切削刃17可設有一個共同延伸的窄的底刃棱22(見圖5和圖6)以提高表面質量,前切削刃17可通過一個大致沿其長度等寬度的前刃棱23提高其強度。盒狀結構12A的另一個優(yōu)點在于,它便于前切削刃17及窄的底刃棱22的精密磨削,從而將改善其以后的加工。
最好參見圖6-9,前刀面15的與前切削刃17、側切削刃19及角部切削刃20相關的前刀面組成部分是凹入的,形成如圖6所示的合適的軸向前角α1和后角α2以及圖8和圖9中所示的合適的徑向前角α3、α5以及適于待加工材料的徑向后角α4和α6。特別是,切削角10A的向外突出特征簡化了軟材料如鋁加工時所要求的大的正的軸向、徑向前角和后角的準備工作。此外,圖8和圖9還顯示出整修切削角10A使其沿側切削刃19具有恒定楔角ω。
最后,參見圖2,角部切削刃20最好分段倒角,而不是形成通常的刀尖半徑,以便產生一個60°的引入角ε,從而防止刀具在逐漸離開工件時產生工件的邊緣毛刺。在對近似最終形狀的工件進行精加工時,倒過角的角部切削刃20事實上作為刀片的側切削刃工作。
現在大略參看圖10-12,圖10為一刀片1A,其前切削刀17朝下表面4傾斜。圖11和圖12分別以俯視圖示出等四邊形刀片24和八角形刀片25,該等四邊形刀片24帶有4個切削角,每一個切削角由一個相應的盒狀結構來支承,該八角形刀片25具有八個切削角,每個切削角由一相應的盒狀結構來支承。
為說明銑刀刀片1在銑刀刀夾100的相應刀片安裝座27中的安裝,現參照圖13-15示出了盒狀結構12A的使用,其中刀夾100有回轉軸A,該盒狀結構12A使工作切削角10A定位,切削角10A的前切削刃17帶有圓角半徑R,它形成垂直于回轉軸A的徑向平面P的一部分。這樣,刀片安裝座27有一個平面底部支承面27A,它平行于回轉軸A,并且下表面4與該支承面27A相貼合而受切向切削力。此外,刀片安裝座27有一個徑向展開的平面軸向支承面27B,它同時垂直于回轉軸A和底部支承面27A,并且一對支承面7A和7B與支承面27B相貼合,而在兩個間隔開的接觸區(qū)域承受軸向切削力,該接觸區(qū)域限定了一條垂直于回轉軸A的假想線L1(見圖13)。最后,刀片安裝座27還有一個軸向展開的平面徑向支承面27C,它平行于回轉軸A并垂直于底部支承面27A,支承面8A與該支承面27C貼合而在接觸區(qū)域承受徑向切削力,該接觸區(qū)域限定一條垂直于假想線L1的假想線L2(見圖13)。
以上定位使帶有兩個或更多刀片的銑削刀具有最小軸向切削量,這樣其工作前切削刃17與相關的窄底刃棱22一起刮削工件的被加工表面以達到高光潔度。此外,這種刀具的工作前切削刃17超出相應的暴露的下支承面5A和5B,以保證銑刀可軸向切入工件一足夠深度,從而加工近似最終形狀的工件而不會讓銑削操作中產生的切削劃傷支承面5A和5B。同時,工作的側切削刃19超出其相應的暴露的支承面9A足夠尺寸,使得銑刀在銑削過程中的橫向運動不受限制。最后,盡管刀片1本身不傾斜,工作切削角10A仍具有所要求的大的正軸向和徑向前角及后角,這促進了切屑的形成及其從輕材料工件上除去。
為了使刀片精確定位以得到銑刀的最小軸向切削量,圖16示出一個刀片安裝座28,其設有一對間隔開的共面支承面28A和28B,一單個的平面支承面7C沿銑刀刀片1B的長側面方向來承載該支承面28A、28B。
現在參看圖17,一個總體以標號100A示出的整體式銑刀刀夾有一基準回轉軸線A并可安裝5個刀片1,該刀夾包括一個錐形柄部102和一個刀頭103,刀頭有5個沿其圓周均勻分布的座形結構104。每個座形結構104有一個刀片安裝座106和一個挖掉的容屑槽108,該安裝座106具有支承面27A、27B和27C以支承利用鎖緊螺釘107固定到其中的刀片1,容屑槽108可使刀片1易于安裝并可排出切屑。
與整體式銑刀刀夾100A相比,分體式刀夾100B具有加工和功能方面的顯著優(yōu)越性,圖18和圖19示出了這種刀夾,其中相應的部件給以相同的標號。為達到這一效果,刀頭部分103包括一個基本為環(huán)形的主體部件110和一個相配合的基本為環(huán)形的法蘭環(huán)111,該主體部件110整體形成且構成錐形柄部102的導入部分,該法蘭環(huán)111套裝到主體部件110的末端且借助于連接螺釘112固定于其上,該連接螺釘112穿過主體部件110和法蘭環(huán)111中的相應螺紋孔114和125(見圖19)。在這種分體式結構中,主體部件110提供底部支承面27A和徑向支承面27C,而法蘭環(huán)111提供軸向支承面27B。
最好參見圖19,主體部件110的橫截面為階梯形,其后部有一圓柱部分116,前部有一圓柱部分118。圓柱部分116上有一定心外圓柱面117,它和回轉軸A同軸,圓柱部分118上有一垂直于回轉軸A的高光潔度的環(huán)形上平面120。前圓柱部分118具有徑向延伸的支承圈部分121,其橫截面呈階梯狀,它有一個外圓形上表面122、一個平行于環(huán)形上表面120的環(huán)形上表面123和一個外圓形下表面124。這樣,每個支承圈部分121形成座形結構104的下部,并提供底部支承面27A和徑向支承面27C。
法蘭環(huán)111的截面呈配合的階梯形,其內部126帶有通孔115以及徑向擴展的下垂支承圈部分127。內部126的內圓柱面128與外定心圓柱面117配合,以便法蘭環(huán)111相對于回轉軸線A定心,而內部126的高光潔度環(huán)形下表面129與高光潔度的上平面120相貼合,使環(huán)形下表面129垂直于回轉軸線A定位。
支承圈部分127構成座形結構104的上部并懸架于相應的支承圈部分121上,以提供軸向支承面27B,該支承面27B與環(huán)形下表面129具有很高的平行度。同樣,每個支承圈部分127有一個內表面130和一個下表面132,其形狀和尺寸保證它們與相應的支承圈部分121的徑向面122及上表面123有一間隙,而這個間隙確保法蘭環(huán)121相對于回轉軸A定心,且不影響軸向支承面27B平行于上平面120的定位。
錐形柄部分102和刀頭部分103總體上為管形結構,以便與冷卻介質源流體連通,冷卻介質源為高壓冷卻液或壓縮空氣,通道133用于冷卻刀片1及快速排出在銑削過程中產生的切屑。每個座形結構104具有一個所述的通道133,以便使冷卻介質慢慢向前流向其安裝座106,經過孔134、過渡腔135及下部冷卻室136連通冷卻介質源,該下部冷卻室136由一插入凹槽139中的密封蓋138加以密封,該凹槽139形成在主體部件110的下表面上并且用若干螺釘140聯接在該下表面上。
下部冷卻室136的直徑相對較大,通道133與回轉軸A基本上沿徑向對中,這樣使得銑刀100B回轉時借助于施加于其上的離心力作用促使冷卻介質以提高的噴射速度向外流動,進而有利于帶走切屑和除去熱量,這種布置的另一個優(yōu)點是銑刀100B的整體質量得以減小。
最好參見圖21,每個鎖緊螺釘107有一個中心無螺紋部分107A,緊固螺釘141的止動端141A沿螺紋孔142擰入,其止動端141A壓緊中心無螺紋部分107以固定鎖緊螺釘107。螺紋孔142與回轉軸線A基本上沿徑向對準,這樣銑刀100B回轉時以偏置力推動緊固螺釘沿徑向向外以便有利地緊固鎖緊螺釘107,該偏置力隨回轉速度提高而增大,這可滿足高速切削所要求的嚴格的安全性。
最好參見圖22,每個座形結構104有一個螺紋孔144,該螺紋孔144從法蘭環(huán)111的上表面通至相應支承圈部分127的下表面132,其位置相對于回轉軸線A傾斜,沿該軸線擰入一質量平衡螺釘145,可通過單獨調整來方便地調節(jié)銑刀100B的動平衡。
下面參照圖23,另一種分體式銑刀刀夾100C的刀頭部分103包括一個主體部件146,其下表面有凹槽147,在該凹槽內裝有盤形件148,此主體部件146提供軸向支承面27B,盤形件148提供底部支承面27A和徑向支承面27C,在銑刀100C中,盤形件148同時兼作下部冷卻室136的密封蓋138。
盡管已采用有限的幾個實施例來說明本發(fā)明,可以理解,本發(fā)明還可作各種變形、修改及其他應用。例如,在銑刀刀片支承面相對其下表面傾斜的情況下,這種改型還要求對刀片安裝座做適當調整。
權利要求
1.一種銑刀刀片,它包括一個大體呈棱形的主體部分,該主體部分有一個上表面、一個下表面和至少兩對相鄰的側面;一對沿前述兩對側面中的第一對的第一個側面形成的間隔開的共面支承面,以及至少一個沿前述第一對側面中的第二個側面形成的平面支承面;一個切削角,它位于前述第二對側面的兩側面之間并且包括一個前切削刃,該前切削刃向外突出于前述另一對側面中的與前述第一對側面中的第一個側面相對置的第一個側面,該前切削刃平行于前述間隔開的共面支承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其特征在于,在俯視圖中刀片呈長方形,并有兩個對角相對布置的可轉位切削角,每個長側面由一對間隔開的共面支承面形成,每個短側面由一單個平面支承面構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沿長側面的所述這對支承面及沿短側面的支承面垂直于前述下表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支承面之一沿長側面位于前述相對的長側面的前切削刃的相對位置,而其另一支承面沿前述長側面與切削角相鄰。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切削刃高出前述上表面。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切削刃平行于前述下表面。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切削刃相對于前述下表面傾斜。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切削角沿其相關短側面有一個側切削刃,該側切削刃相對于前述下表面傾斜。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側切削刃向外突出于其相關的短側面。
10.一種銑刀,它具有一個回轉軸并包括一個刀夾以安裝一個或多個刀片,每個刀片有一個前切削刃以用作設置在垂直于回轉軸線的徑向平面中的刮刀,銑刀刀夾由一個或多個刀片安裝座組成,每個安裝座有一個平行于回轉軸的平面底部支承面、一個軸向支承面以及一個徑向支承面,該底部支承平面對安裝于其中的刀片作切向支承,該軸向支承面在至少兩個間隔開的接觸區(qū)域對該刀片作軸向支承,在銑刀俯視圖上該接觸區(qū)域形成垂直于回轉軸線的第一條假想線,該徑向支承面在一單個接觸區(qū)域對該刀片作徑向支承,在前述銑刀俯視圖中該接觸區(qū)域形成垂直于前述第一條假想線的第二條假想線。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銑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向支承面和徑向支承面為平面且垂直于其相鄰的底部支承面。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銑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銑刀刀夾包括一主體部件,一個基本呈環(huán)形的法蘭環(huán)從后面套裝于其上,因而該主體部件提供所述的底部支承面和徑向支承面,而該法蘭環(huán)提供所述軸向支承面。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銑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銑刀刀夾包括一主體部件,該主體部件有一形成于其中的凹槽用以安裝盤形件,使得該主體部件提供所述軸向支承面,而該法蘭環(huán)提供所述底部支承面和徑向支承面。
14.如權利要求10-13中任一項所述的銑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安裝座適于安裝沿長側面具有前切削刃的長方形銑刀刀片。
15.一種銑刀刀夾,它具有一個回轉軸并包括一個主體部件和一個基本呈環(huán)形的法蘭環(huán),該法蘭環(huán)從后面套裝到前述主體部件上,從而形成多個刀片安裝座,每個安裝座由一個底部支承面、一個徑向支承面和一個軸向支承面限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環(huán)形法蘭環(huán)包括一個垂直于回轉軸的高光潔度下表面,以便提供前述的多個軸向支承面。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銑刀刀夾,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底部支承面平行于回轉軸。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銑刀刀夾,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刀片安裝座適合于安裝一個沿長側面具有前切削刃的長方形銑刀刀片。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銑刀刀夾,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部件大致為管形,其第一開口端與冷卻介質源流體連通,其第二密封端與一個或多個基本沿徑向的通道以流體方式連通。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銑刀刀夾,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刀片安裝座設有一個螺紋孔,該螺紋孔以相對于回轉軸傾斜的位置延伸,可沿該螺紋孔擰入一個質量平衡螺釘用于調節(jié)動平衡。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銑刀刀夾,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刀片安裝座有一個基本上沿徑向的螺紋孔,沿該螺紋孔擰入緊固螺釘以壓緊其相應的鎖緊螺釘并將其緊固。
全文摘要
一種銑刀刀片(1),它包括一個大致呈棱形的主體部分(2),該主體部分包括一個上表面(3)、一個下表面(4)和至少兩對相鄰的側面(5,7,8,9);一對沿前述兩對側面中的第一對的第一個側面形成的間隔開的共面支承面(5A,5B,7A,7B),以及至少一個沿前述第一對側面中的第二個側面形成的平面支承面(8A,8B);一個切削角(10A,10B),它位于前述第二對側面的兩側面之間,并包括一個前切削刃(17),該前切削刃向外突出于前述另一對側面與前述第一對側面中的第一側面相對的第一個側面(5,7),前切削刃平行于前述間隔開的共面支承面。
文檔編號B23C5/00GK1196694SQ96197018
公開日1998年10月21日 申請日期1996年9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1995年9月18日
發(fā)明者A·沙特蘭, R·馬古利斯 申請人:伊斯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