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工具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的是切削加工一個至少有部份閉合內(nèi)表面的工件的工具裝置。
在實踐中常常有需要在一個工件內(nèi),沿著其一個內(nèi)表面作切削加工。例如工件有一個圓柱形孔,需要將其直徑沿某一部份擴大。通常這種加工作業(yè)用立式車床,借助一個工具裝置來進行,這工具裝置有一個基本為圓柱形的工具支撐件,在其端部設置一個加工工具,例如硬質(zhì)合金刀頭之類。在切削操作里,把包括加工工具的工具支撐件伸入需要進一步加工的孔里,通過這工具支撐件進行一個加工工具和工件之件的相對旋轉(zhuǎn)運動。這操作的進行方式是可以把加工工具旋轉(zhuǎn)而工件固定,或者把待加工的工件旋轉(zhuǎn)而使加工工具固定。
為了在工件內(nèi)部作這種加工,必須把工具裝置伸入需要加工的工件內(nèi)膛。因此工具支撐件和加工工具的徑向總外徑,必須小于工件所具有的開孔的直徑。在這方面有許多局部矛盾的要求必須解決為了取得盡可能高的穩(wěn)定性,以獲盡可能高的精確性,支撐加工工具的工具裝置桿必須有剛性并不易彎曲,因而需要有大直徑。由于加工工具的本體必須從桿部的表面上伸出,結(jié)果工具的工作寬度比較窄,工具裝置只能用于一個非常狹窄的加工區(qū)域內(nèi)。
與此相反,為了增加工具裝置的可用加工面積,把支撐加工工具的桿部設計成有比較小的直徑是相宜的。但是這樣的措施必然降低工具裝置的剛性,因而降低了加工的精度,因為工具裝置的桿部是夾定的,而且夾在一側(cè),所以要受到顯著的彎曲應力。
在任何情況下,在工件加工作業(yè)中,必須考慮到工具裝置多少受到顯著的撓性震動,結(jié)果,在最好的情況下必須容忍加工作業(yè)中的精度下降,但是在最惡劣的情況下,相當昂貴的加工工具就要過早損壞。用這種工具裝置時,由于發(fā)生上述撓性震動,有時工件的切削不可靠,或者甚至無法進行,因此對工件的加工必須采用其他方法,常常需要使用非常昂貴的特別工具。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這種工具裝置的上述缺點,并提出一種工具裝置,例如在工件的內(nèi)孔中,沿一個預選定的軸向部份擴大其直徑時,可以取得極端精確的加工,因而與所有無法控制的振動有關的問題,都可以解決,因此工具裝置的使用壽命,特別是加工工具的壽命可以大為增長,使用這種工具作加工的可能性得以提高。
本發(fā)明的目的之所以能達到,是因為提出了一種用以切削加工至少有部份閉合內(nèi)表面的工件的工具裝置,這種裝置有一個基本為桿形的工具支撐件,在其端部安裝一個加工工具,可以將它伸入待加工的內(nèi)膛里。根據(jù)本發(fā)明所提出,這工具裝置的特點是工具支撐件是一個有連續(xù)的長孔在軸向上伸展的桿形件,并有安排在兩端區(qū)域內(nèi)的若干平行支撐表面,在和桿狀件縱向軸線有一個角度的方向上伸展。在桿狀件的一端至少用可以滑動的方式安裝一個加工工具或加工工具支撐件,并停靠在桿狀件的第一支撐表面上或前面的諸表面上;有一個控制件用滑動的方式安裝在桿狀件的另一端,和工具支撐件的軸線垂直,并且停靠在第二支撐表面上,另有一個連接件通過桿狀件的孔伸展,其一端和加工工具或諸加工工具,或加工工具支撐件,或加工工具諸支撐件連接,其另一端和控制件連接,從而把這些元件按預定的距離連接在一起。
上述和桿件縱向軸線傾斜的角度在25°到65°范圍內(nèi),通常至少在45°左右。
在工具裝置的理想實施方案中,安排在桿狀件自由端的第一支撐面,可以由一個以45°角傾斜的貫穿桿狀件的連續(xù)槽道形成、加工工具或加工工具支撐件以可滑動的方式安裝在槽道內(nèi)。這個措施以及另外一些措施將在下文中進一步討論、加工工具或加工工具支撐件在基本為桿狀件軸的徑向方向上移動,達到出伸的工作位置,或退到靜止位置上,這樣,加工工具工作部份在縱向軸線上的位置保持不變。原則上講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方法很多,如上文已有所述,作45°傾斜的槽道可以容納加工工具本身或加工工具支撐件,供它們在里面移動。在容納工具支撐件時,加工工具(例如硬質(zhì)合金刀頭)和加工工具支撐件的自由端相連。無論在哪一種情況下,假如槽道有一個多邊形的截面,而加工工具支撐件或加工工具有相應的棱柱的截面形狀,是有優(yōu)點的,可以肯定避免它們繞自己的軸線旋轉(zhuǎn)。
假使桿狀件在它們的自由端的另端上有一個前沿表面作45°傾斜,控制件在它上面停靠,又假使由一個楔形件形成的控制件有面向桿狀件的第一表面,和工具支撐件的縱向軸線作45°傾斜,并有一個面向一個??考牡诙砻?,在與工具支撐件軸線垂直的方向上伸展,那么就有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一方面把桿狀件在軸線方向上支撐,另一方面把楔形件在與縱向軸線作垂直的方向上移動,造成桿形件在軸線方向上的位移。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以將楔形件和一個驅(qū)旋裝置作可操縱的連接,把楔形狀至少在一個和工具支撐件軸線垂直的方向上移動。
實現(xiàn)??考灿懈鞣N不同的可行方法,這決定于整個工具裝置是按可旋轉(zhuǎn)的方式安裝還是作固定安裝。在任一情況下??考撌且粋€可以在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移動的元件,從而垂直于工具支撐件的軸線的方向,但是上述軸線的方向上則屬固定連接而不能位移。
假使在選定的解決方案中,工具裝置用的是固定安裝而不能旋轉(zhuǎn)的話,那么便以用一個縱橫臺作停放件為宜,可以在X方向和Y方向上位移而在Z方向上固定。
但是假如實施的是工具裝置的旋轉(zhuǎn)式安裝,那么??刻鼐鸵杂靡粋€可以作徑向移動,基本為圓盤形的可旋轉(zhuǎn)靜液壓支承元件為宜,但在工具支撐件的軸線方向上則為固定式安裝。
在對本發(fā)明的目標作進一步發(fā)展的理想實施方案中,可以使桿狀件至少有一部份的外表面,其外徑至少和待加工的內(nèi)膛的內(nèi)徑接近一致。從而可以保證工具裝置的自由端有精確而控制嚴格的導向,這主要有利于提高加工的精度和增長加工工具的使用壽命。
特別在自由端上有一個容納加工工具或加工工具支撐件的部份的桿狀件,直徑至少與待加工的膛孔的內(nèi)徑接近一致的時候,那么就可以利用有一部份內(nèi)徑需要擴大的工件膛孔作為導軌,支撐并引導帶有加工工具、并有相應直徑的工具裝置自由端。
在另一個理想的實施方案中,桿狀件以可位移的方式安裝。利用這個在縱向上可位移的特點,并且由于在一方面的加工工具或加工工具支撐件,和在另一方向的可以在和工具裝置軸線的垂直方向上位移的控制件(以楔形為佳)互相連系,并通過一個在桿狀件中伸展的連接件互相偶接,便可保證楔形控制件在垂直于軸線的方向上作位移,從而保證了加工工具或加工工具支撐件作分別的前進和后退的動作。從而可能在加工工具完全后退的時候,把工具裝置,特別是其桿狀件伸入待加工的內(nèi)孔,然后通過控制件在軸線垂直的方向上位移,使加工工具從它后退的位置伸長到需要的程度,這樣便使加工操作開始。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理想的實施方案中,特別是為了實現(xiàn)桿形件的上述軸向位移,可以設置一個徑向軸向聯(lián)合支承面支持桿狀件,并允許它在上面位移。此外,如有需要時則對桿狀件作引導,桿狀件和工具裝置有可操縱的偶接,使桿狀件作軸向移動,并和一個驅(qū)動件連接。
在某些情況下工具裝置設有兩個加工工具或兩個加工工具支撐件更為方便,兩個加工工具支撐件之間有一個傾斜角度,并??孔?5°傾斜的支撐面或諸支撐面。有時這措施可以使工件的加工既迅速而又精確。
以下所述是本發(fā)明目標的一些實施方案,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作較為詳細的說明。附圖介紹內(nèi)容具體如下圖1為現(xiàn)有技術領域:
中的工具裝置部份切去的側(cè)視示意圖。
圖2a和2b為本發(fā)明提供的工具裝置部份切去的側(cè)視示意圖。
圖3a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案中,加工工具后退時的工具裝置軸向剖面示意圖。
圖3b為圖3a所示第一實施方案中,加工工具伸出時的軸向剖面示意圖。
圖4a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案工具裝置在加工工具后退時的軸向剖面示意圖。
圖4b為本發(fā)明圖4a所示第二實施方案中加工工具伸出時的軸向剖面示意圖。
圖1展示已知的傳統(tǒng)類型的基本安排,藉以說明例如在現(xiàn)有技藝領域中如何將盲孔中的局部直徑增大。
僅在圖中局部示出的工件1,有一個盲孔2,其在軸向伸展的某一部份3的直徑要求增大。這部份3在圖中用方格陰影線表示其剖面。為此而使用的工具裝置,在圖里僅繪出其端部4。端部4中包括一個軸狀,或稱桿狀的工具支撐件5,在其端部上,容納一個在徑向上伸出的加工工具,諸如硬質(zhì)合金刀頭。
為了使工具支撐件5和在它上面伸出的工具6能夠伸入待加工的盲孔內(nèi),在垂直于工具軸線方向上的工具總量度,不允許大于數(shù)值b,也就是盲孔2內(nèi)徑的數(shù)值。工具向工件1的伸入,是沿軸線C1進行的。
現(xiàn)在將桿5按箭頭R的方向移動,直到加工工具6的工作刃達到待加工部分3內(nèi)的預定位置,然后把桿固定。易于理解的是桿5的可以固定,但是固定的位置離加工工具6相當遠,因而特別如圖1所示的桿的端部,承受了相當嚴重的彎曲應力。
現(xiàn)在夾定在一個適當?shù)募庸C械〔如立式車床(圖中未示)〕上的工件1被旋轉(zhuǎn),使軸線C1在向著C2的方向上緩慢地平行推移,于是加工工具6的工作刃向待加工的部份3接近,切去工件1上的用方格陰影線表示的材料。當然除了軸線C1需要向軸線C2移動外,還必須將桿5移動,按所宜同時或交替沿箭頭A和箭頭B的方向移動,以保證按需要把材料切去。
由于如圖1所示,桿端5只有一側(cè)的夾定,安裝在其端部的加工工具6的導向不良,便會發(fā)生本說明第一段中討論過的問題,特別是由于對加工工具6的不適當?shù)膶蚝椭味斐晒ぜ庸げ痪_,以及因無控制的振動有造成工具損壞的危險。
本發(fā)明利用一種新穎的工具裝置,提供克服這些問題的方法。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基本運轉(zhuǎn)原理,在圖2的示意圖中有所表達。圖2a表示工具裝置的初始或靜止狀態(tài),圖2b表示其運轉(zhuǎn)狀態(tài)。
為了透徹解釋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假定情況與上面討論圖1時完完全相同。即工件1有一個盲孔2,需要加工,使盲孔2沿一個有格形陰影的部份的直徑擴大。為此目的工具裝置有一個軸形,或稱桿形的工具支撐件5,僅其端部4在圖2a及圖2b中繪出,其上配置一個加工工具6,安裝在端部4的自由端上。工具6放置在工具支撐件7中,工具支撐件用可滑動的方式在刀架8中安裝。刀架8為了便于接受工具支撐件7,設有接納槽9,其方向和桿狀工具支撐件5傾斜45°。
刀架8的外徑d至少應與待加工的盲孔2的內(nèi)徑接近一致,同時應考慮標準誤差。
在圖2a所示的狀態(tài)中,工具支撐件7是處于后退位置中,因而加工工具6也后退,因此加工工具的工作刃不伸到刀架8的外面。這樣可以得到兩個優(yōu)點可以把刀架8的直徑d調(diào)節(jié)到與待加工的盲孔2的直徑準確相符,使后者可以因此構成整個工具裝置的精確而穩(wěn)定的導向件。
可以選用相當大的桿狀工具支撐件5的直徑,從而可以很大地提高對彎曲力的抵抗和對無控制振動的抵抗。
工具支撐件7,和在桿狀工具支撐件內(nèi)的軸向孔中伸展的一個連接件10連接,目的將在以下的本文中說明。根據(jù)圖2b所示,工件1的加工是用從刀架8里推出的加工工具6。原則上講,究竟是待加工的工件1,還是帶加工工具6的刀架8被驅(qū)動作旋轉(zhuǎn)運動是無關緊要的。加工工具6的向著待切去部份3的移動,是由工具支撐件7沿接納槽9移動的結(jié)果。因此連桿10是起重要作用的,本文將在下面作詳細解釋。已經(jīng)明確了解的是在對工件1的加工中,必須使工具裝置在箭頭B的方向上作軸向的移動。此外,應該注意到加工工具6在徑向上的進刀,必須和工件與工具裝置的相對位移協(xié)調(diào)。進刀最好由數(shù)控裝置控制。
無論如何,從圖2b的示意中可以明顯看出,至少在刀架8的軸向延伸方向上的一個重要部份里,刀架8受到了待加工的盲孔內(nèi)壁的引導,其結(jié)果便可保證有精確的加工,并且在這類切削的傳統(tǒng)加工方法中通常遇見的任何振動,都可以有效地防止了。
在圖3a中表示的是按本發(fā)明提出的工具裝置一種實施方案的軸向剖面的簡略圖。從圖中可以明確看到刀架8可以有一個環(huán)形的導向套筒12,和工具支撐件7在與工具裝置軸線成45°角的方向上伸展,容納在刀架8中滑動,在其一端安裝加工工具6,以及桿狀工具支撐件5。安裝加工工具6的工具支撐件7,在與工具裝置軸線傾斜45°的支撐面13上停靠。工具裝置由一個槽道的壁形成,槽道舉例而言,有棱柱形的截面。
在桿狀工具支撐件5的另端有平行的支撐面14,也作45°傾斜,??吭谝粋€也有45°傾斜度的楔形件15的支撐面16上。工具支撐件通過上述連接件10和楔形件15連接。楔形件15的端面??吭谟蓛蓚€板件17和18組成的縱橫臺19上,從而板件18通過連接件20和驅(qū)動器械21連接。連接件20的作用是實現(xiàn)板件18在箭頭D所指的兩個方向上作位移。
整個裝置用一個尾座22支持,尾座22通過直線導軌24安裝在機床底座23上??v橫臺19的板件18通過一個軸承25停靠在尾座22的后支柱22a上,從而防止軸向位移。尾座22的前支柱22b有一個孔放置軸承25,容納并引導桿狀工具支撐件5。
從圖3a的示意可以看到工具裝置的靜止狀態(tài),加工工具后退,這樣便于將加工工具伸入工件(圖中未示)。在這個位置上,桿狀工具支撐件5和楔形元件15基本在同軸線上對正。
圖3b里的示意表示,在盲孔內(nèi)表面上進行切削操作時,工具裝置元件所處的位置。圖中可以明確看到,加工工具和它的工作刃,從刀架8的外周表面上伸出,而刀架8由待加工的內(nèi)孔里的導向套筒支撐。
把工具支撐件(7)推出,從而推出加工工具6的進行過程如下從圖3a所示的位置開始,開動驅(qū)動裝置21,把板件18通過連接件20,向箭頭D所指的方向向下移動。尾座22的支柱22a里的導向軸承,使這位移運動不費力地進行。
同時板件17,帶動與之剛性連接的楔形件15向下移動。由于楔形件15通過連接件10和工具支撐件7有剛性連接,因此它也以完全相同的運動量向下移動。于是,傾斜45°的桿狀工具支撐件的前表面,沿著也傾斜45°的楔形件15的支撐表面16滑動。于是工具支撐件7也沿傾斜45°的支撐表面13移動。在圖3b中特別可以看到桿狀工具支撐件5被迫作箭頭E所指的方向作軸向位移,因此,軸承25的構造最好有能力接受和經(jīng)受工具支撐件5的上述位移,并且還能接受和經(jīng)受工具支撐件5可能發(fā)生的旋轉(zhuǎn)運動。
在上文中根據(jù)圖3a和3b敘述的工具裝置,特別適合于用固定安裝的工具裝置在加工工具6的作用下,對旋轉(zhuǎn)工件(圖中未示)進行切削加工。就這點必須指出的是當把加工工具6從桿狀工具支撐件中推出時,加工工具6的真正有效的工作刃,只有與工具裝置縱向軸線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移。因此桿狀工具支撐件沒有必要在其軸線方向上作軸向位移,假如作軸向位移,則對加工工具6的推出動作需要進行協(xié)調(diào)。但是在實踐中,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需要加工的是工件的一個軸向伸展的部份,便必需采取措施,通過操縱驅(qū)動裝置21控制加工工具6的推出,并控制工件的軸向位移;但無論如何進行這種同時控制的幾何條件是既簡單而又易行的。
在某種情況下,可能要求把待加工的工件夾定,而驅(qū)動工具裝置作旋轉(zhuǎn)運動,以進行所需要的工件加工作業(yè)。這種實施方案在圖4a和4b中有所表示。圖4a所示還是一個靜止狀態(tài),此時加工工具在后退的位置上,不伸出刀架的外表面,而圖4b表示的則是在實際加工操作中加工工具6所處的位置。
與圖3a和3b所示的實施方案相反,楔形??考?5和靜液壓支承板件26相連,板件26容放在一個靜液壓支承總成27中。靜液壓支承總成設有壓油供給裝置28。這種靜液壓總成是現(xiàn)有技藝領域中所熟知,故對它的結(jié)構不需要再作解釋。無論如何這靜液壓支承板件可以不僅作旋轉(zhuǎn)運動,而且可以作與旋轉(zhuǎn)運動垂直的任何方向的搖擺動作。
楔形件15和與它連接的靜液壓支承板26的組件安放在支承體29中。根據(jù)圖4a和圖4b,楔形元件15有一個作45°傾斜的前表面16,也有45°傾斜度的前表面14在它上面停靠。軸形或桿形工具支撐件5由兩個所謂徑向軸向聯(lián)合軸承30支持并導向。刀架的構造和設計包括加工工具支撐件7,和楔形元件15相連的連桿10,與圖3a和3b中所示的構造和設計一致,并將按該兩圖作說明如下。
從旋轉(zhuǎn)來看,軸承30和工具支撐件5有固定的連接,其部份外周緣31上有齒,與一個齒輪32嚙合;齒輪32由一臺電動機34,通過軸33帶動旋轉(zhuǎn)。于是刀架8也作旋轉(zhuǎn)運動。
此外軸承30設有圓周上的環(huán)形槽35;可作軸向移動的軸37的自由端上,設有隨動件36,嵌在槽35內(nèi)。有一個驅(qū)動裝置38,在一個控制裝置(圖中未示)的控制下把桿狀工具支撐件5在軸向上移動,從而在一個方向上改變靜液壓支承板26的徑向位置,而在另一個方向上改變加工工具6的位置。后一情況,也就是如圖4b所示的的、桿狀工具支撐件5作軸向移動后的情況。還必須注意到在這情況下,雖然工具支撐件5有軸向位移,加工工具6的工作刃不作軸向位移,加工工具只作相應的徑向位移。
最后必須指出,如圖4a和4b中所示的刀架8,假如它的外徑和待加工的內(nèi)孔的內(nèi)徑不相符,那么就可以沿它的外周加一個相應的導向套筒(圖中未示),給工具提供一個有準確限位而無間隙的導向,保證加工的最高精確度。
勘誤表
勘誤表
權利要求
1.用切削法加工至少有部份閉合內(nèi)表面的工件的工具裝置,有一個基本為桿形的工具支撐件,其一端上安裝加工工具,可以伸入待加工的內(nèi)膛里。本裝置的特點為工具支撐桿(4)有一個桿狀件(5),有一個連續(xù)的長孔(11),在其軸向上伸展,并有平行的支撐面(13、14、16)安排在桿狀件兩端的范圍內(nèi),支撐面與桿狀件的縱向軸線傾斜,至少有一個加工工具(6),或加工工具支撐件(7),用可滑動的方式安裝在桿件(5)的一端上,并在桿件的第一支撐面(13),或其最前面的諸表面上??浚幸粋€控制件(15),用可滑動的方式安裝在桿件(5)的另一端,與工具支撐件的軸線垂直,??吭诘诙蚊?16)上,并有一個連接件(10),在桿件(5)中伸展,其一端與加工工具或諸加工工具(6),或加工工具支撐件,或加工工具諸支撐件(7)連接,而其另一端則與控制件(15)連接,從而將這些元件按預定的距離連接在一起。
2.如權利要求
第1項中之工具裝置,特點為支撐表面(13、14、16)以25°-65°的角度傾斜于桿狀件(5)的縱向軸線,最好角度不小于45°左右。
3.如權利要求
第1項或第2項中之工具裝置,特點為安排在桿狀件(5)的自由端的第一支撐表面(13),由以45°傾斜度穿透桿狀件(5)的一條連續(xù)槽道構成,加工工具(6)或加工工具支撐件(7)在通道中用可滑動的方式安裝。
4.如權利要求
第3項中之工具裝置,特點為槽道有多邊形截面,加工工具支撐件(7)有相應的棱柱形,以可在槽道內(nèi)滑動的方式安裝,在其自由端上安裝加工工具(6)。
5.如權利要求
第3項中之工具裝置,特點為槽道有一個多邊形的截面,加工工具(6)有相應的棱柱形,以可在槽道內(nèi)滑動的形式安裝。
6.如權利要求
第1至4項中的一項所述的工具裝置,特點為桿狀件(5)在它朝向上述自由端的一端上。有一個前沿表面。上述自由端傾斜45°,控制件(15)在上面???。
7.如上述權利要求
第1至6項中的工具裝置,特點是控制件(15)由一個楔形件形成,楔形件有朝向桿狀件(5)的第一表面,桿狀件在它的前沿表面(16)上停靠,與工具支撐件的縱向軸線作45°傾斜,其第二表面(39)朝向一個??考⒃诤凸ぞ咧渭妮S線垂直的方向上伸展。
8.如權利要求
第7項中的工具裝置,特點為楔形件(15)和一個驅(qū)動裝置有可控制的連接,用以使楔形件(15)在垂直于工具支撐件軸線方向的位移。
9.如權利要求
第7及8項中之工具裝置,其特點為??考?19)是一個可以在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上位移的元件,當它可以在與工具支撐件軸線垂直的方向上位移時,便不能在上述軸線方向上作位移。
10.如權利要求
第9項中的工具裝置,特點是停靠件(19)是一個縱橫臺,可以作X方向和Y方向的位移,但在Z方向上固定。
11.如權利要求
第9項中的工具裝置,特點是??考?26)是一個基本為圓盤形的靜液壓支承元件,可作徑向位移,需要時可以旋轉(zhuǎn),但在工具支撐件的軸線方向上則為固定安裝。
12.如前述各權利要求
中任一項所述的工具裝置,特點為至少桿狀件(5)的外表面(8、12)的一部份,與待加工的內(nèi)膛的內(nèi)徑約略一致。
13.如權利要求
第12項中的工具裝置,特點為桿狀件(5)的自由端有一個部份(8),容納加工工具或加工工具的支撐件,其直徑至少幾乎和待加工的內(nèi)膛的直徑大致一致。
14.如以上各權利要求
中一項所述的工具裝置,特點為把裝置放在一個加工器械內(nèi),可在其中旋轉(zhuǎn)。
15.如以上各權利要求
中一項所述的工具裝置,特點為桿狀件(5)用可以在縱向上作位移的方式安裝。
16.如權利要求
第15項中的工具裝置,特點是有一個徑向聯(lián)合支承面,容納桿狀件作位移,桿狀件和工具裝置有可控制的連接,以便桿狀件作軸向位移,并和驅(qū)動件(38)連接。
17.如以上各權利要求
中一項所述的工具裝置,特點為有兩個加工工具(6)或兩個加工工具的支撐件(7),互相間有一個傾斜角度,??孔?5°角傾斜的支撐表面或諸支撐表面。
專利摘要
一種加工內(nèi)表面的切削工具,有一刀桿,其端裝有刀頭,可伸入工件的內(nèi)孔。刀桿組件的刀桿有一軸向通孔,兩端有平行的與軸線成45°的支撐面。刀頭裝在刀身上,刀身裝在刀桿的一端可沿支撐面滑動。和刀桿組件軸線垂直的控制件可滑動地裝在刀桿的另端并靠在第二個支撐面上,用來使刀身伸出退后。為此刀桿的通孔中有連桿,一端連接刀身,一端連接控制件,把這些元件按預定的距離連接在一起。
文檔編號B23B29/00GK85104345SQ85104345
公開日1987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1985年6月6日
發(fā)明者施奈德 申請人:厄羅瓦公司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