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汽車后蓋鉸鏈銷軸裝配機構。
背景技術:
汽車后蓋鉸鏈裝配當中,有一道工序是裝配銷軸鉚釘。目前,裝配銷軸鉚釘多是采用手工裝配,手工裝配的缺陷是無法實現防錯且效率低下,實現自動化裝配難度較高。
因此,需要設計一種能自動裝配汽車后蓋鉸鏈銷軸鉚釘,提高效率,又能實現防錯,避免錯裝混裝的汽車后蓋鉸鏈銷軸裝配機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能自動裝配汽車后蓋鉸鏈銷軸鉚釘,提高效率,又能實現防錯,避免錯裝混裝的汽車后蓋鉸鏈銷軸裝配機構。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汽車后蓋鉸鏈銷軸裝配機構,包括壓銷氣缸、上導向針氣缸、上導向針、導向套、下導向針、復位彈簧、下導向針氣缸、吸盤機構、防錯機構、夾爪氣缸、送銷氣缸、左壓件氣缸、右壓件氣缸和防錯機構閥門氣缸,其特征在于:壓銷氣缸下設有上導向針氣缸,上導向針氣缸的兩側設有左壓件氣缸和右壓件氣缸,上導向針氣缸的伸出軸與上導向針的上端連接,上導向針外設有導向套,上導向針的下方設有下導向針,下導向針的尾部與下導向針氣缸的伸出軸連接,下導向針的尾部套設有復位彈簧,上導向針的側面設有吸盤機構,吸盤機構的側面設有送銷氣缸和夾爪氣缸,送銷氣缸的伸出軸與夾爪氣缸的端部連接,吸盤機構的下方設有防錯機構,防錯機構的下方設有防錯機構閥門氣缸,防錯機構閥門氣缸的伸出軸與閥門連接。
所述的吸盤機構設有真空吸盤。
所述的夾爪氣缸的另一端部設有氣爪。
所述的防錯機構內設有傳感器。
所述的閥門的下方設有廢料箱。
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設計了汽車后蓋鉸鏈銷軸裝配機構,震動送銷軸導軌最短化,避免使用直線振動器及因為導軌過長導致的輸送不流暢和卡料;送料導軌終端具有防錯機構,實現防混裝銷軸功能;抓取銷軸使用了真空吸盤提取及氣爪夾緊輸送的技術;氣爪采用無摩擦力設計,使得銷軸在對中穿入管件時可以上下滑動并定位。本實用新型實現自動裝配汽車后蓋鉸鏈銷軸鉚釘,提高效率,又能實現防錯,避免錯裝混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防錯機構閥門氣缸示意圖。
參見圖1-圖3,1為壓銷氣缸;2為上導向針氣缸;3為上導向針;4為導向套;5為下導向針;6為復位彈簧;7為下導向針氣缸;8為吸盤機構;9為防錯機構;10為夾爪氣缸;11為送銷氣缸;12為左壓件氣缸;13為右壓件氣缸;14為夾子;15為管件;16為銷軸;17為防錯機構閥門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汽車后蓋鉸鏈銷軸裝配機構,包括壓銷氣缸、上導向針氣缸、上導向針、導向套、下導向針、復位彈簧、下導向針氣缸、吸盤機構、防錯機構、夾爪氣缸、送銷氣缸、左壓件氣缸、右壓件氣缸和防錯機構閥門氣缸。壓銷氣缸1下設有上導向針氣缸2,上導向針氣缸2的兩側設有左壓件氣缸12和右壓件氣缸13,上導向針氣缸2的伸出軸與上導向針3的上端連接,上導向針3外設有導向套4,上導向針3的下方設有下導向針5,下導向針5的尾部與下導向針氣缸7的伸出軸連接,下導向針5的尾部套設有復位彈簧6,上導向針3的側面設有吸盤機構8,吸盤機構8設有真空吸盤。吸盤機構8的側面設有送銷氣缸11和夾爪氣缸10,送銷氣缸11的伸出軸與夾爪氣缸10的端部連接,夾爪氣缸10的另一端部設有氣爪。吸盤機構8的下方設有防錯機構9,防錯機構9內設有傳感器。防錯機構9的下方設有防錯機構閥門氣缸17,防錯機構閥門氣缸17的伸出軸與閥門連接,門的下方設有廢料箱。
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操作人員將管件15和夾子14一同放入夾具,銷軸孔自動定位在下導向針5的中心,按啟動按鈕,上導向針氣缸2伸出,上導向針3伸出進入管件15和夾子14的銷軸孔,進行對中定位,然后左壓件氣缸12或右壓件氣缸13下行壓緊工件,上導向針氣缸2縮回,上導向針3退回。在此同時,銷軸16由振動盤送到防錯機構9中,進行傳感器檢測,如果檢測不合格,防錯機構閥門氣缸17縮回,銷軸16通過中心通孔落入廢料箱;如果檢測合格后,吸盤機構8下降并用吸盤吸取銷軸16,將銷軸16提升到夾爪氣缸10的抓取高度,夾爪氣缸10夾取銷軸,吸盤釋放上升退到原位。在管件15和夾子14對中壓緊后,送銷氣缸11向前送,銷軸16到達管件銷軸孔中心位置后,下導向針氣缸7伸出,從下往上頂銷軸16,直至下導向針5將銷軸16與上導向針3接觸,這里的關鍵技術是氣爪是一種夾緊但沒有內摩擦力的爪子,壓銷氣缸1伸出同時下導向針氣缸7縮回,將銷軸16壓入銷軸孔內,完成裝配。下導向針5由于要初定位管件15與夾子14的組合還有給銷軸16的壓入留有空間,故需要浮動才能達到目的,復位彈簧6起浮動及復位作用。這樣保證了銷軸裝配的精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