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機械自動化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限位開關部分組裝機的扭塊蓋板上料機構。
背景技術:
限位開關又稱行程開關,限位開關是用以限定機械設備的運動極限位置的電氣開關,限位開關廣泛用于各類機床的起重機械,用以控制其行程、進行終端限位保護,現(xiàn)階段,關于限位開關的組裝幾乎是手工作業(yè),人工裝配存在人為因素,容易出現(xiàn)不良品,而且裝配周期長、效率低和成本高,有鑒于此,基于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設計出一款限位開關部分組裝機的扭塊蓋板上料機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限位開關部分組裝機的扭塊蓋板上料機構,結構緊湊,能夠替代工人自動上料和擰入螺絲,節(jié)約勞動力。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限位開關部分組裝機的扭塊蓋板上料機構,該限位開關部分組裝機的扭塊蓋板上料機構包括振料盤、直線送料器、振料器、振料器支架、蓋板支架、立柱、蓋板安裝模、翻轉組件、蓋板換位機械手和螺絲擰入機械手,所述振料盤的出料口設有直線送料器,直線送料器安裝于振料器上,振料器固定于振料器支架上,立柱通過底座固定于蓋板支架上,立柱上端安裝有蓋板安裝模,蓋板安裝模位于直線送料器的出料口,蓋板安裝模上平面兩側設有抓取凹槽,立柱右側的蓋板支架上安裝有翻轉組件,所述翻轉組件兩側分別設有蓋板換位機械手和螺絲擰入機械手;
優(yōu)選的是,所述翻轉組件包括翻轉軸、翻轉軸承座、斜齒輪、推拉單元、固定塊、針形氣缸、翻轉連接板、翻轉限位板、蓋板夾爪、夾爪墊塊、限位柱、回轉氣缸和蓋板固定模,所述翻轉軸兩端插裝于翻轉軸承座上,翻轉軸承座均固定于蓋板支架上平面,翻轉軸伸出端安裝有斜齒輪,斜齒輪與推拉單元的斜齒條嚙合,所述推拉單元還包括筆形氣缸、推拉卡接頭、導向推板、推拉滑軌和推拉滑塊,所述筆形氣缸安裝于蓋板支架上平面,筆形氣缸的活塞桿通過推拉卡接頭與導向推板固定連接,導向推板下平面安裝有推拉滑軌,蓋板支架上平面上設有與之對應的推拉滑塊,推拉滑塊與推拉滑軌配合,導向推板上平面安裝有斜齒條;翻轉軸上安裝有固定塊,固定塊上平面安裝有針形氣缸,針形氣缸的活塞桿與翻轉連接板固定連接,翻轉連接板側面安裝有兩塊互相平行的翻轉限位板,翻轉限位板上均設有對稱的限位斜孔,兩個相對的蓋板夾爪尾部均通過螺釘與夾爪墊塊鉸接,夾爪墊塊安裝于固定塊上平面,蓋板夾爪上均安裝有與之垂直的限位柱,限位柱兩端分別插裝于翻轉限位板的限位斜孔里,針形氣缸的活塞桿伸展帶動兩蓋板夾爪反向移動,蓋板支架下平面安裝有回轉氣缸,回轉氣缸的回轉臺穿過蓋板支架且回轉臺上安裝有蓋板固定模,蓋板固定模位于翻轉軸左側,蓋板固定模上可裝有扭塊蓋板;
優(yōu)選的是,所述蓋板換位機械手包括上料固定板、換位滑塊、換位滑軌、推拉板、緩沖器安裝板、緩沖器、換位推拉氣缸、換位卡接頭、導桿氣缸安裝板、第一導桿氣缸、第二導桿氣缸、吸盤安裝板和蓋板吸盤,所述上料固定板豎直安裝于蓋板支架上平面,上料固定板側面安裝有橫向的換位滑塊,換位滑塊安裝于換位滑軌上,換位滑軌固定于推拉板上,推拉板兩端均安裝有緩沖器安裝板,緩沖器安裝板上安裝有緩沖器,緩沖器均對著上料固定板,左側的緩沖器安裝板上還安裝有換位推拉氣缸,換位推拉氣缸的活塞桿通過換位卡接頭與上料固定板固定連接,導桿氣缸安裝板位于推拉板上端面且通過連接板與之固定連接,導桿氣缸安裝板上平面安裝有第一導桿氣缸,第一導桿氣缸的活塞桿法蘭板通過連接板與第二導桿氣缸固定連接,第二導桿氣缸的活塞桿法蘭板上安裝有吸盤安裝板,吸盤安裝板上安裝有蓋板吸盤,蓋板吸盤對著扭塊蓋板;
優(yōu)選的是,所述螺絲擰入機械手包括擰入安裝板、擰入升降氣缸、擰入升降板和電動螺絲批,所述擰入安裝板固定于蓋板支架上,擰入安裝板的側面安裝有擰入升降氣缸,擰入升降氣缸的活塞桿法蘭板上安裝有擰入升降板,擰入升降板上安裝有兩個電動螺絲批。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一種限位開關部分組裝機的扭塊蓋板上料機構,結構緊湊,能夠替代工人自動上料和擰入螺絲,節(jié)約勞動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限位開關部分組裝機的扭塊蓋板上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限位開關部分組裝機的扭塊蓋板上料機構的翻轉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限位開關部分組裝機的扭塊蓋板上料機構的翻轉組件的側視圖;
圖4是本發(fā)明限位開關部分組裝機的扭塊蓋板上料機構的翻轉組件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限位開關部分組裝機的扭塊蓋板上料機構的蓋板換位機械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1至圖5,本發(fā)明實施例包括:
一種限位開關部分組裝機的扭塊蓋板上料機構,該限位開關部分組裝機的扭塊蓋板上料機構包括振料盤41、直線送料器42、振料器43、振料器支架44、蓋板支架45、立柱46、蓋板安裝模47、翻轉組件48、蓋板換位機械手49和螺絲擰入機械手410,所述振料盤41的出料口設有直線送料器42,直線送料器42安裝于振料器43上,振料器43固定于振料器支架44上,立柱46通過底座固定于蓋板支架45上,立柱46上端安裝有蓋板安裝模47,蓋板安裝模47位于直線送料器42的出料口,蓋板安裝模47上平面兩側設有抓取凹槽,立柱46右側的蓋板支架45上安裝有翻轉組件48,所述翻轉組件48兩側分別設有蓋板換位機械手49和螺絲擰入機械手410;
所述翻轉組件48包括翻轉軸481、翻轉軸承座482、斜齒輪483、推拉單元484、固定塊485、針形氣缸486、翻轉連接板487、翻轉限位板488、蓋板夾爪489、夾爪墊塊4810、限位柱4811、回轉氣缸4812和蓋板固定模4813,所述翻轉軸481兩端插裝于翻轉軸承座482上,翻轉軸承座482均固定于蓋板支架45上平面,翻轉軸481伸出端安裝有斜齒輪483,斜齒輪483與推拉單元484的斜齒條4846嚙合,所述推拉單元484還包括筆形氣缸4841、推拉卡接頭4842、導向推板4843、推拉滑軌4844和推拉滑塊4845,所述筆形氣缸4841安裝于蓋板支架45上平面,筆形氣缸4841的活塞桿通過推拉卡接頭4842與導向推板4843固定連接,導向推板4843下平面安裝有推拉滑軌4844,蓋板支架45上平面上設有與之對應的推拉滑塊4845,推拉滑塊4845與推拉滑軌4844配合,導向推板4843上平面安裝有斜齒條4846;翻轉軸481上安裝有固定塊485,固定塊485上平面安裝有針形氣缸486,針形氣缸486的活塞桿與翻轉連接板487固定連接,翻轉連接板487側面安裝有兩塊互相平行的翻轉限位板488,翻轉限位板488上均設有對稱的限位斜孔4881,兩個相對的蓋板夾爪489尾部均通過螺釘與夾爪墊塊4810鉸接,夾爪墊塊4810安裝于固定塊485上平面,蓋板夾爪489上均安裝有與之垂直的限位柱4811,限位柱4811兩端分別插裝于翻轉限位板488的限位斜孔4881里,針形氣缸486的活塞桿伸展帶動兩蓋板夾爪489反向移動,蓋板支架45下平面安裝有回轉氣缸4812,回轉氣缸4812的回轉臺穿過蓋板支架45且回轉臺上安裝有蓋板固定模4813,蓋板固定模4813位于翻轉軸481左側,蓋板固定模4813上可裝有扭塊蓋板;
所述蓋板換位機械手49包括上料固定板491、換位滑塊492、換位滑軌493、推拉板494、緩沖器安裝板495、緩沖器496、換位推拉氣缸497、換位卡接頭498、導桿氣缸安裝板499、第一導桿氣缸4910、第二導桿氣缸4911、吸盤安裝板4912和蓋板吸盤4913,所述上料固定板491豎直安裝于蓋板支架45上平面,上料固定板491側面安裝有橫向的換位滑塊492,換位滑塊492安裝于換位滑軌493上,換位滑軌493固定于推拉板494上,推拉板494兩端均安裝有緩沖器安裝板495,緩沖器安裝板495上安裝有緩沖器496,緩沖器496均對著上料固定板491,左側的緩沖器安裝板495上還安裝有換位推拉氣缸497,換位推拉氣缸497的活塞桿通過換位卡接頭498與上料固定板491固定連接,導桿氣缸安裝板499位于推拉板494上端面且通過連接板與之固定連接,導桿氣缸安裝板499上平面安裝有第一導桿氣缸4910,第一導桿氣缸4910的活塞桿法蘭板通過連接板與第二導桿氣缸4911固定連接,第二導桿氣缸4911的活塞桿法蘭板上安裝有吸盤安裝板4912,吸盤安裝板4912上安裝有蓋板吸盤4913,蓋板吸盤4913對著扭塊蓋板;
所述螺絲擰入機械手410包括擰入安裝板4101、擰入升降氣缸4102、擰入升降板4103和電動螺絲批4104,所述擰入安裝板4101固定于蓋板支架45上,擰入安裝板4101的側面安裝有擰入升降氣缸4102,擰入升降氣缸4102的活塞桿法蘭板上安裝有擰入升降板4103,擰入升降板4103上安裝有兩個電動螺絲批4104。
本發(fā)明限位開關部分組裝機的扭塊蓋板上料機構工作時,直線送料器42將振料盤41里的扭塊蓋板輸送到蓋板安裝模47里,針形氣缸486的活塞桿收縮帶動兩個相對的蓋板夾爪489相對移動,蓋板夾爪489相對移動將扭塊蓋板夾緊,斜齒輪483與推拉單元484的斜齒條4846嚙合,筆形氣缸4841的活塞桿伸展帶動翻轉軸481轉動,翻轉軸481轉動將扭塊蓋板翻轉移動至蓋板固定模4813上方,針形氣缸486的活塞桿伸展,扭塊蓋板落至蓋板固定模4813里,蓋板換位機械手49將扭塊蓋板抓取后放置到指定位置,螺絲擰入機械手410將螺絲擰入到與扭塊蓋板對應的工件上,機器重復以上工作步驟。
本發(fā)明限位開關部分組裝機的扭塊蓋板上料機構,結構緊湊,能夠替代工人自動上料和擰入螺絲,節(jié)約勞動力。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