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油缸支架鍛造終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鍛造終成形模具,具體涉及一種油缸支架鍛造模具,屬于金 屬材料熱加工塑性成形模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我國鍛造行業(yè)經(jīng)過幾十年的飛速發(fā)展,在模具制造技術上建立了完整的體系,在 金屬塑性成形工藝不斷優(yōu)化,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日趨成熟的景象。近年來,隨著汽車工業(yè)的 飛速發(fā)展,客觀上對鍛壓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汽車工業(yè)所需的鍛壓產品,不但形 狀越來越復雜且精度要求越來越高,在模具使用壽命和材料利用率上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油缸支架是汽車自卸車裝置的重要零部件,為多品種規(guī)格的系列產品,其特點是 重量大(大約在13. 5-27Kg以上),外形簡單且成形較難,精度要求Ra = 0. 8,按照鍛造金屬 塑性成形的工藝要求,油缸支架為兩個左右對稱的軸桿和中間有孔的型腔,屬于中型鍛件, 鍛造成形復雜系數(shù)為S3級,一般需要選定的鍛造設備為40MN曲柄壓力機或相當于此噸位 設備,如摩擦壓機25MN,模鍛錘3-5T,由于兩側的二個臺階的結構形成、可設想成形難度在 于兩個臺階階軸上,多表現(xiàn)為鍛造缺陷的集中如充不滿、折紋等現(xiàn)有的和所見到市場上此產品傳統(tǒng)鍛造的方法是采用分體鍛造,然后將分體鍛件 組合焊接成形,存在焊接后工藝性能差,金屬材料充不滿、鍛件有折紋、工藝產品錯差等缺 陷,且材料利用率低,大約為60% -65 %,浪費材料帶來生產成本高,模具使用壽命短的缺 陷。分體鍛件再進行焊接合成工藝難度大、質量不能保證,給企業(yè)生產質量管理帶來諸多的 弊端。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上述傳統(tǒng)分體鍛造模具存在的工藝產品錯差、材料利用 率低、成本高、模具使用壽命短等缺陷,能夠鍛造出整體的油缸支架產品,達到材料利用率 高、容易成形并提高模具壽命。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種油缸支架鍛造終成形模具,至少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為凹模,上模和 下模相向閉合時凹模形成模具的型腔,型腔容積等于被鍛造的鍛件體積大小,上、下模沿其 型腔周邊設有凸出的飛邊橋部,凸出的飛邊橋部寬度為12 15mm,上、下模沿其型腔橋部 周邊設有寬度為25 35mm、深度為6_8mm凹下的能容納多余金屬材料的飛邊倉部,上模的 橋部和下模的橋部之間留有間隙。所述的上模和下模的分模面位于型腔的中部;上模的飛邊橋部和下模的飛邊橋部 之間的間隙為3. 5 4mm。本實用新型模具分模面的位置便于鍛造成形后容易分模,整個鍛件一次成形,而 非焊接組合成形,保證了產品質量要求和工藝標準,有效地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壽命。
圖1為本實用新型模具縱切向面剖面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模具橫向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上模,2-下模,3-型腔,4-分模面,5-飛邊橋部,6-飛邊倉部。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油缸支架鍛造終成形模具至少包括上模1和下模 2,上模1和下模2為凹模,上模1和下模2相向閉合時凹模形成模具的型腔3,型腔3容積 與被鍛造的鍛件體積相等,上模1、下模2沿其型腔3周邊設有凸出的飛邊橋部5,凸出的飛 邊橋部5的寬度為12 15mm,上模1、下模2沿其型腔3部周邊設有寬度為25 35mm、深 度為6 8mm凹下的能容納多余金屬材料的飛邊倉部6,上模1的飛邊橋部5和下模2的 飛邊橋部5之間留有間隙。上模1和下模2的分模面4位于型腔3的中部;上模1的橋部 5和下模2的橋部5之間的間隙為3. 5 4mm。鍛造工藝開始時,先下料并將被鍛造金屬材料進行加熱,采用設定的溫度加熱一 定的時間后,將本實用新型模具的上模1安裝在模鍛錘錘頭座上,下模2安裝在模鍛錘錘砧 座上,上模1和下模2的凹模相向閉合,上模1和下模2的凹部共同構成形狀與鍛件形狀相 同的型腔3,被鍛壓的預鍛成形的鍛件填充于型腔3中,在飛邊倉部6中形成少量飛邊,使 金屬材料在型腔3中充滿,取出預成形的鍛件,進行下道終成形工序;采用鍛造設備為40MN 曲柄壓力機或相當于此噸位設備進行鍛造成形,所形成的飛邊,便在后序的切邊機上沖裁 連皮、飛邊而形成標準終成形鍛件。本實用新型模具針對產品工藝特征,遵循金屬塑性變形的原理,打破了傳統(tǒng)分體 式結構模具設計模式,解決了鍛件產品的二對稱軸桿的成形的困難,試驗證明,使用本模 具,材料利用率達到80%以上,鍛件中折紋減少,缺陷大為降低,產品工藝合格率達到99% 以上,提高了模具產品質量和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一種油缸支架鍛造終成形模具,至少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上模和下模為凹模,上模和下模相向閉合時凹模形成模具的型腔,型腔容積等于被鍛造的鍛件體積大小,上、下模沿其型腔周邊設有凸出的飛邊橋部,凸出的飛邊橋部寬度為12~15mm,上、下模沿其型腔橋部周邊設有寬度為25~35mm、深度為6 8mm凹下的能容納多余金屬材料的飛邊倉部,上模的橋部和下模的橋部之間留有間隙。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支架鍛造終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和下模的分模 面位于型腔的中部。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支架鍛造終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的飛邊橋部和 下模的飛邊橋部之間的間隙為3. 5 4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缸支架鍛造終成形模具,至少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上模和下模為凹模,上模和下模相向閉合時凹模形成模具的型腔,型腔容積等于被鍛造的鍛件體積大小,上、下模沿其型腔周邊設有凸出的飛邊橋部,凸出的飛邊橋部寬度為12~15mm,上、下模沿其型腔橋部周邊設有寬度為25~35mm、深度為6-8mm凹下的能容納多余金屬材料的飛邊倉部,上模的橋部和下模的橋部之間留有間隙。本實用新型模具使整個鍛件一次成形,而非焊接組合成形,保證了產品質量要求和工藝標準,有效地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21J13/02GK201693114SQ20102019328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5月14日
發(fā)明者李保秋 申請人:湖北巨力鍛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