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分體式焊接型模仁(芯)的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模具制造領(lǐng)域,尤其是一種分體焊接型模仁(芯)的制 備工藝。
背景技術(shù):
目前,在汽車、精密機械設備等領(lǐng)域所使用的模具主要為精密塑膠 模具,這種模具屬于復雜的緊湊型模具,對材料、精度及冷卻的溫度要 求較高?,F(xiàn)有的精密塑膠模具的模仁(芯)的制備工藝為下料一打水路 —熱處理(淬火)一精加工,存在的缺點是1、模仁(芯)為整塊模具 材料制作,其冷卻水路全部在原材料熱處理(淬火)前加工完成,由于 冷卻水路具有獨立性,不能干涉到模仁其他部位,全部在熱處理以前加 工,且水路與水路或其他型面部分間距很小,采用鉆床加工,所以只能 加工成直線孔,對于立體交叉的直線孔,用鉆床加工容易破位,同時對 加工設備與工具要求較高;2、由于模仁(芯)冷卻的不均勻性,塑件產(chǎn) 品各部位冷卻時間不一樣,使開合模時間加長,效率低下;3、現(xiàn)有模仁 (芯)的加工制作難度較大,加工周期較長,廢品率較高。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設計科 學、水路加工簡單、冷卻性能好的分體焊接型模仁(芯)的制備工藝。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分體焊接型模仁(芯)的制備工藝,其步驟是
(1) 將模具原料分割成A、 B料板,并進行熱處理;
(2) 將熱處理后的A、 B料板進行去除余量,找正加工,單邊留余量 0.03-0.07mm;
(3) 對A料板進行復雜曲面加工,留余量0.03-0.07mm,水路加工到位, 不留余量;對B料板進行水路加工到位,不留余量;
(4) 對A料板進行復雜形狀加工,留余量0.03-0.07mm;
(5) 將A、 B料板焊接方向一致,使用夾具將A料板與B料板夾緊后 進行二次熱處理;
(6) 對焊接后的A、 B料板分別進行精磨,對復雜曲面精加工,對通 孔進行加工,對復雜型狀進行精加工,即完成模仁(芯)的成品制備。而且,所述模具原料以鋼材為主,硬度在35HRC 65HRC之間。 而且,所述步驟(3)中對A、 B料板分別進行加工時的加工零位必須 相同。
而且,所述使用夾具將A料板與B料板焊接時,在兩料板中間加放 釬片,釬片外形與A、 B料板一致,使用夾具將A料板與B料板夾緊后 進行二次熱處理。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
1、 本制備工藝將加工模仁分成分體的A、 B料板,因此冷卻水路的 分布狀況可根據(jù)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模具結(jié)構(gòu)在A、 B料板分別進行準確加工, 加工完成后,再進行特殊焊接,使A、 B料板合模以達到一體狀態(tài),提高 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難度,提高了成品合格率。
2、 本制備工藝的模具鋼材可采用淬火后的鋼材,并且A、 B料板還 可采用不同材質(zhì)鋼材,如A料板采用穩(wěn)定性好、熱傳導率高的材料,B 料板采用加工性好的材料,實現(xiàn)了對產(chǎn)品的快速冷卻。
圖1是本發(fā)明模仁(芯)的截面剖視示意圖2是本發(fā)明模仁(芯)A的立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3是本發(fā)明模仁(芯)B的立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4是本發(fā)明使用夾具將A料板與B料板夾緊的工藝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fā)明結(jié)合附圖通過以下實施例進一步詳述,但本實施例所敘述的 技術(shù)內(nèi)容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不應依此來局限本發(fā)明的保護 范圍。
一種分體焊接型模仁(芯)的制備工藝,其步驟是-
(1) 將模具原料分割成A料板4、 B料板l,進行第一次常規(guī)熱處理, 其中A料板為帶模膛3的料板;
(2) 將熱處理后的A、 B料板進行去除余量,找正加工,單邊留余量 0.03-0.07mm,最佳為0.05mm,使用設備為精密平面磨床;
(3) 采用高速銑加工中心對A料板進行復雜曲面加工,留余量 0.03-0.07mm,最佳為0.05mm,將水路2加工到位,不留余量;
采用高速銑加工中心對B料板進行水路加工到位,不留余量,根據(jù)
需要可以做任何形狀來加強冷卻效果;
應注意A、 B料板加工零位必須相同。
4(4) 采用電火花成型機對A料板進行復雜形狀加工,以加工出CNC無 法加工部位,留余量0.03-0.07mm,最佳為0.05mm;
(5) 將A、 B料板焊接方向一致,兩板中間加放釬片6,釬片外形與A、 B料板一致,使用夾具5將A料板與B料板夾緊后進行二次熱處理(夾 具原理見圖4);
(6) 采用精密平面磨床對焊接后的工件分別進行精磨,采用高速銑加 工中心對復雜曲面精加工,采用慢走絲放電加工機對通孔進行加工,采 用電火花成型機對復雜型狀進行精加工,即完成模仁(芯)的成品制備。
原材料說明
本制備工藝對原料的選擇范圍較廣,材質(zhì)以鋼材為主,對硬度的要 求在35HRC 65HRC之間;以現(xiàn)有原材料市場來看,日本壹勝百8407、 8402、 ELMAX、 STAMAX型鋼材及美國S136、 H13型鋼材均可使用。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分體焊接型模仁(芯)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其步驟是(1)將模具原料分割成A、B料板,并進行熱處理;(2)將熱處理后的A、B料板進行去除余量,找正加工,單邊留余量0.03-0.07mm;(3)對A料板進行復雜曲面加工,留余量0.03-0.07mm,水路加工到位,不留余量;對B料板進行水路加工到位,不留余量;(4)對A料板進行復雜形狀加工,留余量0.03-0.07mm;(5)將A、B料板焊接方向一致,使用夾具將A料板與B料板夾緊后進行二次熱處理;(6)對焊接后的A、B料板分別進行精磨,對復雜曲面精加工,對通孔進行加工,對復雜型狀進行精加工,即完成模仁(芯)的成品制備。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焊接型模仁(芯)的制備工藝, 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原料以鋼材為主,硬度在35HRC 65HRC之間。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焊接型模仁(芯)的制備工藝,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對A、 B料板分別進行加工時的加工零位 必須相同。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焊接型模仁(芯)的制備工藝, 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夾具將A料板與B料板焊接時,在兩料板中 間加放釬片,釬片外形與A、 B料板一致,使用夾具將A料板與B 料板夾緊后進行二次熱處理。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分體焊接型模仁(芯)的制備工藝,加工模仁A、B料板模具鋼材均采用淬火后的鋼材,水路分布狀況根據(jù)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模具結(jié)構(gòu)進行準確加工,達到快速對產(chǎn)品冷卻,提高效率;A、B料板還可采用不同材質(zhì)鋼材;A料板采用穩(wěn)定性好、熱傳導率高的材料,B料板采用加工性好的材料;當A、B料板加工完成后進行特殊焊接,使A、B兩部分達到一體狀態(tài)。本發(fā)明解決了現(xiàn)有工藝的缺陷,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難度,提高了成品合格率。
文檔編號B23P15/24GK101628373SQ20091007010
公開日2010年1月20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1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8月11日
發(fā)明者宋志會 申請人:天津市瑞??萍及l(fā)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