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其中,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包括擴散板以及設置于擴散板的背面一側的光源裝置,擴散板的背面設置有反射油墨層,用于將光源裝置發(fā)出的光線反射至擴散板。本實用新型的顯示裝置,包括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采用背面涂覆有反射油墨的擴散板來調節(jié)背光模組的出光均勻性,代替了導光板的作用,從而相對側入式背光模組可降低背光模組的生產成本和重量,同時相對直下式背光模組可減小背光模組的厚度。
【專利說明】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背光模組為液晶顯示器的重要組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發(fā)光,背光模組的功能 就是供應充足的亮度與分布均勻的光源,使液晶顯示器能正常顯示影像。目前,液晶顯示器 的顯示技術已經趨于成熟,尤其在背光模組的設計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發(fā)展。背光模組除了 應用在液晶顯示器、液晶電視機等液晶顯示裝置之外,還可以為數(shù)碼相框、電子紙、手機等 顯示裝置提供光源。
[0003] 背光模組依據(jù)光源的位置不同分為側光式背光模組和直下式背光模組。
[0004] 小尺寸(55inch以下)背光模組以側入光式為主,大尺寸(55inch以上)背光模 組以直下式為主。側光式背光模組主要包括光源、導光板、導熱板以及背板。導光板主要功 能是藉由光散射原理將入射的點光源轉換成面光源。光源位于導光板的一側面或兩相對側 面,光源所發(fā)出的光向導光板另一端傳導,然后由導光板正面射出。直下式背光模組主要包 括光源、擴散板、膜片、膠框及背板等,為了防止燈影mura,光源到擴散板需要一定的混光距 離,從而使直下式背光模組的厚度增加。
[0005] 目前,在大尺寸側入式背光模組中,導光板在占背光模組成本的15 %左右,設置導 光板占用了背光模組的生產成本。而在直下式背光模組中,需要足夠的混光距離防止燈影 mura的出現(xiàn),這使得背光模組的厚度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0006]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厚度相對直下式背光模組較小、且生產成本相對 于側入光式背光模組大幅降低的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0007] 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包括擴散板以及設置于所述擴散板的背面一側的光源裝 置,所述擴散板的背面設置有反射油墨層,用于將所述光源裝置發(fā)出的光線反射至所述擴 散板。
[0008] 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其中,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擴散板的背面一側的反射片,所 述光源裝置設置于所述反射片與所述擴散板之間,所述反射片用于將所述光源裝置發(fā)出的 光線反射至所述反射油墨層。
[0009] 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其中,所述擴散板包括第一邊以及與所述第一邊相對的 第二邊,所述光源裝置包括與所述擴散板的第一邊相對的第一光源,所述反射油墨層的反 射油墨密度由所述第一邊向所述第二邊遞減。
[0010] 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其中,所述光源裝置包括分別與所述擴散板的邊緣相對 的多個第二光源,所述反射油墨層的密度由所述擴散板上與所述第二光源相對的區(qū)域向所 述擴散板的中部遞減。
[0011] 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其中,所述光源裝置包括與所述擴散板的中部相對的第 三光源,所述反射油墨層的密度由所述擴散板上與所述第三光源相對的區(qū)域向所述擴散板 的邊緣遞減。
[0012] 本實用新型的顯示裝置,包括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
[0013]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采用背面涂覆有反射油墨的擴散板來調節(jié)背光模組的出 光均勻性,代替了側入光式背光模組中導光板的作用,從而可降低了側入式背光模組的生 產成本和重量,同時相對直下式背光模組厚度減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的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5] 圖2為圖1中擴散板的結構示意圖的俯視圖;
[0016]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的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的第三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19] 實施例一
[0020]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包括擴散板1以及設置于擴散板1的 背面一側的光源裝置2,擴散板1的背面設置有反射油墨層3,用于將光源裝置2發(fā)出的光 線反射至擴散板1。
[0021] 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的實施例,其中,還包括設置于擴散板1的背面一側的反 射片4,光源裝置2設置于反射片4與擴散板1之間,反射片4用于將光源裝置2發(fā)出的光 線反射至反射油墨層3。
[0022] 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的實施例,其中,擴散板1包括第一邊11以及與第一邊11 相對的第二邊12,光源裝置2包括與擴散板1的第一邊11相對的第一光源21,第一光源21 靠近擴散板1的第一邊11。第一光源21遠離擴散板1的第二邊12。反射油墨層3的反射 油墨密度由第一邊11向第二邊12遞減。
[0023] 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的實施例,其中,第一光源21為LED燈條。
[0024] 圖1中反射油墨層3與反射片4之間的空心箭頭表示光路,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 組的實施例,擴散板1的背面設置有反射油墨層3, LED燈條發(fā)出的光線射到擴散板1的背 面時,少數(shù)光線透過擴散板1向上射出,多數(shù)光線射到反射油墨層3表面,經過反射油墨層 3的反射將光線導入擴散板1的中部,由此使光線混合均勻,使擴散板1向上射出的出射光 為均勻光線。
[0025] 為了進一步使擴散板1上射出的出射光出光均勻,反射油墨層的密度由LED燈條 的近端向LED燈條的遠端逐減小,即反射油墨層3的反射油墨密度由第一邊11向第二邊 12 (即沿F方向)遞減,這樣可使LED燈條的近端的光更多的反射導入擴散板1的中部,使 整個背光模組出光更為均勻。
[0026] 反射油墨層的涂布可通過印刷網(wǎng)版直接印刷在擴散板上,密度分布可通過調節(jié)印 刷網(wǎng)版的網(wǎng)點密度來實現(xiàn)。
[0027] 實施例二
[0028]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的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相比的區(qū)別點在于,光 源裝置2'包括與擴散板1的邊緣相對的多個第二光源22,反射油墨層3的密度由擴散板1 上與第二光源22相對的區(qū)域向擴散板1的中部遞減。
[0029] 圖3中反射油墨層3與反射片4之間的空心箭頭表示光路,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 組的實施例,其中,光源裝置2'包括分別與擴散板1的兩相對邊緣相對的兩個第二光源22。 兩個第二光源22分別靠近擴散板1的兩相對邊緣。在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的實施例中, 光源裝置也可以包括與擴散板的邊緣相對的三個第二光源或四個第二光源。
[0030] 為了進一步使擴散板1上射出的出射光出光均勻,本實施例中,反射油墨層的密 度由LED燈條的近端向LED燈條的遠端逐減小,即反射油墨層3的密度由擴散板1上與多 個第二光源22相對的區(qū)域向擴散板1的中部(即沿F方向)遞減,這樣可使LED燈條的近 端的光更多的反射導入擴散板1的中部,使整個背光模組出光更為均勻。
[0031] 實施例三
[0032] 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的實施例,其中,光源裝置2"包括與擴散板1 的中部相對的第三光源23,反射油墨層3的密度由擴散板1上與第三光源23相對的區(qū)域向 擴散板1的邊緣遞減。
[0033] 圖1中反射油墨層3與反射片4之間的空心箭頭表示光路,為了進一步使擴散板 1上射出的出射光出光均勻,本實施例中,反射油墨層的密度由LED燈條的近端向LED燈條 的遠端逐減小,即反射油墨層3的密度由擴散板1上與第三光源23相對的區(qū)域向擴散板1 的邊緣(即沿F方向)遞減,這樣可使LED燈條的近端的光更多的反射導入擴散板1的中 部,使整個背光模組出光更為均勻。
[0034] 本實用新型的顯示裝置,包括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
[0035] 本實用新型的顯示裝置可以為:電子紙、液晶電視、液晶顯示器、數(shù)碼相框、手機、 平板電腦等任何具有顯示功能的產品或部件。
[0036]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采用背面涂覆有反射油墨的擴散板來調節(jié)背光模組的出 光均勻性,代替了側入光式背光模組導光板的作用,從而可降低側入式背光模組的生產成 本和重量,同時相對直下式背光模組厚度減小。
[0037] 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中,反射片4的反射表面無需跟導光板的下表面接觸,因此 不用考慮反射片與導光板之間的劃傷不良,反射片4的反射表面無需經過抗劃傷特殊處 理,由此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
[0038] 本實用新型的顯示裝置因為安裝了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產品品質進一步提 商。
[0039]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 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 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背光模組,包括擴散板以及設置于所述擴散板的背面一側的光源裝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擴散板的背面設置有反射油墨層,用于將所述光源裝置發(fā)出的光線反射至所述 擴散板。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擴散板的背面一 側的反射片,所述光源裝置設置于所述反射片與所述擴散板之間,所述反射片用于將所述 光源裝置發(fā)出的光線反射至所述反射油墨層。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擴散板包括第一邊以及與所述 第一邊相對的第二邊,所述光源裝置包括與所述擴散板的第一邊相對的第一光源,所述反 射油墨層的反射油墨密度由所述第一邊向所述第二邊遞減。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裝置包括分別與所述擴散 板的邊緣相對的多個第二光源,所述反射油墨層的密度由所述擴散板上與所述第二光源相 對的區(qū)域向所述擴散板的中部遞減。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裝置包括與所述擴散板的 中部相對的第三光源,所述反射油墨層的密度由所述擴散板上與所述第三光源相對的區(qū)域 向所述擴散板的邊緣遞減。
6. -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背光模組。
【文檔編號】F21V7/22GK203907382SQ201420325598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6月18日
【發(fā)明者】馬文文, 尹大根, 孫文佳 申請人:北京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