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固定光纖器件的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固定光纖器件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光纖器件又稱光無源器件,是光纖傳輸系統(tǒng)中對光路起轉換、連接和控制功能的單元。然而對光纖期間長度進行剪切時,首先需要光纖器件的一端進行固定,然后才能進行剪切成型,現(xiàn)有的固定方式基本為人工固定,也就是通過人手對其施壓進行固定,然后進行剪切處理,這樣的固定方式導致生產效率極低,而且容易出現(xiàn)滑落現(xiàn)象,影響最終的剪切尺寸。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固定光纖器件的裝置,解決現(xiàn)有技術固定不牢靠,容易滑脫,同時現(xiàn)有的固定方式導致生產效率極低的問題。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用于固定光纖器件的裝置,包括“L”型本體,設置于“L”型本體橫邊上的第一螺釘孔;設置于“L”型本體豎邊上的第一螺紋孔;所述“L”型本體底部一端還設有帶第二螺釘孔的連接板,另一端設有第二螺紋孔。
[0006]進一步地,所述“L”型本體豎邊遠離第一螺釘孔的一側還設有條形凹槽,該條形凹槽延伸至“L”型本體的頂部。
[0007]再進一步地,所述“L”型本體底部遠離連接板的一端設有與連接板相匹配的缺口,所述第二螺紋孔設置于缺口處,且第二螺紋孔與第二螺釘孔相匹配。
[0008]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螺釘孔貫穿“L”型本體的橫邊,所述第一螺紋孔貫穿“L”型本體的豎邊。
[0009]另外,所述第一螺紋孔內設有頂珠螺絲。
[0010]作為一種優(yōu)選,所述第一螺紋孔為三個。當然第一螺紋孔的數(shù)量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設計為1?N個均可。
[0011]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及有益效果:
[0012](1)本實用新型能夠多個快速組合,而光纖器件則被固定于兩個本實用新型的“L”型本體之間,由于能夠無限的將本實用新型進行組合,這樣就使得能夠快速的固定多個光纖器件,從而有效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0013](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第一螺紋孔,能夠在其內安裝頂珠螺絲,從而對位于兩個“L”型本體之間光纖器件施加一定的壓力,從而使其固定的更加牢固。
[0014](3)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第一螺釘孔,能夠將“L”型本體直接固定于木質桌面上,或其他地方,從而方便固定本實用新型,進行光纖器件的剪切作業(yè)。
[0015](4)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連接板和第二螺釘孔、第二螺紋孔能夠將兩個“L”型本體進行組合固定,具體固定方式時,將兩個本實用新型并排靠近使第二螺釘孔和第二螺紋孔對齊,然后通過安裝沉頭螺絲進行固定即可,安裝拆卸極其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縱向截面示意圖。
[0019]圖4為兩個本實用新型安裝后的側視圖。
[0020]圖5為兩個本實用新型安裝后的俯視圖。
[0021 ]圖6為兩個本實用新型安裝后的縱向截面示意圖。
[0022]其中,附圖中標記對應的零部件名稱為:1-“L”型本體,2-第一螺釘孔,3-第一螺紋孔,4-連接板,5-第二螺釘孔,6-第二螺紋孔,7-條形凹槽,8-缺口,9-頂珠螺絲,10-光纖器件,11-木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
[0024]如圖1?6所示,一種用于固定光纖器件的裝置,包括“L”型本體1,設置于“L”型本體橫邊上的第一螺釘孔2;設置于“L”型本體豎邊上的第一螺紋孔3;所述“L”型本體底部一端還設有帶第二螺釘孔5的連接板4,另一端設有第二螺紋孔6。值得說明的是,所述第一螺釘孔貫穿“L”型本體的橫邊,所述第一螺紋孔貫穿“L”型本體的豎邊。
[0025]具體使用時,只需將多個本實用新型并排排列,然后相互固定,具體的是通過將第二螺釘孔和第二螺紋孔對齊,然后通過安裝沉頭螺絲將相連的“L”型本體進行固定,操作十分方便、快捷。然后將木螺絲11穿過第一螺釘孔將“L”型本體固定在桌面上,或者其他工作臺上,隨后,將光纖器件10插入到兩個相鄰的“L”型本體的豎邊之間進行固定,方便后續(xù)的剪切工作。然后當光纖器件與“L”型本體的豎邊之間存在間隙時,可在第一螺紋孔內安裝頂珠螺絲9,對光纖器件施加一定的壓力,從而固定的更加牢固。
[0026]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所述“L”型本體豎邊遠離第一螺釘孔的一側還設有條形凹槽7,該條形凹槽延伸至“L”型本體的頂部。該條形凹槽的目的是方便將頂珠螺絲安裝于第一螺紋孔中,因為相鄰的“L”型本體的豎邊在一定的程度上會影響安裝頂珠螺絲,然而設置該條形凹槽后,扳手的活動空間便增大了,即可將頂住螺絲安裝到第一螺紋孔中。
[0027]為了將兩個本實用新型固定的更加牢固,使其能夠緊密接觸,所述“L”型本體底部遠離連接板的一端設有與連接板相匹配的缺口 8,所述第二螺紋孔設置于缺口處,且第二螺紋孔與第二螺釘孔相匹配。上述的缺口長度與連接板的長度相等,這樣,連接板即可填補滿缺口,從而使得相鄰的“L”型本體底部接觸的更加緊密,從而使得相鄰“L”型本體的豎邊之間的具體保持一致。
[0028]作為一種優(yōu)選,所述第一螺紋孔為三個。當然第一螺紋孔的數(shù)量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設計為1?N個均可。
[0029]按照上述實施例,便可很好地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值得說明的是,基于上述結構設計的前提下,為解決同樣的技術問題,即使在本實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無實質性的改動或潤色,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的實質仍然與本實用新型一樣,故其也應當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用于固定光纖器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本體(1),設置于“L”型本體橫邊上的第一螺釘孔(2);設置于“L”型本體豎邊上的第一螺紋孔(3);所述“L”型本體底部一端還設有帶第二螺釘孔(5)的連接板(4),另一端設有第二螺紋孔(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固定光纖器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本體豎邊遠離第一螺釘孔的一側還設有條形凹槽(7),該條形凹槽延伸至“L”型本體的頂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固定光纖器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本體底部遠離連接板的一端設有與連接板相匹配的缺口(8),所述第二螺紋孔設置于缺口處,且第二螺紋孔與第二螺釘孔相匹配。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固定光纖器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釘孔貫穿“L”型本體的橫邊,所述第一螺紋孔貫穿“L”型本體的豎邊。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用于固定光纖器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紋孔內設有頂珠螺絲(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固定光纖器件的裝置。解決現(xiàn)有技術固定不牢靠,容易滑脫,同時現(xiàn)有的固定方式導致生產效率極低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L”型本體,設置于“L”型本體橫邊上的第一螺釘孔;設置于“L”型本體豎邊上的第一螺紋孔;所述“L”型本體底部一端還設有帶第二螺釘孔的連接板,另一端設有第二螺紋孔。本實用新型能夠多個快速組合,而光纖器件則被固定于兩個本實用新型的“L”型本體之間,由于能夠無限的將本實用新型進行組合,這樣就使得能夠快速的固定多個光纖器件,從而有效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IPC分類】G02B7/00, G02B6/02
【公開號】CN205091497
【申請?zhí)枴緾N201520881911
【發(fā)明人】何岳峰, 鄧焰, 蔡霞, 楊騰建, 蔣強
【申請人】成都天潤光電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