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顯示屏的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液晶顯示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液晶顯示屏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的大部分的液晶產品均為一體式結構,液晶面板供應商僅生產液晶面板、柔性線排以及PCB控制板,整機工廠完成所有后續(xù)顯示屏的拼接生產。由于面板供應商的設計標準各不相同。生產出來的液晶面板上的柔性線排的位置寬度,長度及位置也大相徑庭,這樣就造成整機工廠需要為每一個面板供應商開發(fā)一款適應性的中框及背板,即使在模具制造前充分考慮到液晶面板資源,或者開始設計就考慮兼容,也需要在模具上制作很多個鑲件,同時衍生出多種中框及背板,這樣給生產的組織和規(guī)?;a帶來級大的不便,很容易造成庫存材料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屏的連接結構旨在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中框和背板的適應性差,規(guī)?;a困難,同時容易造成材料浪費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液晶顯示屏的連接結構,包括面框、液晶面板和用于固定所述液晶面板并與所述面框配合連接的模組結構,所述模組結構包括中框和背板,所述中框貼合安裝在所示背板邊緣上,所述中框上設有至少兩個第一開槽,所述背板上對應所述第一開槽的位置設有至少兩個第二開槽;所述模組結構還包括轉接件,所述轉接件上設有卡鉤結構,所述卡鉤結構穿過所述第一開槽與所述第二開槽鉤在所述背板的底面上,且所述轉接件固定所述中框與所述背板。
[0005]進一步地,所述轉接件還包括支撐板,所述卡鉤結構沿所述支撐板上部延伸設置且平行于所述支撐板平面,所述卡鉤結構由彈性材料制成;所述支撐板上設有第一螺紋通孔,且底端設有扣接平臺;所述面框的周邊具有朝所述背板延伸的面框側邊,所述面框側邊上對應所述第一螺紋通孔開設有第二螺紋通孔,所述側邊的下端向內延伸有扣接部,所述扣接部扣接在所述扣接平臺上。
[0006]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開槽沿所述背板的背板側邊設置,所述背板側邊與所述第二開槽交接處垂直向上延伸出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設有與所述第一螺紋通孔對應的第三螺紋通孔。
[0007]進一步地,所述定位板穿過所述第一開槽并位于所述支撐板與所述卡鉤結構之間。
[0008]進一步地,所述液晶面板一側通過多個柔性線排連接有PCB控制板,各所述柔性線排之間具有空隙。
[0009]進一步地,所述轉接件安裝的位置與所述空隙對應。
[0010]進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上設有凸臺,所述凸臺垂直于所述定位板。
[0011]進一步地,所述中框的側邊上開設有與所述凸臺相配合的凹槽或者開槽。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在中框和背板對應開設的第一開槽和第二開槽以及帶有卡鉤結構的轉接件,由卡鉤結構穿過第一開槽與第二開槽并鉤在背板的底面上,可以輕松完成中框與背板的連接,同時由于第一開槽和第二開槽的數(shù)量為多個,進而轉接件的位置可以不固定,這樣就可以解決不同供應商柔性線排的位置寬度及長度不同導致柔性線排間的間隙的位置不一樣的問題,這樣可以使得同一種中框和與之配合的背板可以適用于多種不同的液晶面板上的柔性線排,從而可以避免物料的浪費,也可以實現(xiàn)規(guī)?;a。進一步由于轉接件支撐板有一定的厚度,面框與轉接件通過扣接而緊固,這樣使得中框側邊與面框裝配完成后留下一定的間隙,預留的間隙可以方便柔性線排穿過進而將PCB控制板連接到背板的底面。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液晶顯示器的結構拆分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圖1中面框與液晶面板的局部放大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圖2中轉接件與中框的局部放大圖。
[0016]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圖1中背板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8]如圖1至圖4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液晶顯示屏的連接結構,所述液晶顯示屏包括面框10、所述面框10為金屬面框10或者塑料面框10,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為鋁合金材質的;液晶面板201和用于固定所述液晶面板201并與所述面框10配合連接的液模組結構20,所述液模組結構20包括中框205和背板30,所述中框205由長條板2051和沿長條板2051長條邊垂直延伸的側板2052組成,所述中框205貼合安裝在所示背板30邊緣上,其中所述中框205的長條板2052與所述背板30的頂面配合,所述中框205側板2052與所述背板30的背板側邊301配合;所述中框205的的長條板2052上設有多個第一開槽2055,所述背板30頂面上對應所述第一開槽2055設有多個第二開槽305,所述第二開槽305沿所述背板30的背板側邊301設置;所述液模組結構20還包括帶有卡鉤結構2043的轉接件204,所述卡鉤結構2043穿過所述第一開槽2055與所述第二開槽305鉤在所述背板30的底面上。
[001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在中框205和背板30對應開設的第一開槽2055和第二開槽305以及帶有卡鉤結構2043的轉接件204,通過卡鉤結構2043穿過第一開槽2055與第二開槽305并鉤在背板30的底面(圖未不)上可以輕松完成中框205與背板30的連接,同時由于第一開槽2055和第二開槽305的數(shù)量為多個,進而轉接件204的位置可以不固定,這樣就可以解決不同供應商柔性線排202的位置寬度及長度不同導致柔性線排202間的間隙2021的位置不一樣的問題,這樣可以使得同一種中框205和與之配合的背板30可以適用于多種不同的液晶面板201上的柔性線排202,從而可以避免物料的浪費,也可以是實現(xiàn)規(guī)?;a。
[002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裝配過程是這樣的:如圖2至圖4所示,首先,所述第二開槽305沿所述背板30的背板側邊301設置,所述背板側邊301與所述第二開槽305交接處垂直向上延伸出定位板304,將所述中框205的通過所述第一開槽2055與所述定位板304進行定位裝配,使得所述第一開槽2055與所述第二開槽305重合,進一步地,部分所述定位板304上設有垂直于所述定位板304的凸臺302,所述中框205的側板2052上開設有與所述凸臺302相配合的凹槽2053或者開槽,所述凸臺302與所述凹槽2053或者開槽配合后進一步將所述中框205固定在所述背板30上;接著,將由支撐板2044和沿所述支撐板2044上部延伸且平行于所述支撐板2044平面的所述卡鉤結構2043組成的所述轉接件204通過彈性卡鉤結構2043穿過所述第一開槽2055和所述第二開槽305,并鉤接在所述背板30底面上,所述定位板304位于所述支撐板2044與所述卡鉤結構2043之間,所述轉接件204安裝的位置可根據(jù)不同的柔性線排202進行確定;然后,將所述液晶面板201 —側由多個柔性線排202并列連接的PCB控制板,通過柔性線排202繞過裝有轉接件204的中框205,將PCB控制板固定在背板30的底面上,所述轉接件204應該安裝在柔性線排202之間的空隙中,保證不形成干涉;最后,將周邊具有朝所述背板30延伸的面框側邊101的面框10,通過面框側邊101的下端向內延伸的扣接部(圖未示)與所述支撐板2044下端的扣接平臺2042扣接而完成整個的裝配。此外為保證液晶顯示屏的緊固,所述支撐板2044上設有第一螺紋通孔2041,所述面框10側邊102上對應所述第一螺紋通孔2041開設有第二螺紋通孔101,部分所述定位板304上設有與所述第一螺紋通孔2041對應的第三螺紋通孔303,液晶顯示屏可通過螺釘擰緊上述三個螺釘孔完成進一步的緊固。
[002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液晶顯示屏的連接結構,包括面框、液晶面板和用于固定所述液晶面板并與所述面框配合連接的模組結構,所述模組結構包括中框和背板,所述中框貼合安裝在所示背板邊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上設有至少兩個第一開槽,所述背板上對應所述第一開槽的位置設有至少兩個第二開槽;所述模組結構還包括轉接件,所述轉接件上設有卡鉤結構,所述卡鉤結構穿過所述第一開槽與所述第二開槽鉤在所述背板的底面上,且所述轉接件固定所述中框與所述背板。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屏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件還包括支撐板,所述卡鉤結構沿所述支撐板上部延伸設置且平行于所述支撐板平面,所述卡鉤結構由彈性材料制成;所述支撐板上設有第一螺紋通孔,且底端設有扣接平臺;所述面框的周邊具有朝所述背板延伸的面框側邊,所述面框側邊上對應所述第一螺紋通孔開設有第二螺紋通孔,所述側邊的下端向內延伸有扣接部,所述扣接部扣接在所述扣接平臺上。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顯示屏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開槽沿所述背板的背板側邊設置,所述背板側邊與所述第二開槽交接處垂直向上延伸出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設有與所述第一螺紋通孔對應的第三螺紋通孔。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顯示屏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穿過所述第一開槽并位于所述支撐板與所述卡鉤結構之間。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液晶顯示屏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一側通過多個柔性線排連接有PCB控制板,各所述柔性線排之間具有空隙。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顯示屏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件安裝的位置與所述空隙對應。7.根據(jù)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晶顯示屏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上設有凸臺,所述凸臺垂直于所述定位板。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顯示屏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的側邊上開設有與所述凸臺相配合的凹槽或者開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液晶顯示的技術領域,提供一種液晶顯示屏的連接結構,包括面框、液晶面板和用于固定所述液晶面板并與所述面框配合連接的模組結構,所述模組結構包括中框和背板,所述中框貼合安裝在所示背板邊緣上,所述中框的上設有至少兩個第一開槽,所述背板上對應所述第一開槽的位置設有至少兩個第二開槽;所述模組結構還包括轉接件,所述轉接件上設有卡鉤結構,所述卡鉤結構穿過所述第一開槽與所述第二開槽鉤在所述背板的底面上,且所述轉接件固定所述中框與所述背板;通過這樣的結構可以避免物料的浪費,也可以實現(xiàn)規(guī)?;a。
【IPC分類】G02F1/1333, G02F1/13
【公開號】CN204855988
【申請?zhí)枴緾N201520547291
【發(fā)明人】王智勇, 周友根
【申請人】惠科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9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