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對象的一側(cè)相比靠透鏡100的一側(cè)更接近光軸Ax的平面,換言之,其為從左側(cè)向右側(cè)朝上方傾斜的平面。第2表面134為靠透鏡100的一側(cè)比靠被拍攝對象的一側(cè)更遠(yuǎn)離光軸Ax的平面,換言之,其為從左側(cè)向右側(cè)朝下方傾斜的平面。凸部130的數(shù)量例如為2個或者3個以上,優(yōu)選5個以上。
[0076]如圖5所不,在俯視時,第I表面132和第2表面134分別大致呈矩形,沿光軸Ax方向交替配置。如圖8所示,比較相鄰的第I表面132和第2表面134可知,第I表面132在光軸方向上的長度大于第2表面134在光軸方向上的長度。另外,如圖6所示,在從正面觀察時,第I表面132和第2表面134交接處的棱線136呈直線狀。
[0077](1-4-3-2.比較例)
[0078]為了容易地理解本實施方式的下方壁部112的作用和效果,利用比較例進(jìn)行說明。
[0079]圖9是與圖8相對應(yīng)的、放大表示比較例所涉及的下方壁部200C的一部分并用于說明太陽光Lin及反射光Lout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在該比較例所涉及的下方壁部200C上沒有形成凸部130,整個下方壁部200C為平坦的壁部。
[0080]在如圖1所示那樣配置攝像頭單元12時,在太陽光Lin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反射光Lout入射到透鏡100和拍攝元件102的情況下,太陽光Lin的反射光Lout入射到透鏡100和拍攝元件102的較多,然而,由于箱體90的表面狀態(tài),反射光Lout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散射。因此,反射光Lout中存在一些反射角Θ out與太陽光Lin的入射角Θ in不一致的反射光Lout。
[0081]因此,即使下方壁部200C以由透鏡100 —側(cè)開始越靠近被拍攝對象、離光軸Ax越遠(yuǎn)的方式傾斜,反射光Lout的一部分也有可能會入射到透鏡100和拍攝元件102。若反射光Lout的一部分入射到拍攝元件102,則由拍攝元件102得到的圖像信息可能會變得不清
/H- ο
[0082](1-4-3-3.本實施方式)
[0083]圖10是與圖8相對應(yīng)的、放大表示所述實施方式的下方壁部112的一部分并用于說明太陽光Lin及反射光Lout的第I局部放大剖視圖。圖11是放大表不圖8的一部分并用于說明太陽光Lin及反射光Lout的第2局部放大剖視圖。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下方壁部112上形成有多個具有第I表面132和第2表面134的凸部130,整個下方壁部112呈凹凸形狀。
[0084]如對比較例所涉及的下方壁部200C的說明所示,反射光Lout中存在反射角Θ out與太陽光Lin的入射角Qin不一致的散射光。因此,即使在反射角0out與太陽光Lin的入射角Θ in相等的反射光Lout沒有入射到透鏡100和拍攝元件102的情況下,反射光Lout的一部分(散射光)也有可能會入射到透鏡100和拍攝元件102。
[0085]對于這一點,在本實施方式中,設(shè)置第I表面132,該第I平面132為與靠被拍攝對象的一側(cè)相比靠透鏡100的一側(cè)更接近光軸Ax的平面。從而,與整個下方壁部112的傾斜(在本實施方式中,下方壁部112大致與假想輔助線L2平行)相比,第I表面132與光軸Ax接近于垂直。因此,來自第I表面132的反射光Lout不容易入射到透鏡100和拍攝元件102。另外,在下方壁部112由塑料或者金屬制成且利用未圖示的模具制造下方壁部112時,優(yōu)選第I表面132的(傾斜)角度被設(shè)定在脫模斜度以上。
[0086]接下來,對第2表面134的作用和效果進(jìn)行說明。第2表面134能夠防止在太陽140處于較高位置時(例如,處于圖11所示位置時)反射光Lout入射到透鏡100和拍攝元件102,并且能夠使第I表面132容易形成。
[0087]例如,與第2表面134與光軸Ax平行的情況相比,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第2表面134的靠透鏡100的一側(cè)比靠被拍攝對象的一側(cè)更遠(yuǎn)離光軸Ax,因而,當(dāng)太陽140例如處于圖11所示的位置時,反射光Lout不容易入射到透鏡100和拍攝元件102。
[0088]另外,如果從極力使反射光Lout不入射到透鏡100和拍攝元件102的觀點來看,也可以使第2表面134以與光軸Ax垂直的方式傾斜,或者使第2表面134朝與第I表面132平行的方向接近該第I平面132 (參照后述的圖18所示的第7變形例)。但是,從容易制造或者加工的觀點來看,本實施方式的第2平面134的靠透鏡100的一側(cè)比靠被拍攝對象的一側(cè)更遠(yuǎn)離光軸Αχ。尤其是,此時,在下方壁部112由塑料或者金屬制成且利用未圖示的模具制造下方壁部112時,優(yōu)選第I表面132的角度被設(shè)定在脫模斜度以上。
[0089]另外,“太陽140處于較高位置時”以攝像頭主體18為基準(zhǔn)換言之,意思是指入射角為θ in的太陽光Lin (外部光)與光軸Ax接近于垂直時。
[0090]2.本實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
[0091]采用上述本實施方式,在將攝像頭箱體90的一部分配置在比透鏡100靠被拍攝對象的一側(cè)的結(jié)構(gòu)(換言之,將透鏡100配置在遠(yuǎn)離攝像頭箱體90中的位于被拍攝對象一側(cè)的頂端附近的位置上的結(jié)構(gòu))中,能夠防止太陽光Lin (外部光)的反射光Lout (包括散射光)入射到透鏡100和拍攝元件102。
[0092]例如,在本實施方式中,太陽140處于攝像頭單元12的斜上方時的太陽光Lin為外部光,下方壁部112(第I壁部)由透鏡100處開始越靠近被拍攝對象一側(cè),越朝下方傾斜(圖8)。由于第I表面132為靠透鏡100的一側(cè)比靠被拍攝對象的一側(cè)更接近光軸Ax的平面,因而,第I表面132與光軸Ax之間的角度比整個下方壁部112與光軸Ax之間的角度更接近于直角。因此,入射到第I表面132的太陽光Lin的反射光Lout包含散射光在內(nèi)不容易入射到透鏡100和拍攝元件102。
[0093]因此,能夠根據(jù)情況實現(xiàn)在采用將透鏡100配置在攝像頭箱體90中的位于被拍攝對象一側(cè)的頂端附近的結(jié)構(gòu)時難以實現(xiàn)的各種特征。
[0094]在本實施方式中,比較相鄰的第I表面132和第2表面134可知,第I表面132在光軸方向上的長度大于第2表面134在光軸方向上的長度(圖8)。下方壁部112(第I壁部)以從透鏡100處開始越靠近被拍攝對象離光軸Ax越遠(yuǎn)的方式傾斜,在以此為前提條件時,如果第I表面132在光軸方向上的長度大于與之相鄰的第2表面134在光軸方向上的長度的話,則第I表面132的區(qū)域面積大于第2表面134的區(qū)域面積(參照圖5)。此時,第I表面132與第2表面134相比較,太陽光Lin (外部光)更容易照射到第I表面132上,由此,能夠使來自整個下方壁部112的反射光Lout不容易入射到透鏡100和拍攝元件102。
[0095]在本實施方式中,攝像頭箱體90具有透鏡側(cè)壁部110(第2壁部),該透鏡側(cè)壁部110在透鏡100和被拍攝對象之間,比下方壁部112更靠拍攝元件102 —側(cè),在透鏡側(cè)壁部110上形成有光軸Ax通過的開口部118,該開口部118被與透鏡100不同的透明部件120封住。從而使透鏡100配置在箱體90的內(nèi)部且不露出于該攝像頭箱體90,能夠防止灰塵通過開口部118進(jìn)入到箱體90的內(nèi)部。
[0096]在本實施方式中,攝像頭單元12具有支架20,該支架20支承攝像頭箱體90,用于將該攝像頭箱體90固定在前擋風(fēng)玻璃14 (安裝對象物)上,該攝像頭箱體90能夠安裝在支架20上且能夠從該支架20上拆下來。攝像頭箱體90具有第1、第2突出部30、32(第I連接部)以及第3、第4突出部34、36(第2連接部),其中,第1、第2突出部30、32配置在比透鏡100靠拍攝元件102 —側(cè)的位置上,且與支架20相連接;第3、第4突出部34、36配置在比透鏡100靠被拍攝對象一側(cè)的位置上,且與支架20相連接(圖3)。
[0097]從而,由于在透鏡100的前后兩方將攝像頭箱體90固定在支架20上,因而,不僅能夠?qū)z像頭箱體90較穩(wěn)固地固定在支架20上,還能夠防止太陽光Lin (外部光)入射到透鏡100和拍攝元件102。
[0098]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10上,攝像頭單元12配置在前擋風(fēng)玻璃14上,用于拍攝車輛10的前方。從而,能夠得到使太陽光Lin不容易入射到透鏡100和拍攝元件102的攝像頭單元12。
[0099]在本實施方式中,將第I表面132和第2表面134的(傾斜)角度設(shè)定在脫模斜度以上。從而,在制作攝像頭箱體90時使用模具的情況下,不需要使用用于倒勾處理的滑動式模具,并且能夠降低成本。
[0100]B.變形例
[0101]另外,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根據(jù)本說明書的記載內(nèi)容,可以采用各種結(jié)構(gòu)。例如,可以采用如下結(jié)構(gòu)。
[0102]1.適用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