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液晶顯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770057閱讀:17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液晶顯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液晶顯示器與一種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已被廣泛應用于便攜式電子裝置或諸如此類裝置。如圖27所示,液晶顯示器通常是在兩塊基板1之間放置液晶7而構(gòu)成的,每塊基板包含濾色器4、黑色矩陣(black matrix)5、線形透明電極3、排列(alignment)膜9等等。間隔物(spacer)8限定了兩塊基板1之間的距離并保持液晶層有合適的厚度。
按照常規(guī)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由于間隔物是隨機而均勻地施加在其上形成有像素電極的基板上的,所以它們甚至被安置在像素電極(即液晶顯示器的顯示部分)上。間隔物一般用合成樹脂、玻璃或諸如此類材料形成。若將間隔物安置在像素電極上,由于去極化作用,間隔物部分就出現(xiàn)光泄漏。而且,由于液晶在間隔物表面上的不規(guī)則取向,會出現(xiàn)光隙(light void),由此降低了對比度與色調(diào),使顯示質(zhì)量劣化。
日本專利公開公報昭-60-361揭示了一種液晶顯示單元,與把間隔物安排在不顯示部分上的液晶顯示單元相比,通過在施加間隔物時掩蓋顯示部分而減少了安排在顯示部分上的間隔物的數(shù)量。然而,其中所揭示的液晶顯示單元是一種簡單的顯示系統(tǒng),諸如所謂的七段顯示系統(tǒng),而且間隔物不是有選擇地安排在黑色矩陣部分上。
在TFT型液晶顯示器的情況中,黑色矩陣用來改善液晶顯示器的顯示對比度,并防止因外部光線而造成的元件故障。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可以把間隔物只安置在黑色矩陣部分上而用作遮光膜。
作為一種把間隔物只安排在黑色矩陣部分(即不是液晶顯示器的像素電極的部分)上的技術,日本專利公開公報平-4-256925揭示了一種在施加間隔物時將柵極電位保持成與漏極電位相同的方法。另外,日本專利公開公報平-5-53121揭示了一種在施加間隔物時對布線電極施加一電壓的方法。此外,日本專利公開公報平-5-61052揭示了一種對布線電極施加一正電壓、使間隔物帶負電并在干燥條件下施加所得間隔物的方法。
然而,上述的所有方法都是利用布線電極的與安排相關的技術,所以適用于TFT型液晶顯示器。STN型液晶顯示器不包括與布線電極對應的電極,而像素電極是簡單地通過在上下基板上制作相互垂直的條形電極形成的。因此,上述的安排技術不適用于STN型液晶顯示器。另外,日本專利公開公報平-3-293328與平-4-204417揭示了一種在不設置電極的區(qū)域中有選擇地安排間隔物的方法,即使絕緣基板之一帶電,并在絕緣基板上施加帶有與電極相同極性的電荷的間隔物。
然而,運用這種方法,間隔物帶有與電極相同極性的電荷,因而在間隔物與電極之間產(chǎn)生了斥力。然而,未產(chǎn)生吸引間隔物使之位于電極之間的引力,從而導致下述的缺點。即,對顯示區(qū)域(其中的一組電極以與間隔物的相同極性充電)及其周圍區(qū)域中的間隔物只產(chǎn)生斥力,而且無法將間隔物均勻地施加到這些間隔物原來要安排的區(qū)域(電極之間的區(qū)域),所以難以有效而有選擇地安排間隔物。
還有,作為一種其選擇性比上述諸方法更佳的安排間隔物的方法,日本專利公開公報平-8-76132揭示了一種通過使間隔物帶正電或帶負電來安排間隔物從而具有良好選擇性的方法,即對設置在絕緣基板上要安排間隔物的區(qū)域中的第一電極施加極性與間隔物相反的電位,而對設置在絕緣基板上不要安排間隔物的區(qū)域中的第二電極施加極性與間隔物相同的電位。
然而,這種方法的缺點在于,由于間隔物安排在電極上,所以降低了對比度。此外,如果對簡型矩陣液晶顯示器應用這種方法,要求形成用于安排間隔物的電極而不是像素電極,從而減小了數(shù)值孔徑。
由此可見,按照常規(guī)技術,在由基板(擁有條形透明電極)組成的液晶顯示器中,通過去除像素電極上的間隔物難以輕易而有效地獲得對比度優(yōu)良而且顯示質(zhì)量良好的液晶顯示器。
發(fā)明概述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諸問題,即提供一種顯示質(zhì)量優(yōu)良(具有良好的對比度)的液晶顯示器,其質(zhì)量不受間隔物導致的光泄漏的影響(由于大多數(shù)間隔物均安排在黑色矩陣下方),并提供一種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它能防止將間隔物安排在像素電極上,而是將間隔物安排在黑色矩陣部分上,并且制造一種對比度極高、沒有間隔物導致的光泄漏的液晶顯示器。
第一發(fā)明是一種液晶顯示器,其液晶通過間隔物注入兩塊相對配置的基板之間的空隙,其特征在于,兩塊基板中的至少一塊基板是在上面形成有黑色矩陣的基板;兩塊基板中的至少一塊基板是在上面排列了多根透明電極的基板;不少于50%的間隔物被安排在黑色矩陣位置的正下方;而安排在黑色矩陣位置正下方的間隔物是沿著透明電極安排的。
第二發(fā)明是一種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中把間隔物施加在其上排列的多根電極的第一基板與配置在第一基板上以與第一基板相對的第二基板中的至少一塊基板上,并把液晶注入兩塊基板之間的空隙內(nèi),該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使間隔物帶電后施加,對多根電極施加有兩種或多種不同電壓值的電壓;控制在電極上方產(chǎn)生的電場;由此在相鄰的諸電極當中,只在預定的電極之間有選擇地安排間隔物。
第三發(fā)明是一種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中,將間隔物施加在具有條形透明電極(通過平行地排列多根線形透明電極而構(gòu)成)的第一基板上,第二基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方并與之相對,并把液晶注入兩塊基板之間的空隙內(nèi),該方法的特征在于,通過對平行地排列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由此交替形成較高電位(+(正))的區(qū)域和較低電位(-(負))的區(qū)域來施加間隔物;對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的方法是以某種施加模式為基礎的,其中,在基于施加到多根線形透明電極的具有不同電壓值電壓而形成的電場(電力線)中,較+(正)槽(trough)(1)和較-(負)槽(2)中至少有一條槽與多根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空隙的某一位置相匹配。
第四發(fā)明是一種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中,把間隔物施加在具有條形電極(通過平行地排列多根線形透明電極而構(gòu)成)的第一基板上,第二基板配置在第一基板上方并與之相對,并把液晶注入兩塊基板之間的空隙內(nèi),該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施加間隔物的同時,對多根平行地排列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由此交替形成較高電位(+(正))的區(qū)域和較低電位(-(負))的區(qū)域;而對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電壓的方法是以某種施加模式為基礎的,其中基于施加到多根透明電極的不同電壓值電壓形成的電力線向兩邊發(fā)散的位置和電力線從兩邊收斂的位置中至少有一個位置與多根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空隙的某一位置相匹配。
第五發(fā)明是一種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中,把間隔物施加在具有條形電極(通過平行地排列多根平行的線形透明電極而構(gòu)成)的第一基板上,第二基板配置在第一基板上方并與之相對,并把液晶注入第一與第二基板之間的空隙內(nèi),該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施加間隔物的同時,對平行地排列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與間隔物帶電極性相反的電壓以及和間隔物帶電極性相同的電壓;而施加極性相反與極性相同電壓的方法包括分別向兩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極性相反的電壓,向一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極性相同電壓,而且如此施加電壓從而使得這些相鄰的三根線形透明電極的安排成為要重復的一個單元,從而在相鄰的兩根施加了相反極性電壓的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空隙內(nèi)施加間隔物。
附圖概述

圖1是一概念圖,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一例;圖2是一概念圖,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所使用的黑色矩陣;圖3是一概念圖,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圖4是一概念圖,示出形成于條形透明電極上的具有較高電位(+(正))的區(qū)域和具有較低電位(-(負))的區(qū)域,表示從上方觀看的條形透明電極;圖5是一概念圖,表示用圖4所示具有電位差區(qū)域形成的電力線,并表示從側(cè)面觀看的條形透明電極;圖6是一概念圖,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圖7是一概念圖,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的一例;圖8是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的一例中使用的梳形電極的簡圖;圖9是一概念圖,表示由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的一例中使用的梳形電極所形成的電力線;圖10是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的一例中使用的梳形電極的簡圖;圖11是一概念圖,說明利用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的一例中使用的條形透明電極上所產(chǎn)生的電場安排間隔物的方法;圖12是一概念圖,說明利用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的一例中使用的條形透明電極上所產(chǎn)生的電場安排間隔物的方法;圖13是一概念圖,說明利用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的一例中使用的條形透明電極上所產(chǎn)生的電場安排間隔物的方法;圖14是一概念圖,說明利用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的一例中使用的條形透明電極上所產(chǎn)生的電場安排間隔物的方法;圖15是一概念圖,說明利用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的一例中使用的條形透明電極上所產(chǎn)生的電場安排間隔物的方法;圖16是一概念圖,說明利用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的一例中使用的條形透明電極上所產(chǎn)生的電場安排間隔物的方法;圖17是一概念圖,說明利用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的一例中使用的條形透明電極上所產(chǎn)生的電場安排間隔物的方法;圖18是一概念圖,說明利用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的一例中使用的條形透明電極上所產(chǎn)生的電場安排間隔物的方法;圖19是一概念圖,描述施加到多根線形透明電極的相對電位差與由電位施加在間隔物上的斥力或吸力大小之間的關系;圖20是一概念圖,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的一例;圖21是一概念圖,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的一例;圖22是一概念圖,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的一例;圖23是一概念圖,說明利用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的一例中使用的條形透明電極上所產(chǎn)生的電場安排間隔物的方法;圖24是一概念圖,說明利用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的一例中使用的條形透明電極上所產(chǎn)生的電場安排間隔物的方法;圖25是一概念圖,說明利用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的一例中使用的條形透明電極上所產(chǎn)生的電場安排間隔物的方法;圖26是一概念圖,說明利用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的一例中使用的條形透明電極上所產(chǎn)生的電場安排間隔物的方法;圖27是常規(guī)液晶顯示器的概念性剖視圖。
發(fā)明的詳細描述現(xiàn)在詳細描述本發(fā)明。
第一發(fā)明是一種液晶顯示器,其液晶通過間隔物注入兩塊相對配置的基板之間的空隙,其特征在于,兩塊基板中的至少一塊基板是在其上形成有黑色矩陣的基板;兩塊基板中的至少一塊基板是在其上排列了多根透明電極的基板;不少于50%的間隔物被安排在黑色矩陣的位置的正下方;而且直接安排在黑色矩陣位置正下方的間隔物是沿著透明電極安排的。
根據(jù)第一發(fā)明且其液晶通過間隔物被注入兩塊相對配置的基板之間空隙內(nèi)的液晶顯示器是這樣構(gòu)成的,從而兩塊基板中的至少一塊基板是在其上形成有黑色矩陣的基板,而且兩塊基板的至少一塊基板是在其上安排了多根透明電極的基板。
根據(jù)第一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液晶通過間隔物被注入兩塊相對配置的基板之間的空隙內(nèi)。
第一發(fā)明中使用的間隔物未作具體限制,例如可以是無機間隔物或合成樹脂間隔物。而且,合成樹脂間隔物可以是每個間隔物含有顏料的遮光間隔物,或者加熱時被粘結(jié)的間隔物。
間隔物的顆粒尺寸最好為1.0~2.0μm。若顆粒尺寸小于1.0μm,那么液晶的扭距(pitch of torsion)會減小,變得難以控制取向。若尺寸超過20μm,由與排列膜的距離變大,這將大大增加光泄漏的影響或用肉眼即可看出。
第一例使用的基板不作具體限制,例如可以是用玻璃、合成樹脂或諸如此類材料形成的透明基板。
兩塊基板中至少有一塊基板是在其上排列了多個透明電極的基板。
透明電極不作具體限制,例如可以是線形透明電極。還可以在基板上形成由平行地排列的線形透明電極構(gòu)成的條形透明電極。
在液晶顯示器中,把條形透明電極用作所謂的顯示電極。
此外,兩塊基板中至少一塊基板可以是在其上形成濾色器或黑色矩陣的基板。
在根據(jù)第一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中,把不少于總數(shù)50%的間隔物安排在黑色矩陣的位置的正下方。在少于50%的情況下,增強對比度的作用很小。最好是將不少于總數(shù)65%的間隔物安排于黑色矩陣的正下方。
在本說明書中,在黑色矩陣的正下方的位置是指不是液晶顯示器中顯示部分位置的位置。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中,由于兩塊基板中至少有一塊是在其上形成有條形透明電極的基板,所以該位置是指構(gòu)成條形透明電極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空隙。
安排在黑色矩陣的位置正下方的間隔物呈平行于構(gòu)成條形透明電極的線形透明電極的直線排列。即,間隔物在構(gòu)成條形透明電極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空隙內(nèi)呈直線排列。這樣,間隔物可以安排在構(gòu)成條形透明電極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所有空隙內(nèi)。然而,考慮到要排列的間隔物的數(shù)量、諸如硬度等等固態(tài)特性,間隔物不必安排在所有的空隙內(nèi),而可以某種間隔安排,諸如每隔一根電極、每隔兩根電極、每隔三根電極或每隔四根電極安排。
根據(jù)第一發(fā)明,間隔物數(shù)量最好是液晶顯示器表面每平方毫米平均為20~500個。即,如果制造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那么要施加到基板上的間隔物的數(shù)量最好是每平方毫米基板平均為20~500個。若數(shù)量小于20,就難保單元空隙均勻。若大于500,則雖能保持單元空隙,但要安排在顯示部分上的間隔物的數(shù)量增大了,因而難以提高對比度。間隔物數(shù)量以50~250更佳。下面將會談到,若將間隔物施加和安排在兩塊基板上,則間隔物的總數(shù)應落在上述范圍內(nèi)。
直線安排的間隔物的行距最好不大于5mm。若超過5mm,則由玻璃或諸如此類材料形成的基板會有起伏而導致顯示缺陷。行距不大于1.5mm更佳。
根據(jù)第一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第一例,例如是圖1(I)所示的液晶顯示器,其中,在兩塊基板的每一塊上都形成條形透明電極,并在兩塊基板的一塊基板(在其上形成透明電極)上直線安排間隔物。
根據(jù)第一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第二例,例如是圖1(II)所示的液晶顯示器,其中,在兩塊基板的每一塊上都形成條形透明電極,在兩塊基板的每塊基板(在其上形成透明電極)上直線安排間隔物,而且在兩塊基板上形成的條形透明電極的方向相互垂直。
在第一與第二例中的液晶顯示器都是所謂的STN型液晶顯示器。就是說,間隔物排列在任一塊或兩塊基板上,而基板上形成有STN型液晶顯示器的段電極(segment electrode)和公共電極。
如圖2(I)所示,第一發(fā)明的黑色矩陣通常是一種柵狀矩陣,其孔徑部分起著像素部分(即液晶顯示器的顯示部分)的作用。為了提高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顯示質(zhì)量,這里使用的黑色矩陣可以是這樣一種黑色矩陣,即沿直線安排間隔物的方向的線寬大于沿垂直方向的線寬,如圖2(II)所示。這樣,置于黑色矩陣的位置的正下方的間隔物的數(shù)量增大了,所以能減少間隔物引起的光泄漏等等。在這種情況下,若只是簡單地沿一個方向增加黑色矩陣的線寬,則數(shù)值孔徑就減小了。為此,最好是通過減窄垂直方向的線寬,使數(shù)值孔徑與常規(guī)的數(shù)值孔徑相等。
根據(jù)第一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的第三例,例如是這樣一種液晶顯示器,其中,兩塊基板中只有一塊基板具有在其上形成的條形透明電極,而在另一塊基板具有在其上形成薄膜晶體管。
第三例中的液晶顯示器是所謂的TFT型液晶顯示器。通常,在TFT型液晶顯示器中,在一塊基板上形成薄膜晶體管,而在與該基板相對的濾色器側(cè)的基板上形成固體透明電極。這樣,像在STN型液晶顯示器中那樣,如果TFT型液晶顯示器是這樣構(gòu)成的,即用形成在濾色器側(cè)的基板上的固體透明電極作為條形透明電極(它由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構(gòu)成),把間隔物安排在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空隙內(nèi),并把兩塊基板層迭在一起,就能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如果實際驅(qū)動按上述方法構(gòu)成的TFT型液晶顯示器,對各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同樣的電壓,側(cè)像素部分具有與固體電極同樣的優(yōu)點,而且能以與常規(guī)TFT型液晶顯示器同樣的方式顯示圖像。
由于根據(jù)第一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具有上述結(jié)構(gòu),所以大多數(shù)間隔物安排在黑色矩陣的下方,而顯示操作很少受到因間隔物而導致的光泄漏的影響(如果有的話),因而表現(xiàn)出良好的顯示質(zhì)量。此外,還可以把根據(jù)第一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用作STN型液晶顯示器、鐵電液晶顯示器或TFT型液晶顯示器。
本發(fā)明使用的電極并不限于線形電極,而在本發(fā)明中可以使用圖象符號顯示型電極。
第二發(fā)明是一種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中,把間隔物施加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至少一塊基板上,并把液晶注入兩塊基板之間的空隙內(nèi),在第一基板上排列了多根電極,配置于第一基板上方的第二基板與第一基板相對,該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使間隔物帶電后再施加;對多根電極施加具有兩種或多種不同電壓值的電壓;控制在電極上方產(chǎn)生的電場;并由此在相互相鄰的電極當中僅在預定的電極之間有選擇地安排間隔物。
在第二發(fā)明中,液晶顯示器和構(gòu)成液晶顯示器的間隔物、基板和電極均與第一發(fā)明中描述的一樣。
注意,把鐵粉載體或諸如此類的材料混入間隔物可以強制增加帶電間隔物的數(shù)量。
圖3是第二發(fā)明使用的間隔物施加器的剖視圖。
在液晶顯示器生產(chǎn)中,如圖3所示,一般利用壓縮空氣、氮氣或諸如此類的氣體濺噴一定數(shù)量的間隔物并把它們施加在基板上而完成間隔物的施加。間隔物施加系統(tǒng)可以是干式系統(tǒng)或濕式系統(tǒng)。濕式施加系統(tǒng)把間隔物散布于諸如水或酒精一類的混合液中并施加它們。即使采用這種系統(tǒng),間隔物也是帶電的,因而不減弱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然而,帶電間隔物的數(shù)量越大,安排精度變得越高。因此,干式施加系統(tǒng)優(yōu)于干式系統(tǒng)。通過施加間隔物,它們與管壁反復接觸(碰撞),于是帶電。間隔物被賦予于電位,并由充電裝置充電。因此,如果在施加間隔物的基板上形成某種樣式的電力線,就控制了帶電間隔物的安排。根據(jù)這一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被設計成利用這種功能來控制間隔物的安排。
通常,如果分別把不同電壓值的兩類電壓施加到形成于一個平面上的兩根電極,就會產(chǎn)生具有較高電位(+(正))的區(qū)域和具有較低電位(-(負))的區(qū)域,并由電位差產(chǎn)生電力線。即,即使對兩根電極施加的電壓相對于地電位(接地電位)0具有同一極性,在它們之間也存在著電位差。如果這樣,其中的一根電極變成較+(正)的電極而形成較高電位(+(正))的區(qū)域,另一根電極則變成較-(負)電極而形成較低電位(-(負))的區(qū)域。這時,從較+(正)電位的電板到較-(負)電位的電極形成電力線。若帶電顆粒帶入在其上形成了這種電力線的電場,如果顆粒帶正電荷,它們就在沿電力線方向上被賦與力。如果帶負電荷,則帶電顆粒就在沿與該電力線方向相反的方向被賦與力。
在根據(jù)第二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中,對上述相互排齊的多根電極施加兩個或多個不同電壓值的電壓并控制在電極上方產(chǎn)生的電場,由此控制作用于帶電間隔物的斥力與吸力,在相鄰電極當中的預定電極之間便形成斥力合力的槽和吸力合力的脊,或在斥力與吸力的合力中的吸力脊,間隔物有選擇地安排在預定電極之間。
更具體地說,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中,對多根排齊的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產(chǎn)生具有較+(正)電位的電極和具有較-(負)電位的電極,由此交替地形成具有較高(+(正))電位的區(qū)域和具有較低(-(負))電位的區(qū)域,如圖4所示。注意,具有不同電壓值的電壓的類別數(shù)可以是2或不小于2。若有三種不同值的電壓,就難以形成電極樣式。因此,具有不同電壓值的電壓的類別數(shù)最好是2。另外,對施加到電極的電壓的種類不作具體限制。例如,直流電壓、脈沖電壓或諸如此類的電壓都適用于此目的。
根據(jù)把不同電壓值的電壓施加到電極的方法,基于施加到多根電極的不同電壓值的電壓而形成的電場(電力線),是以某種施加模式為基礎的,在這種施加模式中,吸力作用于間隔物最強的位置和/或斥力作用于間隔物最弱的位置同多根電極之間的空隙位置相匹配。
吸力作用于間隔物最強的位置對應于在相鄰的電極當中預定電極之間產(chǎn)生的吸力合力脊上的某一位置,或?qū)谠诔饬εc吸力形成的合力中吸力脊上的某一位置,在這一位置處,作用于間隔物的吸力最強。作用于間隔物的吸力最弱的位置對應于在相鄰的電極當中預定電極定之間產(chǎn)生的斥力合力槽或在由斥力與吸力形成的合力中斥力槽上的某一位置,在該位置處,作用于間隔物的斥力最弱。
再者,由于預定電極(電極間有選擇地安排了間隔物)也是被施加了相等電位的相鄰電極,所以斥力或吸力等同地作用于間隔物,而這些間隔物已移到斥力合力槽、斥力合力脊或由斥力與吸力形成的合力的吸力脊處,其做法是分別給以這些電極兩種或更高不同電壓值的電位。如果斥力作用于間隔物,就能按這樣的方式以高的概率只在預定電極之間有選擇的安排間隔物,即利用預定的相鄰電極提供的相等的斥力推斥間隔物。如果吸力作用于間隔物,則能按這樣的方式以高的概率只在預定電極之間有選擇地安排間隔物,即利用預定的相鄰電極提供的相等的吸力吸引間隔物。
此外,如果間隔物帶正電荷,則預定電極(其間有選擇地安排了間隔物)是在施加給多根電極的電壓(有兩種或多種電壓值)當中施以最低電位電壓的電極。如果間隔物帶負電荷,預定電極就是在施加給多根電極的電壓(有兩種或多種電壓值)當中施以最高電位電壓的電極。于是,在由預定電極之間的斥力和吸力形成的合力中,就能建立斥力合力槽、吸力合力脊或由斥力和吸力構(gòu)成的合力斥力脊。
即,如果供給預定的相鄰電極的最低電位為正,那么斥力作用于帶正電荷的間隔物最弱。如果供給預定的相鄰電極的最低電位為負,則吸力作用于帶正電荷的間隔物最強。因此,間隔物在供給最低電位的電極之間移動。如果供給預定的相鄰電極的最高電位為正,那么吸力作用于帶負電荷的間隔物最強。如果供給預定的相鄰電極的最高電位為負,則斥力作用于帶負電荷的間隔物最弱。這樣,間隔物就在供給最高電位的電極之間移動。相應地,能以較高的概率只在預定的電極之間有選擇地安排間隔物。
再者,若間隔物帶正電荷,則最低電位為負。若間隔物帶負電荷,那么最高電位為正。這樣,利用在預定電極與間隔物之間產(chǎn)生的吸力的作用,把間隔物移到在預定電極之間產(chǎn)生的斥力合力的脊,或移到在由斥力與吸力形成的合力的吸力脊,而且間隔物被預定的兩根相鄰電極施加的相等的吸力所吸引。這樣,就能以高得多的概率只在預定的電極之間有選擇地安排間隔物。
此外,最低或最高電位以外的電位具有與間隔物同樣的極性。因此,利用在預定電極與間隔物之間產(chǎn)生的吸力以及在其它電極與間隔物之間產(chǎn)生的斥力的作用,間隔物被在其它電極與間隔物之間產(chǎn)生的斥力推斥,并被在預定電極與間隔物之間產(chǎn)生的吸力吸引,從而間隔物被移到合力(由在預定電極之間產(chǎn)生的斥力和吸力形成)的斥力脊,并進而被預定的兩根相鄰電極施加的相等的斥力吸引。這樣,能以高得多的概率只在預定電極之間有選擇地安排間隔物。
還有,使間隔物帶電的電位的極性與施加給多根電極的其它兩個或多個電位的極性相同。這樣,利用在預定的相鄰電極以外的電極與間隔物之間產(chǎn)生的強斥力的作用和在預定的相鄰電極與間隔物之間產(chǎn)生的弱斥力的作用,間隔物被在其它電極與間隔物之間產(chǎn)生的強斥力推動而被移到在預定電極之間建立的斥力合力的槽,而且間隔物在預定電極之間進一步被斥力推動。因此,能以高得多的概率只在預定電極之間有選擇地安排間隔物。
運用這種結(jié)構(gòu),特別是在斥力推動間隔物的同時,把間隔物安排在預定電極之間。這樣,能以集中的方式把間隔物安排在預定電極之間的中心位置上。因此,能減少把間隔物安排在預定相鄰電極的邊緣部分上的概率。
第三發(fā)明是一種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中,把間隔物施加在具有條形透明電極(通過平行地安排多根線形透明電極而構(gòu)成)的第一基板上,第二基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方并與與之相對,并將液體注入基板之間的空隙內(nèi),該方法的特征在于,間隔物是這樣施加的,即對平行地排列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從而交替形成具有較高電位(+(正))的區(qū)域和具有較低電位(-(負))的區(qū)域;對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電壓的方法是以某種施加模式為基礎的,其中,在基于對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電壓而形成的電場(電力線)中,較+(正)槽(1)或較-(負)槽(2)中的至少一個槽同多根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空隙的位置相匹配。
根據(jù)這一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間隔物、基板與組成的條形透明電極可以與第一、第二發(fā)明中描述的那些相同。
在根據(jù)第三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中,對平行地排列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以在多根線形透明電極當中形成具有較+(正)電位的電極和具有較-(負)電位的電極,從而交替形成具有較高電位(+(正))的區(qū)域與具有較低電位(-(負))的區(qū)域,如圖4所示。
圖4所示的具有電位差的區(qū)域形成了圖5所示的電場(電力線)。根據(jù)第三發(fā)明,對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電壓的方法是以某種施加模式為基礎的,其中,在如此形成的電力線中,較+(正)電位的槽(1)或較-(負)電位的槽(2)中的至少一條槽與多根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空隙的位置相匹配。注意,具有較+(正)電位的槽(1)表示圖5所示的槽a而具有較-(負)電位的槽(2)表示圖5所示的槽b。在圖5中,具有較+(正)電位的槽(1)的位置與多根線形透明電極間的空隙的位置相匹配。
第四發(fā)明是一種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中,把間隔物施加到具有線形線形電極條(通過平行地排列多根線形透明電極而構(gòu)成)的第一基板上,第二基板配置于第一基板的上方并與之相對,并把液晶注入基板間的空隙內(nèi),該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對平行地排列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從而交替形成具有較高電位(+(正))的區(qū)域與具有較低電位(-(負))的區(qū)域時,施加間隔物;而對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電壓的方法是以某種施加模式為基礎的,其中,電力線(基于施加到多根透明電極的不同電壓值的電壓而形成)向兩邊發(fā)散的位置或電力線(由所述電力線形成)從兩邊收斂的位置之中的至少一個位置與多根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空隙位置相匹配。
液晶顯示器、間隔物、基板與組成的條形透明電極可以與第一、第二和第三發(fā)明中描述的那些相同。
像在第三發(fā)明中的情況一樣,根據(jù)第四發(fā)明,對平行地排列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以在多根線形透明電極當中產(chǎn)生具有較+(正)電位的電極和具有較-(負)電位的電極,從而在由多根線形透明電極組成的條形透明電極上形成了具有較高電位(+(正))的區(qū)域與具有較低電位(-(負))的區(qū)域,如圖4所示。
圖4所示的具有電位差的區(qū)域形成圖5所示的電力線。根據(jù)第四發(fā)明,對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電壓的方法是以某種施加模式為基礎的,其中,電力線向兩邊發(fā)散的位置或電力線從兩邊收斂的位置中的至少一個位置與多根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空隙位置相匹配。注意,電力線向兩邊發(fā)散的位置表示圖5中的位置a,而電力線從兩邊收斂的位置表示圖5中的位置b。在圖5中,電力線發(fā)散的位置與多根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空隙位置相匹配。
根據(jù)這一發(fā)明,對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電壓的方法例如可以是一種基于某種施加模式而執(zhí)行的方法,其中,把不少于一類高于一定電壓的電壓施加于平行地排列的多根電極,并把不少于一類低于一定電壓的電壓施加于前后(與多根線形透明電極相鄰)不少于一根的線形透明電極。
此外,如果施加方法是基于某種施加模式執(zhí)行的,而在該施加模式中,對多根排列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低于一定電壓(V1)的不少于一類的電壓,并對前后(即,相鄰于多根線形透明電極)不少于一根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高于一定電壓(V2)的不少于一類的電壓,那么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數(shù)為偶數(shù),且電壓V1與V2滿足關系V2<V1于是從施加了不低于電壓V1的線形透明電極到施加了不高于電壓V2的線形透明電極形成電力線。因此,電力線向兩邊發(fā)散的位置存在于施加了不低于電壓V1的電壓的偶數(shù)個線形透明電極之間,而基于上述電力線而形成的電力線從兩邊收斂的位置則落在施加了不高于電壓V2的電壓的線形透明電極上。
在這種情況下,若有多根線形透明電極,則施加了不低于電壓V1的電壓的線形透明電極數(shù)可以是2或更大。
再者,電壓V1與V2的電位差較佳地為幾伏到幾千伏。更佳地,電位差為幾伏到幾百伏。若電位差過大,則電極間會出現(xiàn)短路;若電位差過小,則會降低間隔物安排的準確度。
電壓V1與V2中的一個也可以是地電位(接地電位)。
如果要施加的間隔物的電荷極性為-(負),則沿上述電力線的反方向?qū)﹂g隔物施加力(F=QE,其中Q表示間隔物的電荷量,而E表示電場),并將間隔物安排到電力線兩邊發(fā)散的位置,即,間隔物被安排在施加了電壓V1的偶數(shù)個線形透明電極間的空隙內(nèi)。
此外,若V1與V2的關系表示為V1<V2則從施加了不低于電壓V2的電壓的線形透明電極到施加了不高于電壓V1的電壓的線形透明電極形成電力線。結(jié)果,電力線向兩邊發(fā)散的位置落在施加了不低于電壓V2的電壓的線形透明電極上,而基于上述電力形成的電力線從兩邊收斂的位置存在于施加了不高于電壓V1的電壓的偶數(shù)個線形有電極之間。換言之,在圖6中,電力線具有相反的取向。
現(xiàn)在,如果要施加的間隔物的電荷極性為+(正),那么沿與電力線相同的方向?qū)﹂g隔物施加力,間隔物被安排在基于上述的電力線而形成的電力線從兩邊收斂的位置,即,被安排在施加了不高于電壓V1的電壓的偶數(shù)個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空隙內(nèi)。
帶電間隔物的數(shù)量、極性等等可以使用諸如E-SPART(Hosokawa Micron公司制造)等裝置檢查。把間隔物置于某種狀態(tài)可以方便地檢查極性,在這種狀態(tài)中,對線形透明電極施加+(正)或-(負)的電壓,同時檢查間隔物的移動方向。
如果間隔物相對于地電位(接地電位)帶負(-)電,則只要使電壓V1與V2保持關系式V2<V1就夠了。電壓V1的極性可以為+(正),而電壓V2的極性可以為-(負)。電壓V1與V2的極性都可以為+(正)或-(負)。另一種做法是,電壓V1與V2中的一個可以是地電位(接地電位)。例如,即便間隔物的電荷極性為-(負)而電壓V1與V2的極性均為-(負),雖然到達基板上的間隔物數(shù)可能略為減少些,但是無需因電力線的影響被推斥也能安排間隔物,即使間隔物的電荷極性為+(正),只要電壓V1與V2滿足關系式V1<V2,那么電壓V1與V2的極性是關系緊要的。
上述的電壓施加條件是根據(jù)所使用的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距離、間隔物的電荷量等而適當確定的。
在有些場合中,通過使電位差更大并由此使間隔物盡可能沿電力線以及使電壓V1的電位與帶電間隔物的電位相反,則可以提高間隔物的安排準確度。
此外,在有些場合中,在提高間隔物安排準確度的同時使電壓V1與V2具有與帶電間隔物同樣的極性,由此可以集中方式將間隔物安排在施加了電壓V1的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空隙中心部分。例如,即使間隔物的電荷極性為-(負),通過將V2設定為-1100伏和將V1設定為-1000伏(不是將電壓V2設定為0伏和將電壓V1設定為100伏而使100伏的電位差與帶電間隔物成相反極性),形成的100伏電位差與帶電間隔物成相同極性。理由如下。如果形成電位差并具有與帶電間隔物相反的極性,則間隔物首先受到遠離基板的吸力的影響,下落速度將更快。如果形成電位差并具有與帶電間隔物相同的極性,則間隔物的下落速度由于受到斥力的影響而趨于受阻滯。因此,作用于間隔物的慣性力發(fā)生變化,結(jié)果間隔物沿電力線的動作發(fā)生相應的變化。
根據(jù)第二、第三與第四發(fā)明,不必把間隔物施加在多根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所有空隙內(nèi)。即,在第一次施加間隔物時,只把它們安排在施加了不低于電壓V1或不高于V1的電壓的偶數(shù)根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空隙內(nèi)。對于液晶顯示器必須安置的間隔物的數(shù)量、位置等可根據(jù)要使用的間隔物的硬度等作出恰當?shù)臎Q定。如果第一次施加間隔物未能充分地安排好間隔物,最好把間隔物施加多次。
在沿著線形透明電極連續(xù)移動某種施加模式的同時,通過反復執(zhí)行施加操作,就能多次施加間隔物。
例如,如圖7(1)、(2)、(3)所示,一面連續(xù)移動某種施加模式,一面保持該模式并反復施加間隔物,從而可將間隔物安排入線透明電極之間的所有空隙內(nèi)。
此外,一面反復施加,一面把某種施加模式改成另一種模式,就能多次執(zhí)行上述的間隔物施加。
例如,如果在多根線形透明電極之間分別用“+”與“-”表示具有較+(正)電位的電極與具有較-(負)電位的電極,則按下列模式執(zhí)行第一次間隔物施加-++++--++++-……,第二次則按下列模式執(zhí)行-++-++-++……,于是能在第一次與第二次將間隔物安排在不同位置上。
根據(jù)第二、第三與第四發(fā)明,把細小的導電突起等用作探測器(prober),可把電壓施加到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
根據(jù)第二、第三與第四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例如,通過導線可把電壓施加到要施以不小于兩種不同電位的不止一根的線形透明電極,提供的所述導線是一條公共導線,它使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連續(xù)到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的一端或兩端。
例如,可按如下方法恰當?shù)匕央妷菏┘拥骄€形透明電極。利用導線把電壓施加到要施加不少于一種電壓且低于電壓V1的線形透明電極,提供的所述導線是根公共導線,它使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連續(xù)到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的兩端中的一端。利用導線把電壓施加到要施加不止一種電壓且不高于電壓V2的線形透明電極,提供的所述導線是一個公共導線,它使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連續(xù)到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兩端中的另一端。
再者,可按如下方法對線形透明電極施加電壓。利用導線對要施加不止一種電壓且不高于電壓V1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電壓,提供的所述導線是一條公共導線,它使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連續(xù)到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兩端中的一端。用導線對需施加不止一種電壓不低于電壓V2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電壓,提供的所述導線是一條公共導線,它使各根線形透明電極連續(xù)到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兩端中的另一端。
例如,使用圖8(I)所示的21結(jié)構(gòu)的梳形電極把電壓V1施加到導線A,而把電壓V2施加到導線B,從而可將間隔物安排于空隙a中。在安排了間隔物后,沿圖8(I)所示的虛線切割導線A和B,由此提供條形透明電極。注意,圖8(I)所示的21結(jié)構(gòu)的梳形電極形成了圖9(I)中的電力線。
另外,使用圖8(II)所示的22結(jié)構(gòu)的梳形電極把電壓V1施加到導線A,把電壓V2施加到導線B,從而可把間隔物安排在空隙b內(nèi)。利用這種方法,把電壓V2施加到導線A,把電壓V1施加到導線B2,從而可把間隔物安排在空隙c內(nèi)。結(jié)果,通過兩次施加間隔物,可把間隔物安排在所有空隙的一半之中。在安排了間隔物后,切割導線A和B,得到條形透明電極。注意,圖8(II)所示的22結(jié)構(gòu)的梳形電極形成了圖9(II)中的電力線。
通常,在液晶顯示器中,線形透明電極間的距離短得只有幾十微米。如果對以如此短的距離排列的線形透明電極施以幾百狀的電位差,有時會在電極間出現(xiàn)短路。在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中,最好把相互排齊且施以不同電壓的線形透明電極間的距離設置得寬于相互排齊且施以同樣電壓的線形透明電極間的距離,這樣可以避免電極間發(fā)生短路,提高成品率。
此外,在如此構(gòu)成的液晶顯示器中,即把相互排齊并施以同樣電壓的線形透明電極間的距離形成得短于相互排齊并施以不同電壓的線形透明電極間的距離,而且等距離地形成濾色器的黑色矩陣使其寬度等于或大于相互排列并施以不同電壓的線形透明電極間的距離,即形成的寬度大于在其上安排了間隔物的電極之間的距離,那么即使間隔物突出到線形透明電極上,在改變像素大小時也能防止光從突出到線形透明電極的間隔物泄漏,并且提高了對比度。
具有用上述方法構(gòu)成的線形透明電極的條形透明電極例如包括圖10(I)所示的21結(jié)構(gòu)的梳形電極。在圖示的21結(jié)構(gòu)梳形電極中,電壓V1施加給兩根相互以較短距離排齊的線形透明電極。由于這兩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有同樣的電壓,無論距離多么短,電極間不會出現(xiàn)短路。另一方面,令人擔心的是在施加電壓V1的線形透明電極與施加電壓V2的線形透明電極之間可能會出現(xiàn)短路,因為二者間有電位差。然而,把兩根電極間的距離設置得更寬,可防止發(fā)生短路?,F(xiàn)在,若把黑色矩陣的寬度設置得寬于電極間的距離,如圖10(I)所示,則可獲得均勻的顯示孔徑部分。
另外,即便條形透明電極是22結(jié)構(gòu)的梳形電極,通過把相互排齊并施以不同電壓的兩根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距離設置得寬于相互排齊并施以同樣電壓的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距離,仍能防止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發(fā)生短路。
梳形電極并不限于上述的結(jié)構(gòu),可以使用23結(jié)構(gòu)、2n結(jié)構(gòu)(n是不小于4的整數(shù))或其它類似的結(jié)構(gòu)。此外,還可在梳形電極的空隙內(nèi)形成一根或多根線形透明電極。通過對梳形電梳施加電壓V1,還可在梳形電極的兩根相鄰的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空隙內(nèi)安排間隔物,要改變兩根相互排齊的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距離,例如可以采用改變線形透明電極的寬度的方法,保持線形透明電極的寬度不變而只改變電極間的距離的方法,結(jié)合使用這兩種方法的方法,或其它類似的方法。
在應用根據(jù)這一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生產(chǎn)TFT液晶顯示器的情況下,在濾色器側(cè)基板上形成條形電極,并運用該電極將間隔物安排在電極空隙內(nèi)。在TFT型液晶顯示器中,濾色器側(cè)基板通常配有固體電極。即使基板配用了條形電極,通過把相等的電壓施加給構(gòu)成條形電極的有關的線形電極,也能以常規(guī)TFT型液晶顯示器同樣的方式驅(qū)動這種TFT型液晶顯示器。
下面參照圖11~19描述第二、第三和第四發(fā)明的若干例子。
如圖11所示,對多根平行排齊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從而對多根線形透明電極3a與3b施加正電壓(+),因而對多根相鄰的線形透明電極3a賦予高電位(相對于多根線形透明電極3b的電位而言)。此外,使間隔物8帶負電,然后施加。這樣,可以只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施加間隔物8。
即,在圖11中,隨著被施加的間隔物8的降落并接近線形透明電極3a與3b,由線形透明電極3a與3b上方形成的電力線所構(gòu)成的電場的吸力作用于間隔物8。間隔物8從產(chǎn)生弱吸力的線形透明電極3b分散開并移向產(chǎn)生強吸力的線形透明電極3a。之后,移向線形透明電極3a的間隔物8被來自有關線形透明電極3a的相等的吸力所吸引而降落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
注意,圖中示出的半圓示意地表示作用在間隔物8上的吸力,而作用于間隔物8的吸力大小由向下突出的半圓的大小表示。虛線示意地表示作用于間隔物8的吸力的合力。
如圖12所示,對多根相互排齊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從而對線形透明電極3a與3b施加負(-)電壓,因而對線形透明電極3a施加高電位(相對于線形透明電極3b而言)。此外,使間隔物8帶負電后施加。這樣,可只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安排間隔物8。
即,在圖12中,隨著施加的間隔物8的降落并接近線形透明電極3a與3b,由在線形透明電極3a與3b上方產(chǎn)生的電力線形成的電場的斥力作用于間隔物8。間隔物8從產(chǎn)生強斥力的線形透明電極3b分散開而移向產(chǎn)生弱斥力的線形透明電極3a。之后,移向線形透明電極3a的間隔物8被來自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3a的相等的斥力推動而落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
注意,圖中所示的半圓示意地表示作用在間隔物8上的推斥力,而作用于間隔物8上的斥力的大小由向上突出的半圓的大小表示。虛線示意地表示作用于間隔物8的斥力的合力。
根據(jù)該例,由于間隔物8被來自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3a的相等的斥力推動而落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所以能以集中方式將間隔物8安排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的中心部分,并可降低將間隔物8安排到線形透明電極3a的邊緣部分的概率。
如圖13所示,通過對平行地排齊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線形透明電極3a被施以正(+)電壓,而線形透明電極3b被施以地電位(0)。此外,使間隔物8帶負電后施加。這樣,可把間隔物8只安排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
即,在圖13中,隨著施加的間隔物8降落并接近線形透明電極3a與3b,由在線形透明電極3a與3b上方產(chǎn)生的電力線形成的電場的吸力作用于間隔物8。間隔物8移向產(chǎn)生吸力的線形透明電極3a。此后,移向線形透明電極3a的間隔物8被來自有關線形透明電極3a的相等的吸力所吸引而落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
如圖14所示,通過對平行地排齊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線形透明電極3a與3b被施以正(+)電壓,因而線形透明電極3a被賦予比線形透明電極3b較低的電位。此外,使間隔物8帶正電后施加。這樣,如圖12的情況那樣,可把間隔物8只安排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
根據(jù)該例,由于間隔物8被來自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3a的相等的斥力推動而落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所以能以集中方式把間隔物8安排在線形透明電極3a的中心部分,并可降低可能將間隔物8安排在線形透明電極3a邊緣部分的概率。
如圖15所示,通過對平行地排齊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線形透明電極3a與3b被施以負(-)電壓,因而線形透明電極3a被賦予高電位(相對于線形透明電極3b的電位而言)。此外,使間隔物8帶正電后施加。這樣,如在圖11中的情況那樣,可把間隔物8只安排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
如圖16所示,通過對平行地排齊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線形透明電極3a被賦予相對于線形透明電極3b的電位為高的電位,而線形透明電極3c被賦予相對于線形透明電極3b的電位為低的電位。此外,使間隔物8帶負電后施加。這樣,可把間隔物8只安排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
即,在圖16中,隨著施加的間隔物8的降落并接近線形透明電極3a、3b和3c,由在線形透明電極3a、3b與3c上方產(chǎn)生的電力線形成的電場的斥力或吸力或者由所述電場產(chǎn)生的斥力或吸力作用于間隔物8。間隔物8移向具有最高電位的線形透明電極3a。此后,移向線形透明電極3a的間隔物8被來自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的相等的斥力推動或被相等的吸力吸引而落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
如圖17所示,通過對平行地排齊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線形透明電極3a被賦予相對于線形透明電極3b為高的電位。此外,使間隔物8帶負電后施加。這樣,可把間隔物8只安排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
即,在圖17中,隨著施加的間隔物8的降落并接近線形透明電極3a與3b,由在線形透明電極3a與3b上方產(chǎn)生的電力線形成的電場的斥力或吸力或由所述場產(chǎn)生的斥力或吸力作用于間隔物8。間隔物8移向最高電位的線形透明電極3a。此后,移向線形透明電極3a的間隔物8被來自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3a的相等的斥力推動或被相等的吸力吸引而落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
如圖18所示,通過對平行地排齊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線形透明電極3a被賦予相對于線形透明電極3b為高的電位,線形透明電極3b被賦予相對于線形透明電極3c為高的電位,而線形透明電極3c被賦予相對于線形透明電極3d為高的電位。此外,使間隔物8帶負電后施加。這樣,可把間隔物8只安排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
即,在圖18中,隨著施加的間隔物8的降落并接近線形透明電極3a、3b、3c、3d,由在線形透明電極3a、3b、3c與3d上方產(chǎn)生的電力線形成的電場的斥力或吸力作用于間隔物8。間隔物8移向最高電位的線形透明電極3a。此后,移向線形透明電極3a的間隔物8被來自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3a的相等的斥力推動或被相等的吸力吸引而落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
雖然以上描述了第二發(fā)明的一些例子,但是該發(fā)明并不限于這些例子。即便如圖19所示使間隔物8帶負電,本發(fā)明仍可根據(jù)本發(fā)明中的相對電位差獲得同樣的優(yōu)點。
圖19示出了使間隔物8帶負電的情況,該圖還示出一個概念圖,用于描述賦予多根線形透明電極的相對電位差與電位對間隔物8給出的斥力或吸力大小之間的關系。
若把0伏的地電位(該電位沒有作用于間隔物8的斥力或吸力)作為基準電位,則用符號+和-表示相對電位差和電位的極性。即,在圖19中,+300伏相對于+500伏是低電位,而-300伏相對于-500伏是高電位。
由在多根線形透明電極上方產(chǎn)生的電力線形成的電場的斥力或吸力,在多根線形透明電極與間隔物8之間在某個距離靠施加于多根線形透明電極的電位的極性起作用。在圖19中,間隔物8的極性負,并且在-(負)電位處產(chǎn)生斥力,而在+(正)電位處產(chǎn)生吸力。此外,這個斥力或吸力表示,當間隔物8的電位越接-(負)電位側(cè)時,斥力越大,而當間隔物8的電位越接近+(正)電位側(cè)時,吸力越大。即,吸力在+500伏處比+300伏處更大,而斥力在-500伏處比-300伏處更大。
若使間隔物8帶正電,吸力與斥力只是顛倒過來而已,即,在-(負)電位處產(chǎn)生吸力,而在+(正)電位處產(chǎn)生斥力。此外,這個斥力和吸力表示,當間隔物8的電位越接近-電位側(cè)時,吸力越大,而當間隔物8的電位越接近+電位側(cè)時,斥力越大。即,斥力在+500伏處比+300伏處更大,而吸力在-500伏處比-300伏處更大。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相對電位差的定義如下。如圖19所示,不管作用于間隔物8的力的大小,把位于-(負)電位側(cè)的電位定義為低電位,而把位于+(正)電位側(cè)的電位定義為高電位。即,相對于+300伏,把+500伏定義為高電位,而相對于-300伏,把-500伏定義為低電位。
這種定義也適用于使間隔物8帶正電的情況。因此,相對于+300伏,把+500伏定義為具有低電位,相對于-300伏,把-500伏定義為具有低電位。
由于根據(jù)第二、第三與第四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是按上述描述構(gòu)成的,所以在把間隔物在像素電極上移去時,可把間隔物安排到黑色矩陣部分上。因此,可以制造一種對比度極高且沒有間隔物導致的光泄漏的液晶顯示器。
第五發(fā)明是一種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中,把間隔物施加到具有條形透明電極(通過平行地排齊多根線形透明電極而構(gòu)成)的第一基板上,第二基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方并與之相對,并將液晶注入第一與第二基板之間的空隙內(nèi),該方法的特征在于,一面對平行地排齊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與間隔物電荷極性相反的電壓和與間隔物電荷極性相同的電壓,一面施加間隔物;而施加相反和相同極性電壓的方法包括分別對兩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極性相反的電壓,對一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極性相同的電壓,而且施加電壓從而使這些相鄰的三根線形透明電極的配置成為要重復的單元,從而把間隔物施加在以相反極性施加的兩根相鄰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空隙內(nèi)。
根據(jù)第五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間隔物、基板、組成的條形透明電極例如可以與在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發(fā)明中描述的那些相同。
根據(jù)第五發(fā)明,把第三與第四發(fā)明中描述的電壓V1設置成與帶電間隔物極性相反的電壓,而把電壓V2設置成與帶電間隔物極性相同的電壓。
如果間隔物例如由合成樹脂做成,則間隔物在與管壁反復接觸(碰撞)時被充電。如果將透明電極施以極性相同的負電壓從而使間隔物帶負電,則間隔物被斥力推斥而施加到透明電極以外的部分。若對透明電極施以與帶電間隔物極性相反的正電壓,則間隔物被吸力吸引而以集中方式施加到透明電極上。
根據(jù)第五發(fā)明,在通過平行地排齊多根線形透明電極而構(gòu)成的條形透明電極中,把正或負電壓各自施加到多根線形透明電極(分別把它們暫時標為“a1,a2,a3,a4,a5,a6,……”)。
若對多根線形透明電極交替施加負電壓與正電壓,則利用斥力與吸力的雙重作用,把間隔物施加到施以正電壓的透明電極的寬度中心。
基于上面的描述,若反復地將正電壓(+)施加給兩根電極而把負電壓(-)施加給一根電極,如對a1施以正電壓,對a2施以正電壓,對a3施以負電壓,對a4施以正電壓,對a5施以正電壓,對a6施以負電壓……,于是在a1與a2間、a4與a5間……形成電場(其中的一條理由是透明電極間的距離短到約為10~30微米),間隔物被負電壓產(chǎn)生的斥力推斥,也被正電壓產(chǎn)生的吸力吸引,從而被非常準確地施加在施加正電壓的電極之間的中心部分。施加正電壓的電極之間的中心部分是指兩根相鄰的施以與帶電間隔物極性相反的電壓的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空隙,即,不是像素電極的部分,第三發(fā)明的主要概念即在其中。
上述操作允許在a1與a2之間、a4與a5之間、…準確地施加間隔物,同時,把等量的間隔物施加在a1與a2、a4與a5、…之間。
雖然上述操作允許把間隔物準確而均勻地施加在a1與a2、a4與a5…之間,但是不能把間隔物施加于其它空隙,即,施加在a2與a3、a3與a4、a5與a6…之間。
因此,根據(jù)第三發(fā)明,最好反復施加具有相反極性和相同極性的電壓,從而使兩根線形透明電極之間施加有間隔物的空隙可以均勻地存在于多根線形透明電極之間。
這就是說,經(jīng)上述操作后,最好改變施加于電極的正負電極的組合,然后再施加間隔物。具體地說,如圖21所示,經(jīng)上述操作后,反復對兩根電極加正電壓(+),對一根電極加負電壓(-),如對a1施加負電壓,對a2施加正電壓,對a3施加正電壓,對a4施加負電壓,對a5施加正電壓,對a6施加正電壓……。這樣就準確地使間隔物施加在a2與a3、a5與a6、…之間。
此外,更佳的是在通過改變要施加于電極的正負電壓的組合而施加了間隔物后,再次改變這種要施加的正負電壓的組合,并進一步把間隔物施加給電極。具體而言,經(jīng)上述操作后,如圖22所示,反復地把正(+)電壓施加于兩根電極而把負(-)電壓施于一根電極,如對a1施加正電壓,對a2施加負電壓,對a3施加正電壓,對a4施加正電壓,對a5施加負電壓,對a6施加正電壓。這樣可使間隔物準確地施加在a3與a4、…之間。
把上述操作重復二次或三次,能非常準確而均勻地把間隔物安排在電極之間的空隙內(nèi)。
換言之,這種施加間隔物從而施加相反極性與相同極性電壓的方法包括(1)依次重復施加相反極性電壓、相反極性電壓和相同極性電壓的方法;(2)依次重復施加相反極性電壓、相同極性電壓和相反極性電壓的方法;及(3)依次重復施加相同極性電壓、相反極性電壓和相反極性電壓的方法。
不管應用何種方法,都能達到本發(fā)明的目的。此外,若以重復的方式執(zhí)行這三種方法中的至少兩種方法,可以顯現(xiàn)更突出的優(yōu)點。
現(xiàn)在,參照圖23~圖26描述第五發(fā)明的具體例子。
如圖23所示,對平行地排齊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從而把正(+)電壓施加給多根相鄰的線形透明電極3a,而把負(-)電壓加給多根線形透明電極3b。此外,使間隔物8帶負電后施加。這樣,可把間隔物只安排在多根相鄰的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
即,在圖23中,施加的間隔物8降落并接近線形透明電極3a與3b,由在線形透明電極3a與3b上方產(chǎn)生的電力線形成的電場的斥力和吸力作用于間隔物8,間隔物8從產(chǎn)生斥力的線形透明電極3b分散開而移向產(chǎn)生吸力的線形透明電極3a。此后,移向線形透明電極3a的間隔物8被來自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3a的吸力吸引而落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
如圖24所示,對平行地排齊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從而把正(+)電壓施加給線形透明電極3a而把負(-)電壓施加給線形透明電極3b。此外,使間隔物8帶負電后施加。這樣,如在圖23中的情況那樣,可把間隔物8只安排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
如圖25所示,對平行地排齊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從而把負(-)電壓施加給線形透明電極3a而把正(+)電壓施加給線形透明電極3b。此外,使間隔物8帶正電后施加。這樣,如在圖23中的情況那樣,可把間隔物8只安排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
如圖26所示,對平行地排齊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從而把負(-)電壓施加給線形透明電極3a而把正(+)電壓加給線形透明電極3b。此外,使間隔物8帶正電后施加。這樣,如在圖23中的情況那樣,可把間隔物8只安排在線形透明電極3a之間。
由于根據(jù)第五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是按上述方法構(gòu)成的,所以可在把間隔物在像素電極上移去時,把它安排到黑色矩陣部分上。因此,可以制造對比度極高而沒有間隔物導致的光泄漏的液晶顯示器。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最佳方式下面舉例更詳細地描述本發(fā)明。然而要注意,本發(fā)明并不限于這些例子。
(例1)首先,如圖8(I)所示,在STN型液晶顯示器的公共電極中(每個RGB像素孔徑為80μm×265μm、黑色矩陣線寬為20μm、ITO電極寬度為290μm、電極距離15μm、基板厚度0.7mm的濾色器形成基板),制作一塊基板以把條形電極(ITO電極)做成21結(jié)構(gòu)的梳形電極,并使它們連續(xù)到液晶顯示范圍之外。
在得到的基板上形成0.5μm厚的聚酰亞胺排列膜并作摩擦處理。
接著如圖3所示,把基板置于施加器的容器主體內(nèi),把施加電壓裝置連到基板的導電部分,從而分開施加直流電壓。在施加器上部配接間隔物供應管并把適當數(shù)量的間隔物注入管中,而間隔物用壓縮空氣排放,從而把間隔物施加在基板上。
間隔物使用MICROPEARLBB(顆粒大小5.1μm;制造商積水精細化學株式會社(Sekisui Fine Chemical Kabushiki Kaisha))。
對21梳形電極的雙電極側(cè)的導電部分13a施加+700伏電壓,并對其單電極側(cè)的導電部分13b施加+500伏電壓。一方面保持給出200伏電位差的狀態(tài),一方面將適量的間隔物從間隔物供應管里排出而施加在基板上。
施加好間隔物后,觀察間隔物安排狀態(tài)。于是可發(fā)現(xiàn),在21梳形電極雙電極側(cè)的ITO電極之間的部分,大多數(shù)間隔物呈直線安排(安排在條形電極之間的三分之一部分)。置于黑色矩陣下方的間隔物約占間隔物總數(shù)的90%。而且,直線安排的間隔物行距約為900μm。液晶顯示器每平方毫米表面的平均間隔物數(shù)大約是200個。
切割按上述方法得到的基板的導電部分,并把所得的基板作為普通的公共電極與段電極基板層迭起來(段電極條形電極,其ITO電極線寬為80μm,ITO電極間距為15μm),并用已知的方法裝入液晶顯示器。結(jié)果,得到了具有極佳對比度的高質(zhì)量的顯示圖像。
(對比例1)形成具有161結(jié)構(gòu)的例1中的梳形電極。對161梳形電極16條電極側(cè)的導電部分施加+700伏電壓,而對1條電極側(cè)的導電部分施加+500伏電壓。此后,按例1的方法施加間隔物。
在施加間隔物后,觀察間隔物安排狀態(tài)。于是可以發(fā)現(xiàn),間隔物呈直線安排在16條線的中心(8/8的中心)。直線安排的間隔物的線寬超出5mm。液晶顯示器每平方毫米表面的平均間隔物數(shù)約為200個。
切割按上述方法得到的基板的導電部分,并用已知方法把基板裝入液晶顯示器,由于在其上安排間隔物的部分與其上未安排間隔物的部分之間的空隙有了變化和波動,所以顯示不足。
(對比例2)在例1的梳形電極中,對21梳形電極雙電極側(cè)的導電部分施加+550伏電壓,而對單電極側(cè)的導電部分施加+500伏電壓。一面保持產(chǎn)生50伏電位差的狀態(tài),一面按例1的方法施加間隔物。
施加了間隔物后,觀察間隔物安排狀態(tài)。于是可以發(fā)現(xiàn),間隔物在21梳形電極雙電極側(cè)的兩根ITO電極之間延伸。置于黑色矩陣下方的間隔物約占間隔物總數(shù)的45%。而且,直線安排的間隔物的行距為900μm。顯示器表面的每平方毫米間隔物數(shù)平均約為200個。
切割按上述方法得到的基板的導電部分,并且已知方法把基板作為普通公共電極基板裝置入液晶顯示器。于是,顯示器的顯示質(zhì)量同隨機安排間隔物的常規(guī)液晶顯示器沒有大的區(qū)別。
(對比例3)把要施加的間隔物數(shù)量減少到約為例1的十分之一,并按例1方法施加間隔物。
在施加了間隔物后,觀察間隔物安排狀態(tài)。于是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間隔物直線安排在21梳形電極雙電極側(cè)的ITO電極之間的部分上。置于黑色矩陣下方的間隔物約占間隔物總數(shù)的90%。直線安排的間隔物的行距為900μm。顯示器表面的每平方毫米的平均間隔物數(shù)約少于20個。
切割按上述方法得到的基板的導電部分,用已知方法把所得的基板作為普通公共電極基板裝入液晶顯示器。然而,無法保持空隙,也無法組裝液晶顯示器。
(對比例4)將例1中使用的要施加的間隔物數(shù)量增大到四倍,并以例1的方法施加間隔物。
在施加了間隔物后,觀察間隔物安排狀態(tài)。于是發(fā)現(xiàn),許多間隔物直線安排成在21梳形電極雙電極側(cè)的ITO電極之間延伸。置于黑色矩陣下方的間隔物約占間隔物總數(shù)的70%。直線安排的間隔物的行距為900μm。顯示器表面每平方毫米的間隔物數(shù)量平均約為600個。
切割按上述方法得到的基板的導電部分,用已知方法把所得的基板作為普通公共電極基板裝入液晶顯示器。然而,有許多間隔物從黑色矩陣突出,而顯示質(zhì)量同隨機安排間隔物的常規(guī)液晶顯示器的顯示質(zhì)量無大的區(qū)別。
(例2)把濾色器每個RGB像素的孔徑部分的尺寸定為83μm×275μm,沿黑色矩陣在公共電極的ITO電極之間覆蓋的方向把黑色矩陣的線寬定為30μm,黑色矩陣沿垂直于前一條線的方向的線寬定為17μm,數(shù)值孔徑定為幾乎與例1中的一樣,并按例1的情況制備基板,板上的公共電極取21梳形形式并分別在雙電極側(cè)與單電極側(cè)具有導電部分。
像在例1中一樣,對21梳形電極的雙電極側(cè)導電部分施加+700伏電壓,對單電極側(cè)3導電部分施加+500伏電壓。一面保持給出200伏電位差的狀態(tài),一面把適當數(shù)量的間隔物從間隔物供應管排出并安排在基板上。
在施加了間隔物后,觀察間隔物安排狀態(tài)。于是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間隔物直線安排在21梳形電極雙電極側(cè)的ITO電極之間的部分上。由于直線安排的間隔物的線寬與黑色矩陣的較寬部分相匹配,所以黑色矩陣下方的間隔物幾乎占了全部間隔物。而且,直線安排的間隔物的行寬約為900μm,顯示器表面每平方毫米的間隔物數(shù)量平均約為200個。
切割按上述方法得到的基板的導電部分,并用已知方法將所得的基板作為普通公共電極基板裝入液晶顯示器。結(jié)果,可獲得比例1的顯示質(zhì)量更佳、對比度更好的圖像。
(例3)用例1的方法把數(shù)量約為例1一半的間隔物施加在例1的公共電極基板上。
此外,用例1的公共電極同樣的方法,把段電極(其ITO電極寬80μm,ITO電極間距為15μm)用作21梳形電極,并用例1的電壓施加方法與例1同樣的電壓施加數(shù)量為例1一半的間隔物。
對于兩塊基板而言,間隔物均直線安排在21梳形電極雙電極側(cè)的ITO電極之間。
切割按上述方法得到的兩塊基板的導電部分,并用已知方法把所得的基板分別作為普通公共電極基板與段電極基板裝入液晶顯示器。結(jié)果,顯示器表面每平方毫米的間隔物數(shù)量平均約為200個。而且,安排在兩塊基板上的幾行間隔物隱藏在黑色矩陣下方,且約有90%的間隔物安排在黑色矩陣的下方。因此,可得到具有良好對比度的高顯示質(zhì)量的圖像。
(例4)制作具有22梳形電極結(jié)構(gòu)的濾色器側(cè)公共電極,從而導電部分沿條形方向之一形成,與例1的情況相同。在基板上形成排列膜并與例1一樣作摩擦處理。把基板置于施加器內(nèi),并與例1一樣把電壓施加裝置連接到兩個導電部分,分別對導電部分施加+700伏和+500伏的直流電壓。一面保持這種狀態(tài),一面施加數(shù)量為例1的三分之一的間隔物。
用顯微鏡觀察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于是發(fā)現(xiàn),間隔物直線安排在施以較+電壓的條形電極之間(施以+700伏電壓的電極之間)以及基板上條形2/2之間。
接下來把電壓值倒過來,分別對導電部分施加+500伏和+700伏電壓,并施加數(shù)量為例1中三分之一的間隔物。
用顯微鏡觀察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于是發(fā)現(xiàn),間隔物直線安排在施以較+電壓的條形電極之間(施以+700伏電壓的電極之間),不同于在其上第二次安排間隔物的部分。最后,間隔物直線安排在1/2條形電極之間。顯示器表面每平方毫米的間隔物數(shù)量平均約為130個。隱藏在黑色矩陣下方的間隔物約占間隔物總數(shù)的90%。
使用間隔物置于黑色矩陣下方的濾色器基板和其上形成TFT(薄膜晶體管)元件的基板,用已知方法制造TFT型液晶顯示器。此時,可把同一電壓施加到所有的濾色器側(cè)條形電極,從而能以使用固體電極的常規(guī)器件一樣的方式顯示圖像。
在觀察這樣得到的TFT型液晶顯示器時,證實它具有優(yōu)良的顯示質(zhì)量且不受間隔物的影響。
(例5)在STN液晶顯示器的條形段電極上形成聚酰亞胺排列膜(ITO電極線寬80μm,電極間距15μm)。此后,將作了摩擦處理的基板置于施加器內(nèi),把電壓施加裝置連接到透明電極,從而用探測器對所有的透明電極隨意施加正的或負的直流電壓。(若這塊基板層迭有一塊濾色器基板,那么濾色器的R(紅)、G(綠)、B(藍)像素條的方向與條形ITO電極的方向匹配,每根ITO電極性對應于每個RGB像素)。
在施加間隔物期間,把數(shù)量為例1中的三分之一的間隔物施加到基板上,并分別向?qū)赗G像素的ITO電極和對應于B像素的ITO電極施以+500伏和+300伏的直流電壓。結(jié)果,間隔物直線安排在對應于RG像素的ITO電極之間。
同樣地,在分別向?qū)贕B像素的ITO電極和對應于R像素的ITO電極施加+500伏和+300伏直流電壓的同時,施加數(shù)量為例1中三分之一的間隔物。結(jié)果,間隔物進一步直線安排在對應于GB像素的ITO電極之間。
接著,在分別向?qū)贐R像素的ITO電極和對應于G像素的ITO電極施加+500伏和+300伏直流電壓的同時,施加數(shù)量為例1中三分之一的間隔物。結(jié)果,間隔物直線安排在對應于BR像素的ITO電極之間,因而間隔物就直線安排在所有的ITO電極之間。
當把這塊基板作為濾色器側(cè)公共電極基板用已知方法裝入液晶顯示器時,安排在黑色矩陣下方的間隔物約占間隔物總數(shù)的95%。而且,顯示器表面每平方毫米的間隔物數(shù)量平均約200個。
當觀察這樣得到的STN型液晶顯示器時,證實獲得了優(yōu)良的顯示質(zhì)量且不受間隔物的影響。
(例6)如圖3所示,在間隔物施加容器主體10內(nèi)的玻璃基板上形成作為條形透明電極的ITO電極(段電極線寬80μm,距離15μm),并在其上形成聚酰亞胺排列膜。之后,安置一塊作了摩擦處理的STN型液晶顯示器基板,并把電壓施加裝置12連接到所有的透明電極,從而可對電極隨意施加正的或負的直流電壓(濾色器的R(紅)、G(綠)、B(藍)像素的條形方向與條形ITO電極的方向匹配,且每根ITO電極線對應于每個RGB像素。而且,形成的黑色矩陣具有20μm的線寬)。
把適量的間隔物(顆粒大小為6μm,MICROPEARL,制造商積水精細化學株式會社)注入間隔物供應管11,并且用1.5Kgf/cm2的壓縮空氣施加到基板上。此時,間隔物帶負電荷。
在施加間隔物期間,分別向?qū)赗G像素和對應于B像素的ITO電極施加+100伏和-100伏直流電壓,對標以++-++-++-…模式的各根ITO電極提供電壓施加狀態(tài)。
用顯微鏡觀察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可以發(fā)現(xiàn),間隔物安排在對應于施加++電壓的RG像素的ITO電極(即,對應于黑色矩陣部分的位置)之間,(例7)以例6的方法施加間隔物,不同的是向?qū)赗G像素和B像素的ITO電極分別施加+500伏和+300伏直流電壓,以提供用++-++-++-…模式表示的相對電壓施加狀態(tài)。
用顯微鏡觀察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可以發(fā)現(xiàn),間隔物安排在對應于施以++電壓的RG像素的ITO電極(即,對應于黑色矩陣部分的位置)之間。
(例8)以例6的方法施加間隔物,不同的是向?qū)赗G像素的B像素的ITO電極分別施加-100伏和-300伏直流電壓,從而提供用++-++-++-、…模式表示的相對于電壓施加狀態(tài)。
用顯微鏡觀察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可以發(fā)現(xiàn),間隔物安排在對應于施以++電壓的RG像素的ITO電極(即,對應于黑色矩陣部分的位置)之間。
(例9)把間隔物重新加在基板上,而在該基板上,在向?qū)贕B像素的ITO電極施加+200伏電壓并使對應于R像素的ITO電極處于地電位的同時,通過例6的操作,間隔物安排在對應于RG像素的ITO電極之間。
結(jié)果,間隔物重新安排在對應于RG像素的ITO電極之間而不是在對應于GB像素的ITO電極之間(其間已安排了間隔物)。
(例10)把間隔物重新施加在基板上,而在該基板上,在對對應于BR像素的ITO電極施加+100伏直流電壓并對對應于G像素的ITO電極施加-100伏直流電壓的同時,通過例9的操作,使間隔物安排在對應于RG像素的ITO電極之間和對應于GB像素的ITO電極之間。
結(jié)果,間隔物重新安排在對應于BR像素的ITO電極之間而不是在對應于RG像素和GB像素的ITO電極之間(其間已安排了間隔物)。
(例11)對于第一次施加,在施加+100伏和-100伏直流電壓以提供用-++++--++++-…模式表示的電壓施加狀態(tài)的同時,像例6那樣把間隔物施加在同樣的基板上。結(jié)果,間隔物安排在這些電極之間,在其位置中心施加++++電壓。
接著作第二次施加,在對ITO電極施加+100伏和-100伏直流電壓以提供用-++-++-++…模式表示的電壓施加狀態(tài)的同時,把間隔物加在同一塊基板上。結(jié)果,間隔物安排在施以++電壓的電極之間,這一部分不同于第一次施加間隔物的部分。
(例12)使用圖8(II)的梳形電極基板,分別對導電線13a與13b施加+300伏和+500伏直流電壓,并將間隔物施加到基板上。結(jié)果,間隔物安排在施以較+(即+500伏)電壓的兩根電極之間。
此后,分別對導電線13a與13b施加+500伏和+300伏直流電壓,把間隔物施加在基板上。
結(jié)果,間隔物安排在施以+500伏的兩根電極之間,與其上先前安排有間隔物的部分不同。接著切割導電線13a與13b,像制作常規(guī)公共電極基板那樣制作同樣的公共電極基板。
(例13)使用其上安排了例6~12中的間隔物的基板,用常規(guī)方法制造STN型液晶顯示器。用顯微鏡觀察整個液晶顯示器的像素部分,發(fā)現(xiàn)間隔物安排在電極之間,即,黑色矩陣的下方,所以像素部分無間隔物。因此,能獲得顯示質(zhì)量優(yōu)良的圖像而沒有間隔物導致的光泄漏等現(xiàn)象。
(對比例5)在例6的情況下,在向?qū)赗G像素和B像素的ITO電極分別施加-100伏和+100伏直流電壓的同時,施加間隔物。
觀察在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直線地安排在對應于B像素的ITO電極上的中心位置。
(對比例6)在例7中,向?qū)赗G像素和B像素的ITO電極分別施加+300伏和500伏直流電壓,同時施加間隔物。
觀察在其上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直線地安排在對應于B像素的ITO電極上的中心位置。
(對比例7)在例8中,向?qū)赗G像素和B像素的ITO電極施加-300伏和-100伏直流電壓,同時施加間隔物。
觀察在其上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直線地安排在對應于B像素的ITO電極上的中心位置。
(例14)以與例6相同的方法施加間隔物,所不同的是對相應于RG像素和B像素的ITO電極分別施加+150伏和-50伏直流電壓。
用顯微鏡觀察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施加了對應于RG像素的ITO電極(即,對應用于黑色矩陣部分的位置)之間。
(例15)把其上已在例14中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再置于容器主體內(nèi),并在向?qū)贕B像素的R像素的ITO電極分別施加+150伏和-50伏直流電壓的同時,以與例1相同的方法把間隔物施加到基板上。
觀察在其上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安排在對應于GB像素的ITO電極(即,對應于黑色矩陣部分的位置)之間。
(例16)把其上已在例15中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再置于容器主體內(nèi),并在向?qū)赗B像素和G像素的ITO電極分別施加+150伏和-50伏直流電壓的同時,以與例1相同的方法把間隔物施加在基板上。
觀察其上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安排在對應于RB像素的ITO電極(即,對應于黑色矩陣部分的位置)之間。
因此,間隔物已安排在所有的ITO電極之間。
(對比例8)以與例6相同的方法施加間隔物,所不同的是向?qū)赗像素和GB像素的ITO電極分別施加+150伏和-50伏直流電壓。
用顯微鏡觀察在其上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已安排到對應于R像素的ITO電極上,即,在R像素上。
(對比例9)以與例6相同的方法施加間隔物,所不同的是向?qū)贕像素和RB像素的ITO電極分別施加+150伏和-50伏直流電壓。
用顯微鏡觀察其上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安排到對應于G像素的ITO電極上,即在G像素上。
(對比例10)以與例6相同的方法施加間隔物,所不同的是向?qū)贐像素和RB像素的ITO電極分別施加+150伏和-50伏直流電壓。
用顯微鏡觀察其上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安排到對應于B像素的ITO電極上,即,在B像素上。
(例17)制備具有21梳形電極結(jié)構(gòu)的STN型液晶顯示器的公共電極基板(每個RGB(紅、綠、藍)像素的孔徑為80×280μm的濾色器形成基板,黑色矩陣線寬35μm,ITO電極寬度285μm,電極間距30μm,基板厚度0.7mm)。在基板上形成厚0.05μm的聚酰亞胺排列膜,并作摩擦處理。
對21梳形電極的雙電極側(cè)及其單電極側(cè)分別施加-2000伏(較+)和-2100伏(較-)電壓。一面保持這種狀態(tài),一面像例6一樣把間隔物(帶負電荷)施加到基板上。
觀察在其上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安排在21梳形電極雙電極側(cè)的電極(其上施加有-2000伏電壓)的空隙內(nèi)。即,間隔物安排到黑色矩陣部分上。
(例18)制備22梳形電極結(jié)構(gòu)的基板作為STN型液晶顯示器的公共電極基板。相互排齊并施加相同電壓的22梳形電極的電極間距定為10μm,而施加不同電壓的電極間距定為30μm(每個RGB(紅、綠、藍)像素的孔徑為76×270μm的濾色器形成基板,黑色矩陣線寬40μm,ITO電極寬度290μm)。在基板上形成0.05μm厚的聚酰亞胺排列膜并作摩擦處理。
一面把22梳形電極的一個雙電極側(cè)的電位定為地電位(較+),一面對其另一個雙電極側(cè)施加-500伏電壓(較-)。保持這種狀態(tài),同時像在例6中一樣施加間隔物(帶負電荷)。
觀察其上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安排在相互排齊并賦予地電位的兩根電極間空隙內(nèi)。即,間隔物安排到黑色矩陣部分上。
(例19)對STN型液晶顯示器制備具有21梳形電極結(jié)構(gòu)的公共電極基板(ITO電極寬度為285μm的濾色器與黑色矩陣形成基板,電極間距15μm,電極厚度300nm)。在基板上形成聚酰亞胺排列膜并作摩擦處理。
對21梳形電極的雙電極側(cè)及其單電極側(cè)分別施加+100伏電壓(較+)和-100伏電壓(較-)。保持這種狀態(tài),對基板施加間隔物(BBS-60510-PH,制造商積水精細化學株式會社)。此時,間隔物帶負電荷。
用顯微鏡觀察其上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安排在21梳形電極施以+100伏電壓的雙電極側(cè)電極之間的空隙內(nèi)。
(例20)制造22梳形電極結(jié)構(gòu)的基板作為STN型液晶顯示器的公共電極基板。相互排齊并施加相同電壓的22梳形電極的電極間距定為15μm,而施加不同電壓的電極間距也定為15μm(濾色器與黑色矩陣形成基板,ITO電極寬度285μm,電極厚度300nm)。在基板上形成聚酰亞胺排列膜并作摩擦處理。
對22梳形電極的一個雙電極側(cè)及其另一個雙電極側(cè)分別施加+100伏電壓(較+)和-100伏電壓(較-)。保持這種狀態(tài),并對基板施加適量間隔物(BBS-60510-PH,制造商積水精細化學株式會社)。此時,間隔物帶負電荷。
用顯微鏡觀察其上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安排在兩根排列并施加+100伏電壓的電極之間的空隙內(nèi)。
(例21)以與例19相同的方法施加間隔物,所不同的是向21梳形電極的雙電極側(cè)與單電極側(cè)分別施加+500伏(較+)和+300伏(較-)電壓。
用顯微鏡觀察其上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安排在21梳形電極施加+500伏電壓的雙電極側(cè)兩根電極之間的空隙內(nèi)。
(例22)以與例19相同的方法施加間隔物,所不同的是向21梳形電極的雙電極側(cè)與單電極側(cè)分別施加-300伏(較+)和-500伏(較-)電壓。
用顯微鏡觀察其上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安排在21梳形電極施加-300伏電壓的雙電極側(cè)兩根電極之間的空隙內(nèi)。而且,間隔物以集中方式安排在21梳形電極施加-300伏電壓的雙電極側(cè)電極之間的每個空隙的中心部分,因而降低了間隔物施加在邊緣部分上的概率。
(例23)以與例19相同的方法施加間隔物,所不同的是向21梳形電極的雙電極側(cè)施加+200伏(較+)電壓,而將其單電極側(cè)的電位置于地電位(較-)。
用顯微鏡觀察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安排在21梳形電極施加+200伏電壓的雙電極側(cè)兩根電極的空隙內(nèi)。
(例24)以與例19相同的方法施加間隔物,所不同的是向21梳形電極的雙電極側(cè)和單電極側(cè)分別施加-100伏(較-)和+100伏(較+)電壓,間隔物帶正電荷。
用顯微鏡觀察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安排在21梳形電極施加-100伏電壓的雙電極側(cè)電極之間的空隙內(nèi)。
(例25)
以與例20相同的方法施加間隔物,所不同的是向22梳形電極的一個雙電極側(cè)和另一個雙電極側(cè)分別施加-100伏(較-)和+100伏(較+)電壓,間隔物帶正電荷。
用顯微鏡觀察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安排在施加-100伏電壓的相互排齊兩個電極之間的空隙內(nèi)。
(例26)以與例19的相同的方法施加間隔物,所不同的是向21梳形電極的雙電極側(cè)和單電極側(cè)分別施加+300伏(較-)和+500伏(較+)電壓,間隔物帶正電荷。
用顯微鏡觀察施加了間隔物的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安排在21梳形電極施加+300伏電壓的雙電極側(cè)電極之間的空隙內(nèi)。而且,間隔物以集中方式安排在21梳形電極施加+300伏電壓的從電極側(cè)兩根電極之間每個空隙的中心部分,間隔物安排在邊緣部分上的概率很小。
(例27)以與例19相的方法施加間隔物,所不同的是向21梳形電極的雙電極側(cè)和單電極側(cè)分別施加-500伏(較-)和-300伏(較+)電壓,間隔物帶正電荷。
用顯微鏡觀察加了間隔物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安排在21梳形電極施加-500伏電壓的雙電極側(cè)電極之間的空隙內(nèi)。
(例28)以與例19~27相同的方法制造其上安排了間隔物的基板,所不同的是,把梳形電極施加相同電壓的電極的間距定為10μm,而把梳形電極施加不同電壓的電極的間距定為15μm(黑色矩陣線寬30μm)。
用顯微鏡觀察其上施加了間隔物的基板發(fā)現(xiàn),間隔物安排在黑色矩陣部分上。
(例29)使用在例19-28中在其上安排了間隔物的基板,把一對基板相互層迭在一起,在180℃和0.8kg/cm2下加熱和加壓,并在150℃下作烘烤后處理。此后,切掉不需要部分。此時,切割導線。于是,用常規(guī)方法制造一種STN型液晶顯示器,其一對絕緣的鈉硝石基板(尺寸370×480mm,厚0.7mm)層迭在一起。完工后的液晶顯示器可提供顯示質(zhì)量優(yōu)良的圖像,且沒有間隔物導致的光泄漏等現(xiàn)象。
工業(yè)應用性由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是按上述方法構(gòu)造的,所以大多數(shù)間隔物安排在黑色矩陣的下方,因而該顯示器能提供優(yōu)良的顯示質(zhì)量并具有優(yōu)良的對比度,且沒有間隔物導致的光泄漏影響。
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制造方法中,如上所述,間隔物可從像素電極部分上移去而只安排在黑色矩陣部分上,因此,可制作一種對比度極高而沒有間隔物導致的光泄漏的液晶顯示器。
權利要求
1.一種液晶顯示器,其液晶通過間隔物注入兩塊相對配置的基板之間的空隙內(nèi),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塊基板中至少有一塊是在其上形成有黑色矩陣的基板;所述兩塊基板中至少有一塊是在其上排列了多根透明電極的基板;不少于50%的所述間隔物直接安排在所述黑色矩陣部分的下方;及沿著所述透明電極在所述黑色矩陣正下方的位置處安排間隔物。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塊基板中至少有一塊是在其上形成有黑色矩陣的基板;所述兩塊基板中至少有一塊是其上通過平行地安排多根線形透明電板而構(gòu)成條形透明電極的基板;不少于50%的所述間隔物直接安排在所述黑色矩陣部分的下方;安排于所述黑色矩陣位置正下方的間隔物平行于構(gòu)成所述條形透明電極的線形透明電極直線地安排。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塊基板中至少有一塊是其上形成有濾色器的基板。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液晶顯示器表面每平方毫米的間隔物數(shù)量平均約20~500個;及直線地安排的間隔物的每條線寬不大于5mm。
5.如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塊基板都是分別在其上形成了條形透明電極的基板,間隔物安排在所述兩塊在其上分別形成了條形透明電極的基板中的一塊基板上。
6.如權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塊基板都是在其上分別形成了條形透明電極的基板,間隔物安排在所述兩塊在其上分別形成了條形透明電極的基板上,所述兩塊基板的條形透明電極的方向相互垂直。
7.如權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特征在于,黑色矩陣沿直線地安排間隔物方向的線寬設置成大于黑色矩陣沿垂直于直線地安排間隔物方向的線寬。
8.如權利要求1、2、3、4或7所述的液晶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塊基板中只有一塊基板是在其上形成了條形透明電極的基板,薄膜晶體管形成在另一塊基板上。
9.一種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中,間隔物施加在至少一塊在其上排列了多根電極的第一基板上,第二基板配置在第一基板上方并與之相對,并把液晶注入兩塊基板之間的空隙內(nèi),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使所述間隔物帶電后施加;對所述多根電極施加兩種或多種不同電壓值的電壓;控制在電極上方產(chǎn)生的電場;及由此在所述相互相鄰的電極當中,有選擇地把所述間隔物只安排在預定的電極之間。
10.一種如權利要求9的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對相互排列形成的多根電極施加不同電壓值電壓的同時,施加間隔物,由此交替形成具有較高電位(+(正))的區(qū)域和具有較低電位(-(負))的區(qū)域;及對所述電極施加所述不同電壓值電壓的方法是以某種施加模式為基礎的,其中,基于施加給多根電極的不同電壓值電壓而形成的電場(電力線)使作用于所述間隔物吸力最強和/或作用于所述間隔物斥力最弱的位置與所述多根電極之間的空隙相匹配。
11.一種如權利要求9或10的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間有選擇地安排了間隔物的預定的電極是施加相同電位的相鄰的電極。
12.如權利要求9、10或11的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對所述多根電極施加兩種或多種不同電壓值的電壓當中,如果所述間隔物帶正電荷,則在其間有選擇地安排了間隔物的預定電極是賦予最低電位的電極,如果所述間隔物帶負電荷,則是賦予最高電位的電極。
13.如權利要求9、10、11或12的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間隔物帶電的電位的極性與具有兩種或多種值并被施加到多根電極的不同電位的極性一致。
14.一種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中,把間隔物加到具有條形透明電極的第一基板上,所述條形透明電極通過平行地安排多根線形透明電極而構(gòu)成,第二基板配置于第一基板的上方并與之相對,并將液晶注入兩塊基板之間的空隙,其特征在于,通過把不同電壓值的電壓施加到所述平行地排列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從而在所述條形透明電極上交替形成具有較高電位(+(正))的區(qū)域與具有較低電位(-(負))的區(qū)域,施加所述間隔物;把不同電壓值的電壓施加給所述線形透明電極的方法基于某種施加模式,其中,在基于施加給多根線形透明電極的不同電壓值的電壓而形成的電場(電力線)中,較+(正)槽(1)和較-(負)槽(2)中至少有一條槽與所述多根線形透明電極間的某個空隙的位置相匹配。
15.一種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中,把間隔物施加到具有條線形電極的第一基板上,所述條線形電極是通過平行地排列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構(gòu)成的,第二基板配置于第一基板的上方并與之相對,并將液晶注入兩塊基板之間的空隙,其特征在于,通過把不同電壓值的電壓施加到所述平行地排列的多根線形透明電極從而在所述條形透明電極上交替形成具有較高電位(+(正))的區(qū)域與具有較低電位(-(負))的區(qū)域,施加所述間隔物;把不同電壓值的電壓施加給所述線形透明電極的方法基于某種施加模式,其中,在基于施加給多根透明電極的不同電壓值的電壓而形成的電力線向兩邊發(fā)散的位置和所述電力線形成的所述的電力線從兩邊收斂的位置中,至少有一個位置與所述多根線形透明電極之間的某個空隙的位置相匹配。
16.如權利要求14或15的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把不同電壓值的電壓施加給電極的方法是以某種施加模式為基礎的,其中,對平行地排列的多根電極施加不少于一種高于一定電壓的電壓,而對在所述多根電極的前后和相鄰的不少于一根的電極施加不少于一種低于一定電壓的電壓。
17.如權利要求14、15或16的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的方法是以某種施加模式為基礎的,其中,對多根排列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少于一種不低于一定電壓(V1)的電壓,并對在多根線形透明電極的前后和相鄰的不少于一根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少于一種不高于一定電壓(V2)的電壓;所述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數(shù)為偶數(shù);及如果間隔物的電荷極性為-(負),則所述電壓V1與V2滿足關系式V2<V1。
18.如權利要求14、15或16的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不同電壓值的電壓的方法是以某種施加模式為基礎的,其中,對多根排列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少于一種不高于一定電壓(V1)的電壓,而對在多根線形透明電極的前后和相鄰的不少于一根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少于一種不低于一定電壓(V2)的電壓;所述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數(shù)為偶數(shù);及如果間隔物的電荷極性為+(正),則所述電壓V1與V2滿足關系式V1<V2。
19.如權利要求17的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不同電壓值電壓的方法是以某種施加模式為基礎的,其中,對多根排列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少于一種不低于一定電壓(V1)的電壓,而對在多根線形透明電極的前后和相鄰的不少于一根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少于一種不高于一定電壓(V2)的電壓;所述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數(shù)為偶數(shù);及所述電壓V1的極性與間隔物的電荷極性相反。
20.如權利要求18的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不同電壓值電壓的方法是以某種施加模式為基礎的,其中對多根排列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少于一種不高于一定電壓(V1)的電壓,而對在多根線形透明電極的前后和相鄰的不少于一根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少于一種不低于一定電壓(V2)的電壓;所述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數(shù)為偶數(shù);及所述電壓V1的極性與間隔物的電荷極性相反。
21.如權利要求17的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不同電壓值電壓的方法是以某種施加模式為基礎的,其中,對多根排列的線形透明電極加不少于一種不低于一定電壓(V1)的電壓,對在多根線形透明電極的前后和相鄰的不少于一根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少于一種不高于一定電壓(V2)的電壓;所述電壓V1與V2的極性與間隔物的電荷極性相同。
22.如權利要求18的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不同電壓值電壓的方法是以某種施加模式為基礎的,其中,對多根排列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少于一種高于一定電壓(V1)的電壓,對在多根線形透明電極的前后和相鄰的不少于一根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不少于一種不低于一定電壓(V2)的電壓;所述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數(shù)為偶數(shù);所述電壓V1與V2和間隔物電荷極性相同。
23.一種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用于在如權利要求9、10、11、12、13、14、15、16、1 7、18、19、20、21或22的方法中基于某種施加模式對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電壓時,多次反復施加間隔物,其特征在于,在沿著形線透明電極連續(xù)移動某種施加模式的同時,反復施加所述間隔物多次。
24.一種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用于在如權利要求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或22的方法中基于某種施加模式對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電壓時,多次反復施加間隔物,其特征在于,在把某種施加模式改成另一種模式的同時,反復施加所述間隔物多次。
25.如權利要求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或24的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探測器對各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電壓。
26.如權利要求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或25的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公共導線對施加兩種或多種不同電位的一根或多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電壓,所述公共導線使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連續(xù)到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的兩端或一端。
27.如權利要求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3、24、25或26的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公共導線對要施加不少于一種不低于一定電壓(V1)的電壓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電壓,對于相同電壓,提供的導線使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連續(xù)到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的兩端中的一端,并且用公共導線對要施加不少于一種不高于一定電壓(V2)的電壓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電壓,提供的導線使有關的透明電極連續(xù)到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兩端中的另一端。
28.如權利要求9、10、11、12、13、14、15、16、17、18、19、20、22、23、24、25或26的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公共導線對要施以不少于一種不高于一定電壓(V1)的電壓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電壓,對于相同電壓,提供的導線使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連續(xù)到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兩端中的一端,并且用公共導線對要施加不少于一種不低于一定電壓(V2)的電壓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電壓,提供的導線使有關的透明電極連續(xù)到有關的線形透明電極兩端中的另一端。
29.如權利要求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或28的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把相互排齊且施加不同電壓的線形透明電極的間距設置成大于相互排列且施以相同電壓的線形透明電極的間距。
30.一種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中,把間隔物加到具有通過平行地排列多根線形透明電極而構(gòu)成的條形透明電極的第一基板上,第二基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方并與之相對,并把液晶注入第一與第二基板間的空隙內(nèi),其特征在于,在對多根平行地排列的線形透明電極施加與所述間隔物的電荷極性相反和極性相同的電壓的同時,施加所述間隔物;及施加極性相反與極性相同的方法包括分別對兩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極性相反的電壓,對一根線形透明電極施加極性相同電壓,并且如此施加電壓,從而使這些相鄰的三根線形透明電極的成為一個重復的單元,由此在施加極性相反電壓的兩根相鄰的線形透明電極間的空隙內(nèi)施加間隔物。
31.如權利要求30的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極性相反和極性相同電壓的方法包括依次反復地施加極性相反電壓、極性相反電壓和極性相同電壓。
32.如權利要求30的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極性相反和極性相同電壓的方法包括依次反復地施加極性相反電壓、極性相同電壓和極性相反電壓。
33.如權利要求30的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極性相反和極性相同電壓的方法包括依次反復地施加極性相同電壓、極性相反電壓和極性相反電壓。
34.如權利要求30的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極性相反和極性相同電壓的方法是反復地執(zhí)行三種方法中的至少兩種方法(1)依次反復地施加極性相反電壓、極性相反電壓和極性相同電壓的方法;(2)依次反復地施加極性相反電壓、極性相同電壓和極性相反電壓的方法;及(3)依次反復地施加極性相同電壓、極性相反電壓和極性相反電壓的方法。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顯示質(zhì)量優(yōu)良且對比度良好的液晶顯示器,并且不受間隔物導致的光泄漏的影響。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器將液晶通過間隔物注入兩塊相對配置的基板的空隙內(nèi),其中在至少一塊基板的上面形成有黑色矩陣;至少一塊基板上排列了多根透明電極;不少于50%的間隔物安排在黑色矩陣位置的下方;并沿著透明電極安排位于黑色矩陣位置正下方的間隔物。
文檔編號G02F1/1339GK1269025SQ98806162
公開日2000年10月4日 申請日期1998年6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6月13日
發(fā)明者館野晶彥, 中谷博之, 吉村和也, 中原真, 池杉大輔, 吉良隆敏 申請人:積水化學工業(yè)株式會社, 夏普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