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全景照片的拍攝方法及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子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全景照片的拍攝方法及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數字技術的日益更新,帶有高性能的攝像頭的電子設備慢慢普及,同時現(xiàn)階 段芯片技術已日臻成熟,帶有更高處理速度及圖形協(xié)處理器的電子設備也慢慢進入了人們 的生活,這些技術的應用提高了人們工作效率,方便了人們的學習生活。帶有照相功能的電子設備給用戶記錄精彩瞬間提供了很實用的應用,特別近來有 電子設備實現(xiàn)了全景拍攝功能,使用戶隨時隨地拍攝寬幅照片成為可能,然而,目前電子設 備上應用廣泛的全景拍攝功能并不盡如人意。全景拍攝功能對拍攝過程及素材照片的要求很高,需要同樣的色彩、亮度、分辨率 等。目前電子設備的全景拍攝功能過多依賴后期的軟件拼接處理,對拍攝過程的干預僅限 于用“邊側影像”提示和輔助用戶準確取景,所拍攝的素材照片顏色不統(tǒng)一或者畸變嚴重, 從而后期無法正確拼接圖片,留下小小的遺憾。所以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在于,還沒有技術方案能夠實現(xiàn)在電子設備拍攝照片的過程 中獲取高質量的圖像,從而后期無需處理已拍攝的照片便可直接組成全景照片。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了一種全景照片的拍攝方法及設備,用以解決 現(xiàn)有技術中在拍攝圖像的過程中無法獲取高質量的圖像,從而后期未經處理便無法直接組 成全景照片的問題。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全景照片的拍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預覽欲拍攝的全景照片中的非第一張拍攝的圖像時,計算欲拍攝圖像與已拍攝圖 像銜接區(qū)域的重疊程度;在所述重疊程度達到設定條件時,拍攝欲拍攝圖像。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全景照片的拍攝設備,包括圖像預覽單元,用于在全景照片拍攝模式下,預覽欲拍攝圖像;圖像處理單元,與圖像預覽單元相連,用于在欲拍攝圖像有相鄰的已拍攝圖像時, 計算欲拍攝圖像與已拍攝圖像的銜接區(qū)域的重疊程度;圖像拍攝單元,與圖像處理單元相連,用于在所述重疊程度達到設定條件時,拍攝 欲拍攝圖像;圖像拼接單元,用于將已拍攝的圖像組成全景照片。本發(fā)明有益效果如下在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中,由于在拍攝全景照片的過程中,預覽欲拍攝 圖像時,如果欲拍攝圖像有相鄰的已拍攝圖像,計算欲拍攝圖像與已拍攝圖像的邊界區(qū)域 數據的重疊程度,在所述重疊程度達到設定的條件時,拍攝欲拍攝圖像。在此過程中,充分利用了電子設備本身的高速處理能力,在預覽欲拍攝圖像的同時計算該圖像和與其相鄰的 已拍攝圖像的重疊程度,在所述重疊程度達到設定的條件后進行拍攝,這樣,在拍攝時便可 獲取高質量的圖像,在拍攝完成后,由于獲取的圖像銜接區(qū)域重疊,因此,已拍攝的圖像無 需后期處理便可經過簡單的疊加直接組成全景照片。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全景照片的拍攝方法實施流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拍攝欲拍攝照片的方法的詳細實施過程;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設置拍攝參數流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設置曝光參數流程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手機上全景照片的拍攝方法實施流程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拍攝設備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全景照片是由連續(xù)拍攝的一系列照片組合而成的,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在拍攝相 鄰的兩張照片的過程中,拍攝完成上一張照片后,存儲上一張已拍攝照片的邊界區(qū)域數據, 拍攝下一張欲拍攝照片時,在預覽欲拍攝圖像的過程中,隨時存儲欲拍攝圖像的邊界區(qū)域, 根據存儲的兩個邊界區(qū)域數據計算二者的重疊程度,并提示用戶攝像頭移動的方向,用戶 根據提示移動攝像頭,在重疊程度達到設定的條件時,拍攝欲拍攝圖像,這樣在拍攝照片的 過程中,便可實現(xiàn)相鄰拍攝的兩張照片的邊界區(qū)域重疊,后期經過簡單的疊加便可直接組 成全景照片,無需對已拍攝照片再進行處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應用于移動終端、照相機、帶照相功能的攝像 機等電子設備上。由于移動終端日益普及且能夠提供各種豐富的應用,可以代替甚至超過 各種單一功能的多媒體電子設備,因此,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以移動終端為說明對象進行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說明。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全景照片的拍攝方法實施流程示意圖,如圖所示,在 全景照片拍攝時可以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01、預覽欲拍攝的全景照片中的非第一張拍攝圖像時,計算欲拍攝圖像與已 拍攝圖像銜接區(qū)域的重疊程度;用戶在拍攝全景照片時,將移動終端設置為全景拍攝模式,在拍攝完成第一張照 片后,移動終端通過攝像頭獲取欲拍攝的下一張圖像,用戶通過預覽框預覽欲拍攝圖像。用戶在預覽欲拍攝圖像時,移動終端存儲欲拍攝圖像的邊界區(qū)域數據。移動終端獲取之前存儲的相鄰的已拍攝圖像的邊界區(qū)域數據,并將圖像數據通過 總線傳遞給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控制圖像識別方法計算欲拍攝圖像和已拍攝圖像銜接 區(qū)域的重疊程度。步驟102、在所述重疊程度達到設定條件時,拍攝欲拍攝圖像。在所述重疊程度未達到設定的條件時,移動終端提示用戶攝像頭的移動方向,用 戶根據移動終端的提示移動攝像頭并預覽攝像頭移動后的欲拍攝圖像,移動終端重新計算 移動后欲拍攝圖像的邊界區(qū)域與已拍攝圖像的銜接區(qū)域的重疊程度。
當移動終端以數字變焦方式拍攝照片時,移動終端也將存儲因數字變焦而裁掉未 顯示的部分,在計算欲拍攝圖像和已拍攝圖像的邊界區(qū)域數據的重疊程度時,所述裁掉未 顯示部分可作為隱含的重疊區(qū)域,供對比參考使用,可充分利用了移動終端的高像素和全 景區(qū)域,使算法更準確。 在所述重疊程度達到設定條件時,移動終端提示用戶可以拍照,并根據用戶返回 的拍攝指令驅動攝像頭拍攝照片,并保存已拍攝圖像。在拍攝完成所有的照片后,用戶疊加移動終端中存儲的已拍攝圖像,將已拍攝圖 像組成全景照片。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相鄰的已拍攝圖像為從多個已經拍攝的圖像中選擇的。在具 體實現(xiàn)方式中,對齊方向可以分為橫向對齊和縱向對齊,橫向對齊指拍攝的所有圖像上邊 界和下邊界分別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縱向對齊指拍攝的所有圖像左邊界和右邊界分別在同 一條垂直線上。拍攝過程中可以默認只有一個對齊方向,例如設置對齊方向為橫向對齊,拍 攝方向從左到右,在拍攝過程中,自動將上一張拍攝的圖像視為相鄰的已拍攝圖像,存儲已 拍攝圖像的右邊界區(qū)域數據作為下一張拍攝照片的參考圖像數據,在預覽下一張圖像時, 存儲預覽圖像的左邊界區(qū)域數據作為預覽圖像數據。在另一種實現(xiàn)方式中,用戶可以選擇相鄰的已拍攝圖像和對齊方向,即用戶在拍 攝完成原來設置的對齊方向上的照片后,可以改變對齊方向,這樣,可以從已經拍攝完成的 照片中選擇一張作為相鄰的已拍攝圖像。實施例一實施例一是在拍攝過程中對齊方向不變時的實現(xiàn)方式,例如設置對齊方向為縱向 對齊,拍攝方向自下向上。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拍攝欲拍攝照片的方法的實施流程 圖,如圖所示,拍攝欲拍攝照片可以包括如下步驟步驟201、存儲相鄰的已拍攝圖像的邊界區(qū)域數據;移動終端驅動攝像頭對拍攝對象進行拍照,按對齊方向將上一張已拍攝圖像的上 邊界區(qū)域數據以圖片格式存入手機的存儲單元,作為參考圖像數據區(qū)域;步驟202、預覽欲拍攝圖像,存儲欲拍攝圖像的邊界區(qū)域數據;在預覽欲拍攝圖像的過程中,隨時按對齊方向把欲拍攝圖像的下邊界區(qū)域數據以 圖片格式存入手機的存儲單元,作為預覽圖像數據區(qū)域;步驟203、計算預覽圖像數據區(qū)域和參考圖像數據區(qū)域的重疊程度;移動終端通過圖像識別算法計算預覽圖像數據區(qū)域和參考圖像數據區(qū)域的重疊 程度;步驟204、判斷所述重疊程度是否達到設定條件,如果達到設定的條件,則轉向步 驟207,否則轉向步驟205 ;所述重疊程度可以根據移動終端的像素來設置,當移動終端像素較高時,重疊程 度可以設定的低一些,當移動終端像素較低時,重疊程度可以設置的高一些;步驟205、顯示攝像頭移動的方向,用戶根據提示移動攝像頭,并轉向步驟202 ;移動終端顯示攝像頭移動的方向,用戶根據移動終端的提示移動攝像頭;步驟206、提示用戶可以拍照;步驟207、根據用戶返回的拍攝指令拍攝欲拍攝圖像。
用戶按下移動終端的拍照鍵,拍攝欲拍攝圖像并將所拍攝的圖像存入手機存儲單元。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在拍攝過程中,對齊方向保持不變,默認上一張拍攝完成的圖 像的邊界區(qū)域數據作為下一張欲拍攝圖像的參考數據,這樣保證了拍攝完成的圖像的銜接 區(qū)域是重疊的,而且所拍攝的圖像的左右邊界分別在同一條垂直線上,這樣在后期無需處 理便可直接組成全景照片。實施例二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拍攝過程中改變對齊方向時的實現(xiàn)方式。如果 用戶在拍攝過程中需要改變對齊方向,例如,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拍攝完成縱向方向的所 有照片后,設置對齊方向為橫向對齊繼續(xù)拍攝,拍攝方向為自左向右,具體步驟包括存儲最后一張已拍攝圖像的右邊界區(qū)域數據作為參考圖像數據區(qū)域;預覽欲拍攝 圖像時,存儲欲拍攝圖像的左邊界作為預覽圖像數據區(qū)域;或者,從已拍攝完成的圖像中選擇一張作為相鄰的已拍攝圖像,存儲已拍攝圖像 的右邊界區(qū)域數據作為參考圖像數據區(qū)域,預覽欲拍攝圖像時,存儲欲拍攝圖像的左邊界 作為預覽圖像數據區(qū)域,之后與步驟203 步驟207相同,這里就不一一贅述。拍攝完成本 次欲拍攝照片后,用戶可以改變對齊方向為縱向對齊,拍攝完成本輪縱向方向上的所有照 片,也可以繼續(xù)拍攝橫向方向上的照片,通過多輪拍攝,完成所有欲拍攝照片。本發(fā)明實施例是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改變對齊方向的拍攝過程,在拍攝時,可以 默認上一張已拍攝的圖像作為相鄰的已拍攝圖像,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一張已經拍攝完成 的圖像作為相鄰的已拍攝圖像,經過多輪拍攝完成所有需要拍攝的圖像后,用戶可通過二 維拼接將已拍攝的圖像組成全景照片。實施例三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移動終端在拍攝照片前設置全景模式拍攝參數 的實施過程。圖3為設置拍攝參數流程示意圖,如圖所示,移動終端在設置拍攝參數時,可 以包括如下步驟步驟301、設置曝光參數;移動終端根據拍攝對象的亮度設置曝光參數;步驟302、設置變焦倍數;移動終端在設置變焦倍數的過程中,若焦距過大,則視角較小,拍攝照片數量太 多;若焦距過小,則所拍攝的照片的邊緣會有嚴重的畸變,因此,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可用的變 焦倍數是移動終端提供的變焦范圍的中間取值,不取最大變焦倍數和不變焦,在可用的范 圍內,用戶根據具體景物的遠近選擇合適的變焦倍數;步驟303、設置白平衡參數;移動終端設置白平衡參數與拍攝時的環(huán)境狀況有關,通常可以設置為多云模式或 者某一特定的模式;步驟304、設置對齊方向;移動終端根據拍攝需要設置對齊方向,對齊方向分為橫向對齊和縱向對齊。圖4為移動終端設置曝光參數的流程示意圖,如圖所示,移動終端設置曝光參數 時可以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401、測定拍攝對象的亮度;步驟402、查找亮度和曝光參數對應表;步驟403、設置正確的曝光參數。 具體的,在拍攝欲拍攝照片前,存儲亮度和曝光參數對應表,所述亮度和曝光參數 對應表包括亮度及與其對應的曝光參數,在設置曝光參數時,首先測定拍攝對象的亮度,并 查找亮度和曝光參數對應表,根據測定的拍攝對象的亮度來設置曝光參數。本發(fā)明實施例在開始拍攝前,設置全景模式拍攝參數,在拍攝過程中,保持焦距相 同,曝光參數相同,白平衡固定,這樣,拍攝完成的圖像具有統(tǒng)一的色彩、亮度、分辨率,設置 對齊方向后,可以實現(xiàn)拍攝的圖像在同一條線上,減少后期組成全景照片時的裁剪損失。為更好的理解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下面以邊界區(qū)域為拍攝照片的四分之一為例、 移動終端以手機為例的實施對全景照片的拍攝方法實施進行說明。圖5為手機上全景照片的拍攝方法實施流程示意圖,如圖所示,在進行全景照片 拍攝時可以包括如下步驟步驟501、設置全景模式拍攝參數;具體的,設置手機全景模式拍攝參數,可以通過測定拍攝對象的亮度,并查找亮度 和曝光參數對應表來設置正確的曝光參數;焦距參數可以設置為手機提供的變焦范圍內的 某一參數,不取不變焦和最大變焦倍數;白平衡參數可以設定為多云模式;上述三個參數 在拍攝過程中是不變的,用戶根據拍攝需要設置手機對齊方向,對齊方向分為橫向對齊和 縱向對齊;步驟502、拍攝首張照片,存儲所拍攝照片的邊界區(qū)域作為參考圖像數據區(qū)域;具體的,按下手機拍照鍵拍攝首張照片,并按設置的對齊方向將占所拍攝照片四 分之一的邊界區(qū)域以圖片格式存入手機存儲單元中作為參考圖像數據區(qū)域;步驟503、預覽欲拍攝照片,隨時存儲預覽圖像的邊界區(qū)域作為預覽圖像數據區(qū) 域;具體的,手機從預覽框預覽欲拍攝照片,在預覽的過程中,隨時按設置的對齊方向 將占預覽圖像四分之一的邊界區(qū)域以圖片格式存入手機存儲單元中作為預覽圖像數據區(qū) 域;步驟504、計算預覽圖像數據區(qū)域和參考圖像數據區(qū)域的圖像數據的重疊程度;具體的,手機的攝像頭將圖像信息通過總線傳送給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控制 圖像處理單元計算預覽圖像數據區(qū)域和參考圖像數據區(qū)域的重疊程度;步驟505、顯示預覽圖像數據區(qū)域和參考圖像數據區(qū)域的重疊程度;具體的,手機屏幕用友好的浮動在本次欲拍攝照片的上下左右四個方向標識,顯 示手機攝像頭向那個方向移動,移動多少;步驟506、判斷預覽圖像數據區(qū)域和參考圖像數據區(qū)域重疊程度是否達到設定的 條件,如果是,轉向步驟508,否則,轉向步驟507 ;步驟507、按照手機屏幕的顯示移動手機攝像頭;具體的,用戶根據手機屏幕提示的攝像頭移動的方向,移動攝像頭;步驟508、拍攝并保存本次欲拍攝照片;具體的,用戶根據手機屏幕的提示,按下手機拍照鍵拍攝本次欲拍攝照片,并將所拍攝的照片存入手機非遺失存儲器中;
步驟509、存儲本次拍攝照片的邊界區(qū)域的圖像數據作為參考圖像數據區(qū)域;具體的,按設置的對齊方向將占本次拍攝照片四分之一的邊界區(qū)域以圖片格式存 入手機存儲單元中作為參考圖像數據區(qū)域;步驟510、判斷是否已拍攝完成所有照片,如果是,則轉向步驟511,否則,轉向步 驟 503 ;步驟511、將所拍攝的照片組成全景照片;具體的,用戶在拍攝完成所有的照片后,以疊加的方式將照片組成全景照片?;谕话l(fā)明構思,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全景照片拍攝設備,由于該設 備解決問題的原理與全景照片的拍攝方法相似,因此該設備的實施可以參見方法的實施, 重復之處不再贅述。圖6為拍攝設備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拍攝設備中可以包括圖像預覽單元601,用于預覽欲拍攝圖像;圖像處理單元602,用于計算欲拍攝圖像與相鄰的已拍攝圖像銜接區(qū)域的重疊程 度,所述邊界區(qū)域是指本次欲拍攝圖像和相鄰的已拍攝的圖像的銜接區(qū)域;圖像拍攝單元603,用于在重疊程度達到設定的條件時,拍攝欲拍攝圖像。圖像拼接單元604,用于將存儲的拍攝的圖像組成全景照片實施中,全景拍攝設備還可以進一步包括存儲單元605,用于在預覽欲拍攝圖像時存儲所述欲拍攝圖像的邊界區(qū)域;所述圖像處理單元進一步用于獲取之前存儲的相鄰的已拍攝圖像的邊界區(qū)域數 據,利用圖像識別方法并根據獲取的兩個邊界區(qū)域的數據計算重疊程度。實施中,圖像預覽單元用于提示用戶攝像頭的移動方向;并進一步用于預覽攝像 頭移動后的欲拍攝圖像;圖像處理單元進一步用于重新計算移動后欲拍攝圖像的邊界區(qū)域 與已拍攝圖像的銜接區(qū)域的重疊程度。實施中,圖像預覽單元進一步用于在重疊程度達到設定的條件時,提示用戶可以 拍照;圖像拍攝單元用于根據用戶返回的拍攝指令拍攝照片。由上述實施例可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由于在拍攝全景照 片的過程中,預覽欲拍攝圖像時,計算欲拍攝圖像與相鄰的已拍攝圖像邊界區(qū)域數據的重 疊程度,并提示用戶攝像頭移動的方向,在所述重疊程度達到設定的條件時,提示用戶可以 拍照,并根據用戶返回的拍攝指令拍攝欲拍攝圖像,實現(xiàn)了相鄰拍攝的圖像的邊界區(qū)域是 重疊的,這樣,在拍攝時便可獲取高質量的圖像,在拍攝完成后,由于獲取的圖像銜接重疊, 因此,已拍攝的圖像無需后期處理便可經過簡單的疊加直接組成全景照片。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fā)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 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發(fā)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fā)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 之內,則本發(fā)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一種全景照片的拍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預覽欲拍攝的全景照片中的非第一張拍攝的圖像時,計算欲拍攝圖像與已拍攝圖像銜接區(qū)域的重疊程度;在所述重疊程度達到設定條件時,拍攝欲拍攝圖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預覽欲拍攝圖像時,包括如下步驟存儲欲 拍攝圖像的邊界區(qū)域數據;所述計算本次欲拍攝圖像的邊界區(qū)域與已拍攝圖像的銜接區(qū)域的重疊程度,具體包 括獲取之前存儲的相鄰的已拍攝圖像的邊界區(qū)域數據,利用圖像識別方法并根據獲取的 兩個邊界區(qū)域的數據計算重疊程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的已拍攝圖像為從多個已經拍攝 的圖像中選擇的。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疊程度未達到設定條件時,進一步 包括如下步驟提示用戶攝像頭的移動方向;并預覽攝像頭移動后的欲拍攝圖像;重新計算移動后欲拍攝圖像的邊界區(qū)域與已拍攝圖像的銜接區(qū)域的重疊程度。
5.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重疊程度達到設定條件時,拍攝 欲拍攝圖像,具體包括在重疊程度達到設定條件時,提示用戶可以拍照;并根據用戶返回的拍攝指令拍攝圖像。
6.一種全景照片拍攝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圖像預覽單元,用于在全景照片拍攝模式下,預覽欲拍攝圖像;圖像處理單元,與圖像預覽單元相連,用于在欲拍攝圖像有相鄰的已拍攝圖像時,計算 欲拍攝圖像與已拍攝圖像的銜接區(qū)域的重疊程度;圖像拍攝單元,與圖像處理單元相連,用于在所述重疊程度達到設定條件時,拍攝欲拍 攝圖像;圖像拼接單元,用于將已拍攝的圖像組成全景照片。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存儲單元,與圖像預覽單元相連,用于在預覽欲拍攝圖像時,存儲欲拍攝圖像的邊界區(qū) 域數據;在欲拍攝圖像有相鄰的已拍攝圖像時,所述圖像處理單元進一步用于獲取之前存儲的 相鄰的已拍攝圖像的邊界區(qū)域數據,并利用圖像識別方法根據獲取的兩個邊界區(qū)域的數據計算重疊程度。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圖像處理單元進一步用于從多個已經拍攝 的圖像中選擇相鄰的已拍攝圖像。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圖像預覽單元用于提示用戶攝像頭的移動 方向;并進一步用于預覽攝像頭移動后的欲拍攝圖像;圖像處理單元進一步用于重新計算 移動后欲拍攝圖像的邊界區(qū)域與已拍攝圖像的銜接區(qū)域的重疊程度。
10.如權利要求6或9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圖像預覽單元進一步用于在重疊程度達到設定的條件時,提示用戶可以拍照;圖像拍攝單元用于根據用戶返回的拍攝指令拍攝 圖像。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全景照片的拍攝方法及設備,用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在全景照片的拍攝過程中,無法獲取高質量的圖像,從而后期對已拍攝圖像未經處理無法組成全景照片的問題。該方法包括預覽欲拍攝的全景照片中的非第一張拍攝的圖像時,計算欲拍攝圖像與已拍攝圖像銜接區(qū)域的重疊程度;在所述重疊程度達到設定條件時,拍攝欲拍攝圖像。本發(fā)明還公開了用所述方法來實現(xiàn)全景照片拍攝的設備。
文檔編號G03B37/02GK101872113SQ201010194820
公開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6月7日
發(fā)明者張朝, 時慧欽, 黃偉 申請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