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顯微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該發(fā)明涉及一種顯微鏡,尤其涉及一種通過視頻信號的變換來觀察如細胞組織以及微生物等的標本觀測圖像的顯微鏡。
背景技術:
近年來,教育領域方面正在進行有效地使用計算機的教育。在這樣的計算機教育中,不僅限于教授單一的計算機操作,還考慮利用實際的計算機進行各種教育。
例如即使在理科教育方面,也不直接使用顯微鏡來觀察細胞組織和微生物等,而是考慮在生成視頻信號的計算機上觀察其觀測圖像。
現(xiàn)有技術中可以產(chǎn)生這種視頻信號的顯微鏡已在特開平10-333055號公報等中公開。即,特開平10-333055公報公開的顯微鏡在放置被檢測物體的載物部分的后部配置了一透鏡單元,該透鏡單元的后端配置了介于彎曲光路之間的CCD單元。由于在獲取視頻信號的情況下,在其放置被檢測物體的載物部分放置被檢測物體或者試樣,對該載物臺進行旋轉操作以調(diào)整其焦點之后,由其透鏡單元形成被檢測物體的光學圖像。用該透鏡單元成像得到的光學圖像通過彎曲光路,引向CCD單元的CCD攝像元件,變換成電子信號,由此產(chǎn)生視頻信號。
但是在上述顯微鏡中,在將透鏡單元取得的光學圖像通過彎曲的光路引向CCD攝像元件的構造上,其光學部件的數(shù)目增多,造成其構成復雜,同時還具有使得光學性能變差的缺點。
而且,在上述顯微鏡中,在對放置被檢測物體的載物部位的載物臺進行旋轉操作以調(diào)整焦點的構造上,調(diào)整焦點時,由于要變動載物臺上的被檢測物體的方向和位置,攝像范圍不確定,因此具有操作復雜的缺點。特別是在教育現(xiàn)場觀察細胞組織和微生物標本等的過程中,取得具有形狀和方向性的被檢測物體或者試樣的視頻數(shù)據(jù)時非常麻煩和復雜。
從以上的描述可知,在現(xiàn)有的顯微鏡中,由于采用如圖所示的薄型化光學構造使光學圖像通過彎曲的光路引向CCD攝像元件,所以存在光路復雜,光學性能差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簡便,容易操作使用,且能得到高精度視頻數(shù)據(jù)的顯微鏡。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觀察試樣用顯微鏡,其具有承載試樣的薄載物臺,形成所述試樣的光學圖像,將該光學圖像變換成電信號的攝像元件,配置在所述載物臺和所述攝像元件之間,且光軸被配置成一直線狀,并將所述試樣的光學圖像引向攝像元件的光學系統(tǒng),一光源裝置,其具有一個產(chǎn)生對所述試樣進行照明的照明光線的光源,以及在以透射照明,反射照明和斜射照明為目的的第1,第2和第3照射位置處選擇配置所述光源的選擇所述透射照明,反射照明和斜射照明之一的機構。
而且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顯微鏡,其具有承載試樣的薄載物臺,形成所述試樣的光學圖像,將該光學圖像變換成電子信號的攝像元件,配置在所述載物臺和所述攝像元件之間的,且光軸被配置成一直線狀,將所述試樣的光學圖像引向攝像元件的光學系統(tǒng),將所述攝像元件和所述光學系統(tǒng)配置在其內(nèi)的光學鏡筒部位,以及位于所述光學鏡筒部位上,在與光學系統(tǒng)的光軸正交的面內(nèi)可移動地支持載物臺的移動機構。
本發(fā)明進一步提供一種顯微鏡,其具有承載試樣的薄載物臺,配置在所述載物臺下方、含可變焦距透鏡部分的、對所述試樣光學圖像成像的光學系統(tǒng),針對所述試樣配置在該光學系統(tǒng)成像位置處的攝像元件,其將所形成的光學圖像變換成電信號,將所述攝像元件生成的電信號變換成視頻信號,并向顯微鏡外部輸出的向外輸出部分,支持所述攝像元件和向外輸出部分的基座,在所述基座上支持所述載物臺,同時還支持所述光學系統(tǒng)的支撐結構,設置在所述基座和所述載物臺之間的,沿光軸移動所述可變焦距透鏡部分(303,304)的可變焦距透鏡變倍操作部分和在所述載物臺下方,被所述支撐結構支撐的、使所述光學系統(tǒng)的焦點與試樣重合的焦點調(diào)整機構。
在以下的描述中將說明本發(fā)明的其它目的和優(yōu)點,且其中一部分目的和優(yōu)點可從說明書中明顯看出,或者將通過實施本發(fā)明而了解。通過下文具體給出的手段和組合將實現(xiàn)和獲得本發(fā)明的目的和優(yōu)點。
附圖的簡要說明本發(fā)明所提供的附圖與說明書相結合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其在此顯示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形式,并與上文給出的概要說明和下文給出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詳細說明一起用于解釋本發(fā)明的原理。
圖1概略地顯示了本發(fā)明一顯微鏡實施形式外觀的斜視圖。
圖2沿圖1光軸切斷的斷面圖。
圖3為說明圖1載物板的平面圖,概略地顯示了將該載物板的一部分剖開的情形。
圖4A和圖4B概略地顯示了將圖1所述變焦距透鏡部分的透鏡框架取出后的斜視圖。
圖5顯示的是為在光軸方向移動靠上圖4A和圖4B所述的透鏡框架而形成的回轉環(huán)的凸輪溝槽的展開狀態(tài)的制作圖。
圖6概略地顯示了使用圖1所示顯微鏡的狀態(tài)斜視圖。
圖7概略地顯示了將本發(fā)明其它實施形式顯微鏡的一部分切斷的部分斷面圖。
圖8概略地顯示了將本發(fā)明其它實施形式顯微鏡切斷的斷面圖。
圖9概略地顯示了將本發(fā)明其它實施形式顯微鏡切斷的斷面圖。
圖10為說明在圖9所述顯微鏡中使用照明裝置的例子而概略地顯示了該顯微鏡的斷面圖。
圖11概略地顯示了將圖9所示顯微鏡部分放大的平面圖。
圖12概略地顯示了圖9所示顯微鏡局部切斷的局部斷面圖。
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面,詳細說明與本發(fā)明實施形式相關的顯微鏡。
圖1和圖2顯示了與本發(fā)明一實施形式相關的顯微鏡。圖1顯示了顯微鏡的外觀,圖2顯示了沿著顯微鏡光軸的斷面。
根據(jù)圖1所示的顯微鏡,其底部具有基部6,其頂部具有載物臺部分2,并具有柱狀外觀。作為一個例子,該顯微鏡的高度為187mm,基部具有124-150mm的外徑尺寸。
該顯微鏡具有圖2所示的裝載試樣A的載物臺部分2,對配置在載物臺部分2上試樣A的光學圖像進行成像的光學系統(tǒng),并能使該光學圖像變倍的變焦距透鏡部分3,以及檢測被變焦距透鏡部分3放大的光學圖像、具備攝像元件的攝像部分4,和在與其光軸大概呈一直線的位置處組裝上的基部6。通過變焦距透鏡部分3向攝像部分4輸入光學圖像,攝像部分4將該輸入的光學圖像變換成電信號,并通過信號處理形成視頻信號。通過如USB(通用串聯(lián)總線)的外部連接部分5將該視頻信號向例如個人電腦20的外部機器輸出,用與該個人電腦20連接的顯示裝置30顯示被觀察物體的影像。
載物臺部分2設置了在光軸附近具有開口201a的載物板201。在該載物臺部分2上設置了固定的操作旋鈕203、204以及柱塞205。即在該載物板201的外圍側面上,如圖3所示設置呈90度關系的一對操作旋鈕203,204能夠在和光軸大致呈正交的方向滑動扭進,在與該對操作旋鈕203、204相對的位置處,彈簧205a和螺釘205b在與光軸正交的方向按壓柱塞205,因此能在同方向滑動。
旋鈕203、204以及柱塞205的前端形成球面狀。載物板接受體202具備設有外圍側面的環(huán)形部位,在該圓筒狀突出部位的外圍側面上,設置了凹處202b。該凹處202b具有一接受操作旋鈕203、204以及柱塞205前端為目的的斜面。操作旋鈕203、204以及柱塞205的球面狀前端與設置在載物板接受體202外圍側面上的凹處202b的斜面相接。凹處202b形成圓錐狀空間,其斜面的一部分向試樣A側傾斜而變大。操作旋鈕203、204的前端一旦被按壓在該凹處202b的斜面上,則該斜面和操作旋鈕203、204之間產(chǎn)生接觸力,該接觸力相對于操作旋鈕203、204在離開試樣A的方向相對施加。
載物板201和操作旋鈕203、204一起向離開試樣A的方向,即向載物板接受體202的方向施力。由此載物板201的底面201b被載物板接受體202的上側面202a按壓,結果在操作時,載物板201和載物板接受體202的安裝不會出現(xiàn)松動。
因此在對該操作旋鈕203、204進行旋轉操作時,在該操作連動,柱塞205協(xié)動下,在水平方向上的正交方向移動載物板201并控制旋轉移動,將載物板201設定在載物板接受體202上所希望的位置上,即所謂的進行圖象定位。
此外作為設置在載物板接受體202外圍側面的凹處202b的代替方式,可在與載物板接受體202外側面接觸的操作旋鈕203、204以及柱塞205的前端在離開載物板201的方向施加接觸壓,使載物板201與載物板接受體202密合,由此使載物板接受體202的外側面形成傾斜面。
上述變焦距透鏡部分3配置了第1透鏡301,第2透鏡302,第3透鏡303,第4透鏡304和第5透鏡305,這些透鏡的光軸B大致配置成一直線。例如由稱作轉換透鏡的輔助透鏡所形成的第1透鏡301被環(huán)形彈簧307固定在透鏡框架306上。此后,該透鏡框306與位于載物板接受體202光軸附近的嵌合部位202c可滑動地嵌合在一起。
而且,在透鏡框306處設置了位于其外圍的溝槽306a。在該溝槽306a處,載物板接受體202的側面孔202d嵌合有能旋轉的調(diào)焦柄206的偏心銷釘206a。
而且,偏心銷釘206a被設置在相對于調(diào)焦柄206旋轉中心偏心的位置(在偏移處)處。
在載物板接受體202上固定有防止脫落的銷釘207,其與調(diào)焦柄206嚙合,從而防止了該調(diào)焦柄206從載物板接受體202脫落,設置在載物板接受體202上的彈簧墊圈208、209向調(diào)焦柄206施加適當力量,使得調(diào)焦柄206能夠旋轉。
在旋轉操作調(diào)焦柄206時,偏心銷釘206a在與調(diào)焦柄206的旋轉中心有偏心量的半徑處旋轉。由此通過調(diào)焦柄206的旋轉操作,使在光軸方向上移動的第1透鏡301的焦點與試樣A重合在一起。
上述第2透鏡302由環(huán)形彈簧308固定在上述載物板接受體202的嵌合部位202c內(nèi)。此后上述第3透鏡303如圖4A所示被粘結固定在具有嵌合孔309a、嵌合溝槽309b的透鏡框架309上,該透鏡框架309的嵌合孔309a和嵌合溝槽309b相對地嵌合在用支柱構件制成的如2個支柱602上,且在光軸方向上移動自如。而且上述第4透鏡304如圖4B所示被粘結固定在具有嵌合孔310a、嵌合溝槽310b的透鏡框架310上,該透鏡框架310的嵌合孔310a、嵌合溝槽310b相對地嵌合在上述2個支柱602上,且和上述透鏡框架309一樣,在光軸方向上移動自如。
上述2個支柱602被載物板接受體202和基底部位6的基座601夾住固定。而且,在該2個支柱602的內(nèi)壁上具有如圖5所示的帶凸輪溝槽603a,603b的回轉環(huán)603,如圖2所示,其上下端面被載物板接受體202和基座601以稍有間隙的狀態(tài)夾住?;剞D環(huán)603內(nèi)徑的上下部分與載物板接受體202和基座601的圓筒狀的凸部相對地嵌合在一起,且能進行旋轉。
在該回轉環(huán)603的凸輪溝槽603a和603b內(nèi)以嵌合的形式限定了設置上述透鏡框架309處的凸輪從動件309c和設置在透鏡框310上的凸輪從動件310c。該凸輪溝槽603a,603b有助于通過第3透鏡303和第4透鏡304將試樣A的圖像放大或縮小,使試樣A在前后透鏡焦點位置處成像,形成如圖5展開圖所示的所希望的形狀。
由此,在旋轉操作回轉環(huán)603時,通過凸輪從動件309c,310c在凸輪溝槽603a和603b上的連動,引導著第3透鏡303和第4透鏡304在光軸方向上移動(如圖2中兩點點劃線所示),由此對試樣A的光學圖像進行擴大或縮小的可變設定。
此后,將上述第5透鏡305用環(huán)形彈簧604嵌合固定在基座6上。
而且,上述攝像部分4具有攝像元件401和保持該攝像元件401的電路基板402,其中攝像元件401接受經(jīng)變焦距透鏡部分3變焦放大的試樣A的光學圖像的光,并將其變換成電信號。此外,與該電路基板402一體化構成的攝像元件401的攝像面與上述變焦距透鏡部分3的光學焦點位置(成像位置)一致,并被固定在基部6的基座601上。
上述外部連接部分5具有在電路基板402之上并與其構成為一體的處理電路501,和與上述個人電腦20連接的USB等的端口503。處理電路501處理從攝像元件401輸出的電信號,并將其變換成能向外部輸出的視頻信號。通過導線502將處理電路501和端子503電性連接,從而構成可向外部輸出視頻圖像信號,并由個人電腦20作為電源供給源的結構。由此攝像部分4與外部連接部分5相連,接受上述個人電腦20提供的電功率,由該構成實現(xiàn)其驅動控制的目的,由此減少部件數(shù)目,使得圖示結構的簡略化,小型化成為可能。
在上述結構中,在對試樣A進行觀察時,首先在外部連接部分5連接上述個人電腦20。由此從上述個人電腦20向攝像部分4提供電源。這樣在對回轉環(huán)603進行旋轉操作時,可變焦距透鏡部分的第3和第4透鏡303,304的透鏡框309、310的凸輪從動件309c、310c如上所述受到回轉環(huán)603的凸輪溝槽603a、603b引導,在光軸方向進行移動和調(diào)整,對成像的光學圖像的進行倍率設定。
此時,旋轉操作操作旋鈕203、204以移動調(diào)整載物板201,使試樣A達到在所希望的位置(圖象定位),同時旋轉調(diào)整其調(diào)焦柄206,在光軸方向上移動調(diào)整第1透鏡301,對透鏡進行以試樣A為焦點的調(diào)整。
由此裝載在載物板201上的試樣A的光學圖像被可變焦距透鏡部分3放大,攝像部分4的攝像元件401將其光學圖像變換成成像的電信號,并通過對該電信號進行信號處理生成視頻信號。該視頻信號通過外部連接部分5輸出到上述個人電腦20。此時攝像部分4如上所述受到從上述個人電腦20通過外部連接部分5供給的電功率,由此控制其動作。
由此,在載物板2的下側與光軸成直線地相對配置攝像元件401,并將與光軸成直線的可變焦距透鏡部分3介于其間。在該攝像元件401處,將變換了的電信號生成視頻信號,并向外部輸出,由此使光路得以簡化,并確保了高效率的光學性能,實現(xiàn)了小型化和結構的簡略化,也實現(xiàn)了包括攜帶運輸?shù)暮唵位R虼?,容易由此獲得平滑倍率的光學圖像的視頻信號。
而且通過采用該倒立型的顯微鏡構造,即,將可變焦距透鏡部分3配置在其上載置試樣A的載物臺部分2的載物板201的背面,試樣A的放大倍數(shù)不會受到限制,并且只要能放置在載物臺部分2的載物板201上的物體都能進行觀察,因此實現(xiàn)了觀察對象的多樣化。例如如圖6所示,使用者100用手握住回轉環(huán)603,并使樹木101與載物臺部分2的載物板201接觸,以觀察其表面,從而能對較大物體的表面進行觀察。
此外,通過移動調(diào)整可變焦距透鏡部分3的第1透鏡301,使其焦點與試樣A重合,并在固定載物板201的狀態(tài)下進行調(diào)整的結構,由此只需對調(diào)焦柄206進行旋轉操作的簡便調(diào)整操作便可以實現(xiàn)高精度的焦點調(diào)整。而且僅通過對操作旋鈕203、204進行旋轉操作,并在平面上移動調(diào)整載物板201的簡單操作就能夠對載物板201上的試樣A進行圖象定位。
而且,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焦點進行調(diào)整的結構進行了說明,該結構是由所配置的、在光軸方向可自如移動的可變焦距透鏡部分3的第1透鏡301作為調(diào)整焦點的手段實現(xiàn)的,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實施例,也可采用例如如圖7和圖8所示的構成。但是在圖7和圖8中,用相同的附圖標記標注與圖1到圖5系統(tǒng)的相同部分,并省略了其詳細說明。
圖7中配置了第5透鏡305,其與基座601相對,在光軸方向上移動自如,由此構成通過在光軸方向上移動調(diào)整第5透鏡305對焦點進行調(diào)整的結構。即使用位于透鏡框305a的上述環(huán)形彈簧604安裝第5透鏡305,并將該透鏡框與基座601相對地組裝成使透鏡框光軸方向上可自如移動的形式。此后在該透鏡框305a上的周圍部分形成驅動用溝槽305b,在該溝槽305b中插入形成在上述調(diào)焦柄206上的偏心銷釘206a。通過防止脫落的銷釘207,彈簧墊圈208和墊圈209,將該調(diào)焦柄206組裝在基座601上,且可自由移動地對其進行旋轉操作,通過與該旋轉操作連動的偏心銷釘206a,使第5透鏡305的透鏡框305a在光軸方向上移動,從而對可變焦距透鏡部分3的焦點進行調(diào)整。
由此,通過在基底部分6的附近進行焦點調(diào)整,使得使用者100的手在機器上的放置位置處原封不動地進行操作成為可能,并實現(xiàn)了穩(wěn)定地進行調(diào)整焦點的操作。
于是,通過在光軸方向移動調(diào)整該第5透鏡305以調(diào)整焦點的焦點調(diào)整裝置,以及用上述實施方式說明的,用第1透鏡301進行焦點調(diào)整的焦點調(diào)整裝置。這兩種設置結構可擴大焦點調(diào)整范圍,從而使得觀測形態(tài)的多樣化成為可能。在該情況下,使第1透鏡301和第5透鏡305之間具有一焦度(power)差,使得相對于第1透鏡301的移動量使焦點重合的作用和相對于第5透鏡305的移動量使焦點重合的作用能有一差值,由此通過分別對其進行操作,能進行焦點重合的粗動和微動操作。
此外,如圖8所示,由于回轉環(huán)603在載物板接受體202、基座601之間存在間隙a、b,所形成的回轉環(huán)603全部長度和支柱602相比要短,這種構成能在光軸方向上移動調(diào)整回轉環(huán)603,使得其與試樣A的焦點重合成為可能。由此回轉環(huán)603在成為將試樣A的圖象進行放大縮小的操作部件的同時,還能兼作向試樣A進行焦點重合的操作部分,通過在一個部位進行放大縮小和焦點重合的兩個操作,能實現(xiàn)使用操作的簡單化和減少部件數(shù)目。
此外,在該實施形式中,不采用通過直接操作回轉環(huán)603以使回轉環(huán)603沿光軸方向進行移動操作,而是和上述實施形式中第1透鏡301的移動操作一樣,采用偏心銷釘?shù)炔僮魇侄卧诠廨S方向移動的結構也是可行的。由此在放大縮小操作時能減少焦點的錯位,同樣也能減少相反的情況,從而可期待更加有效的效果。
而且該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還能在圖9到圖11所示的載物板接受體210處設置與圖2中載物板接受體202對應的光源部分8。但是在圖9到圖11中,和上述圖1到圖5的相同部分用相同符號標記,并省略其說明。
即,將光源部分8的光源801和可變電阻形式的供給電源調(diào)節(jié)用調(diào)節(jié)器802搭載在基板804上,通過電纜將該調(diào)節(jié)器802與上述攝像部分4(回路基板402)電連接。
在光源801周圍設置了筒狀部件806,為了將從光源801發(fā)出的照射光集中在放置在載物臺部分2上的試樣A上,在該筒狀部件806中通過環(huán)形彈簧805組裝聚光透鏡807。此后用臂809的一個端部固定和支持上述基板804和筒狀部件806,該臂809的另一端部借助固定旋鈕808安裝在與載物板接受體210相對的位置處,且以該固定旋鈕808的軸作為旋轉軸可自由地調(diào)整其角度。而且,被臂809支持的基板804和筒狀部件806覆蓋有例如圖中點劃線所示的外罩810,為使從聚光透鏡807發(fā)出的照射光向載物板接受體210照射,該筒狀部件806的一部分向外罩810的外部突出。
而且,在上述載物板接受體210的側面,軸向旋轉臂809,和從載物板201的下方設置由光源部分8向試樣A反射照明光而進行照射的孔210a。
在上述結構中,外部連接部位5的端口503如圖2所示與個人電腦相連,在光源部分8處,由上述個人電腦20提供的電功率,通過攝像部位4提供給光源部分8,對放置在載物板201上的試樣A進行透射照明。此時,用電位器802進行供電調(diào)整操作時,能得到亮度和顏色相對穩(wěn)定的象。
此后,慢慢地轉動固定旋鈕808,使臂809傾斜,由此能通過該光源部分進行傾斜透射照明,如圖10中兩點點劃線所示,使光源部分8傾斜,并與載物接受臺210的孔210a相向,通過調(diào)整其傾斜角,能夠通過該孔210a進行反射照明和反射的斜射照明。
在該實施形式中,由于光源部分8能夠對試樣A照射穩(wěn)定的照明光,因此能夠得到明亮和分辨率良好的圖像,并能容易進行高精度觀測。而且,通過僅以該臂809為軸進行旋轉的簡單操作,能夠進行透射照明觀察,反射照明觀察和斜射照明觀察的切換,因此容易實現(xiàn)各種觀察方法。此外,依據(jù)本發(fā)明,由于采用的結構是通過回路基板402向光源部分8提供從上述個人電腦20輸出的電功率,因此能夠實現(xiàn)減少部件數(shù)目和小型化的目的。
而且,可以將如圖11所示的結構作為上述臂809與載物接受臺210的安裝結構,由此容易對光源部位8進行不同照明形態(tài)的設定。即,在載物接受臺210上,設置用于安裝具有一定角度的臂而形成基準面210b的突出部位210c。此后在臂809上,在上述突出部位210c的基準面210b處,對應地設置具有確定角度的兩個面809a、809b。
根據(jù)上述構成,由于光源部分8與載物接受臺210突出部分210c的基準面210b相對,臂809被固定柄808以與臂809的面809a接合的狀態(tài)固定,因此能夠決定給于透射照明所需位置的精確位置,并在此進行透射照明(參照圖10)。此后慢慢旋轉固定旋鈕808,由此旋轉臂809,使該臂抬起脫離,處于在比突出部位210c更靠上的位置,這次使面809b與突出部位210c的基準面210b處于接觸的狀態(tài),并由固定旋鈕808固定。由此將光源部分8確定在圖10中兩點點劃線所示的相對于載物接受臺210的孔210a能夠進行反射照明的位置處,并在此進行透射照明。
由此使用一臺光源2,能夠簡單再現(xiàn)對預先確定位置處的照明,例如能夠簡單地再現(xiàn)光學性能最佳和最明亮狀態(tài)等所希望的照明狀態(tài),且其使用的隨意性也提高。
而且,上述固定旋鈕808與載物接受臺210的突出部位210c以可自由旋轉的形式安裝,且作為其旋轉軸的中心軸C相對于與光軸B對應的上述孔210a僅錯開一定的間隔X。由此,僅通過設定可變間隔X便能容易的設定光源部分8,例如,如圖10所示設定進行透射觀察狀態(tài)的光線D和設定進行反射觀察的光線E的照明范圍。
而且,雖然上述各種實施形式說明的是用安裝在載物接受臺202上的構成載物臺部分2的載物板201上的操作旋鈕203、204和柱塞205,在與光軸大致垂直的平面上進行移動和旋轉控制的安裝配置,但是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還可以對載物板的結構進行變更。
例如,從圖2的結構中除去操作旋鈕203、204和柱塞205,在載物板201和載物接受臺202之間涂覆油脂等糊狀的油,在與光軸平行或者大致垂直的平面上以移動和旋轉控制自如的方式安裝所謂的滑動載物板的構造也是可行的。
根據(jù)上述結構還能實現(xiàn)對載物板201圖象定位的簡便操作。
此外,上述實施方式說明的是用2個支柱602構成連接載物接受臺202和基底601的支柱構件的情況,但是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構成使用2個以上的支柱602連接載物接受臺202和基底601的結構。
而且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使用供電調(diào)整用調(diào)節(jié)器,即可變電阻802與光源801搭接,但是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
例如,如圖12所示,將調(diào)節(jié)器802設置在基部6的基座601內(nèi)的回路基板402上,并且使該調(diào)節(jié)器802的操作部分802b從基座601向旋轉環(huán)603一側突出也是可行的。
根據(jù)上述結構,由于調(diào)整器802的操作部分802b和旋轉環(huán)603靠近,因此容易進行由變倍操作以及供電調(diào)整操作構成的調(diào)光操作。
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其它優(yōu)點和變型是容易實施的。因此,本發(fā)明具有更寬的范圍,而不限于本文所示的具體細節(jié)和代表性實施例。因而可以進行各種變型,而不會偏離所附權利要求書和與其相當?shù)目偟陌l(fā)明原則的實質(zhì)或者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觀察試樣用顯微鏡,其具有承載試樣的薄載物臺,形成所述試樣的光學圖像,并將該光學圖像變換成電信號的攝像元件,配置在所述載物臺和所述攝像元件之間的,與光軸配置成一直線,并將所述試樣的光學圖像引向攝像元件的光學系統(tǒng),一光源裝置,其具有對所述試樣進行照明的產(chǎn)生照明光線的一個光源,以及在以透射照明,反射照明和斜射照明為目的的第1,第2和第3照射位置處選擇配置所述光源的選擇所述透射照明,反射照明和斜射照明之一的機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微鏡,在所述光學系統(tǒng)中還含有變焦距透鏡部分,基底部分,將上述載物部分支撐在該基底部分上的多個支柱構件,將變焦距透鏡部分支撐在上述支柱構件上的透鏡框和能夠沿著上述光軸移動上述透鏡框的透鏡框移動機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微鏡,設置了在上述基底部分和上述載物部分上能夠旋轉的中空狀旋轉筒部,在該旋轉筒部內(nèi)配置上述光學系統(tǒng),隨著該旋轉筒部的旋轉,透鏡框移動機構動作,并沿著光軸移動上述透鏡框。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微鏡,其中所述光學系統(tǒng)含有調(diào)整光學系統(tǒng)焦點的透鏡,其還具有在光軸方向輕微移動調(diào)節(jié)該焦點用透鏡,使其與試樣光學系統(tǒng)的焦點重合的細微移動機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微鏡,其中所述光源裝置含有支持所述光源,設置在所述載物部分上,并能自由地進行旋轉調(diào)整的臂構件,通過該臂構件的旋轉將所述光源選擇配置在第1,第2和第3照射位置處。
6.一種顯微鏡,其具有承載試樣的薄載物臺,形成所述試樣的光學圖像,將該光學圖像變換成電信號的攝像元件,配置在所述載物臺和所述攝像元件之間的,且與光軸配置成一條直線,并將所述試樣的光學圖像引向攝像元件的光學系統(tǒng),將所述攝像元件和所述光學系統(tǒng)配置在其內(nèi)的光學鏡筒部件,以及設在所述光學鏡筒部件上,在與光學系統(tǒng)的光軸正交的面內(nèi)可移動地支持所述載物臺的載物臺移動機構。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微鏡,其中光學系統(tǒng)還含有變焦距透鏡部分,基底部分,將上述載物部分支撐在該基底部分上的多個支柱構件,將變焦距透鏡部分支撐在上述支柱構件上的透鏡框和能夠沿著上述光軸移動上述透鏡框的透鏡框移動機構。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微鏡,其中設置了在上述基底部分和上述載物部分上能夠旋轉的中空狀旋轉筒部,并在該旋轉筒部內(nèi)配置上述光學系統(tǒng),隨著該旋轉筒部的旋轉,透鏡框移動機構動作,沿著光軸移動上述透鏡框。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微鏡,其中所述光學系統(tǒng)含有調(diào)節(jié)光學系統(tǒng)焦點的透鏡,其還具有在光軸方向輕微移動調(diào)節(jié)該焦點用透鏡,使其與試樣光學系統(tǒng)的焦點重合的細微移動機構。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微鏡,其中所述光源裝置具有一個對所述試樣進行照明,產(chǎn)生照明光線的光源,以及在以透射照明,反射照明和斜射照明為目的的第1,第2和第3照射位置處選擇配置所述光源的選擇所述透過照明,落射照明和偏斜照明之一的機構。
11.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微鏡,上述載物臺移動機構含有能移動和支持所述載物部分的載物接受臺,和將在該載物接受臺上的所述載物部分的移動限定在與光軸大致正交的面內(nèi)的限定機構。
12.一種顯微鏡,其具有承載試樣的薄載物臺,配置在所述載物臺下方、含可變焦距透鏡部分的、對所述試樣光學圖像成像的光學系統(tǒng),針對所述試樣,在該光學系統(tǒng)成像位置處配置的光學成像攝像元件,其將所形成的光學圖像變換成電信號,將所述攝像元件生成的電信號變換成視頻信號,并向顯微鏡外部輸出該信號的向外輸出部分,支持所述攝像元件和向外輸出部分的基座,在所述基座上支持所述載物臺,同時還支持所述光學系統(tǒng)的支撐結構,設置在所述基座和所述載物臺之間的,沿光軸移動所述可變焦距透鏡部分的可變焦距透鏡變倍操作部分,和在所述載物臺下方被所述支撐結構支撐的、使所述光學系統(tǒng)的焦點與試樣重合的焦點調(diào)整機構。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顯微鏡,其中所述支撐結構含有能夠在與光軸正交的面內(nèi)移動和支持所述載物部分,并設置有焦點調(diào)節(jié)機構的載物接受臺,以及將該載物接受臺支撐在所述基臺上的支撐結構。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顯微鏡,其中所述支撐結構含有將所述載物部分支撐在基底上的多個支柱構件,將可變焦距透鏡支撐在所述支柱構件上的透鏡框,和沿著所述光軸能移動所述透鏡框的透鏡移動機構。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顯微鏡,其中設置了在上述基底部分和上述載物部分上能夠旋轉的中空狀旋轉筒部,并在該旋轉筒部內(nèi)配置上述光學系統(tǒng),隨著該旋轉筒部的旋轉,透鏡框移動機構動作,沿著光軸移動上述透鏡框。
16.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顯微鏡,其中還具有一光源裝置,所述光源裝置具有一個對所述試樣進行照明的,產(chǎn)生照明光線的光源,以及在以透射照明,反射照明和斜射照明為目的的第1,第2和第3照射位置處選擇配置所述光源的選擇所述透射照明,反射照明和斜射照明之一的機構,該光源裝置含有支持所述光源,并對所述載物接受臺自由地旋轉調(diào)整的臂構件,通過該臂構件的旋轉將所述光源選擇配置在第1,第2和第3照射位置處。
全文摘要
在本發(fā)明的顯微鏡中,在放置試樣A的載物臺部分2的下側配置有光學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含有與光軸在一條直線上的變焦距透鏡部分3。試樣A的光學圖像通過該光學系統(tǒng)投影到攝像元件401上,由攝像元件401將該光學圖像變換成視頻信號。通過外部連接部分將該視頻信號向外輸出。
文檔編號G02B21/02GK1400482SQ0213150
公開日2003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02年7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7月24日
發(fā)明者金尾真人 申請人:奧林巴斯光學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