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述第一支撐板100的一端連接,所述半齒輪402遠離所述第一支撐板100的一面連接有手柄203。當使用者轉動該手柄203時,會帶動所述半齒輪402轉動,進而帶動與所述半齒輪402齒合的驅動齒輪401轉動,從而使所有的正三棱柱202能夠同時以相同的角速度轉動。
[0034]需要說明的是,當多個三棱柱為均為正三棱柱202時,其相鄰側面之間的夾角均為60°,當該正三棱柱202的一個側面與豎直面平行式,經(jīng)過120°的旋轉,其另外一個側面即可轉動到與豎直面平行。則較佳的,所述半齒輪402為了三分之一有齒輪的半齒輪402,則當使用者在通過手柄203轉動正三棱柱202時,使該三分之一有齒輪的半齒輪402轉動一周,即可實現(xiàn)正三棱柱202的轉動120°,從而提升了工作效率。
[0035]當在使用本實施例提供的角度可調黑板組時,可以先在該三棱柱的一個側面進行書寫,當該側面沒有可以用于書寫的區(qū)域時,通過轉動軸驅動裝置使第一轉動軸201轉動,以利于讓使用者可以使用該三棱柱的其他兩個側面進行書寫,從而在沒有增加占用面積的情況下,增大了書寫面積。而當使用者需要回顧之前的書寫的內容時,可以再次通過轉動軸驅動裝置,轉動第一轉動軸201,使三棱柱回轉到之前寫滿了內容的側面,以利于使用者回看該側面書寫的內容。
[0036]在實踐過程中,為了便于清潔三棱柱側面上書寫的內容,較佳的,本實施例提供的角度可調黑板組還包括清潔裝置,所述清潔裝置包括清掃件506、與所述清掃件506數(shù)量相同的支撐板505,以及條形支撐件503,所述條形支撐件503與所述主體支架連接,所述條形支撐件503靠近所述三棱柱的一面設置有凸塊504,所述凸塊504與所述支撐板505遠離所述三棱柱的一面連接,所述清掃件506與所述支撐板505靠近所述三棱柱的一面連接,所述凸塊504的數(shù)量與所述清掃件506的數(shù)量相同,所述清掃件506與所述三棱柱數(shù)量相同、位置相應。
[0037]在實踐過程中,清掃件506的實施方式有多種,例如,可以為海綿塊,還可以為抹布塊,且清掃件506的面積大小以及厚度,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而清掃件506與支撐板505之間為可拆卸連接,以利于更換清掃件506。
[0038]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提供的角度可調黑板組的清潔裝置在清潔多個所述正三棱柱202的側面時,如圖6所示,可以使每個正三棱柱202均有一個側面處于豎直狀態(tài),構成一個完成的平面,以利于使清潔裝置在清掃時,產(chǎn)生的灰塵被該平面阻擋,不會飄散到外部,以避免他人吸入。
[0039]而為了實現(xiàn)該條形支撐件的自動化移動,以提升清潔裝置的工作效率,如圖5-6所示,所述第一支撐板與所述第二支撐板之間連接有絲杠501,所述角度可調黑板組還包括電機,所述電機與所述絲杠501的一端連接;所述絲杠501上設置有絲杠滑塊502,所述條形支撐件503遠離所述三棱柱的一面與所述絲杠滑塊502連接。當把所述條形支撐件503連接到所述絲杠滑塊502上后,當所述電機工作時,即可通過轉動絲杠501使絲杠滑塊502水平移動,從而帶動條形支撐件503移動,進一步的使清潔裝置高效的清潔三棱柱的側面,從而提高了本裝置的工作效率。
[0040]為了避免條形支撐件503在移動過程中產(chǎn)生晃動,較佳的,所述清潔裝置還包括第一滑軌以及第二滑軌,所述第一滑軌和所述第二滑軌均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板100和所述第二支撐板101之間,且所述第一滑軌分別與第一支撐板100和所述第二支撐板101連接,所述第二滑軌分別與第一支撐板100和所述第二支撐板101連接.所述第一滑軌設置有與所述條形支撐件503的一端匹配的滑槽,所述第二滑軌設置有與所述條形支撐件503的另一端匹配的滑槽。當給所述條形支撐件503的一端匹配第一滑軌,給另一端匹配第二滑軌后,能夠使條形支撐件503在運動時更加的平穩(wěn),避免晃動。
[0041]而當清潔裝置在清潔三棱柱的側面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較多的灰塵,為了避免灰塵散落到地上污染環(huán)境,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方式,所述主體支架還包括擋灰板507,所述擋灰板507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板100的一端連接,所述擋灰板507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板101的一端連接。
[0042]所述條形支撐件503靠近所述擋灰板507的一端設置有凸板508,所述凸板508靠近所述擋灰板507的一面設置有擋灰板清掃件509。而為了便于擋灰板清掃件509直接把擋灰板507上的灰塵清掃出去,較佳的,所述第二支撐板101靠近所述擋灰板507的一端設置有出灰口 303。而在實踐過程中,可以使用海綿塊或者抹布塊作為擋灰板清掃件509。
[0043]需要說明的是,在實踐過程中,還可以把每個所述正三棱柱202的側面設置為白色,并使每個正三棱柱202均有一個側面處于豎直狀態(tài)組成一個大的平面,從而是該平面還可以用于作為投影屏幕。
[004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角度可調黑板組,通過在主體支架的第一支撐板100和第二支撐板101之間設置第一轉動軸201,在該第一轉動軸201上沿軸向套接三棱柱的方式,使該三棱柱的三個側面均可以作為用于書寫的黑板面。而當該三棱柱的一個側面上沒有書寫空間時,可以通過轉動軸驅動裝置轉動第一轉動軸,以利于使用該三棱柱的其他兩個側面作為黑板面來進行書寫,從而在不增加占用面積的條件下,極大的增大了黑板面的可書寫內容的區(qū)域,改善了現(xiàn)有的黑板只有單一的板面可以進行書寫,極大的影響了教學效率的問題。
[004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角度可調黑板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體支架,所述主體支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撐板以及第二支撐板,所述第一支撐板與所述第二支撐板之間設置有第一轉動軸,所述第一轉動軸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板轉動連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撐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轉動軸沿軸向套接有三棱柱;所述第一支撐板遠離所述三棱柱的一面設置有轉動軸驅動裝置,且所述轉動軸驅動裝置與所述第一轉動軸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調黑板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板與所述第二支撐板之間還設置有多個第二轉動軸,且多個所述第二轉動軸均與所述第一轉動軸位于同一豎直平面;所述三棱柱為正三棱柱,每個所述第二轉動軸分別沿軸向套接有所述正三棱柱,相鄰所述第二轉動軸的間距與所述正三棱柱的側面寬度相同,所述第二轉動軸與所述第一轉動軸的間距與所述正三棱柱的側面寬度相同。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可調黑板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動軸和所述第二轉動軸均穿透所述第二支撐板,且所述第一轉動軸和所述第二轉動軸穿出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一端分別連接有齒輪,相鄰所述齒輪之間齒合有惰輪;所述第一轉動軸穿透所述第一支撐板;所述轉動軸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齒輪以及半齒輪,所述半齒輪與所述驅動齒輪齒合,所述驅動齒輪與所述第一轉動軸穿過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一端連接,所述半齒輪遠離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一面連接有手柄。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調黑板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可調黑板組還包括清潔裝置,所述清潔裝置包括清掃件、與所述清掃件數(shù)量相同的支撐板,以及條形支撐件,所述條形支撐件與所述主體支架連接,所述條形支撐件靠近所述三棱柱的一面設置有凸塊,所述凸塊與所述支撐板遠離所述三棱柱的一面連接,所述清掃件與所述支撐板靠近所述三棱柱的一面連接,所述凸塊的數(shù)量與所述清掃件的數(shù)量相同,所述清掃件與所述三棱柱數(shù)量相同、位置相應。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角度可調黑板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板與所述第二支撐板之間連接有絲杠,所述角度可調黑板組還包括電機,所述電機與所述絲杠的一端連接;所述絲杠上設置有絲杠滑塊,所述條形支撐件遠離所述三棱柱的一面與所述絲杠滑塊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可調黑板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潔裝置還包括第一滑軌以及第二滑軌,所述第一滑軌分別與第一支撐板和所述第二支撐板連接,所述第二滑軌分別與第一支撐板和所述第二支撐板連接;所述第一滑軌設置有與所述條形支撐件的一端匹配的滑槽,所述第二滑軌設置有與所述條形支撐件的另一端匹配的滑槽。
7.根據(jù)權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角度可調黑板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掃件為海綿塊。
8.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角度可調黑板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支架還包括擋灰板,所述擋灰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一端連接,所述擋灰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一端連接。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角度可調黑板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條形支撐件靠近所述擋灰板的一端設置有凸板,所述凸板靠近所述擋灰板的一面設置有擋灰板清掃件。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角度可調黑板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撐板靠近所述擋灰板的一端設置有出灰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角度可調黑板組,屬于教學用品領域,包括主體支架,主體支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撐板以及第二支撐板,第一支撐板與第二支撐板之間設置有第一轉動軸,第一轉動軸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板轉動連接,另一端和第二支撐板轉動連接;第一轉動軸沿軸向套接有三棱柱;第一支撐板遠離所述三棱柱的一面設置有轉動軸驅動裝置,且所述轉動軸驅動裝置與所述第一轉動軸連接。本角度可調黑板組通過設置第一轉動軸,在該第一轉動軸上沿軸向套接三棱柱的方式,使該三棱柱的三個側面均可以作為用于書寫的黑板面,極大的增大了黑板面的可書寫內容的區(qū)域,改善了現(xiàn)有的黑板只有單一的板面可以進行書寫,極大影響了教學效率的問題。
【IPC分類】B43L1-04
【公開號】CN204367680
【申請?zhí)枴緾N201520060524
【發(fā)明人】時華, 張歡, 冼圣賢, 王佳禹, 陳林
【申請人】華北電力大學
【公開日】2015年6月3日
【申請日】2015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