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超微量原電池反應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學實驗教學用的超微量原電池反應管。
技術背景現(xiàn)行的化學實驗教學用的原電池實驗演示裝置和方法是將一定面積的陽極金屬片和陰 極金屬片插入一定體積的溶液中,外接一只電流計,接通電路后,電流計指針發(fā)生偏轉,顯 示出相應的化學信息。這樣的實驗操作試劑用量大、廢物排放量大、教學成本高,且操作繁 瑣,不利于每位學生動手實驗。發(fā)明內容為了克服常規(guī)原電池實驗試劑用量大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超微量原電池反應 管,可以將常規(guī)原電池實驗試劑用量降低近萬倍,且仍能獲得和常規(guī)實驗一樣的化學信息。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超微量原電池反應管由透明毛細管(1)、左電極套(2)、中心軸向孔(3)、陽極金屬絲(4)、左進液孔(5)、右電極套(6)、 陰極金屬絲(7)、右進液孔(8)、左焊接點(9)、左側絕緣材料(10)、右焊接點(11)、右 側絕緣材料(12)組成;其特征在于透明毛細管(1)左端與左電極套(2)相連,中心軸 向孔(3)內插有陽極金屬絲(4),透明毛細管(1)左端有一個與中心軸向孔(3)傾斜相 通的左進液孔(5),透明毛細管(1)右端與右電極套(6)相連,中心軸向孔(3)內插有 陰極金屬絲(7),透明毛細管(1)右端有一個與中心軸向孔(3)傾斜相通的右進液孔(8)。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用毛細滴管將極少量介質溶液通過左進液孔(5)滴入,溶液可 沿中心軸向孔(3)擴散,溶液接觸到陽極金屬絲(4)和陰極金屬絲(7),隨即組成原電池, 電流通過左側電極套(2)、右側電極套(6)以及顯示器件給出相應的化學信息。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實現(xiàn)原電池實驗試劑用量的超微量化,在大大減少試 劑用量的同時,做到了廢液的超微量排放,有效減小環(huán)境污染;其次,超微量原電池反應管 操作簡單,有利于每位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原電池實驗。
圖1是超微量原電池反應管的正面放大圖; 圖2是超微量原電池反應管的剖面放大圖。 圖中各標號說明如下l.透明毛細管、2.左電極套、3.中心軸向孔、4.陽極金屬絲、5.左進液孔、6.右電極套、 7.陰極金屬絲、8.右進液孔、9.左焊接點、IO.左側絕緣材料、ll.右焊接點、12.右側絕緣材料。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透明毛細管(1)左端與左電極套(2)相連,中心軸向孔(3)內插有陽極 金屬絲(4),透明毛細管(1)左端有一個與中心軸向孔(3)傾斜相通的左進液孔(5),透 明毛細管(1)右端與右電極套(6)相連,中心軸向孔(3)內插有陰極金屬絲(7),透明 毛細管(1)右端有一個與中心軸向孔(3)傾斜相通的右進液孔(8)。在圖2中,陽極金屬絲(4)通過左焊接點(9)與左電極套(2)相連,并且在左焊接點 (9)附近填涂左側絕緣材料(10)至左進液孔(5)的左邊緣,陰極金屬絲(7)通過右焊 接點(11)與右電極套(6)相連,右焊接點(11)附近填涂右側絕緣材料(12)至右進液 孔(8)的右邊緣。
權利要求1.一種超微量原電池反應管,由透明毛細管(1)、左電極套(2)、中心軸向孔(3)、陽極金屬絲(4)、左進液孔(5)、右電極套(6)、陰極金屬絲(7)、右進液孔(8)、左焊接點(9)、左側絕緣材料(10)、右焊接點(11)、右側絕緣材料(12)組成;其特征在于透明毛細管(1)左端與左電極套(2)相連,中心軸向孔(3)內插有陽極金屬絲(4),透明毛細管(1)左端有一個與中心軸向孔(3)傾斜相通的左進液孔(5),透明毛細管(1)右端與右電極套(6)相連,中心軸向孔(3)內插有陰極金屬絲(7),透明毛細管(1)右端有一個與中心軸向孔(3)傾斜相通的右進液孔(8)。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量原電池反應管,其特征在于陽極金屬絲(4)通過左 焊接點(9)與左電極套(2)相連,并且在左焊接點(9)附近填涂左側絕緣材料(10)至 左進液孔(5)的左邊緣,陰極金屬絲(7)通過右焊接點(11)與右電極套(6)相連,右 焊接點(11)附近填涂右側絕緣材料(12)至右進液孔(8)的右邊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學實驗教學用的超微量原電池反應管,它主要由透明毛細管(1)、左電極套(2)、中心軸向孔(3)、陽極金屬絲(4)、左進液孔(5)、右電極套(6)、陰極金屬絲(7)、右進液孔(8)組成;其特征在于透明毛細管(1)左端與左電極套(2)相連,中心軸向孔(3)內插有陽極金屬絲(4),透明毛細管(1)左端有一個與中心軸向孔(3)傾斜相通的左進液孔(5),透明毛細管(1)右端與右電極套(6)相連,中心軸向孔(3)內插有陰極金屬絲(7),透明毛細管(1)右端有一個與中心軸向孔(3)傾斜相通的右進液孔(8);介質溶液通過左進液孔(5)滴入,隨即組成原電池,并給出相應的化學信息。
文檔編號G09B23/00GK201041703SQ20072015341
公開日2008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6月5日
發(fā)明者孫世新, 昊 張, 李瑞祥, 王錦化, 谷向永 申請人:孫世新;王錦化;張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