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有多個打印單元的打印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裝有適用于構成POS等情報處理站的多個打印裝置的多功能型打印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同時進行收據打印與運行記錄打印的多功能型打印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經常使用的POS站是使以個電腦為中心,將顯示器、柜臺機、打印機、校對機等儀器相組合,并根據售貨場或店鋪的規(guī)模,或者是與賬臺的配置等設置環(huán)境進行組合而自由構成的POS站。所開發(fā)出的適應于這種POS站的一種打印機是,兼?zhèn)溆袑⒔o予客戶的收據加以打印的收據打印功能以及店鋪掌握的運行記錄加以打印的運行記錄打印功能這2種功能的多功能型打印機。圖9示出了可進行收據打印及運行記錄打印的打印機的一個例子。例中打印機1的進行收據打印的收據打印部10與進行運行記錄打印的運行記錄打印部20是橫向并列布置的。而在收據打印部10的后方收容收據打印用卷紙11,收據用紙從卷紙11處退下供給收據打印部10進行收據打印,接著,從排出口排到打印機1外。此外,在運行記錄打印部20的后方收容著運行記錄打印用卷紙21,在其更后方收容著回收運行記錄打印后用紙的卷筒22。從卷紙21上退下的運行記錄用紙供給運行記錄打印部20打印后,再次導至打印機1后方并卷到卷筒22上。
多功能型打印機的1個外殼9內收容著多個打印部,以適應于各個打印部打印內容、數量及目的等不同的情況。例如,若比較運行記錄打印與收據打印,由于收據打印中要打印給予客戶的收據,所以在打印售貨數據外還要打印店名等數據,還有為了用切斷器等切斷收據,在打印后的部分從打印機中排出之前還要進給卷紙。而在運行記錄打印中,不要進行店名等打印,因此不必要多余供給卷紙。因此,收據打印用卷紙11的消耗要比運行記錄打印用的卷紙21多,必須頻繁地補充。圖9所示的打印機中,更換收據打印用卷紙11時必須打開收據打印部10與運行記錄打印部20所公用的上蓋90a。卷紙11更換作業(yè)由操作者頻繁進行,此時打印機1上部成為全開狀態(tài)時,對于客戶的印象是不良的,且每次打開時灰塵等有可能進入打印機1內部,這是不希望的。另外,運行記錄打印后的用紙上打印上經營主用于經營管理的數據,當此部分數據客戶見到,或由操作者弄錯更換時,對于業(yè)務也是不利的。
為此,考慮把上蓋分為進行收據打印區(qū)域和運行記錄打印區(qū)域,并且更換卷紙時打印機的上部是部分打開的。例如,圖9所示的打印機1中,把上蓋9a分別分成左右打開的2半方式是較好的。但是,這時左右兩方必須要有開蓋的空間,否則,能打開的區(qū)域較窄,則難以進行卷紙更換等。
另外,多功能型的打印機希望具有因目的不同而類型不同的打印部。例如,對于收據打印因僅給客戶,如進行熱敏型打印就可以了,但對于運行記錄打印后的用紙則必須有會計或購貨等更多個目的。為此,希望使用擊打式打印部以在多個用紙上打印。但是,分別符合使用者愿望所組合的多功能型打印機的制造費時,而且成本高也成為一個問題。
發(fā)明內容
為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打印裝置,在這種具有收據打印及運行記錄等的多功能的多功能型打印裝置中,各打印區(qū)域的上蓋可開閉,并且能確保卷紙更換等的作業(yè)區(qū)域較寬。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符合使用者愿望的打印功能的價廉的打印裝置,而且可在短時間內供應的多功能型打印裝置。
為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打印裝置,包括多個用于在多個各自的記錄媒體上進行打印的打印單元,所述多個打印單元中的每個打印單元包含一個各自的打印機構,該打印機構具有用于輸送所述各自的記錄媒體的各自的記錄媒體輸送手段;用于在所述各自的記錄媒體上進行打印的各自的打印手段;以及與所述各自的打印手段對置并使所述各自的記錄媒體置于其間的各自的壓輥;所述打印裝置還包括一用于收容所述多個打印單元的第1主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打印單元中的一第1打印單元包含一用于收容至少所述各自的打印機構的第2箱體,和用于使所述第2箱體可完全從所述第1主箱體拆下的拆除手段。
另外,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用于打印裝置的打印單元,該打印裝置包括多個打印單元,一與所述多個打印單元共用的用于接收來自主裝置的數據的共同控制手段,及一用于收容該多個打印單元和該共同控制手段的第1主箱體;所述打印單元包括一用于輸送記錄媒體的記錄媒體輸送手段;一用于在所述記錄媒體上進行打印的打印手段;一與所述打印手段對置并使所述記錄媒體置于其間的壓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用于收容至少該記錄媒體輸送手段、打印手段及壓板的第2箱體;用于使所述第2箱體可完全從所述第1主箱體拆下的拆除手段;以及一用于連接至該共同控制手段以便從該共同控制手段輸入打印數據的連接手段。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打印機主要部分的斜視圖,圖2是示出圖1打印機上蓋打開狀態(tài)的斜視圖,圖3是示出圖1打印機大致構成的斷面圖,圖4示出從圖1打印機底部方向所看的視圖,圖5是把運行記錄打印器從圖1打印機上分離狀態(tài)的視圖,圖6是圖1打印機的收據打印器用上蓋打開狀態(tài)的視圖,圖7是把圖1打印機的前蓋敞開狀態(tài)的視圖,圖8是在圖1打印機上設置卷紙的狀態(tài)圖,圖9是以往打印機的收據打印部與運行記錄印制部橫向并排布置狀態(tài)的斜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實施例更詳細說明本發(fā)明。圖1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打印機5的主要部分。圖2示出打印機5的上蓋開啟狀態(tài),而圖3示出了打印機5主要結構的斷面圖。本例的打印機5從前方6a至后方6c為長的、大致矩形,整體由塑料制的外殼30包覆。外殼30具有存放打印機5各機構的下蓋31,相對此下蓋31可朝上方6b開閉的2個上蓋61、71,以及可朝前方6a開閉的前蓋33。在位于本例打印機5上面大致中央的、2個上蓋61及71相接觸的部分上設有監(jiān)測窗34,它能夠對運行記錄進行打印的卷紙加以檢查記錄,此外,當將前蓋33蓋到下蓋31上時,在前蓋33的上部形成將印有收據的卷紙排出的排出口35。
2個上蓋內,位于前方的上蓋71右側切去一部分,以露出裝在下蓋31上的操作站36。而且,通過設在下蓋31前方6a上的動力開關37和上述的操作站36,能夠手動操作本例的打印機5。
如圖2及圖3所示,本例的打印機5從前方6a處串聯(lián)著2臺輔助打印器70和60。前方的輔助打印器70為進行收據印制的輔助打印器(收據打印器),自前方6a起,依次設置著自動切斷打印后收據的自動切斷器19,進行收據打印的收據打印部10,以及收容收據打印用卷紙11的卷紙接收部17。而后方的鋪助打印器60是進行運行記錄打印的輔助打印器(運行記錄打印器),從前方6a側依次設置著進行運行記錄打印的運行記錄打印部20、收容運行記錄打印用卷紙21的卷紙接收部27以及將運行記錄打印后的用紙卷取并保存的卷軸22加以收容的卷軸接收部29。運行記錄打印器60及收據打印器70的上方能分別由另外的上蓋61及71蓋住,同時,這些上蓋61和71能相對下蓋31、以與收據打印器70相反端側的運行記錄打印器60的后方6d為中心加以旋轉。
另外,在配置有運行記錄打印器60的下蓋31后部設有鎖定機構81,用于將蓋住運行記錄打印器60的上蓋61鎖到下蓋31上,而在上蓋61的側面設有狹槽69,以在與鎖定機構81相對置的位置上,應用鎖定機構81,能使從下蓋31處取出和放入的未圖示的鎖定板插入到該狹槽69內。從而,當把上蓋61蓋到下蓋31上、由鑰匙82操作鎖定機構81時,上蓋61就被固定到下蓋31上。由此,能對收容到運行記錄打印器60的卷紙21以及卷到卷軸22上的打印后的用紙加以保護,同時如下所述,可將能相對下蓋31拆裝的運行記錄打印器60固定于下蓋31上。
如圖3所示,本例打印機5的收據打印器70的收據打印部10及運行記錄打印器60的運行記錄打印部20采用了同樣結構的打印機構50。此打印機構50具有壓紙輥51,邊將打印用熱敏紙壓到該壓紙輥51上邊進行打印的熱敏頭基板52,以及將卷紙引導到壓紙輥51上的導輥53,它們通過支撐板55大致垂直地安裝到下蓋31內。從支撐板55的前方6a看去,在左側安裝著壓紙輥51以及電機56,電機56用于以給定速度回轉驅動與圖中未示的輪系相連接的壓紙輥51。此外,從壓紙輥51的前方6a看去,在右側安裝著用手動使壓紙輥51回轉的旋鈕58以及桿59,桿59用于在用旋鈕58轉動壓紙輥51時斷開與電機的連接,以減輕負載。
在壓紙輥51的上方安裝著把打印后的卷紙導向后方的導板54。而且,在熱敏頭基板52與壓紙輥51相接觸側的相反端部52a上裝著旋轉用桿57,通過旋轉此桿57,熱敏頭基板52離開壓紙輥51,打印機構50內部的紙路徑朝外張開。當打印機構50內部發(fā)生塞紙現象時,通過旋轉桿57,就能簡單地消除這種現象。
在裝到收據打印部10處的上述打印機構50中,收據用紙12從安裝到卷紙接收部17的收據打印用卷紙11上被導至導輥53,其中卷紙接收部17位于收據打印部10的后方。接著,收據用紙12導至壓紙輥51,因壓紙輥51轉動,通過熱敏頭基板52的打印部52b進行收據打印。沿著從位于收據打印部10前方的自動切斷器19向壓紙輥51延伸的導片19a,收據用紙12被導至自動切斷器19的切斷部19b。之后,收據用紙12經過切斷部19b、從位于它前方的外殼30的排出口35排到打印機5的外部。如此,由收據打印部10打印后的收據用紙12從打印機5排出。最后,一但收據打印結束,由自動切斷器19的切斷部19b自動切斷、打印后的收據親手交給客戶。
另外,在作為運行記錄打印部20安裝的打印機構50中,運行記錄用紙23從位于打印機構50后方的運行記錄打印用卷紙接收部27的卷紙21上經導輥53供到壓紙輥51處。運行記錄用紙23通過壓紙輥51的轉動、通過熱敏頭基板52的打印部52b進行運行記錄打印,接著通過導板54的上方導至壓紙輥51的后方。并且,打印過的運行記錄用紙23卷到設置于卷紙接收部27后方的卷軸接收部29上的卷軸22上。卷軸接收部29上設有用于回轉驅動卷軸22、并用于卷取運行記錄用紙23而支承卷軸22的軸22a的卷軸支承25、轉動卷軸22用的電機26和傳動用輪系28。
監(jiān)視運行記錄用紙23的監(jiān)測窗34位于打印機構50的導板54的略上方處。由此,通過監(jiān)測窗34,能夠監(jiān)測運行記錄打印的結果,并且可把導板墊在下面、在運行記錄用紙上添加記錄或簽字等。在本例中,位于運行記錄打印部20處的打印機構50固定于比收據打印部10高一些的外殼上,使運行記錄用紙23盡可能地靠近監(jiān)測窗34,從而易于監(jiān)測和易于添加記錄等。
在本例的打印機5中,將打印數據給予運行記錄打印器60和收據打印器70,并且將控制這些輔助打印器的控制板92收容在位于下蓋31下方的空間91處。在下方的空間91處還設置著用于將數據或控制信號的發(fā)送與外部裝置相連的連接器93。這些控制板92和連接器93主要設置在位于外殼30前方的收據打印器70的下端,連接器93整體面對打印機5的后端6c布置。在設置運行記錄打印器60的區(qū)域還設有電纜設置空間95,該空間95是從下蓋31的兩壁朝下端延伸。于是,如圖4所示,利用此空間95,傳遞打印用數據及控制信號的電纜96和97與連接器93a、93b相連。由此,電纜插頭96a等不會從打印機5后方伸出,從而能使本例打印機5的壁而能貼靠到其它機器上。再者,由于電纜的接連部分不外露,并且設置空間95內不會設置非常彎曲的電纜,從而能防止電纜從連接器上脫落或斷線這樣的故障。
再見圖3,本例打印機5的運行記錄打印器60具有獨立的下蓋(底架)65,它可裝卸于收容控制板的下蓋31的后方處。構成運行記錄打印器60的打印機構50等的所有部件裝到獨立的底架65上,并且,上蓋61也可旋轉地安裝于底架65的后方。在打印裝置50的前方借助于連接板64準備了用于得到打印數據的輸入連接器63,此輸入連接器63也能通過連接板64等與底架65成一體地動作。在打印機5下蓋31的下端,準備了可與此輸入連接器63連接的輸出連接器98,當運行記錄打印器60裝到下蓋31上時,下蓋31的輸出連接器98能與運行記錄打印器60的輸入連接器63相連而接受數據。而當運行記錄打印器60從下蓋31上拆下時,輸入連接器63與底架65成一體地動作,切斷了與輸出連接器98的連接。
連接檢測用的端子裝到輸入連接器63上,打印機5通過輸出連接器98可檢出此端子的電壓值,從而能夠檢出運行記錄打印器60是否連接。而打印機類型檢出用的端子裝到輸入連接器63上,打印機5通過輸出連接器98可檢出此端子的電壓值,從而能夠判別打印機的類型。在這里所說的打印機類型的判別,是對于熱敏式或擊打式等的打印機構的判別,以及對于運行記錄打印器或標簽打印器等的用途的判別。因此,本例打印機5能夠根據所連的打印機的類型進行合當的控制。
圖5示出了將運行記錄打印器60從打印機5的下蓋31上拆下的狀態(tài)。由于本例打印機5能與運行記錄打印器60成一體地拆下,從而能夠簡單地更換此運行記錄打印器60的類型。例如,本例打印機5中,運行記錄打印器60的打印機構50中采用了與收據打印器70的打印機構相同的熱敏基板52,但是在作為會計或庫存管理等多個目的使用的情況下,運行記錄打印后的數據能夠復印多張。擊打型的針式打印機等適于這種用途。在本例打印機5中,僅將運行記錄打印器60從熱敏式變更為擊打式,就能裝配出使用者所希望類型的打印機。因此,在本例多功能的打印機5中,沒有必要在工廠組裝好使用者所希望裝配好的打印機,而是在貨交到使用者手中時,能組裝成具有使用者所希望功能的多功能型打印機。再者,即使貨交至使用者,隨著使用環(huán)境變化等,也能自由地更便打印機類型。因此,本例多功能型打印機可由柔性系統(tǒng)構成,并且由于不需復雜的多條生產線,能夠低成本地短期內供給。
此外,在店鋪關閉后等情況下,也能將貴重的數據打印后的運行記錄用紙連同運行記錄打印器60一同收藏于倉庫等內。第二天業(yè)務開張時僅需把運行記錄打印器60設置于下蓋31上及設置卷紙,從而能夠省略將紙一直送到卷軸22上的麻煩作業(yè)。
圖6示出運行記錄打印器60裝配于下蓋31上,且運行記錄打印器60的上蓋61鎖定到下蓋31上、而收據打印器70的上蓋71開啟的狀態(tài)。如上所述,收據打印器70內卷紙11的消耗要比運行記錄打印器60中消耗的多,因而收據打印器70側的卷紙的更換頻率較高。在本例打印機5中,由于設有因收據打印器70和運行記錄打印器60的不同而不同的上蓋71及61,所以在更換收據打印器70中的紙時,可僅操作收據打印器70的上蓋71。如圖6所示,只要將面前6a側的上蓋71朝后旋,就能更換收據打印器70的卷紙11。
這樣,本例打印機5在更換卷紙時僅需打開必要部分即收據打印器70部分就可。因此,即使在客戶面前更換卷紙,也由于只開啟打印機5的一部分,已經不會出現較不好的印象,從而印象是好的,而且可以不看見運行記錄打印后店鋪過去的銷售總額等數據。另外,由于用鎖定機構81將運行記錄打印器60的上蓋61鎖定到下蓋31上,避免了操作者誤更換運行記錄打印器60側的卷紙、使重要數據失落的現象。并防患于未然地避免了在更換收據用紙中灰塵落入運行記錄打印器60側的現象。
在本例打印機5中,收據打印器70的上蓋71不能以收據打印器70的附近為旋轉中心加以開啟,而是應與運行記錄打印器60的上蓋61同樣地,以與下蓋31的與收據打印器70相反端即運行記錄打印器60的后端6d為中心旋轉。因此,當開啟上蓋71時,將上蓋71旋至運行記錄打印器60的上方或直到旋至其后方,能確保上蓋在收據打印器70的上方有不大的空間。因而,能夠容易地更換卷紙和維護收據打印器70。如上所述,收據打印器70中卷紙更換頻率較高,從而塞紙等這些必要的維修比運行記錄打印器60要高。為此,本例打印機5中,把收據打印器70設置在前方,從與收據打印器70相反端的運行記錄打印器的上蓋61同樣的位置處開啟上蓋71,易于維修,并能實現保護重要數據的打印。
這樣,在本例打印機中收據打印器70的維修更易于進行,同時,必要時也容易維修運行記錄打印器60。即,如將收據打印器上蓋71與運行記錄打印器上蓋61一同開啟的話,因為收據打印部10、收據打印用卷紙的接收部17、運行記錄打印部20、運行記錄打印用卷紙的接收部27和運行記錄打印后用紙并排設置于卷軸接收部27內,這些全體構件在平面上表示成易于存取的結構。并且,本例打印機5因前蓋33朝前開,塞紙時更提高了收據打印部10周圍的維修性。再有,因運行記錄打印器60能成一體地簡單地裝卸,通過將運行記錄打印器60從下蓋31上取下,對于從上方不能存取的部分中的塞紙也能容易地處理。
圖7是顯示發(fā)生塞紙等故障時、打印機5各部處于存取的狀態(tài)。當上蓋61和71朝上方開啟時,能夠看到打印機5的主要的各個部分。并且,當前蓋33朝前開時,露出自動切斷器19,由此能立即解除在該部分上發(fā)生的塞紙現象。當此自動切斷器19如箭頭A所示朝前方旋轉時,圖示的作為收據打印部10設置的打印機構50的幾乎全體構件都能露出。接著,當如箭頭B所示朝面前旋轉熱敏頭基板52的旋轉桿57時,熱敏頭基板52朝前倒,這樣即使與壓紙輥51之間存在塞紙現象也能很容易地解除。
通過沿箭頭C方向操縱壓紙輥51右側的桿59,壓紙輥51與電機的連接解除,用右側的旋鈕58就能簡單地旋轉壓紙輥51。因此,即使在壓紙輥51附近存在塞紙也能簡單地解除。在本例打印機5中,由于收據打印部10與運行記錄打印部20中采用了相同的打印機構50,因而對于雙方來說消除塞紙的方式是相同的。而且,用手動操縱的桿或旋鈕也可以同側地配置、例如在本例中從面前6a沿右側對齊地配置。這樣,本例打印機即使存在塞紙,誰都能簡單地解除此故障并能繼續(xù)工作。
圖8示出了分別在收據打印器70及運行記錄打印器60上設置卷紙的狀態(tài)。首先,打開上蓋71或61,將各卷紙11、21分別設置到卷紙接收部17、27上。然后,打印機構50右側的桿59放倒到前側,壓紙輥51脫開電機。接著,用旋鈕58邊手動旋轉壓紙輥51邊在上述路徑中設置來自卷紙11或21的收據用紙12或運行記錄用紙23。即使在設置此用紙的盒中,本例打印機5中操作收據用紙12及運行記錄用紙23中任何一個的順序也是同樣的,若操縱位于同方向的桿59及旋鈕58是較理想的。
本例打印機5由于是把收據打印部10及卷紙11、運行記錄打印部20、卷紙21及卷軸并排成一列布置,因而是緊湊的、平面布置的打印機。從而,小型維修性能良好,能短時間內解除塞紙,還能簡單地更換件紙。特別是,卷紙更換頻率高的收據打印器70的維修性能得以提高,即使發(fā)生萬一事件,不用顧客等待就能夠繼續(xù)工作,作為POS站用打印機是最合適的。并且,本例打印機5因平面布置收據打印部10及運行記錄打印部20,使打印機小型化,所以不僅維修性能好,而且與立體布置這些打印部的打印機相比較,能夠防止因任一方打印部發(fā)生紙屑等在另一方發(fā)生故障的現象。此外,本例打印機因不是將收據打印部10及運行記錄打印部20呈立體重合方式布置,從打印機上方能夠容易確認任一打印部所進行的打印結果。
在本例打印機5中,收據打印器70與運行記錄打印器60直列布置。即,收據打印部10、收據打印用卷紙的接收部17、運行記錄打印部20、運行記錄打印用卷紙的接收部27及卷取運行記錄打印后用紙的卷軸接收部27從前方6a至后方6c呈一列布置。因而,兼?zhèn)涫論蛴〖斑\行記錄打印2種功能的多功能型打印機5能夠結構緊湊、小型化。
把收據打印器70與運行記錄打印器60橫向并列布置,把收據打印器用的上蓋與運行記錄打印器的上蓋一同地以收據打印器的相反端即運行記錄打印器橫向端為中心開啟時,也能實現與上述直列式相同效果的、維修性良好的多功能型打印機。但是,如上述打印機5那樣使收據打印器70和運行記錄打印器60成一列布置,由于能使打印機5緊湊,卷軸接收空間也能合理地組成打印機5的結構,因而能防止打印機5的內部空間浪費。從這些方面來說,使多個打印器直列布置能使打印機小型化而且緊湊,在構成POS站時,能夠提供使個人電腦或顯示器等易于一同并排布置在柜臺上等的打印機。此外,由于細長形狀是易于沿著POS設置區(qū)域端的空間等設置的形狀,所以本例打印機是易于與構成POS的其它儀器相組合、在較窄區(qū)域高效地構成多功能POS的適用的打印機。
卷軸接收部29設置在運行記錄打印部20前后任一方也是可以的,但是從上述的通過監(jiān)測窗34看打印結果或添寫考慮,卷軸接收部29如本例設置在運行記錄打印部20后方是較理想的。此外,操作者通常打印收據以親手交給客戶,由于進行輸出的收據打印器70設置在前方6a,操作性也是良好的。從而,本例打印機是小型化的、易于構成POS站的、使用更方便的打印機。
在本例中,為了降低打印機5的高度,將運行記錄打印用的卷紙接收部27與卷軸接收部29也呈平面一列布置。但是,由于收容在這些接收部27及29中的卷紙21和軸22同時更換,2個接收部立體布置也是可行的。由此,如將打印機5的高度變矮一些,不會影響到打印機5的維修性或操作性,并能成為緊湊、更矮小的打印機。
在本例中,說明了本發(fā)明的用作POS的、具有收據打印與運行記錄打印2種功能的多功能型打印機的一例,但不用說,并不局限于POS用打印機。例如,即使在具有熱敏打印器與針式打印器等不同機構的2個打印部的記錄裝置中,也可以通過把2個打印部及收容各自打印用紙的空間成一列布置,這樣不但能維持維修性和操作性,而且也能使記錄裝置小型化。用單票用紙?zhí)娲砑埖拇蛴C,也可以通過同樣的布置使其結構緊湊。
在本例中以POS用的專門打印的打印機為例加以了說明,但是,將柜臺和個人電腦或顯示器等作為打印機的功能構成為一體的復合裝置也是同樣的,在收據及運行記錄打印部上分別設有蓋(上蓋),由于能以運行記錄側為中心開關此蓋,在復合裝置內所限定的空間內不但能確保維修性和操作性,也能使打印機構緊湊。
本例說明了把收據打印器與運行記錄打印器相結合的狀態(tài),但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本例結構,例如,可以根據用途,把收據打印器與標簽打印器相組合或把運行記錄打印器與標簽打印器相組合等作出各種組合。此外,作為打印機構只列出了熱敏式打印器,但可以采用點擊式打印器和噴墨式打印器等公知的打印機構,此外,也可以是第1打印機構與第2打印機構的打印機構相互不同的組合。從上述實施例所公開的內容來說,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容易地實施其變形例或應用例。
權利要求
1.一種打印裝置,包括多個用于在多個各自的記錄媒體上進行打印的打印單元,所述多個打印單元中的每個打印單元包含一個各自的打印機構,該打印機構具有用于輸送所述各自的記錄媒體的各自的記錄媒體輸送手段;用于在所述各自的記錄媒體上進行打印的各自的打印手段;以及與所述各自的打印手段對置并使所述各自的記錄媒體置于其間的各自的壓輥;所述打印裝置還包括一用于收容所述多個打印單元的第1主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打印單元中的一第1打印單元包含一用于收容至少所述各自的打印機構的第2箱體,和用于使所述第2箱體可完全從所述第1主箱體拆下的拆除手段。
2.按照權利要求
1所述的打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打印單元具有收容各自的記錄媒體的記錄媒體接收部。
3.按照權利要求
2所述的打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單元還具有收容打印后的記錄媒體的記錄結果接收部。
4.按照權利要求
3所述的打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打印單元具有可開閉地設置在所述第2箱體上的罩,它用于至少覆蓋從所述打印手段到所述記錄結果接收部的所述記錄媒體的輸送路徑。
5.按照權利要求
4所述的打印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設置在所述罩上、用以確認所述打印后的記錄媒體上的打印結果的打印結果確認窗。
6.按照權利要求
4所述的打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打印單元還具有禁止所述罩開啟的鎖定機構。
7.按照權利要求
1所述的打印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從相對于所述多個打印機構共同設置的主裝置中傳送來的數據的共同控制手段,所述第1打印單元具有與所述共同控制手段相連接的、用于將來自所述共同控制手段的打印數據輸入的連接手段。
8.按照權利要求
7所述的打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同控制手段具有檢測所述連接手段是否連接的連接檢測手段。
9.按照權利要求
8所述的打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檢測手段具有檢測所述第1打印單元的種類的打印單元檢測手段。
10.按照權利要求
7所述的打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手段以所述第1打印單元裝到所述打印裝置上時與所述共同控制手段相連接的方式固定設置到所述第1打印單元的所述箱體上。
11.按照權利要求
1所述的打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打印單元互相以直列方式配置在所述打印裝置內。
12.按照權利要求
1所述的打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打印單元的所述打印手段具有互換性。
13.按照權利要求
1所述的打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打印單元的所述打印手段是相互種類不同的打印手段。
14.一種用于打印裝置的打印單元,該打印裝置包括多個打印單元,一與所述多個打印單元共用的用于接收來自主裝置的數據的共同控制手段,及一用于收容該多個打印單元和該共同控制手段的第1主箱體;其中所述打印單元包括一用于輸送記錄媒體的記錄媒體輸送手段;一用于在所述記錄媒體上進行打印的打印手段;一與所述打印手段對置并使所述記錄媒體置于其間的壓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用于收容至少該記錄媒體輸送手段、打印手段及壓板的第2箱體;用于使所述第2箱體可完全從所述第1主箱體拆下的拆除手段;以及一用于連接至該共同控制手段以便從該共同控制手段輸入打印數據的連接手段。
15.按照權利要求
14所述的打印單元,其特征在于,具有收容記錄媒體的記錄媒體接收部。
16.按照權利要求
15所述的打印單元,其特征在于,還具有收容打印后的記錄媒體的記錄結果接收部。
17.按照權利要求
16所述的打印單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可開閉地設置在所述第2箱體上的罩,它用于至少覆蓋從所述印手段到所述記錄結果接收部的所述記錄媒體的輸送路徑。
18.按照權利要求
17所述的打印單元,其特征在于,具有設置在所述罩上、用以確認所述打印后的記錄媒體上的打印結果的打印結果確認窗。
19.按照權利要求
17所述的打印單元,其特征在于,還具有禁止所述罩開啟的鎖定機構。
專利摘要
在具有收據打印功能及運行記錄打印功能的多功能型打印機中,提供小型化、易進行維修特別是能保護數據的打印裝置。分別具有上蓋71及61的收據打印器70和運行記錄打印器60裝配于下蓋31上,上蓋71及61一同地、以與收據打印器70相反端的運行記錄打印器60后方6d為中心旋轉的方式安裝到下蓋31上。收據打印器用的上蓋71由于可旋至運行記錄打印器60的上方,能夠確保維修及卷紙更換頻率高的收據打印器70上方有較寬區(qū)域。此外,運行記錄用的上蓋61由鎖定機構81固定到下蓋31上,從而能防止維修中的誤操作。
文檔編號B41J29/12GKCN1123450SQ97109540
公開日2003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1997年2月28日
發(fā)明者遠藤克幸 申請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