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逃逸汽車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580761閱讀:420來源:國知局
逃逸汽車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警用設備領域,更具體的說,它涉及一種逃逸汽車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不法分子在公路上闖卡、強闖收費站、利用機動車犯罪逃跑的現(xiàn)象日益增多,破壞民房及警用設備,故意碰傷執(zhí)法人員的惡性事故時有發(fā)生。為了制止強闖事故的發(fā)生,執(zhí)法人員在路面設置防闖路障,是唯一的有效的手段。

如專利公告號為CN203113240U的中國專利中提到的警用快裝式可移動肇事機動車防闖路障。其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 機架、荊棘固定座、荊棘、警示牌和警示信號燈。機架的下方有車輪,電機通過帶傳動副與車輪傳動軸連接,蓄電瓶提供動力。導軌橫貫在道路上。荊棘固定座固定在底板上,荊棘固定座為管狀體,多只荊棘均布安裝在管狀體的中上部。底板上垂直安裝警示牌支柱,警示牌橫向安裝在兩根警示牌支柱上,警示牌支柱的上端安裝警示信號燈,一旦發(fā)生機動車闖卡或其他緊急情況需要封堵道路時,啟動電動機或推動手柄即可迅速封堵道路阻斷嫌疑汽車逃逸,能夠瞬間封鎖指定區(qū)域的所有機動車出口。

在犯罪分子強行闖路障時,上述的防闖裝置雖然能夠快速的實現(xiàn)布置路障的目的,然而其依靠荊棘刺破犯罪分子的輪胎,進而起到阻攔犯罪分子的目的。然而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將輪胎刺破并不能夠完全停止汽車的前進,因此不能夠控制犯罪分子的行動,同時將輪胎刺破由于汽車失控不僅會對犯罪分子的身體造成傷害,同時也可能由于汽車失控對他人的身體造成危害。因此不利于將犯罪分子抓捕。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逃逸汽車控制裝置,該裝置能夠很好的控制犯罪分子的汽車,進而將犯罪分子快速高效的抓獲。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逃逸汽車控制裝置,包括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所述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間連接有用于固定二者相對位置的固定件,所述前固定座設置有用于將汽車導向至該逃逸汽車控制裝置的坡口,所述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間連接有若干用于架空汽車并且為汽車提供緩沖的處于緊繃狀態(tài)的鋼絲繩,所述后固定座面向所述前固定座的面上還設置有防止汽車和后固定座直接相撞的緩沖氣囊;

所述多根鋼絲繩與地面形成鋼絲夾角,該鋼絲夾角大于等于所述坡口與地面形成的坡夾角,所述鋼絲繩間的距離大于等于30cm且小于等于40cm;

所述鋼絲繩的一端與所述前固定座固定連接,所述后固定座上設置有用于將鋼絲繩導向成豎直運動的導向輥,所述導向輥與所述后固定座轉動連接,所述導向輥上設置有用于防止所述鋼絲繩在所述導向輥的軸向上滑動的導向槽;

所述鋼絲繩的另一端連接有用于增大該逃逸汽車控制裝置與地面阻力的阻力裝置,該阻力裝置包括與所述鋼絲繩連接的第一連接件,所述后固定座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連接件滑移連接的豎直方向上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連接件上轉動連接有連接桿,所述后固定座上設置有固定軸,所述連接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件轉動連接,所述連接桿上設置有與所述固定軸轉動連接的固定孔,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第二連接件,所述固定孔與所述第一連接件間的距離大于所述固定孔與所述第二連接件間的距離;

所述第二連接件的一端與所述連接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接件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滑塊,所述后固定座設置有與所述滑塊滑移連接的滑孔,所述滑塊的下連接有用于增大所述滑塊與地面間阻力的阻尼件,所述阻尼件與地面接觸。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汽車通過前固定座的坡口進入到該逃逸汽車控制裝置上時,由于鋼絲繩的間距大于汽車輪胎的間距,因此輪胎進入到鋼絲繩的間隙中,由于鋼絲夾角的存在,汽車在運動一段一端距離后失去與地面不在接觸因此失去動力,此時,鋼絲繩的彈性會對汽車進行一定程度的緩沖,同時鋼絲繩由于汽車的重力和汽車前進的慣性會繞著導向輥進行轉動,從而拉動第一連接件,第一連接件通過連接桿的杠桿作用對第二連接件產生更大的向下的壓力,進而能夠對滑塊和阻尼件產生向下的壓力,由于鋼絲繩汽車的重力和汽車的慣性轉換為阻尼件與地面接觸的正壓力,并且正壓力能夠增大阻尼件和地面間的阻力,因此能夠有效對該逃逸汽車控制裝置進行緩沖;同時為了防止汽車和后固定座直接相撞,進一步設置緩沖氣囊對汽車進行緩沖;鋼絲繩間的距離設置成大于等于30cm且小于等于40cm是由于現(xiàn)有汽車左右輪胎間距一般為150cm作用,因此能夠保證輪胎間的底盤面與4根到5根的鋼絲繩接觸,從而保證車輛的穩(wěn)定性,使得車輛不會側翻;鋼絲夾角大于等于坡夾角能夠使得車輛更快的進入到無動力的狀態(tài),從而更好的控制逃逸的汽車;綜上所述,該逃逸汽車控制裝置能夠很好的控制逃逸的汽車。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后固定座上設置有緩沖裝置,所述緩沖裝置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前固定座的若干緩沖繩,所述緩沖繩間的間距等于所述鋼絲繩間的間距,且所述多根后固定座上設置有改變所述緩沖繩另一端運動方向的緩沖輥,所述緩沖輥位于所述導向輥的下方,所述緩沖輥的與所述后固定座轉動連接,所述緩沖繩的另一端連接有拉伸彈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鋼絲繩變形量較大時由于汽車與緩沖繩進行接觸,由于緩沖繩一端固定另一端連接有彈簧,因而能夠對車輛起到的緩沖作用,從而能夠更好的對該汽車進行減速,進而對汽車進行控制。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鋼絲繩間的間距為35cm。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鋼絲繩的間距設置為35cm能夠保障當汽車進入到該裝置時,輪胎間的底盤4根以上的鋼絲繩接觸,從而能夠保障車輛在鋼絲繩上時的穩(wěn)定性。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阻尼件為與所述滑塊固定連接的硬質橡膠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硬質橡膠與地面具有較大的摩擦因數(shù),因此在正壓力一定的條件下提供更大的摩擦力,從而對該裝置進行緩沖。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阻尼件為與所述滑塊固定連接的釘板,所述釘板的下端設置有釘刺。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用釘板作為阻尼件由于在正壓力作用下釘刺會扎入地面中,因此能夠提供更大的阻力,從而對該裝置進行緩沖。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坡夾角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15°,所述鋼絲夾角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15°。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坡夾角和鋼絲夾角在上述范圍內能夠避免車輛飛起不與鋼絲繩接觸同時能夠使得車輛在較短時間內進入到無動力狀態(tài),鋼絲夾角在上述范圍內對于車輛的緩沖減速具有良好的效果和效率。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能夠對車輛起到很好的減速效果,同時該裝置能夠將汽車的重力和汽車的慣性轉換為阻尼件與地面接觸的正壓力,從而增大對該裝置的阻力,進而對該裝置起到良好的緩沖效果,從而達到控制逃逸汽車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2為后固定座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正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2在A處的放大圖。

圖5為圖3在B處的放大圖。

圖6為滑塊與硬質橡膠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7為滑塊與釘板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中:1、前固定座;2、后固定座;3、固定件;4、坡口;5、鋼絲繩;6、緩沖氣囊;7、鋼絲夾角;8、坡夾角;9、導向輥;10、導向槽;11、第一連接件;12、第一滑槽;13、連接桿;14、固定軸;15、固定孔;16、第二連接件;17、滑塊;18、滑孔;19、緩沖繩;20、緩沖輥;21、拉伸彈簧;22、硬質橡膠塊;23、釘板;24、釘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種逃逸汽車控制裝置,參照圖1至圖5,包括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間連接有用于固定二者相對位置的固定件3,該固定件3為兩根與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固定連接的固定桿。前固定座1設置有用于將汽車導向至該逃逸汽車控制裝置的坡口4,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間連接有若干用于架空汽車并且為汽車提供緩沖的處于緊繃狀態(tài)的鋼絲繩5。后固定座2面向前固定座1的面上還設置有防止汽車和后固定座2直接相撞的緩沖氣囊6;鋼絲繩5與地面形成鋼絲夾角7,坡口4與地面形成的坡夾角8,由于鋼絲夾角7大于等于坡夾角8能夠使得車輛更快的進入到無動力的狀態(tài),因此設置鋼絲夾角7大于等于坡夾角8。在滿足鋼絲夾角7大于等于坡夾角8的條件下,鋼絲夾角7為10°或13°或15°,坡夾角8為10°或13°或15°。本實施例中鋼絲夾角7和坡夾角8均為10°。

將鋼絲繩5的間距設置為35cm能夠保障當汽車進入到該裝置時,輪胎間的底盤4根以上的鋼絲繩5接觸,從而能夠保障車輛在鋼絲繩5上時的穩(wěn)定性。鋼絲繩5的間距可為30cm或40cm;

鋼絲繩5的一端與前固定座1固定連接,后固定座2上設置有用于將鋼絲繩5導向成豎直運動的導向輥9,導向輥9與后固定座2轉動連接,導向輥9上設置導向槽10,導向槽10能夠防止鋼絲繩5在導向輥9的軸向上滑動的。

鋼絲繩5的另一端連接有用于增大該逃逸汽車控制裝置與地面阻力的阻力裝置,該阻力裝置包括與鋼絲繩5連接的第一連接件11,后固定座2上設置有與第一連接件11滑移連接的豎直方向上的第一滑槽12,第一連接件11上轉動連接有連接桿13,后固定座2上設置有固定軸14,連接桿13的一端與第一連接件11轉動連接,連接桿13上設置有與固定軸14轉動連接的固定孔15,連接桿13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第二連接件16,固定孔15與第一連接件11間的距離大于固定孔15與第二連接件16間的距離;

第二連接件16的一端與連接桿13轉動連接,第二連接件16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滑塊17,后固定座2設置有與滑塊17滑移連接的滑孔18,滑塊17的下連接有用于增大滑塊17與地面間阻力的阻尼件,阻尼件與地面接觸。將阻尼件設置成硬質橡膠塊22或釘板23。本實施例中采用的阻尼件為硬質橡膠塊22。硬質橡膠塊22與地面具有較大的摩擦因數(shù),因此在正壓力一定的條件下提供更大的摩擦力,從而對該裝置進行緩沖。也可以使用釘板23,釘板23由于在正壓力作用下釘刺24會扎入地面中,因此能夠提供更大的阻力,從而對該裝置進行緩沖。

為了進一步對汽車進行減速,在后固定座2上設置有緩沖裝置,該緩沖裝置包括一端固定在前固定座1的若干緩沖繩19,緩沖繩19間的間距等于鋼絲繩5間的間距,且若干后固定座2上設置有改變緩沖繩19另一端運動方向的緩沖輥20,緩沖輥20位于導向輥9的下方,緩沖輥20的與后固定座2轉動連接,緩沖繩19的另一端連接有拉伸彈簧21。當鋼絲繩5變形量較大時由于汽車與緩沖繩19進行接觸,由于緩沖繩19一端固定另一端連接有彈簧,因而能夠對車輛起到的緩沖作用,從而能夠更好的對該汽車進行減速,進而對汽車進行控制。該實施例中設置了兩層緩沖裝置,通過多次緩沖能夠對汽車進行更好的減速。

當汽車通過前固定座1的坡口4進入到該逃逸汽車控制裝置上時,由于鋼絲繩5的間距大于汽車輪胎的間距,因此輪胎進入到鋼絲繩5的間隙中,由于鋼絲夾角7的存在,汽車在運動一段一端距離后失去與地面不在接觸因此失去動力,此時,鋼絲繩5的彈性會對汽車進行一定程度的緩沖,并且設置的兩層緩沖裝置的緩沖繩19接觸汽車后會對汽車進行減速;同時鋼絲繩5由于汽車的重力和汽車前進的慣性會繞著導向輥9進行轉動,從而拉動第一連接件11,第一連接件11通過連接桿13的杠桿作用對第二連接件16產生更大的向下的壓力,進而能夠對滑塊17和阻尼件產生向下的壓力,由于鋼絲繩5汽車的重力和汽車的慣性轉換為阻尼件與地面接觸的正壓力,并且正壓力能夠增大阻尼件和地面間的阻力,因此能夠有效對該逃逸汽車控制裝置進行緩沖。

汽車繼續(xù)運動,為了防止汽車和后固定座2直接相撞,進一步設置緩沖氣囊6對汽車進行緩沖。當汽車的速度降低警察能夠對犯罪分子方便的進行抓捕行動。由于該裝置能夠良好的控制逃逸汽車,方便的對犯罪分子進行抓捕,因此具有良好的社會意義。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發(fā)明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